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木兰诗》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第9课《木兰诗》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木兰诗》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木兰诗课堂实录学生课前自读课文,老师板书本节课研讨的主旨:木兰,一个英雄的传奇。课前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绝大多数同学都读过五遍以上,少数同学读过十遍以上,个别同学已经能够背诵。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叙事诗木兰诗,它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我们要研究的主题是:木兰,一个英雄的传奇。(师板书)既然是英雄的传奇,那么,作为主角的花木兰传奇性有体现在哪里?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白“传奇”的含义,你可以先推测一下。生:很无敌。师: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第200页,指情节离奇或者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例如“传奇式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大家及时做笔记。那么我们至此就可以总
2、结出,传奇就是人物行为的超出寻常。师:我们要研究木兰的传奇,研究的超出寻常之处,我们就要首先明白木兰作为一名女性,她的寻常之处体现在哪里?你明白了她的寻常,才能更好地体会她的不寻常。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话题,木兰作为一个女性,她的寻常之处在哪里?静能生慧,大家静静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思考批注在书页上。师:有的同学已经举手了,先不要着急举手,多沉思几分钟,让自己的思维不要碎片化,要有完整性,要有深刻性。师:好了,开始说吧!你认为木兰的寻常之处在哪里?陈飞宇,你来回答。生:木兰在织布。师:请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生: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师:“当”是什么意思?生:对着师:“户”是
3、什么意思?生:门师:木兰在对着门织布,从这里怎么看得出她是寻常的呢?生:因为别的女子也在家里织布。师:也就是当时女子的一种普遍的日常劳动形式。木兰还有哪里不寻常?生: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里写出了木兰爱美的心理。师:为什么这句话就能表现出木兰爱美呢?生:云鬓,刻下注释上说是“如云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头发这样好看,还要再梳理一番;花黄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对镜帖花黄,说明木兰的爱美之心。这也是寻常女子的表现。师:我们再读一下前几句,也能表现木兰的爱美之心。生读: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木兰打开了东阁楼的门,为什么坐在了西阁楼的床
4、上?生:去东阁楼找衣服,到西阁楼床上换衣服。生:木兰离开家已经很多年,对家里的东西都很怀念,于是到处转。师:(笑)这其实是我们古文一种非常特殊的修辞现象,叫做互文,就是不能割裂起来分别解释,而是两句话或者几句话合起来表达一个意思。那这两句应该怎么解释呢?生:打开我阁楼的门,坐在我阁楼的床上。师:我们看下两句: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裳”是什么意思?知道么?生:衣裳师:“裳”在古代有特指含义,古代上衣为“衣”,下衣为“裳”。但是在这里你不要理解偏了,这句话可不是木兰只穿了下衣,此处“裳”就泛指衣裳。师:“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其实还是用了互文的修辞,因为镜子一般放在靠窗户的一侧,那里光线比较
5、充足。这两句也应该合起来解释。这里的“当”和前面木兰当户织的“当”,都是“对着”的意思。师:当户“户”是什么意思?生:是“门”的意思。师:其实古文很有意思,我们总讲出门入户,户也当“门”讲,只不过“户”与“门”有细微的区别。我们一起来看咱们家的门(我打开教室门),这有什么特点?生:铁的!师:(笑),从扇的多少来看,(生:一扇)这在古代应该叫做“户”,因为古代“户”指的是单扇门,而门则指的是双扇门。你看,古文有意思吧!还有一个成语叫做“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就是流动的水不会腐烂,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被虫蛀。在苏轼的水调歌头里也有这样的句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还有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里有“
6、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师:这句话你如果来读,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读书出来?想一想木兰当时是一种什么表情?生:悠闲、快乐师:我感觉悠闲不是很合适,听老师再读一遍,(师朗读这几句),同学们再体会。生:木兰非常高兴,就像小麻雀一样。师:那你用小麻雀的快乐劲儿来读一下。师:全体同学带着一种快乐和兴奋之情来读一下。师:我们再来找木兰的不同寻常之处。生:我找的是她的性格特点。师:那你说吧!生:第五段,“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她不想当尚书郎,她只想回到她的故乡去。师:那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她的寻常?生:总在外面打仗,她一定会思念自己的故乡。这种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怀寻常。这是她
7、作为一个寻常女子的一种正常的心里反应。师:其实木兰的思乡思亲在这篇文章里还有一处,谁能找到?生: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师:既然听不见,为什么是思念呢?生:因为听不见是一种结果,木兰一定是想听,而且是侧耳倾听了,所以才知道听不见。不闻正表现她想听见。师:回答得很有道理!还有吗?生: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她得知战事紧急,而年买的父亲赫然在征兵之列,她替父亲担心。这种担心都让她没有心思织布了。这是木兰牵挂担心亲人,这是木兰作为寻常女子具有的的寻常感情。师:很出色,把我们刚学过的“赫然”都用上了!还有呢
8、,我们看结尾句,一起来读一下生:齐读结尾段。师:当他们看到昔日跟他们一起征战沙场的将军突然变成了一个云鬓花黄的美女,面对皆惊忙的伙伴,木兰会是什么神情?生:一定是满满的自豪!师: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感再读一遍。生读课文最后一段师:她自豪地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扑朔”“迷离”又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理解?生:“扑朔”的意思是动弹。“迷离”的意思是眯着眼。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的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的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两个兔子一起贴着地面跑,怎么分的清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师:这句话怎么表现木兰的寻常?生:木兰的得意,顽皮木兰的小骄傲,木兰
9、脸上甚至还有一点小小的狡黠,这种感情寻常。师:回答的很到位,也很有意思。我们这次带着这种顽皮淘气的感觉来读这句话。生齐读最后一句。师小结:寻常的木兰,更体现了她可亲、可近、可爱的一面。木兰的第一个形象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女子,勤劳能干、孝顺父亲,牵挂亲人爱美,还有点小小的俏皮。我们刚才讨论了木兰的寻常,那么木兰的不寻常又体现在哪里呢?我们现在进入到静读默思的阶段。生: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寻常的女子都在家里织布,而木兰却在积极地作者战前准备,这一点不寻常。师: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当时的情况如何?生: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从征兵的文告连夜发布,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