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pdf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pdf(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 一 章 认 识 生 物第 节 生 物 的 特 征教师寄语:有生命,就精彩!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说出生物特征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情感目标:、通 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学习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学习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也可以借助、等仪器,或利用 等工具,有时还需要。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一定认识其中不少的生物。那么,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生物?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课前观察的结果。三、合
2、作探究(一)通过各小组的回答说明,要想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阅读课本P 2 页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井及时记录下来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二)阅读课本P 2-P 5 页,探究下列问题:1、填充下图,识记生物的基本特征。2、观察动物题材的投影片和教室里盆栽植物,结合课本第插图,讨论:(1)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人 类 同 其 他 生 物 呼 吸 均 需 要 吸 入、呼出(3)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
3、方式有哪几种?(4)课本第五页插图的内容说明了什么?四、拓展创新1、除了课本介绍的,你还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看哪个小组说得好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O(2)猫生小猫属于。(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五、归航拾贝六、达标测试1 .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
4、.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5、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6.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 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曲中的生物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5、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曲中的非生物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7、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动物取食 应激性鲸喷出水柱 营养向日葵朝向太阳 繁殖植物开花结果 生长排泄遗传呼吸人体排汗蘑菇由小长大子女与母亲相似七、学习感悟参考答案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一、课前预习:肉眼 放 大 镜 显 微 镜 照 相 机 测 量二、合作探究(-)B(二)1.营
6、养 进行呼吸 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长繁殖2.(1)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食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但是,无论是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是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来自自然界中的一些简单的物质,它们都是一样的。(2)氧气 二氧化碳(3)动物和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如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4)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合拢。说明了生物对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蘑菇能从小到大;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长大;小鸡破壳而出。说明了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7、。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三、拓展创新1.(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有细胞构成的。(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4)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6.(1)生物能生长(2)生物能繁殖(3)生物能遗传(4)生物能变异(5)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五、达标测试1.D 2.C 3.D 4.B 5 C6 .曲中的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人;曲中的非生物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天涯7、动 物 取 食-营养鲸 喷 出 水 柱-呼吸向日葵朝向太阳-应激性植 物 开 花 结 果-繁殖人 体 排 汗-排泄蘑菇由小长大-生长子女与母亲相似-
8、遗传第二节惆圭我们身边的士曲教师寄语:勤观察,多调查,增知识,拓视野!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行归类。能力目标: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学习重点: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学习难点: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人口普查也是_ _ _ _。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物的特
9、征,课下每个小组都对我们学校的生物做了调查,请各小组把你们的调查方法和结果进行展示,说出你们组是怎样调查的,结果是怎样的。三、合作探究:(一)通过学生的发言,明确以下知识:1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和,制定合理的。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调查过程中要如实 o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 和,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2 .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的方法步骤是:(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2)分组:人为一个调查小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请特别注意、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里等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 和。(5)归类(6)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
10、笔记本上。(二)生物的归类方法1.请根据本小组在室外开展的“调查校园生物活动”的有关情况填写下列内容:(1)我们的调查路线是;(2)我们的调查范围是:(3)我们组一共调查到了()种生物,其中植物()利 动 物()种,其他生物()种;说说它们与人类的关系。(4)从调查到的生物中选卜2 种,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5)这次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2.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可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和_ _ _ _ _ 三大类;也可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 和 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等。四、拓展创新:下图是某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五幅照片。(1)
11、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是在什么样的地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如海洋、淡水水域、陆地等)?请对调查的具体地点进行简要描述:(2)如果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做?写出你的分类依据:列出你的分类结果:五、归航拾贝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你还有的困惑:六、达标测试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和,制 定 合 理 的。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调 查 过 程 中 要 如 实。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 和,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2.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A.对象中的一个 B.对象中的一部分 C.全部对象 D.以上都对3.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是.()A.猫头鹰和鼠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
12、狗和水草4.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5 .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 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6 .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 .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蛔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7 .将以下的一些生物分类
13、:银杏树、鲫鱼、木耳、海带、奶牛、蚂蚁、白菜、大肠杆菌(D 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2)按生活环境分类:8谈起宠物(如狗、猫)你一定很感兴趣,你所居住的小区或村庄内有一定数量的宠物存在,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证它们不向人类传播疾病等问题,也许你并非十分清楚。因此,我们有必要做广泛的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相关内容告诉身边养宠物的人。那么,你(或你们小组)打算怎样做这个调查呢?调查目的:o调查方式:o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方案:o七、学习感悟参考卷案第二节惆圭我依I身边的金物一、课 前 预 习:调 查 调 查二、合作探究(-)1.调 查 目 的 调 查 对 象 调 查 方 案 抽 样
14、调 查 记 录 整 理 分 析2、略(二)1.略2.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水生生物、陆生生物;家禽、家畜、作 物、宠物三、拓展创新1.(1)淡水水域 略(2 据生活环境将照片中的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凤眼莲、莲、虾、蛙),陆生 生 物(蜻蜓、蚂蚁);据形态结构将照片中的生物分为植物(凤眼莲、莲):动 物(虾、蛙、蜻蜓、蚂蚁)。五、达标测试1.调 查 目 的 调 查 对 象 调 查 方 案 抽 样 调 查 记 录 整 理 分 析2.D 3.D 4.B 5.C 6.B7.(1)植物:银杏树、海带、白菜、动物:鲫鱼、奶牛、蚂蚁、其他生物:木耳、大肠杆菌(2)水生生物:海带、鲫鱼、陆生生物:银杏树、木耳、
15、奶牛、蚂蚁、白菜、大肠杆菌8、目的:搞清楚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如何防止它们向人类传播疾病方式:采用访谈法等对象:饲养的宠物范围:本小区或村庄方案:根据所调查对象,制定调查计划。如调查内容、调查步骤第 二 章 生 物 圈 是 所 有 生 物 的 彖第一节生物圈教师寄语:保护和爱惜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义不容辞!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各圈层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主要生物类型。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能 力 目 标1.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学会利用资料分析提取信息,领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让学生在课外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培养他
16、们的探究能力。情感目标: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学习重点: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学习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地 球 表 层 生 物 和 生 物 的 生 存 环 境 构 成 了,它是共同的家园。二、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扮演植物、动物、细菌、病毒等不同的角色,来体会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三、合作探究:(-)利用课本插图或挂图,阅读课本第11、12页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生物圈?2.生物圈的范围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的深处。这个厚度为()的圈层,包括(
17、)、()和()。3.说出各圈层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主要生物类型。(-)阅读课本1 1、1 2页插图,思考以下问题:L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鹿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2.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条件有什么异同?3 .为什么干旱会使粮食严重减产?4.总起来说,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5.大棚蔬菜在种植过程中,菜农会经常浇水、施肥、松土,晚上还要在棚顶盖上草帘,而早晨把草帘卷起,且一个大棚栽种适量的作物,这都体现了生物生存的哪些基本条件?四、拓展创新:1.电视上经常会播放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公益广告,如:我们要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如果从本节课内容的角度出发,该
18、怎样理解?2.你饲养过小动物吗?回想一下,你是怎样来饲养你的小动物的?它们生活得好吗?如果不好,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五、归航拾贝六、达标测试1.生物圈的范围为.()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2.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C.A与B的总和 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它蝗虫3 .以下哪项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有机物4 .下列能构成生
19、物圈的是.()A.森林中的所有树木B.湖泊中的所有生物C.地球上的所有人类D.地球及生物5 .2 003年1 0月1 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功绕地球飞行2 0小时,你认 为“神舟五号”的太空仓中,应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A.空气 B.食物、水 C.空气、食物、水 D.水6.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A.没有二氧化碳;B.没有阳光;C.没有营养物质;D.水温太低。7、下面列举了一些生物的名称,据此回答问题。蝴蝶、花生、马尾松、乌贼、麻雀、鲸、紫菜、老虎、细菌、扇贝、臧羚羊、萤火虫、大熊猫、
20、蘑菇(1)上述生物中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都有分布的是。(2)请 将 以 上 除(1)提到的以外的生物名称填写在生物圈适当的范围中。大 气 圈水圈七、学习感悟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或物图二、合作探究:(-)1.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是环绕地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2.1 0千米 1 0千米 20千 米 大 气 圈 的 底 部 水 圈 的 大 部 岩 石 圈 的 表 面3.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岩石圈是地
21、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 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森林、草原、奇花异草、昆虫、飞禽走兽、细菌、真菌、人等。(-)1.向日葵生长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无机盐)、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长颈鹿生活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适宜的温 度 和 定 的 生 存 空 间。2.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缺水的荒漠,向日葵生活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中,但它们都需要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等生活条件。牛生活在陆地上,海豚生活在海洋中,但它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等条件。3.水是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干旱缺水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
22、,从而使粮食减产。4 .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5.这都体现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水、营养物质、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三、拓展创新:L人是最高级的动物,但人与动物之间又有着相同的地方,他们都需要地球提供的基本的生存条件。因此,保护地球就是爱护人类自己。2.提示:很多人都认为饲养小动物只需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就行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学了本节课的内容后,你应该知道要饲养小动物,必须提供他们全部的生产条件。五、达标测试l.D 2.D 3.D 4.D 5.C 6.B7、(1)、细菌(2)蝴 蝶 麻 雀 萤 火 虫 乌 贼 鲸 紫 菜 扇 贝花 生 马 尾 松 老
23、 虎 藏 羚 羊 大 熊 猫 薜 菇第二节 坏旗对女物的影响教师寄语:生物的生活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息息相关!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举 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能力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培养合作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情感目标:理解生物的生活与其周围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密切相关,形成爱护实验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学习重点: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学习难点: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探究-殷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着对这一问题作出_ ,然后设计探
24、究的方案,包括_ _、_ _、等步骤。然后进行探究,得出结果,再分析所得结果与 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二、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在生物圈内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改变或不能满足时,生物是不可能很好的生存的。同学们认同这个观点吗?请举例说明。三、合作探究(一)通过学生的举例归纳: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 _、_ _、_ _ 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阅读课本1 4-1 6 页,完成下列各项:1 .试完善下面的循环图,概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课前各小组都收集了很多鼠妇,你们从哪里收集到的?根据同学们的回
25、答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3.让同学们说说当时发现鼠妇的情景,引导学生做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是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4.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设置对照实验,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的。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研究的变量是 O 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各小组讨论探究方案,进 行“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的探究。实验过程中要记录探究结果。5.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表达和交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得出结论”(三)探究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阅读课本16-17页,完成下列问题:1.生物因素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册 年级 生物 上册 全册导学案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