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配合物与超分子》精品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人教版《配合物与超分子》精品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配合物与超分子》精品教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2 第三章第四节 配合物与超分子 教学设计 配合物(第 1 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选择性必修 2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四节第一部分:配合物。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配位键的概念和形成条件,第二部分介绍简单配合物的形成,第三部分介绍配合物的应用。第一部分,教材首先设置真实问题情境,以“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的,但 CuSO45H2O 晶体却是蓝色的,这是为什么呢?”“硫酸铜溶液呈天蓝色”这样的宏观证据制造认知冲突,再通过一组对比实验使学生在微观上体会到可能是Cu2+与 H2O 结合成的离子呈天蓝色,Cu2+与 H2O 之间可能有较大的作用
2、力存在,进而引出配位键概念。内容编排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的思想。同时,教材用球棍模型表征了Cu(H2O)42+中的化学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配位键的本质。第二部分,在配位键的概念形成后,教材进一步通过 3 个实验,一方面用明线突出介绍了 3 种简单配合物的制备和性质,建构配合物的认知模型,突出了本册“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一主题;另一方面用暗线让学生认识到配位键不仅存在于金属离子与某些分子间,也能存在于金属离子与某些离子间,加深对配位键本质和配合物理论的理解,从而利于学生将配位键和配合物自然地纳入到已有知识系统中,实现了知识的结构化,更新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第三部分,教材介绍配合物广泛存在
3、于自然界中,并举例说明了配合物在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并配以“资料卡片”拓宽学生的视野。二、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前,学生通过分子结构的学习,掌握了共价键知识,一般共价键的形成方式是成键双方原子各提供一个单电子,而形成共价键还有其他方式,学习配位键能打破他们对共价键固有的认识。学生还通过分子结构的学习,掌握了杂化轨道理论。这些都是学习配位键和配合物理论的必备基础。但因本节内容非常抽象,所以教学中可以多运用实验探究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典型配合物的形成过程,体验配合物中中心离子和配体间的作用。三、教学目标 1.理解配位键作用、配合物的概念、成键条件和表示方法。2.了解配合物
4、的结构和性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认识常见配合物,了解配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4.通过铜离子的变色实验体验配合物中中心离子和配体间的作用,培养动态平衡思维模型的迁移能力。5.通过硫酸四氨合铜制备的实验感受典型配合物的形成过程,并培养学生对配合物空间构型的质疑、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配位键作用和配合物的结构 教学难点:配合物中中心离子和配体间的作用 四、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1.教学用PPT 文件一个(含视频、动画、图片和课堂作业等)2.希沃交互智能一体机一个、希沃学生平板若干个 3.药品:CuSO4、CuCl2、CuBr2、NaCl、K2SO4、KBr 等固
5、体 0.1mol/L 硫酸铜溶液、1mol/L 氨水、95%乙醇、0.1mol/L 氯化铁溶液、0.1mol/L 硫氰化钾溶液、0.1mol/L 氯化钠溶液、0.1mol/L 硝酸银溶液、0.1mol/L H2SO4 溶液、足量的水 4.仪器:点滴板 1 块、试管架 1 个、试管若干、滴管若干、小烧杯 2 个、药匙若干、玻璃棒 1 根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解读与评价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创设情境】播放 PPT 图片(展示溶有金的王水溶液)并据此讲述波尔溶解金奖章的故事,引入主题。【讲述】波尔巧用王水溶解金生成了可溶于水的配合物。什么是配合物呢?【解读】通过 PPT 向学生提供真
6、实的情境素材,用化学知识结合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引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和爱国情怀。【解读】引入教学 二、实验探究学习新知【引导分析】如果取少量硫酸铜固体溶于水,再向硫酸铜水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直至过量,会有什么实验现象?最终产物是什么?【学生活动】讨论以下两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分析作答。1.为什么五水硫酸铜是蓝色而硫酸铜是白色?【实验探究 1】学生分组完成课本 P95 实验 3-2,用平板拍照实验现象,提交到希沃交互智能一体机分享展示。2.Cu2+与 H2O 是如何结合的?【结论】1配位键:定义:电子对给予-接受键。形成条件:成键原子一方提供孤电子对,另一方提供空轨道形
7、成的共价键。表示方法:AB(A 是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 是接受孤电子对或提供空轨道的原子)。【演示】动画视频:NH+形成 4【讲述】配位键同样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一般来说,多数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数目是基本不变的,如Ag形成 2 个配位键;Cu2形成 4 个配位键等。【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思考:NH4Cl 和Cu(H2O)4SO4 哪个是配位化合物?【结论】配位化合物的概念:把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讲述】配合物的组成:Cu(H2O)4 SO4 配合物溶于水易电离为内界配离子和外界离子,那内界配离子中中心
8、离子和配体间呢?【学生活动】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完成实验探究 2 和 3:硫酸四氨合铜的制备和转化,仔细观察现象、小组讨论回答。【实验探究 2】2 位学生在讲台上合作完成课本 P96 实验【解读】提出具体实例,并提出具体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解读】通过对比试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自我建构配位键形成的本质。【评价】能根据现象说明 溶液呈天蓝色,满意;能从微观视角说明 Cu2+与H2O 结合成的离子或水合铜离子呈天蓝色,其他离子没有颜色,加分。【解读】若能根据 H3O+的形成提出Cu(H2O)42+中 Cu2+与H2O 的结合方式,满意;若能说出配位键的定义、形成条件,加分。【解
9、读】从本质上定义配位键。【解读】加深对配位键的理解。【评价】回答正确,满意;能说明理由,加分。【解读】明确配合物概念。【解读】介绍配合物的组成。【解读】引导学生明确内外界间离子键的断裂和內界中配位键的强度。【解读】带着感知硫酸四氨 3-3,1 位学生用平板同时拍摄实验过程,并在希沃交互智能一体机上同步分享展示。注意:(1)硫酸铜溶液取 4mL。(2)取用氨水要迅速。(3)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讲解】结构测定的实验证明,无论在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中,还是在析出的深蓝色的晶体中,深蓝色都是由于存在Cu(NH3)4 2+。1.说明硫酸四氨合铜中化学键的种类和强度。【强调】NH3 分子中氮原子的孤电子对进
10、入Cu2的空轨道,Cu2与 NH3 分子中的氮原子通过共用氮原子提供的孤电子对 形 成 配 位 键。配 离 子 Cu(NH3)42 可 表 示 为 。【实验探究 3】将实验 3-3 最后一步,改为一个对比试验:滴加H2SO4 溶液,观察现象。由 2 位学生继续完成对比实验,1 位学生用平板同时拍摄实验过程,并在希沃交互智能一体机上同步分享展示。2.不同配体与同一中心离子的配位能力相同吗?3.从化学实验事实角度出发,解释动态原理过程。【讲解】配位键的强度有大有小,有的配合物很稳定,有的很不稳定。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Cu2+在不同配体之 合铜的体验目标,完成硫酸四氨合铜的制备。【评价】准确描
11、述实验现象(滴加氨水后,试管中先出现蓝色沉淀,氨水过量后沉淀逐渐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加入 95%乙醇并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后,析出深蓝色晶体),满意;能从微观视角解释原因或写出方程式:Cu22NH3H 2O=Cu(OH)22NH、Cu(OH)2 4 4NH3=Cu(NH3)4(OH)2,加分。【评 价】能 准 确 说 出Cu(NH3)4 SO4 的内界离子、外界离子、中心离子、配体,满意;能准确说出化学键的种类和强度,加分。【解读】通过增补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 Cu2+可在不同强弱配体之间传递,发展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评价】准确描述实验现象(滴加 H2SO4 溶液后,颜色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配合物与超分子 2023 年人教版 配合 分子 精品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