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2麻醉恢复室病人恢复程度评估工具研究进展.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9.2)--6.2麻醉恢复室病人恢复程度评估工具研究进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2)--6.2麻醉恢复室病人恢复程度评估工具研究进展.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护理研究 2020 年 1 月第 34 卷第 1 期(总第 645 期)麻醉恢复室病人恢复程度评估工具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n assessment tools for recovery degree of patients in 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WANG Xiuli,HE Miao(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Beijing 100044 China)摘要:对国内外麻醉恢复室病人恢复程度主要评估工具进行综述分析,指出现存的评估工具经过不断演变其标准各具特点,各有利弊,且多数工具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2、的评估较少见,护理人员应用时仍需结合国情特点对其信效度及实用性进行验证。建议根据现有评估工具特点并结合我国麻醉恢复室病人情况,积极开发符合我国麻醉病人恢复程度的评估工具。关键词:麻醉恢复;评估工具;安全转出;恢复程度;信度;效度;综述;病人安全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ssessment tools for recovery degree of patients in 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and pointed out thatthe existing assessment tools had their own ch
3、aracteristic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fter continuous evolution,and the evaluation ofeffectiveness and reliability of most of assessment tools were relatively rare.The reliability,validity and practicability should be verified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ondition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ssess
4、ment tools in line with the recovery stage of the anesthesia patients inChina should be actively developed,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isting assessment tools and the patients situation in theanesthesia recovery room.Keywordsanesthesia recovery;assessment tool;safe turn out;degree of r
5、ecovery;reliability;validity;review;patient safety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0.01.020近年来,随着医院手术量的不断增加,为了提高病人麻醉安全,加速术间周转率,我国多数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均开设了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PACU 是病人术后苏醒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的重要场所1,在 PACU 期间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麻醉及手术相关并发症,使病人能够安全转入普通病房。因此,当病人苏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医护人员正确评估病人复苏
6、情况,确保病人安全转出尤为重要。研究表明,运用麻醉恢复程度评估工具对病人进行有效的评估,不仅可以保证病人安全顺利转出,同时可以加速 PACU 周转效率,减少手术室病人滞留状况2。目前,各大医院 PACU 病人恢复程度判断标准各不相同,运用的评估工具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就国内外PACU 病人恢复程度评价工具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及麻醉恢复期病人选择合适评估工具提供参考。1麻醉恢复相关概念病人麻醉恢复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分为 3个阶段。早期恢复阶段即病人苏醒及重要反射恢复的阶段,该阶段主要在 PACU 进行;中期恢复阶段即病人从临床恢复至回归家庭阶段,该阶段主要在病房进行;后期恢复阶段即病人完全恢复
7、身心健康阶段,该阶段为病人出院后家庭恢复过程3。研究表明,早期恢复阶段是麻醉后并发症高发阶段,虽然病人顺利完成手术,但麻醉及手术对病人造成的潜在危险不低于麻醉诱导期,评估病人的早期恢复情况可降低其转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安全性及满意度45。因此,病人从PACU 转 入 病 房 前 准 确 评 估 病 人 的 术 后 状 态 至 关重要。2PACU 转出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目前,有关病人恢复程度评估工具的开发及研究国外较国内多见。Aldrete 等6根据新生儿 Apgar评分设计了麻醉后病人恢复状况的评价标准,此后国外多数学者先后开发设计超过 10 种病人恢复程度评估工具,以供临床工作者在
8、不同情景下使用。而国内关于病人恢复程度评估工具研究较少,王淑和等7根据本科室病人转运情况对病人转运前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作者简介王秀丽,主管护师,硕士通讯作者何苗引用信息王秀丽,何苗.麻醉恢复室病人恢复程度评估工具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0,34(1):111114.111CHINESE NURSING RESEARCHJanuary,2020 Vol.34 No.1总结评估,其评估内容包括病人意识、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及中途可能出现的意外等,该研究针对病人存在的风险评估较为全面,但尚未转换成有效的评估工具。而国内其他研究也主要是运用国外恢复程度评估工具对病人麻醉复苏效果进行评价及比较810
9、。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统一的 PACU 病人恢复程度评估工具,且国内少有相关研究对评估工具的适用性进行比较以及开发适合我国麻醉恢复期病人转出至普通病房的评估工具。3PACU 恢复程度主要评估工具3.1改良 Alderte 评分(Modified Aldrete Scoring System,MASS)Alderte6根据新生儿 Apgar评分设计了麻醉后病人恢复评分(Postanesthetic Recovery Score,PARS),该评分表共包括活动、呼吸、循环、意识、颜色5 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得分为 02 分,量表总分为 10分,得分8 分病人可以安全转出。Alderte 运用该量表对
10、 352 例不同麻醉类型的恢复病人进行评估得出,随着病人恢复时间的延长,评分逐渐升高,该评分工具容易记忆,方便操作,不仅适用于麻醉恢复病人,也适用于心搏骤停、药物过量及多发创伤等恢复过程的评估11,但根据病人皮肤颜色评估机体的氧合情况较难把握且较为主观。随着脉氧饱和度的广泛应用,对于病人氧合状况的评估越来越客观化。因此,1998 年Alderte等12在 PARS基础上进行修改将皮肤颜色的评估更改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评估,运用该评分表能准确地对病人恢复第一阶段一般状况进行评价,实用性强。但是该评分没有考虑到病人机体内在及疾病本身危险因素的存在,如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其他并发症的影响。
11、3.2REACT 评分该评分表由 Fraulini等13于 1984年开发,主要通过评估病人的呼吸、肌力、清醒程度、循环及温度五大方面客观判断病人在 PACU 的恢复程度,因此将该评分系统以各部分英文首字母命名为“REACT”,并被广泛使用。该评分量表总分为 10分,每个条目的得分为 02 分,当得分8分时,病人可转出 PACU。该评分表与 Aldrete 评分表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温度作为评价因素。全身麻醉术后病人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体温下降状态,其术后的体温恢复过程需要 25 h,病人在恢复期一旦出现低体温状态,会出现苏醒延迟,降低器官及麻醉药物的代谢率,出现术后寒战等并发症,特别对于幼儿及老
12、年人,因此体温在病人恢复期的观察尤为重要14。但该评分表未包括氧合、血压、心率、疼痛、恶心等其他可能影响病人转出的因素,很可能存在病人 REACT 评分达到出室标准时,其在病房亦可能出现其他麻醉相关并发症。3.3Steward 苏醒评分该评分由国外学者 Steward15开发并应用于病人从全身麻醉状态到恢复阶段的评估,量表共分清醒程度、呼吸道通畅程度、肢体活动度 3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得分为 02分,量表总分为6 分,当得分4 分时,病人可转出 PACU。该量表精简,既利于护士进行评估,又不会增加护理工作负担,同时还可以很好地了解病人的状况,目前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1618。3.4丹麦改良版转出评
13、分量表该评分表由丹麦麻醉学和重症监护医学协会(DASAIM)推荐,并适用于由 PACU 转至病房的病人19。该量表共分为镇静、呼吸、吸空气大于 10 min的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心率、静息状态下疼痛评分、恶心/呕吐 7 个部分。该评分量表总分为 21 分,每个条目的得分为 03 分。Grtner 等19应用该工具分析乳腺癌病人转出延迟的影响因素发现,病人平均转出时间为 40 min,影响其转出时间的主要因素为病人 SpO2达不到规定要求,但是研究并未找到病人 SpO2低的原因,最终 Gartner 等表明,该评估工具中 SpO2标准应重新考虑。该量表评估内容较为全面,但 Phill
14、ips 等20研究表明,该评估工具的共识有限,应进一步验证其评估变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应把病人安全考虑在内。3.5预定转出评分标准该工具由洛约拉大学医学中心设计21,共包括活动、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意识/精神状态、疼痛评分、尿量、无顽固性恶心或呕吐、焦虑或激动、无活动性出血迹象、实验室值或辅助检查符合标准 10 个条目。本量表条目得分选项不同于其他量表,该量表只设定“是”“否”两个选项,完全由护士进行评估。Brown 等21应用该工具与传统的医生评估方法进行对比显示,该转出工具在确保病人安全的情况下,明显缩短了病人转出时间。3.6PACU 临床转出评分系统澳大利亚学者
15、Truong 等22于 2004 年在改良 Alderte 评分基础上,从临床角度出发编制了 PACU 临床转出评分系统,该评分系统共包括意识、氧饱和度、循环、活动、体温、疼痛 6 个部分。该系统总分 12分,10分且各条目无 0分的病人可以转出。Truong 等22将该评分系统与传统评价工具进行对比得出,该评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人早期恢复阶段的时间,提高了恢复室的工作效率及资源利用率。但其他指标还需进一步进行验证,如 112护理研究 2020 年 1 月第 34 卷第 1 期(总第 645期)病人转出后非计划二次插管、病人满意度等其他结局指标仍应进一步探讨,以对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验
16、证。3.7RDAT 转出评估工具RDAT 是由 Ecoff等23根据美国麻醉护士标准及美国麻醉师协会概述的评估转出标准24及其他已发表的工具的标准而制定13,2526。RDAT 的共包括活动、呼吸、脉搏、血压、体温、氧饱和度、意识/精神状态、疼痛、恶心及手术出血 10 项评估标准,该工具的评分标准与 Brown 等21的评分标准相同,即每个标准分为“是”或“否”。病人转出前,所有评估标准均应得到“是”的回答。如果任何一条标准被评为“否”,在所有其他纠正措施应用都无效后,由麻醉师评估并决定病人是否继续等待恢复或转入其他护理单元进行进一步治疗。Ecoff 等23对 RDAT 进行信效度的验证,该工
17、具的内容效度为 0.81,Cronbanchs 系数为 1.0,信效度良好,表明 RDAT 安全可靠,可以用来评估不同麻醉状况下的 PACU 病人恢复情况。目前,该评估工具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由于 RDAT 仅在两家医 院 开 发 并 验 证,建 议 在 使 用 评 估 工 具 之 前,对RDAT 进行进一步的信效度验证,并与其他常用的评估评分工具进行比较,以确定 RDAT 在评估病人恢复程度方面的有效性。4小结与展望本文对国内外报道的几种常用 PACU 病人恢复程度评估工具进行了分析比较。国外评估工具种类较多,但仅有少数工具进行了信效度验证。目前国内应用较为成熟有 MASS 评分表及 Stew
18、ard 苏醒评分,但并未见其汉化版本及对其的信效度验证,其量表的科学性及适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笔者认为,病人转出PACU 前有效的评估至关重要,与麻醉医生相比,护士是病人麻醉恢复过程中的主要观察者,对病人术后恢复情况最为熟悉。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者应该根据不同类型麻醉病人术后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良好信效度的评估工具。现存的评估工具经过不断演变其标准各具特点,各有利弊,且多数标准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的评估较少见。因此,我国应用时仍需结合国情特点对其信效度及实用性进行验证。目前,国内外对于 PACU 病人恢复程度评价没有有效统一的金标准,各评估工具适用人群也并未做清晰的界定,且尚未开发符合我国医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9.2 6.2 麻醉 恢复 病人 程度 评估 工具 研究进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