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重点难点讲义3.pdf
《九年级化学全册重点难点讲义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全册重点难点讲义3.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讲走进化学世界1、什么是化学?2、怎样学习化学?学习化学的方法:实验探窕;学习化学的工具是:元素周期表;化学学习的特点是:三个 关 注(关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3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匙或纸槽;块状固体,银子:少量液体,滴管:一定量液体,量筒或滴管;实验中未说明用量,般用最少量;液 体 12 亳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物质的加热。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灯芯剪平齐,加酒不过肩,加热在外焰,内焰温度低,熄灯用帽盖,嘴吹最最忌)。给固体物质加热(试管固定铁架台,铁夹离口三分一,受热试管口下倾,免使回水管遭裂,固体平铺近管底,移动火焰匀受热,用毕待冷再拆卸,洗
2、净放稳莫着急)。给液体物质加热(盛液不 过 三 分 ,外壁试干防烧裂,木夹持管手握柄,45度倾斜来加热,液面液底匀受热,管口对空不对人)。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标准: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特殊油污:附有难溶于水的碱、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用稀盐酸清洗,附有二氧化钵、高锌酸钾用浓盐酸洗,油污用热减如碳酸钠清洗。气体的收集。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1、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C)A、物 质 的 组 成 与 结 构 B、物
3、质的变化与性质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2、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C)A、大 米 酿 成 酒 B、菜 刀 生 锈 C、湿衣服晾干 D、食物腐败3、对化学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B)A、带 回 家 中 B、倒 到 指 定 容 器 中 C、随 意 倾 倒 到 水 槽 中 D、倒回原试剂瓶中4、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A)A、颜 色 B、密度 C、溶解性 D、是否与水反应5、某实验室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克 氧 化 铜 粉 末 B、用 100亳升量筒量取526毫升硫酸溶液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
4、的ph为 3.5 D、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数为25.68-C6、NO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起反应生成NO2气体。现要收集一瓶NO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A)A、只能用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向下排空气法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C)A、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点燃氧气前,先检查氯气的纯度C、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先在集气瓶底加入少量细沙8、下列玻璃器皿的清洗,正确的是(AD)A、试管中的油污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再用清水冲洗B、先把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下水道,再用清水冲洗C、附有
5、氢氧化铜的试管,先用烧碱溶液溶解,再用清水冲洗D、盛放石灰水后留下固体物质的烧杯,先用稀盐酸清洗,再用清水冲洗9、卜列仪器具有能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试剂三种用途的是(B)A、锥 形 瓶 B、烧 杯 C、量 筒 D、试管10、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有蓝色固体生成,如果给该试管加热,加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蓝色固体变黑。11、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明显发生变化的主要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三种物质。12、有一烧杯正向放置,上盖玻璃片,杯中收集了无色无毒气体,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确定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答:据已知,该气体比垂大于空气,无色
6、无毒。从假设、验证方法、可能看到的现象、结论几个方面来探究。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来验证,如看到的现象石灰水变浑浊,那么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还可能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如木条复燃,那么该气体是氧气。1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将其通入燃有蜡烛的烧瓶内,再通入澄清石灰水内,上述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蜡烛熄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实验得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14、将一只装满二氧化硫的大试管倒立在水槽中,结果试管中的水液面上升到超过水槽中的水液面,由此你能得出二氧化硫具有什么性质?答:二氧化硫能溶于水(或能与
7、水反应)。(1)试设计实验证明试管内液体的酸碱性?(用拇指堵住管口,移出水而,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或用pH试纸测定pH值)(2)由此实验你可联想到二氧化硫与我们学过的哪种气体化学性质相似?试写出一个相似之处的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与水或氢氧化钠反应,H2O+SO2=H2so3)第二讲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氮 气 78%,氧 气 2 1%,稀有气体0.93%,二氧化碳及其它 0.03%,2、空气是宝贵的资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护气等:氧气比较活泼,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气焊练钢等:稀有气体,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电光源等。3、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
8、通常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压、降温后可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中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药品:暗紫色的高密酸钾(固体)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镐固体的混合物。(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3)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4)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5)验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瓶内是氧气。(6)注意事项:用高锯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钵酸钾进入导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将导管从
9、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水的倒流。5、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6、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硬度等(2)化学性质:氧化性、可燃性、毒性、稳定性等7、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1)本质区别:宏观,是否生成新的物质。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是否变化。(2)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A+B+.=C分解反应:D=A+B+.1、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检测项目中不包括(B)(A、C有毒,D能浑浊空气,B是植物生长需要的。)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C02)C、二氧化氮(NO2
10、)D、总悬浮颗粒(TSP)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C)A、水受热沸腾、酒 精 燃 烧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C、剩饭变馔、铁 锅 生 锈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3、豆科植物根瘤菌能直接固定空气中的某些气体成为农作物养料,这种气体是(B)(农作物的养料有孤磷钾等)A、氨 气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4、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出,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C)(废水主要污染水源)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到处飞扬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 D、机动车排放尾
11、气5、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B)(铁丝燃烧溅落火花,易炸裂瓶底,应在瓶底加细沙。)A、木炭在氧气中燃 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C)(雪碧和牛奶中都有酸料和糖料等多种成份)7、“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D)(从题干分析出 产品 只能有一种,不能有两种。)A、分 解 反 应B、置 换 反 应C、复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8、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C)(二氧化硫是一种有
12、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五氧化二磷颗粒在空气中看到的现象是烟,不会是雾。)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和放出热量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气味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雾9、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主要与空气中的某些气体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D)(潮解是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在固体周围形成溶液的过程,与二氧化碳无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变质有关。熟石灰变质与二氧化碳在关。)A、钢铁生锈与氧气、水 蒸 气 有 关B、氢氧化钠固体潮解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与氧气有关D、熟石灰变质与氧
13、气、水蒸气有关10、下图分别是火星与地球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同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氮气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相同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11、攀登珠穆朗玛峰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供给呼吸;氧气与人体内的葡萄糖(C6H丘。6)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C6H12Ofi+6O2=6CO2+6H2O1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自然界中氧气的来源是光合作用。13、物质的变化过程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
14、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物质包含的化学能的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化学能可以转化成热能、光能和电能等。(1)举出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干冰升华、冰块溶化:(2)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14、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无公害的消毒杀菌和漂白剂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怎样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 体(简述实验步骤、现象、结论)答:各取少量无色液体于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锌,有气泡产生的是双氧水,无气泡产生的是水。或者,分别加入有色布条或滴入红墨水,能褪色的是双氧水,不能褪色的是水。A、清 新 的 空 气B、无色透明的雪碧饮料C、蒸 饰
15、水D、牛奶15、在氧气的性所探究实验中,有同学取了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答:从细铁丝的情况分析:铁丝可能生了锈或表面有油污;从收集到的氧气分析:收集的氧气纯度可能太低:从燃烧条件来分析:可能预热时没有达到铁丝的着火点。16、空气的主要成份是氮气和氧气,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充分消耗实验装置内的氧气.(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外,还可能推论出氮气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3)在此实验
16、过程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答:因为碳和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物均为气体,容器内气体体积几乎不变,瓶内液面不上升,测不出氧气的消耗量,影响实验结果。17、根据下图用序号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锦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qL 作气体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 选 用 B作气体发生装置:已知二氧化钵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可制得氧气,则 应 选 择 作 发 生 装 置。(2)某同学欲用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导管Fl a通入。(3)若该同学还欲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除用上 述 装 置 G外(氧气从导管口 d通入),还应该选择另一种仪器,该仪器的 名 称 是 量 简,其作用是量取被排出水的体积,即
17、为收集到氧气的体积。硬水可软化。蒸馀,煮沸,3、爱护水资源(I)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2)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从工业、农业、生活三方面考虑)4、物质的组(1)物 质 组(2)物 质 构分子是保量、体积很小,间隔;原子是成与构成成。混合物、纯 净 物(单质、化合物)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的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存在着一定的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如,在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可以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可以再分,只是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氧分子。
18、)1、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生存造成危害,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B)减少向空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数量,防止形成酸雨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生活汗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任意排放工业废水A、全 部 B、C D、2、下列方法中可明显降低水的硬度的是(C)A、过 滤 B、静 置 C、煮沸 D、混合3、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D)A、漏 斗 B、烧 杯 C、玻 璃 棒 D、量筒第三讲自然界的水1、水的组成(I)电解水实验:正极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它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
19、为1:2,质量比为8:1。(2)化学方程式(3)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2、水的净化(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2)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储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3)水有硬水、软水之分。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水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易起浮渣的水是硬水。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洗衣服不净、变硬,锅炉浪费燃料、损坏过热爆炸。4、卜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C)A
20、、空气、铁 粉 B、水银、氧 化 汞 C、二氧化硫、氧 气 D、冰、干冰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可以结合成分子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将 50亳升水和50亳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亳升,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6、能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A、Cl B、2C1 C、Ch D、4CI7、一个装有开水的热水瓶有时瓶塞会被顶开的原因是(D)A、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B、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增多C、水分子变大了 D、水分子间间隔 序 不国战衣 十彳 大 la 甥n 匕 _ _ _*_ _ _ _
21、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B_I8、右边方框中,表示2 个氢分子的示意 图 是(D)9、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里面也只有一种元素)A、该物 质 一 定 是 单 质B、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1 0、点燃下列各组混合物时,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C)(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燃烧才有可能爆炸)A、氢 气 和 氧 气B、天 然 气 和 空 气C、氮 气 和 氧 气D、面粉粉尘和空气1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分 子、原子
22、 等,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金由金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1 2、下列物质:清新的空气:酒精;过氧化氢溶液;水银:冰水共存物:加热高镒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液氧;矿泉水。其中属于 混 合 物的有(序号)W 2,于是该同学认为此析:(1)该同学的结论对吗?为什么?(2)根据人类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你认为在验证这一定律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答:(1)不对。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在此实验条件下,W2VW1,是 由 于 图2中产生大量的H2气球膨胀,在空气中产生浮力的缘故。(2)我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该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不能漏掉:根据反应物、生成
23、物的状态及条件设计实验;正确操作。第 六 讲 碳 和 碳 的 氧 化 物条件京ai下 化q可o海下 其逐iktasXV与M化反应XJ与石灰水反应VX与水反eJX可性X淞N性战*T*密度比中二入比中、略小色叁峰无色无麒的气体1 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金刚石、石 墨 和C g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2、碳的几种单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由于它们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由于碳的不同单质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相同的碳原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相似的。4、从分子结构的不同来认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5、氧气、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比较(1)实验室里制取 气 体 要 注 意:选 择 适 当 的 反 应
24、,包括反应物状态和气体敏气二气化碰反应心理,.方 程 式)2HqO,fCMXA H i a CMXH-O CO.!实喊奖检方法粕帚火星的木条体 入 气 体 中透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条件,即 确 定 反 应 原 理 选 择 合 适 的 实 验 装 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验证所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取的气体,即检验气体。主 要 是 由 什 么 原 因 引 起 的?它会带来(2)氧气、二氧化硫制法的比较:6、温室效应是一大环境问题,它CMX).哪些危害?为了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你力所能及地可做些什么?7、掌握物质间的转化。见右图。1、下列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是(BC)
25、A、二氧化碳和干冰B、金钢石和石墨C、氧气和臭氧 D、氢气和液氧2、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性质不同的一组是(D)(A、B、C中,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由于内部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但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相同的原子,所以化学性质相同。)A、金刚石、石 墨B、红磷、白 磷C、氧气、臭 氧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3、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B)A、铅 B、石墨 C、碳黑 D、木碳4、卜.列物质中,属于还原性固态单质的是(B)A、氧气 B、碳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I I、在H2、CO、CO,.O2、C%五种气体中,当前被科学家认为导致“温室效应”的是9,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无污染的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重点难点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