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生命伦理学视野下羞耻感对自我的伤害及其出路.pdf
《(2.94)--生命伦理学视野下羞耻感对自我的伤害及其出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4)--生命伦理学视野下羞耻感对自我的伤害及其出路.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书书中国医学伦理学 年月 第 卷第期 专论生命伦理学视野下羞耻感对自我的伤害及其出路 摘要 心理学研究证实,羞耻感对自我的消极影响常常给人造成心理困扰,羞耻并不必然具有伦理价值。羞耻感严重的人会对其自身予以否定性评价与整体否定,伴随着巨大痛苦的羞耻感会对人的自我造成极大伤害。羞耻感要实现升华,必须对其自我的认知图式与评价方式进行伦理取向的转变,从“改造自我和达到完美”的取向转到“关爱自我和接纳不完美自我”的立场。挖掘羞耻感的正面价值,必须让个体避免伤害自我,进而关爱自我。“不伤害生命原则”与“不否定人的伦理主体地位”是羞耻感具有伦理价值的底线。关键词 心理疾病;生命伦理学;羞耻感;不伤害;道
2、德主体;自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羞耻感被视为伦理道德的基本元素,羞耻教育更是长期以来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耻感是中国伦理道德的重要范畴,是道德体系的原素和原色,几乎具有与伦理道德文化生命同在的意义”。孟子对“羞恶之心”的看法可谓中国人自古以来最典型的羞耻观,“羞恶之心,人所固有”,它是“义之端”“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这种观点是儒家乃至后世几千年来中国传统伦理对羞耻感的基本态度和主流认知,类似的论述数不胜数。然而,如今这种“羞耻观”和“羞耻之教”受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心理学中羞耻研究的巨大挑战,心理学对羞耻感的病理学判定不光令
3、羞耻感可能失去神圣的道德色彩,心理治疗还把羞耻感定性为引起人们心理疾病、令人感到厌恶的病原体。这类研究成果让主张强化人的羞耻感以及进行羞耻教育的人始料未及。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伦理视域中的羞耻观迄今为止受到的最大挑战;这也是迄今为止继续相信羞耻感具有伦理价值的人们必须要面对和回应的问题:羞耻感的道德性似乎不再是自明的,而是需要进行伦理学说明的。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对羞耻感的病网址与投稿:理学认知,尤其是对“羞耻感伤害自我”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回应。病理性羞耻感与自我评价人类发现羞耻现象虽然已有久远的历史,但是 认为“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有心理学家对其开展深入的研究,即历史上人们对羞耻研究不够,羞
4、耻仍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概念。那么什么是羞耻?羞耻不只是一种感觉,它综合了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比如低头看地面或者脸红)、可预测的行为(比如对别人隐瞒或者退避)、不舒服的想法(比如 我的人生是一场失败)以及精神绝望等。我们对羞耻的定义是:它是一种令人痛苦的信念,感到羞耻的人相信,自己身为人类,存在着一些根本的缺陷”。关于羞耻感的定义,闫春梅对国内外代表性的羞耻感定义进行了梳理,其定义有 种之多。其中,这些关于羞耻感的定义无一例外地认为:羞耻感是一种指向自我的负性情绪和痛苦的心理体验。在这些代表性的观点中:认为“羞耻是一系列难以认知的活动的结果,是个体运用了内化的标准、规则、目标情景和总体自我进行评估时
5、产生的消极感受”。钱铭怡认为“羞耻是一种社会化的高级情感,是个体把消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时,而产生的指向整个自我的痛苦体验,对退缩和抑制行为有增强作用”。在自我意识情绪的构架下,对羞耻的经典定义是“将其视为一种自我指向的痛苦、难堪、耻辱的负性情感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个体的自我成了被审视和给予负性评价的中心”。总之,在这些心理学家看来:羞耻感发生时伴随着一系列常见的、共同的生理反应(比如脸红、低头等);它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情绪和心理体验;这种针对自我的情绪倾向于负性评价,甚至否定自我。也就是说,羞耻感的主要问题是:它激发了当事人对其自我的负性评价与痛苦体验。简言之,羞耻感对个体的伤害主要
6、是对其自我的负性评价、整体性否定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心灵痛苦。处在羞耻感中的当事人对于自我的整体性否定或者负性评价,这涉及羞耻感的认知模式问题。由于处在羞耻状态中的人对自己予以整体否定或负面评价,此时,当事人常常有情绪体验的主客融合态势,换句话说,处于羞耻情绪中的个体根本分不清楚客观事实与情绪状态之间的区别。羞耻状态中的人被紧紧地束缚在令人沮丧的情绪上,伴随着深深的自责与自我攻击,因而个体经常难以清晰地思考与行动,羞耻感通过个体的情绪、情感紊乱而打击个体。“羞耻是一种遍及全身的痛苦感觉,令人羞耻的经历常常带来确定的和强烈的生理反应、不舒服的想法、麻烦的行为,以及精神上的折磨”。羞耻感除了情绪上对自
7、我产生巨大影响,羞耻感还会产生偏执的自我认知,即对自我的负性评价或整体性否定。心理学家 认为“羞耻情绪的产生需要具备三种以自我为核心的认知能力:首先是对指导行为的标准、规则和目标的认知,这些与个体身处的文化背景及团体有密切关系;其次是个体能依照这些规则对自己的行为、想法和感觉进行自我评价,这个认知评价过程被认为对产生羞耻情绪极为重要;最后是自我归因的能力,即个体能够知觉到是自己造成了某种行为的后果,且在产生羞耻情绪时,这种自我归因往往是整体性的”。个体产生羞耻感在认知上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标准、规则或目标;二是否遵守了标准、规则或目标的自我评价;三是行为后果和自我归因。这三个要素都是围绕“自我
8、”展开的:一是自我的评价标准;二是自我是否遵守了评价标准;三是自我评价。羞耻感发生时,个体常常在认知上直接归责:由于自我的失败或者无能而导致了某种后果。即便事情可能不是当事人造成的,或者某种结果并不需要归责,但是羞耻中的个体在认知上则直接产生诸如“我有缺点、我不能胜任、我没人要、我软弱、我坏、我一文不值”等念头。这种认知上的否定对自我来说是个毁灭性打击,而陷入羞耻中的人,其行为响应方式包括“麻痹、精力衰退、逃避现实、回避、完美主义、苛责他人、暴怒”等。对于个体来说,羞耻感的病理功能对自我的伤害可谓从情绪体验到认知方式、再到行为习惯等都对当事人有极大负性影响。羞耻感中的自我伤害及其形式主义伦理学
9、影响自我评价标准、自我是否遵守了标准、自我评价,在羞耻感的认知图式中,自我始终是一个需要被审视和被评判的对象。这种认知图式,换成熟悉的康德式话语即:先自我立法,然后自我遵守法则,最后自我评价,看是否达到了相应标准。马克思舍勒在区分形式主义伦理学与质料主义伦理学时,他对康德的反驳就是对康德的伦理学进行形式主义界定开始的。形式主义伦理学试图抽掉人类情绪等中国医学伦理学 年月 第 卷第期 被认为会影响伦理原则纯洁性的东西,从而只留下形式性的法则(道德法则)作为道德评判之依据,并且以此作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动机与行为是否道德。在形式主义者看来,可以普遍推广而不会导致自相矛盾和不良后果的就可以成为普遍法
10、则,即道德评价标准。而道德标准一旦确立,主体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理性法则去衡量和规范个体的感性欲望或意志。形式主义所确立的法则是属于理性领域的东西,它永远独立和高于感性世界。简言之,感性世界中的人遵守道德法则,永远只能跟随道德法则龉 龃 前 行,并 且 由 于 人 的 脆 弱 性 和 动 机 不纯,人始终无法跟道德法则要求的完全一致,其间的鸿沟会一直存在。所以无法摆脱感性形式的人类,相对理性世界及其道德法则构成的自由领地、超验王国,始终是有遗憾和有缺陷的存在物。形式主义伦理学如果承认以上观点,那么,它对人类羞耻情绪的形成就有着必然的影响。首先,理性世界所要求的标准与法则对于依赖感性世界生存的人来
11、说,它永远是个无法完全企及的目标。因此,人类相对它来说就永远是有缺陷的、不足的。心理学研究证实:羞耻当中的人时常体会到诸如“我有瑕疵、我很蹩脚、我是个错误、我出了纰漏”等自我否定和怀疑的情绪。因此,相对理性确立起来的标准与理想世界,人类永远都是不足的、有缺陷的。在评价标准上,一旦人们认同和确立起严格的形式主义伦理原则,那么就意味着自我开始踏上了追求完美的“不归路”。对于一些羞耻感严重的人来说,当他们追求完美和崇尚理想自我的目标无法达到时,这正是他们羞耻感产生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个体没有达到理想自我时会产生羞耻,甚至没有达到自己重视的人或崇尚的人对自己的期望时也会产生羞耻感”;其次,对于现实
12、生活中的人来说,要一直严格遵守道德法则,往往存在较大困难,现实中各种诱使人们违背道德原则的因素一直存在。无论是人需要不断谋求维系个体生存必要的物品,还是人的自由意志可能违反道德法则,或者随波逐流,或刻意回避道德原则等,这都可能使得人们难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境下都不违反道德法则或者不犯错误。举例来说,比如“不说谎”原则,我们承认它是一个道德法则,但是,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境下都不说谎,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太难了,甚至有点难以想象。然而一旦说了谎,心中的“不说谎”原则就会出场,良知就会现身,通知人们进行自我谴责。这时,由于没有遵守道德标准而感到羞耻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最后,自我评价越
13、严苛、越趋向理性,人或许就越容易产生强烈的羞耻感。由于主体已经在道德法庭上对自我进行了审判,并且法理明确(已然违背的法则与标准非常清楚),事实清楚(事情确系当事人所为或误以为是自己所为),最后一步就是进行“判刑”了:第一,对自我进行负面评价和定性;第二,谴责和否定自我,甚至惩罚自我。在形式主义伦理学的程式之下,道德评价过程跟心理学家研究显示的人们对羞耻感的评价模式大体一致。二者的区别在于:羞耻感在形式主义伦理学家心目中是没有地位的,因为羞耻感只是情绪或情感,人类的这种经验性体验不足为训;而心理学家却把羞耻感看成人类非常重要的情绪。而且,形式主义伦理学家还忽视了一个问题:形式主义的道德评价模式必
14、定对主体的存在产生自我否定之倾向,即羞耻者对自我的负面评价几乎是难以避免的。这样一来,形式主义苦心孤诣要确立起来的道德主体、自由意志似乎只能高悬在理性领域而无法下降至感性主体,这尤其给依赖于感性存在的个体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压倒性的精神困扰。当个体站在道德主体立场对感性世界中的人进行评判时,这种居高照临下的俯视和批评其实跟“上帝”视角并没有太大差异。自我的修复与伦理学视角的转换羞耻感对当事人的伤害主要是对当事人自我的否定与负性评价导致,这种伤害轻的让羞耻的人感到非常痛苦、患上抑郁症等,重的甚至严重到怀疑自我的生命价值而走向自残、自杀,“精神病医生海伦布洛克路易斯和其他人将羞耻感和抑郁症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94 生命 伦理学 视野 羞耻感 自我 伤害 及其 出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