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2010版.ppt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2010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2010版.ppt(1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车车 蕾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数据库应用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掌握关系型数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掌握库的基本原理,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方法,提高数据库知识水平和统的使用和管理方法,提高数据库知识水平和数据库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解决数据库应用数据库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解决数据库应用领域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完成审计任务打下领域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完成审计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坚实的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章节安排章节安排第第1章章 数据库基础概述数据库
2、基础概述第第2章章 SQL Server2008概述概述第第3章章 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第第4章章 TransactSQL语言基础语言基础第第5章章 表的创建与管理表的创建与管理第第6章章 数据的查询与数据操作数据的查询与数据操作第第7章章 视图视图第第8章章 存储过程存储过程第第9章章 游标游标第第10章章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第第11章章 备份和恢复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数据库第第12章章 数据导入导出数据导入导出第第13章章 Acces数据库及表的基本操作数据库及表的基本操作 第第14章章 查询对象查询对象 第第15章章 报表对象报表对象 第第1章章 数据库基础概述数据库基础概述
3、1.1 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系统概述1.2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1.3 关系数据理论关系数据理论 1.4 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结构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密集型应用的三个特点数据密集型应用的三个特点 涉及的数据量大涉及的数据量大 数据不随程序的结束而消失数据不随程序的结束而消失 数据被多个应用程序共享数据被多个应用程序共享 1.1.1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人工管理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1.1.1.1 人工管理阶段人工管理阶段特点特点数据不保存数据不保存应用程序管理数据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共
4、享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数据不具有独立性1.1.1.2 文件系统阶段文件系统阶段特点:特点: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在磁盘上,也可以反复使用。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在磁盘上,也可以反复使用。程序和数据之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程序和数据之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文件的形式多样化,文件之间是独立的。文件的形式多样化,文件之间是独立的。数据的存取基本上以记录为单位。数据的存取基本上以记录为单位。应用程序应用程序A1应用程序应用程序A2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学生选课管理学生选课管理学生信学生信息文件息文件F1课程信课程信息文件息文件F2学生选学生选课信息课信息文件文件F3F1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系、
5、专业、所在班、特长、家庭住址。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系、专业、所在班、特长、家庭住址。F2包括:课程号、课程名、授课学期、学分、课程性质。包括:课程号、课程名、授课学期、学分、课程性质。F3包括:学号、包括:学号、姓名姓名、课程号、课程号、课程名课程名、修课类型、修课时间、考试成绩。、修课类型、修课时间、考试成绩。1.1.1.2 文件系统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文件系统阶段的缺陷的缺陷数据冗余度大数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应用程序依赖性,编数据独立性差,应用程序依赖性,编写应用程序不方便写应用程序不方便 数据间联系弱数据间联系弱不支持对文件的并发访问不支持对文件的并发访问
6、难以按用户视图表示数据难以按用户视图表示数据 无安全控制功能无安全控制功能 应用程序1应用程序2应用程序nDBMS数据库1.1.1.3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有关学生管理的其它数据有关学生管理的其它数据 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基本情况 有关选课的其它数据有关选课的其它数据学生选课子系统学生管理子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 数数据据库库中中的的数数据据不不是是孤孤立立的的,数数据据与与数数据据之之间间是是相相互互关关联联的的。也也就就是是说说,在在数数据据库库中中不不仅仅要要能能够够表表示示数数据据本本身身,还还要要能能够够表表示示数数据据与与数数据据之之间
7、间的的联联系系。1、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被统一管理,合理组织,任何对数据的操作都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完成。DBMS2、较小的数据冗余、较小的数据冗余 数据独立性是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的组织和存指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方法与应用程序储方法与应用程序互不依赖、彼此独互不依赖、彼此独立的特性。立的特性。3、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数据库技术要能够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安全、可靠的。有效地防有效地防止数据库中止数据库中的数据被非的数据被非法使用或非法使用或非法修改法修改 数据遭数据遭到破坏时能到破坏时能立刻将数据立刻将数据完全恢复完全恢复4、保证数据
8、的安全、可靠、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 保证数保证数据正确的特据正确的特性在数据库性在数据库中称之为数中称之为数据完整性。据完整性。200岁5、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在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在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能够保证不产生冲突和库时,能够保证不产生冲突和矛盾,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矛盾,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确性。6、数据可以并发使用并能同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数据可以并发使用并能同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10张票张票订票点订票点A订票点订票点B查询查询1010-2=8查询查询10允许并发允许并发10-3=787数据不一致数据不一致87 所以数据库在允许并发的同
9、时还要采取一所以数据库在允许并发的同时还要采取一些保障数据一致性的措施。些保障数据一致性的措施。10张票张票订票点订票点A订票点订票点B查询查询1010-2=8查询查询88-3=5885失败失败5成功成功数据库管理的发展数据库管理的发展文件系统阶段的缺陷文件系统阶段的缺陷 数据间联系弱数据间联系弱 数据冗余不可避免数据冗余不可避免应用程序依赖性应用程序依赖性不支持对文件的并发访问不支持对文件的并发访问无安全控制功能无安全控制功能 难以按用户视图表示数据难以按用户视图表示数据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阶段阶段的优点的优点 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较少的数据冗余较少的数据冗余 程序与
10、数据相互独立程序与数据相互独立数据可以并发使用并能同时保数据可以并发使用并能同时保证一致性证一致性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数据库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并且它应该具有如下性质:用综合的方并且它应该具有如下性质:用综合的方法组织数据,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可法组织数据,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可供多个用户共享,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供多个用户共享,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具有安全控制机制,能够保证数据性,具有安全控制机制,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允许并发地使用数据库,的安全、可靠,允许并发地使用数据库,能有
11、效、及时地处理数据,并能保证数能有效、及时地处理数据,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241.1.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数据库:是数据的汇集,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于存是数据的汇集,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于存储介质上。储介质上。DBMS: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它实现数据库系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它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各种功能。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统的各种功能。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DBA:负责数据库的规划、设计、协调、维护和管理负责数据库的规划、设计、协调、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等工作。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正常运行的管理人员。负责数据库正常运行的管
12、理人员。其工作大致包括:其工作大致包括:负责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维护;负责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维护;负责监视数据库的性能,并调整、改善数据库负责监视数据库的性能,并调整、改善数据库的性能,提高系统的效率;的性能,提高系统的效率;继续负责数据库安全系统的管理;继续负责数据库安全系统的管理;负责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负责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硬件操作系统DBMS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环境数据库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环境硬件环境:指保证数据库系统正常运行的硬件环境:指保证数据库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基本的最基本的内存、外存内存、
13、外存等硬件环境。等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指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系统软软件环境:指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系统软件是建立在一定的件是建立在一定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环境上。环境上。简单说简单说DBMS就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就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它应该具有如下功能:它应该具有如下功能:数据库定义功能数据库定义功能 数据库操纵功能数据库操纵功能 数据库维护功能数据库维护功能 数据库控制功能数据库控制功能数据库通信功能数据库通信功能 数据库服务功能数据库服务功能1.1.3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第第1章章 关系数据库基础关系数据库基础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系统概述1.2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1.3
14、 关系数据库理论关系数据库理论 1.4 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结构 1.2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的概念、分类及构成数据模型的概念、分类及构成实体联系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 实体联系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实体联系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1.2.11.2.1数据模型的概念、分类及构成数据模型的概念、分类及构成概念概念三个领域三个领域数据模型的分类数据模型的分类数据模型的构成元素数据模型的构成元素模型模型 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它可以帮助人们描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它可以帮助人们描述和了解现实世界。述和了解现实世界。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数
15、据特征的抽象(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如:数据库、文件)如:数据库、文件)数据模型应满足三个条件:数据模型应满足三个条件: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容易被人们理解;容易被人们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2.2.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概念层数据模型概念层数据模型组织层数据模型组织层数据模型1.2.11.2.1数据模型的概念、分类及构成数据模型的概念、分类及构成数据数据是人们从实际当中抽取感兴趣的事物特征或属是人们从实际当中抽取感兴趣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性数据有一定的格式数据有一定的格式,例如,性别是一个汉字的字符。,例如,性别是一
16、个汉字的字符。格式的规定是数据的语法,而数据的含义是数据的格式的规定是数据的语法,而数据的含义是数据的语义语义 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式,只有通过解释或处理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式,只有通过解释或处理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通过解释、推论、归纳、分析和综合等方法,从通过解释、推论、归纳、分析和综合等方法,从数数据据所获得的有意义的内容称为所获得的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信息。1.2.1.2 三个领域三个领域1.2.1.3 数据模型的分类数据模型的分类概念层数据模型概念层数据模型组织层数据模型组织层数据模型从数据的从数据的语义视角语义视角来抽取模型。来抽取模型。从数据的从数据的组织层
17、次组织层次来描述数据。来描述数据。按按用户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按按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进行建模的观点对数据进行建模。主要用在数据库的主要用在数据库的设计阶段设计阶段。主要用于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的实现。与与DBMS无关无关与与DBMS有关有关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特征数据特征 静态特性静态特性 包括数据的基本结构、数据间的联系和数据包括数据的基本结构、数据间的联系和数据中的约束。中的约束。动态特征动态特征 指定义在数据上的操作及操作规则。指定义在数据上的操作及操作规则。1.2.1.4 1.2.1.4 数据模型
18、的构成元素数据模型的构成元素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数据操作 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的约束条件 要素之一:数据结构要素之一:数据结构数据库中的数据的组成、特性及其相互间联数据库中的数据的组成、特性及其相互间联系。系。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要素之二:数据操作要素之二:数据操作数据检索数据检索在数据集合中提取感兴趣的内容。在数据集合中提取感兴趣的内容。用用SELECT语句实现语句实现数据更新数据更新变更数据库中的数据值。变更数据库中的数据值。用用INSERT、DELETE、UPDATE 语句实现语句实现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
19、性的描述。数据模型之三:数据完整性约束数据模型之三:数据完整性约束数据完整性约束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数据完整性约束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完整性规则 是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是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用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使数据用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使数据系统值和现实系统状态一致。系统值和现实系统状态一致。数据完整性约束数据完整性约束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1.2.2 1.2.2 实体联系模型实体联系模型 实体实体 联系联系 属性属性 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客观事物或抽象事件称为实体。客观存在的抽象事件授课、
20、演出、足球赛等也是实体可以触及的客观对象学生、课程、职工等是实体实体的表示方式在E-R图中用矩形框表示实体,把实体名写在框内,比如仓库实体可以表示为:仓库身高年龄性别体重比赛时间、地点、参赛队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属性的表示方式属性的表示方式 在在E-R图中用椭圆框表示实体的属性,框内写图中用椭圆框表示实体的属性,框内写上属性名,并用连线连到对应实体。可以在标上属性名,并用连线连到对应实体。可以在标识属性下加下划线。识属性下加下划线。联联 系系 联系联系指数据之间的关联集合,是客观存在的应用语义链指数据之间的关联集合,是客观存在的应用语义链。实体内部的联系实体内部的联系指组成实体的各属性之间的
21、联系。指组成实体的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如职工实体中,如职工实体中,职工号职工号和和部门经理号部门经理号之间有一种关联关系,之间有一种关联关系,即部门经理号的取值受职工号取值的约束(部门经理也是即部门经理号的取值受职工号取值的约束(部门经理也是职工,也有职工号)职工,也有职工号)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指不同实体之间联系。指不同实体之间联系。例如在银行贷款管理信息系统中,银行实体和法人实体之例如在银行贷款管理信息系统中,银行实体和法人实体之间就存在间就存在“贷款贷款”联系。联系。讨论讨论联系的表示方式实体之间的联系用实体之间的联系用菱形框表示,框内菱形框表示,框内写上联系名,然后写上联系名,然
22、后用连线与相关的实用连线与相关的实体相连。体相连。联系名实体1实体2联系的类型一对一联系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m:n)一对一联系(实体内部的联系)一对一联系(实体内部的联系)如果实体如果实体A中的每个实例在实体中的每个实例在实体B中至多有中至多有一个(也可以没有)实例与之关联,反一个(也可以没有)实例与之关联,反之亦然,则称实体之亦然,则称实体A与实体与实体B具有一对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作:一联系,记作:1:1。一对一联系的例子一对一联系的例子实体:部门和正经理实体:部门和正经理语义:语义:一个部门只有一个正经理一个部门只有一个正经理一个正经理只
23、在一个部门工作一个正经理只在一个部门工作联系:命名为工作联系:命名为工作工作部门经理11一对多的联系 如如果果实实体体A与与实实体体B之之间间存存在在联联系系,并并且且对对于于实实体体A中中的的一一个个实实例例,实实体体B中中有有多多个个实实例例与与之之对对应应;而而对对实实体体B中中的的任任意意一一个个实实例例,在在实实体体A中中都都只只有有一一个个实实例例与与之之对对应应,则则称称实实体体A到到实实体体B的的联联系系是是一一对对多多的的,记记为为1:n。工作仓库职工1n一对多联系的例子一对多联系的例子实体:仓库和职工实体:仓库和职工语义:语义:一一个仓库可以有个仓库可以有多多名职工名职工一
24、一个职工只能在个职工只能在一一个仓库工作个仓库工作联系:命名为工作。联系:命名为工作。如如果果实实体体A与与实实体体B之之间间存存在在联联系系,并并且且对对于于实实体体A中中的的一一个个实实例例,实实体体B中中有有多多个个实实例例与与之之对对应应;而而对对实实体体B中中的的一一个个实实例例,在在实实体体A中中也也有有多多个个实实例例与与之之对对应应,则则称称实实体体A到实体到实体B的联系是多对多的,记为的联系是多对多的,记为m:n。多对多的联系多对多的联系学生课程选课mn多对多的联系的例子多对多的联系的例子实体:学生和课程实体:学生和课程语义:语义:一一个学生可以修个学生可以修多多门课程门课程
25、一一门课程可以被门课程可以被多多个学生修。个学生修。联系:命名为选课。联系:命名为选课。1.2.3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 最常用的组织层数据模型有四种:最常用的组织层数据模型有四种:层次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1.2.3.1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 把数据看成是把数据看成是二维表二维表中的元素,而这个中的元素,而这个二二维表维表就是关系就是关系 用关系(表格数据)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用关系(表格数据)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关系数据模型联系的模型称为关系数据模型示例:图示例:图1-12关系模型中的基本术语关系模型中的基本术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2010版 数据库 系统 概述 20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