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必考264个自然地理知识汇编.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必考264个自然地理知识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必考264个自然地理知识汇编.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必考264个自然地理知识汇编(精选)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6、日地平均距离:1.4 9 6 亿千米。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
2、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氢。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1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影响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1 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1 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3、2 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2 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 9 5 7 年 1 0 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2 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 9 8 1 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2 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 9 7 0 年“东方红”一号、2 0 0 5 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 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2 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27、地球的赤道周长4 万千米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 1个纬度为 111.1 千米;0-30、30-
4、60 60-90o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 0 和东经160的经线圈。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 2 6 和 66 3 4 纬线33、本初子午线0 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3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
5、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4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4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4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星6 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 8分46秒)4 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4 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 3 2 6,。4 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6、4 7、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4 8、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 分钟。4 9、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 5,再四舍五入。5 0、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 个时区,时刻增大1 个小时。5 1、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 2 0 E 地 方 时 一)为标准时间。5 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5 3、国际日期变更线1 8 0 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5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5 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 2 点。5 6、春分日(3 月 2 1 日)太
7、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5 7、夏至日(6月 2 2 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5 8、秋分日(9 月 2 3 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5 9、冬至日(1 2 月 2 2 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6 0、夏半年的概念:3 月2 1 日至9 月 2 3 日6 1、冬半年的概念:9月2 3 日至3 月 2 1 日6 2、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6 3、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6 4、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 1 5 度为1 小时。6 5、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
8、昼长以标准日出(6 时 一)和标准日落(18 时)前后推算。66、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6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 0 -(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68、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69、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 月 4 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7 0、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7 1、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72、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444-市。7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
9、替74、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7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76、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77、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78、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燃破坏臭氧层79、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80、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81、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82、大气上界离地面约2000-3000千米。83、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
10、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8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作用。85、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86、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87、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88、大气的保温效应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89、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90、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9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9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9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94、地转
11、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95、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96、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画出合力97、小气候: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98、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99、大气环流的意义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100、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10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大致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102、冬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高压(大陆)、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和
12、冰岛低压(大西洋)103、夏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低压(大陆)夏威夷高压(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大西洋)104、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105、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风)。106、锋面的分类与天气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气温、气压、天气。107、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锋)、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冷锋)108、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低气压;上升气流;阴雨。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逆时针。109、反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高气压;下沉气流;晴朗。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顺时针。110、锋面气旋锋前锋后的天气情况
13、。冷气团一侧阴雨。111、气候要素气温、降水量。112、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113、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114、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寒带(一种)11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南北半球,判断热量带,判断雨型。116、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季风影响;大陆东岸20-35117、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30-40西岸118、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14、。季风。40-600大陆东岸。119、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暖夏凉,降水均匀。终年盛行西风。40-600大陆西岸。120、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少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内陆121、气候的变化地质时期、历史时期、19世纪末以来。1 2 2、气候资源的特点可再生,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有较大的变率1 2 3、气候资源与农业种植制度(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1 2 4、气候资源与建筑小区街道与子午线成30 -60 夹角。1 2 5、风与城市规划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向1 2 6、气候资源与交通公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地理 复习 必考 264 自然 地理知识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