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苏科苏教初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苏科苏教初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苏科苏教初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1.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初中苏科苏教初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1)一、选择题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小球时,小球被排斥,则该小球()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C.可能带正电 D.可能带负电2.下列实例中关于压强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轴承中装有滚珠是为了增大摩擦D.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是为了增大摩擦鸟的嘴很尖细,在凿树时可以减小压强月球车装有很多轮子是为了减小压强3.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 是()A.盛水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较大B.液面下深度相同的a、b两点处的压强相等C.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D.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4.(2016
2、浙江衢州卷)浙江大学制造出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故 名“碳海绵”,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此过程没有应用到下列“碳海绵”性质中的()A.保温性能好 B.易被压缩C.能吸油但不吸水 D.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5.如图的四个场景,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 飞天 的是:6.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A.小球A带正电 B.小球B带正电C.小球B可能不带电 D.小球A可能不带电7.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
3、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B.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中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C.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D.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8.将带负电的物体A靠近挂在细线下的绝缘小球,小球被排斥;若换用带正电的物体B去靠近而未接触该小球,则 小 球()A.静止不动B.一定被物体B吸引C.一定被物体B排斥D.可能被物体B排斥,也可能被物体B吸引9.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A.一定带正电荷B.一定带
4、负电荷C.可能带负电荷D.可能带正电荷10.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11.如图所示,一瓶香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这瓶香醋()A.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B.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平衡力C.竖直方向受的是非平衡力D.受到的重力和桌面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12.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10-7m2,图钉帽的面积是10m 2,墙壁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xl06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摘望A.手指必须用大于O.5N的压力,图钉尖
5、才能进入墙壁B.手指必须用大于500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C.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大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D.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旱冰鞋底小轮子的作用是通过 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间的摩擦是 摩擦,黑板擦与黑板接触的那一面很粗糙是为了(选 填“增大”或“减小”)摩擦.14.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伉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 a p上 的关系是p巾 p 乙,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F”,F z.(均选填“/、
6、=”或“)m”p单(选填”或“”)p z。若该饮料吸管的长度为20cm,密度计在水中露出液面的长度为10cm,则在酒精中露出的长度为 cm.(p=0.8xl03kg/m3)酒精:,:乏-.U.m 水甲 乙19.如图是一辆运送新冠肺炎患者的负压救护车,整车质量为3.2 3所有轮胎的触地面积为0.4m 2,则 车 辆 对 地 面 的 压 强 大 小 为;该车运送患者过程中车内气压_ _ _ _ _车外的大气压(选 填“高于”或“低于”),从而使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20.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5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532g,取出石块后,
7、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48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 g,石块的密度为 g/cm3(p.水=1.0 x 1 0*0 0?)。21.取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柱,使它们紧密接触并压紧后,居然可以在它们下面吊起一盏台灯而不分开,说 明 分 子 之 间 存 在;往盛有一半水的氧化长玻璃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发甲丙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如图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P*化 碳 p的)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两瓶中气体都变成红棕色,此现象说明分子处在_ _ _ _ _ _;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
8、所示),你认为 图放置最不合理。甲 乙 丙22.2020年5月2 1日,公安部要求,各地要稳妥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引导群众树立“佩戴安全头盔”、“系安全带”的意识,发生交通事故时,“佩戴安全头盔”可减 小 头 部 撞 击 时 受 到 的;“系安全带”可束缚人因具有 而产生相对于车的运动,避免碰撞。23.小明用(选 填“钢尺”或“望料尺”)在干燥头发上摩擦几下,发现能吸引小纸屑,这是 现象,当尺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该尺带(选 填“正”或“负”)电。24.用气球可完成很多有趣的小实验,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实验进行解释:如图甲所示,用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
9、发生_ _ _ _ _ _ _ _。气球与手掌、手指接触的两个部分变形的效果不同,说明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如图乙所示,松开气球的口子,气球向后喷出气体的同时,气球会沿着细绳快速向前飞去这不仅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能说明;如图两所示,甲、乙两只帚电的气球,静止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个点上。这两个气球带的是(选 填“同”或“不同”)种电荷。其中甲球对乙球的力记为F i,乙球对甲球的力记为F 2,可以判断F i F 2(选填或“=”);如图丁所示,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两气球(选 填“分 开”或“合拢”)。三、作图题2 5 .如图所示,
10、正方体物块正从斜面上匀速下滑,画出正方体物块受力的示意图。2 6 .如图所示,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不知车是处于“加速、匀速、减速”中的哪种状态.但 车 顶 A处滴落的水滴最终落在靠后的B处.车厢地板上的木箱始终相对车厢静止.试画出汽车前进过程中木箱的受力示意图,。是木箱的重心.()2 7 .如图所示,用力F 把一个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静止,请画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2 8 .斜面上放有一个静止的物体A (如图),请画出它对斜面产生的压力的示意图。2 9 .如图所示,请画出潜水艇悬浮时所受力的示意图。0,四、实验题3 0 .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己知水重2
11、 O O N,水深为0.5 m,木块的体积为4 d m3,木块的密度为O.6 x U)3 k g/m3,试求: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细线对物体的拉力是多大?若细线断了,最终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3 1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现有如图所示的器材:用钉子做腿的小桌、海绵、祛码、木板、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装有沙子的容器等。(1)如果选用沙子反映力的作用效果,另外还应选择的两件器材是:(2)根据选择的器材,写出探究压力的大小对压力作用果的主要步骤:a.将沙面抹平,轻轻将 放在沙面上,记录;b.o(3)通过实验可知: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
12、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引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叫压强,压强=o实验条件:让小车从斜面_ _ _ _ _ _ _ _滑到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 时 的 运 动 速 度;(2)实验现象:水平面越光滑,小 车 运 动 的 距 离 就 越;(3)实验结论:小车受到阻力越小,速 度 减 少 得(选 填“越快”或“越慢”);实验推理: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它将;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33.为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小明从学校实验室借到了弹簧测力计、烧杯、一个金属块、水和盐水等器材,,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F E.8 NFj-
13、1.8N(-1.7N水水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了金属块重力为 N;图A中金属块浸在水中的体积为_ m3o(2)分析B、C两图知道: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深度(选 填“有关”或“无关”)。小明打算利用图A和D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这种方案(选 填“可行”或“不可行”),其理由是。综上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和 有关。根据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可知盐水的密度为 kg/m3。34.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鹅卵石质量时,通过加减祛码后,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此时小明应_ _ _ _ _,使天
14、平横梁平衡。测量中,天平平衡时所加祛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则鹅卵石质量为 g o他继续测出鹅卵石的体积为15.8cm3,鹅卵石的密度为 kg/m3o(2)小丽的测量步骤如下:圜圜惕丙 丙丙3丁丁a、在圆柱形玻璃筒内加入适量的水,塑料碗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丙所示,量出筒内水面的高度hr,b、将鹅卵石放入碗中,碗仍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丙所示,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伤;c、将鹅卵石放入筒内的水中,碗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丙所示,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以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为p=(已知水的密度为p,k,用所测量的符号表示)。小华利用家中的电子秤设计出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如下:a、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在电子秤上,打开开关并设置
15、归零;b、如图丁所示,用细线系住鹅卵石,手提细绳将鹅卵石缓慢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m i;c、松开细线,使鹅卵石沉入烧杯底部,待电子秤示数稳定后,读出其示数为m 2;d、则 鹅 卵 石 的 密 度 为 (用字母g、牝 和 p水表示)。【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详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失去电子带上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则该小球一定带正电,A符合题意,B C D 不符合题意。故选A。2.D解析:D【解析】【详解】A.轴承中装有滚珠,把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故 A错误:B.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减小了对轨道的压力,是为了减小摩擦,故
16、 B错误;C.鸟的嘴很尖细,是在压力相同时,减小面积,增大压强,故 C错误;D.月球车装有很多轮子是在压力相同时,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强,故 D正确。3.C解析:C【详解】A.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容器质量也是相等的,所以对桌面的压力是相等的,根据P =(k J可知,由于容器是相同容器,底面积相等,所以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 A错误;B.a、b两点深度相同,根据P =可知,液体密度不同,所以压强不相等,故 B错误;C D.两中液体质量相等,又是直柱型容器,故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根据P=(可知,压强也是相等的,故C正确,D错误。故选Co4.A解析:A【详解】根据
17、碳海绵“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可知其易被压缩;根据碳海绵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等,可知其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根据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可知其能吸油但不吸水,综上分析可知,此过程没有应用到“碳海绵”保温性能好的性质,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选Ao5.D解析:D【详解】太空中没有空气,宇航员在太空中不受浮力;飞机翱翔蓝天和放风筝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热气球升空是由于浮力大于重力.故选D6 .D解析:D【详解】A.经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18、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特性,故A球可能不带电,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经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接触B球,与B球发生排斥现象,故B球带负电,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小球B一定带负电,故C选项错误;D.小球A可能带正电,相互吸引,也可能不带电,故D选项正确。故选Do7.C解析:C【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m=pV、V=Sh和压p=(得出均匀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根据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和高度关系得出两物体的密度关系;(1)若切去的高度!相等,根据m=P l?h得出切去质量的表达式,根据边长关系得出切去质量之间的关系;(2)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得出切去厚度的表达式
19、,根据边长关系得出切去厚度之间的关系.(3)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时,根据m=PV=PSL=PL2L得出两者切去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密度关系和边长关系得出切去厚度之间的关系;(4)若剩余的质量相等,根据m=PV=PSL=PL2L得出两者剩余质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出两者剩余高度之间的关系,然后与两者的边长关系得出切去厚度之间的关系;【详解】设正方体的边长为L,则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S=G=mg=pVg=pSLg=S S Ss因p甲二p乙,所 以,P M-gL甲二P乙gL乙,由图可知:1_甲1_乙,则PQ R P甲L甲二P乙L乙,甲P乙;(1)若切去的高度A h相等,则m qj=p i
20、pL q.2A h,m*p z.L 2Ah,因L甲 L乙,P甲L甲=P乙L乙,所以,m甲乙,即乙被切去的质量多,故A错误;(2)若剩余的高度h相等,因L ip L乙,所以,(L甲-h)(L乙h)即乙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故B错误.(3)若切去的质量相等,由 m=P V=PSAL=P L2AL nTW:P甲L甲2/L甲二p乙L乙?!,乙,把P甲L甲二P乙L乙代入上式可得:L甲!,甲=1_乙).乙,把L甲4乙代入上式可得:一!,故C正确;(4)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P甲L甲 甲 剩 余=p乙L乙 乙 剌 余,把P甲L甲二P乙L乙 和L甲 L乙 代入上式可得:L单对余 L4利余,因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21、且甲剩余的边长大于乙剩余的边长,所以,乙被切去的厚度多,故D错误;故选C.8.B解析:B【详解】带负电的物体A与小球相互排斥,所以小球应该带负电;当用带正电的物体B靠近该小球时,物 体B与小球带异种电荷,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物 体B吸引小球。故选Bo9.C解析:c【详解】如图乙、丙相互排斥,因为同种电荷排斥,已知丙带正电荷,所以乙也带正电;如图甲、乙相互吸引,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甲可能带负电;又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甲也可能不带电.故C正确,ABD错误.【点睛】重点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题不难,但容易出现错误,必要时可以将题目中的带电情况标在图上,则带电情况就很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苏科苏教 初二 物理 下册 期末考试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