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地理文化景观单元测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二地理文化景观单元测试题及答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高二地理 文化景观课堂练习及单元测试题3.1 文化景观的构成【知 能 训 练】:一、选择题:1、对于文化的理解,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文化就是科学知识 B.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发明出来的物质财富C .精神文化是指抽象的、没有物质形态的文化内容D .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属于文化范畴2、下列属于物质文化的事物是:A.巴西的狂欢节 B.法律制度3、下列有关精神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保守性C.意大利歌剧和世界名画属精神文化4、下列地区与其农业景观组合对的的是:A.阿根廷一精耕细作的农业C .东南亚一商品谷物农业C .信息高速公路 D .生产工具B.与自然环境没有关系D .中华
2、传统饮食文化属于精神文化B .珠江三角洲一混合农业1).西欧一大牧场放牧业5、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同是被运用为耕地,但是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由于耕作方式不相同,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东北平原为棉花的生产区 B .华北平原一冬小麦种植为主C.长江中下游春小麦、水稻种植普遍 D.海南岛以种植蔬菜为主二,综合题:图 3-1 四种房屋建筑,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 地 分 布 在 我 国 地 区,它 反 映 的 本 地 自 然 环 境 的 特 点 是:(2)乙地分布在我国 地区,它反映的本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3)丙地分布在我国 地区,它反映的本
3、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4)丁地分布在我国 地区,它反映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 为主。乙3.2 文化景观的重要特性【知能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文化景观中,按文化景观与自然关系的亲疏划分,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文化景观是()A.南昆铁路、都江堰水利工程 B.北京故宫、攀枝花市C.基塘农业、西双版纳竹楼 D.泰山旅游区、虫神庙2、“从北京西直门北的西土城路,以及北三环路北的土城河附近留下的低矮土岗.可了解元朝大都城北城墙的景观”,这段话反映了文化景观的是()A.空间性 B.功能性 C .时代性 D.指示意义3、交通路口的红绿灯,作为文化景观的重要特性是()A.空间性 B.功能性 C.时代性 D.
4、指示意义4、京九铁路是文化景观,而火车不是文化景观,这说明文化景现具有()A.多样性 B .空间性 C.时代性 D.复杂性5、下列有关文化景观基本特性的说法()空间性是拟定某一自然景观是否在人类作用下已成为了文化要素的关键尺度 功能性可拟定文化要素中哪些为文化景观时代性体现着文化景观发明和生产时的文化特性根据空间性可拟定文化要素中哪些是文化景观A.B.C.D.二、综合题6、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图 3-2中塔是佛教中的一种专门建筑,原本是埋葬佛骨的建筑物,井作为佛教的象征,供信徒顶礼膜拜。它的最初形式如图所示。印度的佛塔随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原有的多层楼阁式建筑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塔
5、且形式多样,如图中其他各图所示。它位于佛寺中心,不仅埋有佛骨并且藏置佛经,在塔内供奉佛像,便于佛教徒们膜拜。佛塔原是属于专门的佛教建筑,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功能逐渐扩大了。佛寺中自从有了佛像,供奉佛像的大殿就代替了塔面占据了重要地位。塔被移至佛殿之后,殿的两旁或佛寺旁的塔院里,作为佛教的标志,塔仍要占据好的位置,所以凡山岭高耸之地、山腰显著之处、江河之滨都成了建塔的胜地。所有塔的所在地,使之成为城郊的风景点,游人的好去处.图3-2(1)试从空间性、功能性、时代性三方面分析佛塔这一文化景观的基本特点:(2)中国塔的外型与印度塔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这些事实你如何理解“文化景观是文化系统的
6、折射物”?(3)从古到今塔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3.3 文化景观与环境【知 能 训 练】:一、选择题:1、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活动的场合或空间,下列自然环境对人类有利的是A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厚和盆地B湿热的亚马逊平原C地形高亢,太阳能丰富的青藏高原 D地下石油资源丰富的撒哈拉沙漠2、黄土高原上的民居以窑洞为特色,这种建筑形式所反映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A冬寒夏热、降水较少的气候特点 B土质疏松、土壤贫瘠的土地资源特点C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的特点 D地形平坦、森林茂密的环境特点3、关于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以下叙述对的的是A我国北方的传统民居与南方传统民居相比较,其建筑风格
7、有很大的差异,这与本地的降水多少有很大关系,说明文化景观可以绝对地反映自然环境的特性B任何生产力水平下,民居的建筑形式都要明显地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C农业文化景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突出D同样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必然可以看到相同的文化景观4、在温带半干旱地区和热带湿润的山麓地区.自然环境不同,农业景观也不同.这反映出A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是单方面的,只表现在文化景观的功能上B自然对文化景现的影响是单方面的,只表现在文化景观的形态上C自然对文化景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重要反映在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上D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只有两方面,即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5、关于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的的是()A精神
8、文化景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相对要小于对物质文化景观的影响B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景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最明显C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限度逐渐增大D文化景现能全面地反映自然环境特性以及自然现象的分布二、综合题6、读图3-3三峡地区航道剖面图,回答:(1)图中大坝分别是三峡大坝和 在图中用字母A、B标注出来。(2)该大坝属于 文化景观,受 自 然 环 境 的 影 响 较。(3)该景观的建设 了自然规律,并且充足运用自然资源,建成后具有、航运和养殖等综合效益。(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要实现可连续发晨,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3.4 文化源地与文化区【知能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文化系
9、统的源地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往往呈A 点状分布 B 线状分布 C面状分布 D 放射状分布2、关于文化源地的说法,对的的是A 文化现象和文化事物最初产生的地点B 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C 文化现象的文化事物的传播途径D 人类社会文化发源地3、下列文化源地属文化现象源地的是(A 中国汉文化的源地.B 东汉时期,蔡伦在洛阳一带总结发明了造纸术C 亚非世界古代重要文明的发源地的分布D 栽桑养蚕的源地4、关于文化区的空间特点描述,对的的是()A文化区的范围有大有小,大的文化区可以跨国界、跨洲界,小的文化区可以是某一农业区、工业区B文化区有明确的边界,不同类型文化区互相重叠C文化区与自然区有密切的联系,两者的边界
10、往往重合、D文化区与自然区有密切的联系、互相影响,使文化区的范围产生或大或小的变化5、下列关于中华文化区的叙述,对的的是()A中国的汉文化综合体分布的地区就是中华文化区B中华文化区涉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综合体的分布区C中华文化综合体分布地区就是中华文化区D中华文化区分布范围在不同时代没有什么不同二、综合题受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体可分为青藏高原的雪域文化、东北地区的狩猎文化、中南东南丘陵山地的山区文化和北部西北部的草原文化四种文化区域,请将下列特性的代号填入表中相应的文化区域内。文化区域文化特性雪域文化狩猎文化山区文化草原文化畜牧业为重要生产方式,悠扬粗扩的牧歌是本
11、地独特的艺术对歌是本地人最重要的精神享受方式赛马、骑马射箭、姑娘追等传统体育活动延续至今青棵面、青裸酒,酥油茶构成本地特有的饮食文化多居住于易装易拆俗称“蒙古包”的圆形毡房内房址多选在依山傍水的朝阳山坡上,建房材料往往就地取材,多为山石或竹木结构几乎全民信奉佛教,佛教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舞蹈多以狩猎活动为重要内容奶茶、奶酪,牛羊肉是重要食品,马和骆驼是重要的生产和运送工具华丽卷边的皮毡帽、半脱袖的皮大衣、长筒皮鞋构成了本地富有个性的服饰文化3.5 文化的空间扩散【知能训练】:一、选择题1、文化传播是由A 文化扩散和文化传承组成的 B 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组成的C 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组成的
12、 D 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组成的2、将文化扩散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的依据是(A 扩散过程的方向 B 扩散过程中的路线C 扩散过程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的长短 D 扩散过程中时间的长短3、我国目前购买家用汽车的传播属于A 等级扩散 B 传染扩散 C 刺激扩散 D 迁移扩散4、公司在另一地方设厂的同时,也将公司文化传到该地,这种现象属于A 传染扩散 B 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5、文化扩散形式中,不受人的空间移动距离制约的是A 唐玄奘西天取经 B 郑和下西洋 C 民工流动 D.互联网二、综合题6、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中 日文化交流和“大化改新中日两国人民自古以来交往密切。从7
13、世纪到9世纪日本先后派出13批“遣唐使”来到中国,尚有许多留学生和僧人随同前来,学习中国丈化。他们把中国的典章制度、文化技术带回日本。中国人也不断到日本去,高僧鉴真便是一位。7 世纪的大化改新时期,一些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日本贵族的学者,向大唐归来的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在大化改新的过程中,他们积极提倡吸取中国文化。当时日本天皇下令仿效中国唐朝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学,在地方设立国学。日本丈化受中国影响很大,中国的文学、书法、美学、工艺、服饰等在日本风行一时。日本文字中的片假名和平假名就是运用汉字发明出来的。历史上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同样外来文化对中国丈化也有一定影响。(1)文中提到儿
14、种文化空间扩散现象?(2)由材料说明文化扩散和文化发展的关系。(3)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的影响是。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一、选择题(共7 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规定。1、下列属于物质文化现象的是A.农业实行滴灌技术B.全 国“人大”颁 布 的 森林法C.海南岛的天涯海角D 米开朗琪罗创作的大卫雕像2、下列有关精神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保守性B.与自然环境没有关系C.中华法律文本是精神文化,D.意大利歌剧和名画 蒙娜利莎属精神文化3、下列事项中,不属于文化范畴的是()A.山顶洞人居住
15、过的洞穴中发现的石斧B.辽宁西部发现的孔子鸟化石,C.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发现的岩画D.新建的北京中华世纪坛4,下列诗句,描写文化景观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D.”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5、下列不属于文化景观的是A.北京大学.B.果园 C 广极光 D 音乐的风格6、“文化景观就如同社会文化史的化石,人们可以通过新旧文化景观的对比,分析出一个地区社会文化的变化”这种说法体现了文化景观具有A 空间性 B.功能性 C.时代性 D 指示性7、下列文化源地中,属于文化系统源地的是A.1948年欧洲革命中心分布区B.世界古
16、代重要文明发源地C.中国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分布区D.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发源地8、有关文化区的叙述,对的的是A.同类型的文化区范围大小相同B.不同类型的文化区范围大小相同C.各种文化区都与它分布地区的自然区重合D.各种文化区的分布范围有大有小,边界有虚有实,不一定与它分布地区的自然区重合“9、有些大学从英国聘请了教师来校教英语,这种语言传播过程属于A.传染扩散 B.迁移扩散C.刺激扩散 D.等级扩散,10、华尔兹最初是西欧的一种宫廷娱乐方式,后来逐步被下层民众接受。这一扩散过程属于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11、下列文化景观中,顺应了自然规律的是A.长江下游平原地
17、区的民垸B.横断山区的梯田C.青藏高原上的河谷农业D.内蒙古高原大面积的耕地12、宁夏各种不同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反映出A.回族宗教文化特点,以及民族间社会融合的特点.B.本地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C.不同的风格、功能有所不同D.建造技术水平的差异1 3、西藏的布达拉宫建造时最重要是为了满足A.居住需要 B.军事指挥的需要C.宗教信仰需要 D.娱乐欣赏的需要14、下列有关世界文化的叙述,不对的的是A.具有很强的地区性和民族性B.在趋同和趋异中发展C.在扩散中不断繁荣发展15、文化扩散是文化发展的反映,文化扩散应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但也有与此相背的例子,如下述中的A.印刷术由中国传向西方B.哥伦布将烟草
18、带到欧洲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工业D.因特网广泛发展到全球16、下列文化扩散,属于传染扩散的是A.电视机的传播B.购物中心的传播C.我国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D.时装的流行17、下列文化扩散形式中,不受人的空间移动距离制约的是A.唐玄奘西天取经 B.郑和下西洋C.民工流动 D.互联网18、关于文化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对的的是A 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相作用是单向运动的B 自然环境对物质文化影响较大,对精神文化影响较小C 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对自然环境几乎没有影响D人口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互相影响几乎是成反比的19、下列诗句能体现自然是人类精神生活源泉的是A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 雨 闻 铃 断 肠
19、声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C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20、符合刺激扩散含义的是A 该文化易为大家所接受,一接触便接纳并帮助传播B 该文化被人带到比较遥远的地方,被本地人接受C 由于某些因素,本地人需要将该文化作某些改变才干被接受并传播D 传播和接受该文化存在着等级现象,而与传播距离关系不大(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 分,共 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规定,全选对者得3 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21、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属于物质文化景观的是A 古城堡 B 社火游行 C 正在飞行的飞机
20、 D 孔庙2 2、下列事物与现象中,属于物质文化的有A 城市雕塑 B 计算机系统 C 戏曲小品 D联合收割机23、下列景观,属于文化景观的是A 高山流水 B 行云飞瀑 C 书画题记 D 亭台楼阁2 4、以下有关文化的叙述,对的的是A 自然界的阳光、空气、山峰、河流都是文化的一部分B 阳光一旦通过人类收集成热能,山川一旦通过人类开辟成为景观,就成为文化的一部分C茹毛饮血的饮食本能就是文化D 人们将食物加工使之适合人的需要,这一现象及所产生的食品构成饮食文化25、我国古代统治阶级每次大规模营建宫殿和都城,都导致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方面特别突出的统治者是A秦始皇 B 隋炀帝
21、C 汉武帝 D 元世祖26、下列有关文化与地理的叙述,对的的是A 物质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精神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密切B 文化是地理科学始终需要探究的领域C 地理学对文化的研究重要集中在三个研究主题上D 自然环境中的阳光、空气、由河等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27、下列文化源地属于文化系统源地的有A 世界古代重要文明的发源地 B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地区C 18 4 8 年欧洲革命中心分布地区 D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发源地区28、7 世纪中期,日本推行“大化改新”中对中国文化学习传播属于A 传染扩散 B 等级扩散 C 刺激扩散 D 迁移扩散29、下列叙述中对的地反映原始社会时宗教特性的是
22、A 崇敬自然神 B 崇敬民族神 C 一神崇敬 D 多神崇敬30、下列有关文化区的叙述对的的是A 文化区之间都有明确的边界 B文化区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C 狭义的文化区概念仅指某些文化体系覆盖的范围D 文化区范围越大,其重要性越突出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 小题,满分80分)3 1、回顾世界和中国古代文明史,并结合图一分析;。(1)世 界(东 半 球)四 大 文 明 发 源 地 名 是:洲的A、B、C、和 洲的 D。这些文明发源地共同的特点是文明;从文化源地的类型说,反映的|一 源 地 的 情 况。它们兴起的共同自然条件是:(3)四 大 文 明 发 源 地 从 空 间 范 围 覆 盖 上 又 可 以
23、 说 是 四 大,其共同的物质景观有和_ _ _ _ _ _ _ _ _(4)以 文 化 要 素 为 例,发 明 拼 音 文 字 的 是 文 明,发明楔形文字的是文明,发明象形文字的是 文明。32、读图二”中国古今著名水利工程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1)填出下列水利工程在图中的字母代号:都江 堰()、京杭运河()、坎儿井()、葛 洲 坝()、灵 渠()、小 浪 底()。(2)图中水利工程都是人类运用自然物质,在特定地表之上发明出来的,因此都属于 1其表现出的共同特性是 和。(3)简述下列古代水利工程的历史作用。都江堰。大运河:灵渠:3 3、根据以下资料和图三,完毕下列规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
24、生态农业模式的国家。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运用桑叶喂蚕、蚕沙养鱼、塘泥肥田的方法,发明了“桑基鱼塘”这种古老的生态农业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这种农业布局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现在我国一些地区的人们改变了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方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为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矍厂这样把传统的“桑-蚕一鱼”的农业结构变成“桑一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1)。按农业地区类型,“桑基鱼塘”属于 农业,这种农业类型能使 资源得到充足运用,将农业与副业生产紧密联系,取得了 效益、社会效益和 效益的统(2)按能源形成和来源划
25、分,沼气属于来自 的能源,按能原应用限度划分,沼气属于 能源。(3)该系统景观属于()A、自然景观 B、物质文化景观C、精神文化景观。D、非物质文化景观(4)该系统景观是一个类活动顺应 规律,并充足运用 的生动例证。(5)“桑基鱼塘”的新型结构与传统结构相比,景观的变化重要是由 的进步带来的,重要是在景观的 性上有了拓展,同时也体现了景观的 性。(6)“桑基鱼塘”最早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后来太湖平原等地也逐渐出现了这种生态农业布局形式,在文化扩散上这属于 扩散,扩散的前提条件是后来的发展地区与珠江三角洲有着相似的。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历史上黄河流域本是一个宜农牧的地区,滔滔黄河
26、横贯东西,两岸草原、森林、农田交织,到处是青山绿水。所以黄河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两岸富饶的大地哺育了我们炎黄子孙茁壮成长。在黄河流域已经发现仰韶、龙山以及新石器时期的其他各种文化遗址1 600多处。大量出土文物表白,我们的祖先已在这片沃土上从事过许多名垂青史的生产和社会活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雄辩地说明,黄河流域曾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商丘、镐京、长安、洛阳、开封等,都是封建帝王的都城。但是,由于我们的祖先不懂得生态平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消耗的木才,粮食日益增长,加速了开垦土地、砍伐森林、毁坏草原,年复一年,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使昔日的肥田沃土逐步
27、变成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据不完全记录。在方圆一公里的土地上,沟道总数达3 0万条以上,地面支离破碎,黄土裸露,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使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害最严重的河流。(1)。黄 河 流 域 成 为 中 华 文 化 源 地 的 重 要 自 然 条 件 是,这说明文化源地的产生与 密切相关,按文化源地的分类,黄河流域属于 源地。(2)如 今 的 黄 河 流 域 有 着 与 历 史 上 截 然 不 同 的 文 化 景 观,重 要 是 在 土 地 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者说是农业景观的 与历史明显不同。(3)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害最严重的河流,重
28、要是由于人们不懂得,随着的不断增长,加速,导致黄河流域 日益严重,这说明景观不顺应 规律,必然不能充足运用 并且会对 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4)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黄河流域的商丘、镐京、长安、洛阳、开封等,都是封建帝王的都城,在文化上它们都属于 从属 文化体系。(2)按地区分布,黄河流域的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区中的A、西部游牧文化地区oB、东部农业文化地区C、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地区D、北部草原文化地区3 5、读下图及资料分析并回答:资料:新疆有充足的热量和土地资源,很久以来,本地人民运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了绿洌 二 了 灌 源 农 田 的 水 利 或 施“坎 儿 开”(如 图 四)试分
29、析说明“坎儿井”这一文化景观是如何适应本地自然环境。3 6、读下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我国的天后宫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福建沿海地区的泉州(南方称妈祖庙)。天津的天后宫始建于元朝,位于旧城东北角,正是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岔河口西岸。“天后”在传统文化中是护佑航海安全的女神。请你结合历史知识,分析(1)为什么元朝时“天后宫”才落户天津?(2)这个事例反映了宗教的产生与分布重要受件幺因素影怦(3)根 据“天后宫”的位置,分析它的空间性特点。(4)分 析“天后宫”古今功能性的变化。第三单元文化景观3.1文化景观的构成一、选择题:l .D 2.D 3.B 4 .B 5.B二、综合题:(1)江南水乡
30、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2)西北 气候干燥少雨,温差较大(3)黄土高原 气候夏热冬寒,降水较少,黄土物质直立性较好(3)内蒙古草原游牧3.2文化景观的重要特性一、选择题:1.C 2.C 3.B 4.B 5.D二、综合题:(1)空间性一原位于佛寺中心,现在山岭高耸之地、山腰显著之地、江河之滨;功能性、时代性一最早用于埋藏佛骨的建筑物,后臧有佛经、供奉佛像,现在成为旅游资源(2)中国塔的外型说明了中国吸取了外来文化,并且打上了中国的烙印,富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国文化系统的特点(3)本来是宗教的场合,现为旅游景观供奉佛像的大殿代替了塔而占据重要位置,且佛塔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3.3 文化景观
31、与环境一、选择题:1.A2.A 3.C4.C 5.B二、综合题:(1)物质文化景观 密切(2)否,说明自然环境只是产生某种文化景观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足条件3.4 文化源地与文化区一、选择题:1.C 2.A 3.B 4.A 5.B二、综合题:文化区域文化特性雪域文化狩猎文化山区文化草原文化3.5 文化的空间扩散一、选择题:1.A 2.C 3.A 4.D 5 .D二、综合题:(1)文中共有四种文化扩散。每一自然段是一个文化扩散:它们为迁移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2)文化扩散能促进文化的发展,没有扩散的文化,就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3)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日本的文字、服饰、制度等都
32、与中国文化有关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一、选择题:1.A2.B3.B4.A5 .C6.C7.B8.D9.B1 0.B11.C12.A1 3.C1 4.D1 5 ,B16.A1 7.D18.B20.C21.BC2.B D2 3.C D2 4.B D2 5.A B2 6.AB2 8 .C D 29.A D1 9 .A22 7 .A B3 0.B C二、综合题3 1.(1)亚黄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 非 尼罗河流域(2)发明了人类的物质文化 系 统 平 原 地 形 河 流 中 下 游 适 宜 的 气 候(3)文 化 区 农 田 灌 溉 渠 道(4)希腊两河流域古埃及或黄河流域。32、都 江 堰(B
33、)京杭运河(A)坎儿井(F)葛洲坝(C)灵 渠(E)小浪底(D)(2)物质 文 化 观 空 间 性 时 代 性 (3)都江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大运河:促进交通事业,有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灵渠:有助于边境开发33、(1)混 合 土 地 经 济 生 态(或环境)(2)太阳辐射新(3)B(4)自然发展自然资 源(5)科学技术功能 时 代(6)刺激 自然环境(或自然条件)3 4、(1)植被茂密,土壤肥沃,黄河水量丰沛 自然环境 文化系统(2)运用功能功能(3)生 态 平 衡 人 口 开 垦 土 地 水土 流 失 自 然 发 展 自 然 资 源自然环境(4)文化综合体 中华(5)B35、新疆有充足的热量和水资源,但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地表水缺少且蒸发量大,为此本地人民修建坎儿井,把冰雪融水引入地下渠道,以减少蒸发、渗漏,提高水的运用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36、(1)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当时经济最发达的是浙江一。这样形成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格局。大都需要的粮食和物质要由南方向北方运送,当时漕运出现困难,海运刚刚兴起,天津成为海运货品与漕运入京的枢纽。海运,漕运十分繁忙,于 是“天后宫”落户天津,航海者在这里祈求护佑航海平安。(2)宗教的产生与分布重要受社会发展的影响.(3)“天后宫”位于三岔河的西岸,是海运和漕运的转折点。(4)宗教活动场合转变为旅游欣赏或历史文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