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基础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计算机网基础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基础教案.pdf(1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 程 基 本 信 息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口公共选修课口专业必修课 口专业选修课学分学时学分3学时69使用教材尚晓航,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参 考书 目(1)吴功宜,计算机网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2)杜煜,姚鸿.计算机网络基础,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3)谢希仁.计算机网络.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4)刘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最快的学科门类之一,在人课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和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
2、与程技能。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该专业学好各门专业课程和技能的重学要基础,也是未来进一步专业发展和学习网络新知识新技术的起点。目本课程涉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各逻辑层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对应用广泛的局域网技术,重点的掌握以太网技术;要求学生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全面掌握网络 互 连 的 基 本 原 理 和 技 术;在网络应用上,要求学生掌握及In tern et的各种信息服务,和基本的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知识。要通过理论和技能训练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网络基本知识,具有组网的基本技能,掌握各种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调求试以及进行网络管理、维护的能力,掌握常用网络操作系统之上
3、的各种网络应用的配置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2 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典型应用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5、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6、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类型二、教学重点L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类型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4、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5、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典型应用三、教学难点I、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类型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典型应用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课堂讲授、板书;2 .课堂小组讨论与师生共同讨论;3 .多媒体课件演示;4
4、 .学生作业展示;五、教学过程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概述一、计算机网络概述(一)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二)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这两大现代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它代表了当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了硬件、软件、网络体系结构和通信等多种技术。(三)可以将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进程分为以下4代:1、第1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1)第1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初步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2)以单台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2、第2代:初级计算机网络1)第2代计算机网络也被称为
5、“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这是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用户共享的资源子网则在通信子网的外围。2)ARPAnet3)Internet 的起源3、第3代:开放式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1)第3代是指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即0SI(开放式系统互连)体系结构。4、第4代:新一代的计综合性、智能化、宽带、无线等高速安全网络1)第4代是指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期这个阶段,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即因特网)向着全面互连、高速、智能化发展,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2)A TM技术、帧中继技术、波分多路复用等技术为基础的宽
6、带综合业务数字化网络为核心建立的网络。(四)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网络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完全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从资源共享的角度对“计算机网络”做如下定义:2、为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交往、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各自具备自主功能的一组计算机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由功能完善的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进行管理的计算机复合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3、计算机网络涉及到以下3个要点1)自主性一个计算机网络可以包含有多台具有“自主”功能的计算机。所 谓 的“自主”是指这些计算机离开计算机网络之后,也能独立地工作和运行。2)通信手段有机连接人们构成计算机网络时需要采用通信的手段,
7、把有关的计算 机(节点)“有机地”连接起来。所 谓 的“有机”地连接是指连接时彼此必须遵循所规定的约定和规则。3)网络组建的3个目的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通信的交往、信息资源的交流、计算机分布资源的共享,或者是协同工作。一般将计算机资源共享作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五)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计算机之间和计算机用户之间的相互通信交往。2)资源共享,包含计算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与信息资源共享。3)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用户之间的协同工作。2、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应用1)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2)办公自动化(
8、office automation,OA)3)信息检索系统(information retrieve system,IRS)4)电子商务系统(electronic commerce system,Ecs)5)(5)数据处理系统(data process system,DPS)6)(6)事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 system,TPS)7)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8)电子收款机系统(point of sells,POS)第二节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类的标准很多。例如:按拓扑结构分类,按
9、网络协议分类,按信道访问方式分类,按数据的传输方式分类等等。本书按网络中各个节点分布距离的长短,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三类,它们的特征参数见参表1 T。网 络 分 类 缩“分4 曾,雨 大 妁 M络中的物理设缶化偷逑率范IW域IM L.N IO tn 为。可-1O;h/Nl/N K ideM 、.、!/s 2 C;b/s()局 域 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局域网就是局部区域内通过高速线路互连而成的莪小区域内的计算机网络。在局域网中,所有的计算机及其他互连设备的分布范围一般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因此,局域网的本质特征是分布距离短、数据传输速度快。目前,应 用最多的是“共享式
10、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两种类型。(二)城 域 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城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可以从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人们通常使用W A N的技术去构建与M A N目标范围、大小相当的网络。(三)广 域 网(w i d e a r e a n e t w o r k ,W A N)广域网又称“远程网”。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可以从几十公里到上千公里,甚至是上万公里,因此,可跨越城市、地区、国家甚至几个大洲。广域网的通信子网可以利用各种公共网络。第 三 节 计 算 机 网 络 结 构一、计算机网络结构我 们 可 以 从“传统计算机网络结构”和“现代计算机网
11、络结构”两个层面去认识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一)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因此,从传统观点看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按照逻辑功能可以划分为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大部分;即 分 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如图1 T表示了传统计算机网络结构。1、计算机资源子网1)资源子网的组成如 图 所 示,“资源子网”由拥有资源的主机系统、请求资源与服务的用户终端、终端控制器、通信子网的接口设备、软件资源、硬件共享资源和数据资源等组成。a)主 机(h o st)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主机”可以是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工作站或者微型机(P C)。b)终 端(t e r m
12、 i n a l )c)网络中的共享设备2)资源子网的基本功能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并向网络客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2、计算机通信子网1)通信子网的组成a)通信子网从硬件角度看,通信子网由路由器、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b)通信控制处理机(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c o n t r o l p r o c e sso r,C C P)c)通信线路d)信号变换设备2)通信子网的基本功能通 信 子 网 提 供 网 络 通 信 功 能,完 成 全 网 主 机 之 间 的 数 据 传输、交 换、控 制 和 变 换 等 通 信 任 务。负 责 全 网 的
13、 数 据 传 输、转 发 及 通 信 处 理 等 工 作。(-)计算机网络的结构早 期 的 计 算 机 网 络 结 构 如 图1T所 示;但 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 速 发 展,更 多 的 用 户 是 通 过 局 域 网 接 入 广 域 网,进 而 接 入In te rn e t;而 不 是 通 过 大 型 主 机 接 入 广 域 网,因此,实际的计算 机 网 络 结 构 如 图 2所 示。计 算 机 网 络 的 实 际 结 构,依然由通信 子 网 和 资 源 子 网 组 成。v t o a r n -1-中y,/_ _.-一(三)现 代 计 算 机 网 络 结 构1、随 着 微 型 计 算
14、机 的 广 泛 应 用,大 量 的 个 人 计 算 机 通 过 局 域网、电话网、电视网、电力网或无 线 网 等 连 入 广 域 网,进而接 入Interent。在Internet中,各 种 网 络 之 间 的 互 联。逐 级 连 接 后,就 形 成 了 如 图1-3所 示 的,由路由器和TCP/IP协议互 联 而 成 的 大 型、层 次 结 构 的Internet网络结构。2、现 代 的 网 络 结 构 主 要 指Internet网络的物理结构。Internet又 称“网络的网络”,它 是 由 各 种 类 型 的 网 络 通 过 路 由 器,以及统一的TCP/IP协 议 互 联 而 成 的
15、世 界 范 围 内 的 公 用 网 络。3、在 现 代 网 络 的 网 络 结 构 的 支 撑 下,为 了 实 现 全 面 互 联,共享信 息 资 源,近 期 的 目 标 就 是“三网”互 联,又 称“三网合一”。第 四 节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拓扑结构拓 扑 结 构 先 把 实 体 抽 象 为 与 其 大 小、形 状 无 关 的“点”,并将 连 接 实 体 的 线 路 抽 象 为“线”,进 而 研 究 点、线、面之间的 图形关系。(-)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我们将通信子网中的通信处理机和其他通信设备抽象为节点;通信线路抽象为线路,而将节点和线路连接而成的几何图形称为网络的
16、拓扑结构。(三)网络拓扑的用途网络拓扑的设计选型是计算机网络设计的第一步。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网络的性能、系统可靠性、通讯和投资费用等因素。二、通信子网信道类型和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一)通信子网的分类1、广播式的通信子网采用广播式通信子网的常见拓扑构型有:总线型、无线通信型与卫星通信型等。2、点-点式的通信子网(二)基本拓扑结构类型常见的基本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在实际的网络应用中,网络拓扑结构往往不是单一类型的,而是上述几种基本类型混合而成的。六、作业和思考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如何定义的?2、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应用有哪些?3、画出传统计算机的网路
17、结构示意图以及实际应用中计算机网络的结构示意图。4、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哪几种?它们有什么作用?5、为了实现全面互连,共享信息资源,现代网络的近期目标是什么?七、参考文献1、刘有珠,罗少彬。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尚 晓 航.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3、陈旗/李立勇实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第 二 章 数 据 通 信 基 础(6课 时)一、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1.了解:数 据 通 信 的 基 础 知 识2.了解:数 据 传 输 方 式 的 类 型 和 特 点3.掌 握:数 据 传 输 的 类 型 及 相 应 的 编 码
18、 方 法4.掌 握:多 路 复 用 技 术 的 分 类 和 适 用 场 合5.了 解:数 据 通 信 中 的 同 步 技 术6.了解:广 域 网 中 的 数 据 交 换 技 术7.掌 握:差 错 控 制 技 术 的 类 型 和 方 法二、教 学 重 点1.多 路 复 用 技 术 的 分 类 和 适 用 场 合2 .数 据 传 输 的 类 型 及 相 应 的 编 码 方 法3 .广 域 网 中 的 数 据 交 换 技 术4 .数 据 通 信 中 的 同 步 技 术5 .差 错 控 制 技 术 的 类 型 和 方 法6 .数 据 传 输 方 式 的 类 型 和 特 点三、教 学 难 点1.数 据%
19、输 的 编 码 方 法2 .广 域 网 中 的 数 据 交 换 技 术3 .数 据 通 信 中 的 同 步 技 术4 .差 错 控 制 技 术 的 方 法四、教 学 方 法 与 教 学 手 段1.课 堂 讲 授、板 书;2 .课 堂 小 组 讨 论 与 师 生 共 同 讨 论;3 .多 媒 体 课 件 演 示;4 .学 生 作 业 展 示;五、教 学 过 程第 一 节 数 据 通 信 的 基 本 概 念一、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一)信息和编码1.信息的载体是文字、语音、图形和图像等。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产生和交换的信息都是由二进制代码表示的字母、数字或控制符号的组合。2 .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信息中
20、的每一个字符就是二进制编码。(-)二进制编码标准目前,最 常 用 的 二 进 制 编 码 标 准 为 美 国 标 准 信 息 交 换 码(ASCII),它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采纳,并已经发展为国际通用的标准交换代码。(三)数据和信号1.网络中传输的二进制代码被统称为“数据工1)数据:事物的表示形式2)信息:数据的内容与解释2.“信 号(signal)”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磁波表示形式。从时间域来看,图2-1(a)所 示 的“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信号;而图2-1(b)所 示 的“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信号。(四)信道及信道的分类1.信道:数据信
21、号传输的必经之路,它一般由传输线路和传输设备组成。2.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1)物理信道:是由信道中的实际传输介质与相关设备组成。2)逻辑信道:是指在同时建立的多条逻辑上的“连接”。3.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根据传输介质是否有形。有线信道:电话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信道:无线电、微波、卫星通信信道与远红外线等4.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数据信号的类型来分。调制解调器5.专用信道和公共交换信道按照信道的使用方式来分。“专用信道”又 称“专线”,它是一种连接用户之间设备的固定线路。距离较短、数据量较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公共交换信道”是一种通过公共网络,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的信道。
22、如:公共电话交换网、公共电视网6.数据单元在数据传输时,通常将较大的数据块(如报文)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单元(如分组),并在每一段数据上附加一些信息。这些数据单元及其附加的信息在一起被称为“数据单元”。第二节通讯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一、传输速率s(比特率)传 输 速 率“S”是指是指在信道的有效带宽上,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b it)数。S的单位为:b/s、千比特每秒kb/s(lxl03b/s)等单位来表示。二、波形调制速率B (波特率)IBaud/s就表示每秒钟传送一个码元或一个波形。波特率是数字信号经过调制后,模拟信号的传输速率。三、带宽1.对于模拟信道,带宽是指物理信道的频带宽
23、度,其本来的意思是指信道允许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差,单位为:赫 兹(Hz)、千 赫(kHz)、兆 赫(MHz)等。2.对于数字信道,人们说的“带宽”是指在信道上能够传送的数字信号的速率,即数据传输速率S。因此,此时带宽的单位就是比特每秒(b it/s),表示为:b/s、Kb/s、Mb/s等。四、信道容量信道容量是一个极限参数,一般是指物理信道上能够传输数据的最大能力。在实际应用中,高传输速率的通信设备常常被通信介质的信道容量所限制,而得不到充分利用。五、带宽、数据传输速率和信道容量的关联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这两个术语原来都是用来度量信道实际传输能力的指标。现在,一个物理信道常常既可以作
24、为模拟信道,又可以作为数字信道,所以人们既可以使用“带宽”,也可以使用“速率”来描述网络中信道的传输能力。六、误码率Pe(一)误码率Pe的定义误码率是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中被传错的概率,也 称“出错 率。Pe的定义式如下:式中:N为 传 输 的 二 进 制 码 元 总数,Ne表示在接收码元中被传错的码元数。(二)误码率的性质、获取与实用意义L性质:可靠性的指标。2.获取:在大量重复测试。3.采用差错控制技术的意义:在使用普通通信信道传输数据时,物理信道本身的平均误码率不满足可靠性指标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差错控制技术。七、时延(一)时延是信道或网络性能的另一个参数,其数值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
25、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其单位是秒s、毫 秒(1 0-3秒)m s、微 秒(1 0-6秒)RS等。(二)时延是由:传播时延、发送时延和排队延时等三部分组成的。八、数据通信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网络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通信过程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呢?(-)二进制编码;(-)传输的信号类型;(三)数据传输与通信方式;(四)同步技术;(五)多路复用技术;(六)广域网数据交换技术;(七)差错控制技术。第 三 节 数据传输类型及相应技术一、数据传输类型及相应技术(一)数据通信专指信源(发送信息的一方)和 信 宿(接收数据的一方)中信号的形式均为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因此,可以将“数据通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 基础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