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1微粒分散体系概述.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1)--5.1微粒分散体系概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5.1微粒分散体系概述.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粒分散体系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微粒分散体系的概述。本次课程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基本概念、基本特点以及应用与意义。我们先看一下具体的学习要求:掌握分散体系的概念及分类;熟悉微粒分散体系的基本特点;了解微粒分散体系的应用及意义。首先我们先看基本的概念。在学习微粒分散体系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分散体系的概念(disperse systems)。分散体系,核心词在于分散,也就是说,是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某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一种体系。那么这个体系所包含的物质就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disperse phase)。另一种是连续的介质,称为分散介质(disperse medi
2、um)。分散体系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举两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我们配制溶液时,比如配盐水氯化钠溶液,是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那么这就是一种分散体系。溶质氯化钠就是分散相,溶剂水就是分散介质。再举一个例子,异丙酚纳米乳。这是一种乳剂,含有异丙酚、丙二醇、大豆油、磷脂、胆酸钠等成分,最终形成微小的油滴,以油滴的形式分散在水中。这里边,水是分散介质,那么其他所有的物质都是分散相。这儿举的两个例子中,分散相是不一样的,氯化钠是溶解于水中,乳剂中的乳滴是油滴小颗粒的形式,在水中是不溶解的。那么这儿,对分散体系就有不同的分类。根据分散相粒子的粒子大小可分为:分子分散体系;胶体分散体系;粗分散体系。分子分散体系就
3、是以分子、离子状态溶解在水中,那么是没有粒子存在的;胶体分散体系和粗分散体系都是存在粒子的,区别在于粒子的大小,胶体分散体系中粒子大小直径在1100nm范围,而粗分散体系粒子较大,直径100nm,甚至是微米级。好,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三种类型的特点,这是本节知识的重点内容。1.分子分散体系,分散相是溶解在分散介质中的,所以无微粒,其实就是溶液的形式。那么对于溶液,分散相也就是溶质,是可透过滤纸和半透膜的;也具有很快的扩散速率。其包含的类型就是溶液,包括低分子溶液、高分子溶液。2.胶体分散体系,其粒径在1100 nm,这种粒径的粒子微粒小、只有通过电镜才可观察到;可透过滤纸,因为滤纸的孔隙大致是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 5.1 微粒 分散 体系 概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