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00266社会心理学(一)知识点梳理.docx
《(完整)00266社会心理学(一)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00266社会心理学(一)知识点梳理.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纲 123700266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一、【领会】1、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质的分支领域,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2、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定义(1) 心理学家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2) 社会学家的定义: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偏重于阐明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等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首先要分析心理的变化和过程,找出影响个人行为的社会条件,还要揭示制约个人行为的动机、38 / 353、我国学者的阐述自我意识等心理机制是如何对个人行为发生作用的。(1)胡寄南: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
2、点出发,研究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法(2) 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 现场实验法(3) 调查法 问卷法 访问法(4) 个案研究法(5) 跨文化研究法:玛格丽特与萨摩亚人一起生活,研究青春期、性与文化。5、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6、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二、【掌握】1、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及偏向问题(1) 研究偏向 研究者的偏向: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望。解决:a 双盲法:实验者和被试者都不知道实验设计的目的。b 使实验条件同一化和标准化。 被试的偏向:被试知道自己充当的角色而表现的不自然或被试害怕自己在实验中
3、表现的不好,尽量做出正确的反应。解决:不暴露被试的身份或不要求被试合作的前提下测量被试。(2) 研究伦理 侵犯被试的隐私 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 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包括精神和肉体上。遵循原则:被试必须是自愿参加;研究必须“风险最小”;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1) 孕育时期(2) 形成时期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3) 确立时期 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乔治米德与社会心理学 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心理学三、【熟练掌握】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第二章社会化与自我意识一、【领会】1、什么是社会化指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从生物人、野蛮
4、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2、社会化的主要内容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3、 道德认知:指个体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的意义的认识。(1) 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服从与惩罚定向(行为好坏);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自身利益)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是否满足他人愿望);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道德发展可改变,不能以不变的契约制约人);普遍的伦理准则(依据自己选定的道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人以及超出了前 6 阶段的“人生主义“道德观,他们从宗教或自然的观念的角度来看待道德和道德行为。4、 道德情感:是个体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言行时所产生的一种内
5、心体验。5、遗传物质基础6、自我意识概念(1) 生理自我(2) 心理自我(3) 社会自我(4) 现实自我(5) 理想自我二、【掌握】1、社会化的进程(1) 基本社会化:童年期,学习生活知识、语言,培养认识能力等。(2) 预期社会化:学校的社会化的各种课程教育。引导孩子今后扮演什么社会角色。(3) 发展社会化:由于社会生活不断变化,个体在随着环境和自身的变化,接受新的责任。(4) 再社会化:主动与被动。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所表现的适应过程。(5) 反向社会化:年轻的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其前辈的过程。2、性别角色是怎样获得的(1) 生物学作用:染色体特征;大脑两半球单侧侧化功能的发
6、展和优势;性腺激素(2) 社会文化定型(3) 认知发展3、大众传播媒介 P33三、【熟练掌握】1、社会化与个性化 P35(1) 个性化:指个性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的独特性过程。(2) 个性化是与社会化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3) 一方面,社会对于一个特定的群体有着相对一致的期望和对待,这样他们会有系统化的共同社会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化目标。另一方面,每个人还有不同于他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生活经历,从而社会化执行者和被社会化者都有其独特的一面。个人是能动性的和选择性的,这样使人们的经验世界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一面。(4) 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的连续与文化的一扭,个
7、性化使得个人可能具有超越现实而又改善显示的独特性与创造性。(5) 比如社会化代理机构体系(完善的教育体系);社会化诱导机制(完善的奖励制度和法律制度)2、自我意识的结构(1) 自我认知: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2)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如:自尊心,自信心。(3) 自我意志: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调节。3、自我意识发生与形成的过程(1) 物我知觉分化 婴儿吸手指 一岁末时幼儿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如推球,球滚。 幼儿开始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别开。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2) 人我知觉分
8、化 对人微笑,表明对他人的刺激产生了反应。 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3) 有关自我词的掌握 1 岁开始能将自己同表示自己的名字联系起来。 2 岁末开始能使用物主代词“我的”第三章社会认知一、【领会】1、社会认知: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1)三连续阶段:人际知觉(个体对社会对象即个体和群体的感性认识)社会印象(人们根据认识对他人作出判断和评价,并形成对象的印象) 归因(对他人的行为表现作出推论和解释)2、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1)认知加工模式累加模式平均模式3、晕轮效应4、首因效应5、近因效应(新得到的信息比以往所得到的信息更加强烈) 二、【掌握】1、社会认知
9、的途径(1) 面部表情(2) 身段表情(3) 言语表情(4) 人际距离2、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 P49三、【熟练掌握】1、社会认知偏见的形式(1) 个人偏见晕轮效应宽大作用:对他人保持宽大的估价。投射作用:个体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又称相似假定作用。隐含人格理论:一套关乎个人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假定。(2) 社会偏见避免:接触和再分类(上位类别)第四章社会态度一、【领会】1、社会态度的定义:指我们对现实社会世界所有方面的评价,包括我们对问题、观点、他人、社会团体、物品等满意或不满意的反应。2、社会态度的特征:社会性;对象性;稳定性;内在性;协调性;系统性。3、总加量
10、表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R A 利克特所创,测量每一种态度每一种态度就用一个态度量表,态度量表是针对某个态度对象设计的,它由若干个问题组成,根据被测者对各个问题所作的反应而给予分数,以代表该人对某个问题所持态度的强弱。4、语义分析法:分析人们对于特定的对象所给予的意义,是分析该对象所具有的形象, 以测定和判断其态度的一种方法。5、投射法:通过间接方法来了解人们对某个事物的态度,这是通过分析人们对某个刺激所产生的联想来推测其态度。(1) 主题统觉测验(2) 造句测验6、生理反应法:是通过检查被测者的生理状况来测定其态度的一种方法。二、【掌握】1、态度的认知功能:态度为个体的行为反应提供具体的信息
11、。能使个体有选择地接受有利于自己的、合格的信息,拒绝不合适的信息。(足球赛,都希望自己学校赢)2、态度的情绪功能:人们的某种态度决定了他的某种期望、某种目标,与其态度相一致的将会带来满足,不一致的,唤起失望感等。3、态度的动机动能:态度驱使人们趋向或逃离某些事物。(1) 适应功能:指人的态度都是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2) 表现功能:态度可使主题摆脱内部矛盾或紧张,成为表现自己个性的工具。(基督教, 犹太教忍痛力)(3) 防御功能:态度可促使个体解决内部矛盾,超脱群体情境以保护自己。(自己想不出主意,说别人的主意不好)4、社会距离尺度法:测量人与人之间亲疏态度的一种
12、技术。P88三、【熟练掌握】1、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服从、同化、内化)(1) 服从: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上的行为(2) 同化: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3) 内化: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态度。2、强化理论:P783、海德的平衡理论 P794、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P80(1) 解除失调的方法:改变某一认知元素 加新的认知元素 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2) 引起失调的原因有许多威慑不足诱因不足公开观点引起与态度相反的结果自由选择5、社会态度转变的具体方法(1) 说服宣传注意事项
13、:说服宣传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但必须把握好分寸。说服宣传要有针对性说服宣传有时要逐步提出要求,也可以先提大的要求。(2) 积极参加活动(3) 强迫接触(4) 群体规定第五章侵犯一、【领会】1、侵犯行为的定义:故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2、侵犯的分类(1) 以是否违反社会规范为依据的分类反社会侵犯: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不为社会认可的侵犯行为。亲社会侵犯: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侵犯行为。(除暴安良)被社会认可的侵犯:介于亲社会侵犯行为和反社会侵犯行为之间的行为。(正当防卫)(2) 以最终目的为依据的分类手段性侵犯
14、:目的不是为了使对方身心健康受损害,而是把侵犯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抢钱)目的性侵犯:目的就是为了复仇、教训对方、故意伤害他人,给他人造成痛苦和不快(谋杀)(3) 行为方式为依据的分类言语侵犯动作侵犯3、宣泄:每个人否是一个侵犯性能量的储存器,需要不断地以各种方式使自己侵犯性的能量发泄出来。阿伦森:(1)用体育运动来消耗侵犯性能量。(有效的,积极的)(2) 进行没有破坏性的、幻想的侵犯行为。(3) 做一些直接的侵犯行为。4、好榜样的作用:非侵犯性榜样会降低人们的侵犯性倾向。5、移情:对他人的感情移入。一个人对他人的感情移入越多,他就越是能把自己作为受害者,从而体验他人痛苦的情绪,这样就会同
15、情他人,从而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1) 说服教育:说服教育强调用意志来克服自己的侵犯性冲动,即自我克制。(2) 角色扮演:个体暂时充当别人的角色,体验别人在一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二、【掌握】1、侵犯的理论解释 P96(1) 本能论(2) 社会学习论(3) 挫折侵犯论三、【熟练掌握】1、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1) 挫折挑动身体遭受疼痛刺激以及语言的辱骂气温的暂时性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受他人侵犯拥挤(2) 侵犯线索的引发:与侵犯有联系的线索可能引起侵犯。(身边的武器)(3) 酒精酒精抑制了正常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中抑制攻击的机制有一种意见认为酒精和侵犯的关系至少部分地取决于饮酒者的思维和期望。(喝不同
16、的饮料实验)(4) 个人因素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进行身体攻击个人的认知水平2、侵犯的消除与控制 P105(1) 宣泄(2) 用社会规范制约侵犯(3) 好榜样的作用(4) 移情第六章利他一、【领会】1、利他行为定义:有利于他人,帮助他人,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2、进化理论:18 个月大的孩子和黑猩猩产生了利他行为的实验。3、决策理论:(1) 第一步,对紧急事态的注意(2) 第二步,对紧急事态的判断(3) 第三步,个人责任程度的决定(4) 第四步,介入方式的决定(5) 第五步,利他行为的实施4、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对于帮助他人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强化来学习帮助他人,还要通过观察来学
17、习。(榜样的作用很重要,以及人格倾向的赞扬比一般性赞扬更有效。人们学习的一些帮助准则逐渐内化为价值观和人生准则)5、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施予者和接受者同样受益。6、社会规范理论:(1) 社会互惠规范:我们应帮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2) 社会责任规范:我们有责任帮助那些依赖自己的人(不考虑以后的交换)。如小孩、残疾人。(3) 社会公平规范:同等的贡献获得同等的报酬。由于不公平的分配而得到较多利益者会试图重新分配报酬以达到公平的结果。7、旁观者效应(1) 社会抑制作用。当他人不采取利他行为时就产生了对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2) 社会影响的结果。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每个人都有模仿他人行为而行事的
18、倾向。(3) 多数的忽略。当他人在场,且都镇静自若,会造成没有什么危险事件发生的知觉,别人的反应影响了个体对事件的判断、解释、认知。(4) 责任扩散。当有他人在场,个人救助他人的责任会减少。二、【掌握】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利他者因素,被帮助者特征,环境因素,旁观者效应)1、利他者因素(1) 性别:在尴尬的场合,女性更容易受社会抑制效果的作用。在善解人意上女性的倾向较男性更强。(2) 年龄:6-12 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利他行为也有所增加。(3) 人格特征: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有着直接关系。(4) 助人者的心境:指一种弥漫性的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积极的心境常常可以增加利他行为的可能
19、性。(5) 内疚往往会导致赎罪:感到内疚的人比没有这种感受的,更有可能产生助人行为。2、被帮助者特征(1) 性别:女性被助的机会多于男性。(2) 年龄:老人和孩子获得帮助的机会较多。(3) 魅力和人品:有魅力和人品的人更容易得到帮助。如往往拒绝那些由于自己的过错或不当的行为(酗酒、粗心酿错)而遇到麻烦的人。3、环境因素(1) 社会文化:利他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自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2) 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作用:早期的社会化对个体成年后的利他行为有重要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成人后的利他行为也有重要影响。(3) 自然环境:天气、噪音等自然环境条件通过影响人们的心境而增加或减少人们
20、的利他行为。(4) 他人利他行为的示范作用:他人利他行为能够激发一个人的助人行为。三、【熟练掌握】1、用利他行为的理论剖析一到两个社会现象(1)08 年全国人民对汶川灾民的援助。(社会规范理论就是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而不考虑以后的交换)(2)当我们由于考试成绩差而反倒沮丧或者因为看打一个受伤的陌生人而感到沮丧时,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有可能参与亲社会行动,主要提高自己的心情。(社会交换理论, 帮助行为可以获得减轻内疚感,缓解消极心境等内在酬劳)2、用社会事例分析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1) 傍晚时分,路上遇到一位喝的醉醺醺、晃晃悠悠地走在路上的酒鬼。大多数路人都采取“敬而远之”的方式绕开,
21、几乎没有人提供帮助。(有魅力和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帮助,人们不大愿意帮助让人厌恶、感到不正经的人)(2) 迷路的小孩比迷路的大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助人者甚至主动送迷路的小孩到父母手里或者送到公安局等安全的地方。(被帮助者的年龄因素,老人和孩子得到的帮助的机会较多)第七章人际交往一、【领会】1、人类社会性:(1) 定义:人类的群体性,指任何人类个体都愿意与其他人类个体进行交往,并结成团体倾向。(2) 本能:麦独孤认为,人类天生带有许多先天固有的特性,其中有一种就是要寻求伙伴, 与他人结合在一起的倾向。案例:婴儿对人的某些声音、面部表情等反应 敏感,大多数哺育者对婴儿也同样敏感,这形成了婴儿
22、与哺育者相互间的 交流和强化。(3) 学习:人们学习和其他人在一起生活,在互动过程中,当个体需要什么时,只要和其他人在一起,求助于他人,就可以得到满足,最终使和他人生活在一起的社会性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特性。(4) 需要的满足:随着成长,人类个体将有越来越多的需要强烈地渴望得到满足,而这些需要中的每一项,都要依靠其他人的提供才能得到满足。(5) 内在决定因素:人类在其生命早期孤弱不能自助的特性,引起了人类个体要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的社会性。2、人际沟通的载体:(1) 语言符号系统口头语言书面语言(2) 非语言符号系统视-动符号系统:手势、面部表情、体态变化等时-空组织系统:病房中的病友由于处在一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 00266 社会心理学 知识点 梳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