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检测及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检测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检测及答案.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附答案)100)100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差一分钱父亲一定有心事。父亲的脸上隐约悬着一个结,即使父亲开心的时候,那个结也躲在父亲的笑容背后,冷不丁探出一下头。父亲是在寻一个人。同学?朋友?亲戚?也许是父亲最初的恋人。我曾经问过母亲,母亲摇了摇头,脸上也挤满了问号。近来父亲的咳嗽好像奔跑的火车,一咳好像要吐出五脏六肺来,脸憋得像三国的红面关公,吐出的痰丝中竟有点点猩红,宛如暮春开败了的桃花。医生说,是肺癌!晚期。我们惊呆了!母亲哭得像个泪人,仿佛从淫淫秋雨中穿过,一身的水汽,有雾,沉沉的
2、。父亲的脸却静如止水。父亲依旧在寻寻觅觅。打电话、写信,一向不喜欢上网的父亲竟然叫我帮他弄个QQ号。父亲说,网名就叫差一分钱吧。我扑哧一笑,这个网名也太别扭了吧?我想,父亲的网名真是土得掉渣。入秋,温暖如春。我陪父亲来到老家的一个小镇。青石小街,漏墙花窗,石桥石阶,让我怦然心动。走在长长的巷子里,我总忍不住探头聆听,是否有馄饨担的敲梆声。父亲更是有了知根知底的亲切。学校应该就在巷子的尽头了。父亲说。果然,当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完小巷,抬头一望,镇中学就在我们的对面。父亲的咳嗽中,我隐约看到 30 年前,确切地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在这个中学,一个 19 岁,身体很瘦弱的孩子,正坐在教室里梦想
3、着跳越“龙门”。这可是农家伢子唯一的独木桥。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有些粗心。孩子嘛,难免。那天,阳光灿烂,风和日丽,数学老师给了孩子一把1 分、2 分的硬币,说:这是两毛钱,去帮我买包烟吧。孩子一脸青春地冲出教室,来到供销社。营业员接过钱一数,说,少一分钱。孩子急了,老师明明在教室说是两毛钱,自己也粗略地数了一下,怎么差一分钱呢?难道是路上丢了?不可能,自己用手紧紧捏着,生怕掉一分钱,短短的几百米,钱都捏出了一层浅浅的汗水。眼泪不知不觉地爬满了整个脸颊。这时,一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掏出一分钱,帮助孩子买下了一包烟。孩子兴冲冲地把烟交给了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正在讲解数学试卷的老师愣了
4、一下,说,你还蛮有本事,少一分钱都能买到烟。孩子呆了,一脸迷惑地望着老师。教室很寂静。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买烟时有人帮你出一分钱,是你运气好,碰到了好心人。高考呢,少一分,哪个好心人送你一分哟。孩子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大哭一场!这件事后,那孩子宛若变了一个人似的读书非常用功。那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是 302 分,孩子考了 303 分,被师范学校录取。当年那个孩子就是父亲。父亲说,我后悔呀,当时连一句感谢的话语都未说。一分钱,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分钱,但当时一个鸡蛋才三分钱呀!父亲一直想当面感谢那位好心人,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30 年了,时光如过眼烟云,但那位卖鸡蛋的好心人,一直驻守在父亲的心中
5、,让父亲无数次膜拜。从古镇回来,秋天一个劲往里走,细雨连绵,寒风四起,冬日悄然逼近。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看来父亲的心结是解不开了。一天,父亲的气色突然好了许多,父亲贴着我的耳朵说,我还有 1000 元钱,你给那个古镇汇去,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老人。解铃还得系铃人,父亲终于找到了自我解脱的办法。或许,其中有一个老人就是当年那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如今她应该已是满头华发的老人了吧。我忙赶到邮局把钱汇了过去,当我把汇款回单交给父亲时,父亲的脸上绽出一丝笑容。我清晰地看到,那个悬着的心结也悄然溜走了,远远的,未留一点痕迹。(1)第 4 段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从全文看,1
6、424 自然段记叙了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第 19 段写道:“孩子兴冲冲地把烟交给了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他为什么要长长地吁口气?(4)27 自然段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5)文中父亲“悬着的心结”具体指什么?为了解开这个心结父亲做了哪些努力,请简要地概括出来。(6)本文人物形象塑造非常成功,感人至深。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答案】(1)比喻、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咳嗽的声音大,暗示父亲的病情很重了。(2)插叙。交代了父亲心结的来由,使文章内容更充实。(3)完成了为老师买烟的事情,心理很满足;另外,差一分钱,幸好得到好心人的帮助,不然买不回香烟,成功来之
7、不易。(4)自然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暗示父亲生命已快走到尽头,心结却仍未解开。(5)找到当年那个给了他一分钱的好心人并当面感谢。写信、打电话,申请QQ 号并取名为“差一分钱”,回老家古镇探访,给古镇的老人汇1000 元钱。(6)父亲一直想找到三十年前那位曾帮助过他的妇女,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恩的人;父亲病重直至生命结束都不放弃寻找恩人,是一个执著的人;父亲用捐善款的方式报答恩人,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乐善好施、心地善良的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划线句的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根据修辞的种类来分析修辞手法,然后根据划线句子的前后文来分析表达效果即可。比喻、夸张。生动、形象
8、地写出了父亲咳嗽的声音大,暗示父亲的病情很重了。(2)本题考查叙事方法以及作用。11(20 段记叙的顺序是插叙,作用主要是使内容更充实。插叙。交代了父亲心结的来由,使文章内容更充实。(3)他为什么要长长地吁口气?考查这一情节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去寻找答案并加以概括。答案:完成了为老师买烟的事情,心理很满足;另外,差一分钱,幸好得到好心人的帮助,不然买不回香烟,成功来之不易。(4)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有: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自然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暗示父亲生命已快走到尽头,心结却仍未解开(或答解开心结的任务非常紧迫也可)。(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
9、能力。结合父亲讲的故事来概括父亲的心结即可。找到当年那个给了他一分钱的好心人并当面感谢。写信、打电话,申请QQ 号并取名为“差一分钱”,回老家古镇探访,给古镇的老人汇1000 元钱。(6)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文章对父亲的具体描写和情节来分析即可。父亲一直想找到三十年前那位曾帮助过他的妇女,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恩的人;父亲病重直至生命结束都不放弃寻找恩人,是一个执著的人;父亲用捐善款的方式报答恩人,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乐善好施、心地善良的人。【点评】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
10、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三省”的魅力马军弟子规在读书人当中拥有巨大影响,“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一语,尤为彻透。一旦见到别人不好的地方,不是义正辞严地指斥他,而是反躬自身,看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倘若有,就要马上改过;如果没有,则要警醒自己时刻惕之、戒之,以免重蹈覆辙。一个“省”字,意蕴很深。夏朝的伯启,就是勇于“自省”的典范。当时,诸侯有扈氏反叛,伯启受禹之命率军平叛。不幸
11、的是,大败而回。事后,他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诿过于人,而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自己所属的国家,兵多地广,又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等优势,可是却强不敌弱,一定是个人德行和才能不够所致。因此,他励精图治,兴利除弊,礼贤下士,体恤百姓。此后,国渐富,兵日强,政通人和,众志成城。一年后,有扈氏闻知,顿时打消进犯之念,自缚其身,俯首请降。东汉官员第五伦,也属于“自省”的楷模。他一生刚正无私,奉公尽节,官至司空。当有人问他,是否也有私心时,他回答:“曾有人送我一匹世所稀有的良马,我虽没有接受,但每到举荐官员的时候,我却总是想起他。当然,最后并没有提拔任用他。还有,我哥哥的孩子病了,我一夜就去看了十次,但是,回
12、到家就沉沉大睡了。等到我自己的儿子病了,由于公务实在繁杂,一次都没有去看,心里却忐忑不安,彻夜不眠。你看,怎么能说我没有私心呢?”据群书治要记载,第五伦对自己私心反省之深刻,简直达到苛刻甚至不近人情的程度,终以“三公之尊”光耀史册。数千年来,孔子一直被奉为圣贤的化身和代表,他也是“三省吾身”的终身践行者。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带众弟子周游列国时,途中断炊,多亏颜回讨来一些米,才解了燃眉之急。饭快要煮熟时,孔子却无意间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心里很不高兴。片刻间,颜回恭请老师吃饭,孔子却说:“我刚才梦见了先父,正好这饭洁净,我就用它先祭过父亲再吃吧。”颜回一听就急了:“使不得,这饭已经不干净了。
13、刚才煮饭时,有炭灰掉进锅里,丢掉可惜,我就将脏的地方抓起来吃了。”孔子一听,不禁慨叹道:“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倘若人们自以为是,不能自觉地时时“自省”,就会不自觉地犯错误。清代晚期的曾国藩,也深知这一点,他“自省”的功夫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在每天的日记中,他都要将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一番彻彻底底、干干净净地清扫。据记载,曾国藩与朋友小珊因小事产生嫌隙,经过反省,认识到自己是犯了“尽人之欢,竭人之忠”的过错,“宜速改过,走小珊处,当面自认不是”。其实,名利之心,人皆有之。曾国藩则时时警惕,刻刻自省,以防止其泛滥成灾,冲垮他的人生堤坝。“坐间,闻人得别敬,心为之动。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
14、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显然,曾国藩的一生,恰是“自省”的一生,最终,他的人生修养和事业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被誉为“学有本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与前述诸贤反其道而行之的,是“西楚霸王”项羽。这位能征惯战的将军,武功盖世,力能拔山,冲天一怒,四海战栗。可惜,他从不知反省,本来很好的一把牌,被他打个稀烂。陈平、韩信俱为人杰,但都不能为其所用,他俩先后跑到对手刘邦处,造成了项羽人生逆转,直至“四面楚歌”。那些颇具才情的人物都变成了他“败亡垓下”的掘墓人。很遗憾,项羽仍不自省,反倒将一切败绩,归咎于时运不济。最后,以“霸王别姬”而落幕,也就不足为奇了。曾子曰:
15、“吾日三省吾身。”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反省”作为一门必须完成的修身功课,显然十分必要。很多人因为缺失了这门功课,使得耳聪目明可望而不可求,身心安泰可期而不可遇。至于人生事业,更可能是盲人瞎马,大海捞针。“自省”乃一剂良药。荀子靠它“日参省乎己”,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孔子靠它“见贤而内自省”,进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王国。看来,“一日三省”的确很有必要。(选自河北日报2018 年 7 月 13 日)(1)下列名言不适合做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A.我们走过了很多弯路,企业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对此都要深刻地反思。王选B.
16、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海涅C.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鲁迅D.在任何情况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随之而来的喜悦也就越大。奥古斯狄尼斯(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引用弟子规中的句子,目的是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论点。B.文中第段概述“西楚霸王”项羽不自省而失败的材料,是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C.文章第段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深入论证了“反省”十分必要的观点。D.文章第段在上文充分论述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归纳总结出“一日三省”
17、的确很有必要的中心论点。(3)下面的片段节选自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请结合片段的主要观点,简要分析本文曾国藩的自省是如何体现他的教养的。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答案】(1)D(2)A(3)在利哈乔夫看来,真正的教养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让自己少犯错。曾国藩和朋友小珊因小事产生嫌隙,能反省自己,尊重他人,并能当面给人认错,这是一种有教养的体现【解析】【分析】(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一日三省”的确很有必要。ABC 项中
18、“深刻地反思”“反省是一面镜子”“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都与“反省”有关。D 项“遭受的痛苦越深,随之而来的喜悦也就越大”与“反省”无关,不适合做本文道理论据。故选 D。(2)A 项理解有误,引出的是论题,不是论点。(3)利哈乔夫的论教养片段的中心论点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结合本文第段中曾国藩的表现:曾国藩与朋友小珊因小事产生嫌隙,经过反省,认识到自己是犯了“尽人之欢,竭人之忠”的过错,“宜速改过,走小珊处,当面自认不是”。由此分析,曾国藩的自我反省与尊重他人,并“当面自认不是”,这就是有教养。故答案为:DA 在利哈乔夫看来,真正的教养是
19、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让自己少犯错。曾国藩和朋友小珊因小事产生嫌隙,能反省自己,尊重他人,并能当面给人认错,这是一种有教养的体现【点评】本题考查判断论据。答题时应注意,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道理论据要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D 项不符合。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本题考查根据文意探究材料。答题时应注意,在准确把握文章内容和材料意思的基础上,首先要分析、比较、筛选、整合重要信息,然后写出探究结论,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
20、文,回答下列小题。妈妈的手琦君忙完了一天的家务,感到手膀一阵阵的酸痛,靠在椅子里,一边看报,一边用右手捶着自己的左肩膀。儿子就坐在我身边,他全神貫注在电视的荧光幕上,何曾注意到我。我说:“替我捶几下吧!”“几下呢?”他问我。“随你的便。“我生气地说。“好,五十下,你得给我五毛钱。”于是他几拳在我肩上像擂鼓似地,嘴里数着“一,二,三,四,五”像放联珠炮,不到十秒钟,已满五十下,把手掌一伸:“五毛钱。”我是给呢,还是不给呢?笑骂他:“你这样也值五毛钱吗?”他说:“那就再加五十下,我就要去写功课了。”我说:“免了、免了,五毛钱我也不能给你,我不要你觉得挣钱是这样容易的事。尤其是,给长辈做一点点事,不
21、能老是要报酬。”他噘着嘴走了。我叹了口气,想想这一代的孩子,再也不同于上一代了。要他们鞠躬如也地对长辈杖履追随,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作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老年人,第一是身体健康,吃得下,睡得着,做得动,跑得快,事事不要依仗小辈。不然的话,你会感到无限的孤单、寂寞、失望、悲哀。我却又想起,自己当年可曾尽一日做儿女的孝心?从我有记忆开始,母亲的一双手就粗糙多骨的。她整日的忙碌,从厨房忙到稻田,从父亲的一日三餐照顾到长工的“接力”。一双放大的小脚没有停过。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那时哪来像现在主妇们用的“萨拉脱、新奇洗洁精”等等的中性去污剂,洗刷厨房用的是强烈的碱水,母亲在
22、碱水里搓抹布,有时疼得皱下眉,却从不停止工作。洗刷完毕,喂完了猪,这才用木盆子打一盆滚烫的水,把双手浸在里面,浸好久好久,脸上挂着满足的笑,这就是她最大的享受。泡够了,拿起来,拉起青布围裙擦干。抹的可没有像现在这样讲究的化妆水、保养霜,她抹的是她认为最好的滋润膏 鸡油。然后坐在吱吱咯咯的竹椅里,就着菜油灯,眯起近视眼,看她的花名宝卷。这是她一天里最悠闲的时刻。微弱而摇晃的菜油灯,黄黄的纸片上细细麻麻的小字,就她来说实在是非常吃力,我有时问她:“妈,你为什么不点洋油灯呢?”她摇摇头说:“太贵了。”我又说:“那你为什么不去爸爸书房里照着明亮的洋油灯看书呢?”她更摇摇头说:“你爸爸和朋友们作诗谈学问
23、。我只是看小书消遣,怎么好去打搅他们。”她永远把最好的享受让给爸爸,给他安排最清净舒适的环境,自己在背地里忙个没完,从未听她发出一声怨言。有时,她真太累了,坐在板凳上,捶几下胳膊与双腿,然后叹口气对我说:“小春,別尽在我跟前绕来绕去,快去读书吧。时间过得太快,你看妈一下子就已经老了,老得太快,想读点书已经来不及了。”我就真的走开了,回到自己的书房里,照样看我的红楼梦、黛玉笔记。老师不逼,绝不背论语、孟子。我又何曾想到母亲勉励我的一番苦心,更何曾想到留在母亲身边,给她捶捶酸痛的手膀?四十年岁月如梦一般消逝,浮现在泪光中的,是母亲憔悴的容颜与坚忍的眼神。今天,我也到了母亲那时的年龄,而处在高度工业
24、化的现代,接触面是如此的广,生活是如此的匆忙,在多方面难以兼顾之下,便不免变得脾气暴躁,再也不会有母亲那样的容忍,终日和颜悦色对待家人了。有一次,我在洗碗,儿子说:“妈妈,你手背上的筋一根根的,就像地图上的河流。”他真会形容,我停下工作,摸摸手背,可不是一根根隆起,显得又瘦又老。这双手曾经是软软、细细、白白的,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变得这么难看了呢?也有朋友好心地劝我“用个女工吧,何必如此劳累呢?你知道吗?劳累是最容易催人老的啊!”可不是,我的手已经不像五年前、十年前了。抹上什么露什么霜也无法使它们丰润如少女的手了。不免想,为什么让自己老得这么快?为什么不雇个女工,给自己多点休息的时间,保养一下皮
25、肤,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些?可是每当我在厨房炒菜,外子下班回来,一进门就夸一声“好香啊!”孩子放下书包,就跑进厨房喊:“妈妈,今晚有什么好菜,我肚子饿得咕嘟嘟直叫。”我就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看父子俩吃得如此津津有味,那一份满足与快乐,从心底涌上来,一双手再粗糙点,又算得了什么呢?有一次,我切肉不小心割破了手,父子俩连忙为我敷药膏包扎。还为我轮流洗盘碗,我应该感到很满意了。想想母亲那时,一切都只有她一个人忙,割破手指,流再多的血,她也不会喊出声来。累累的刀痕,谁又注意到了?那些刀痕,不仅留在她手上,也戳在她心上,她难言的隐痛是我幼小的心灵所不能了解的。我还时常坐在泥地上撒赖啼哭,她总是把我抱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现代文 阅读 检测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