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基础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基础精品文稿.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针灸学基础第1页,本讲稿共27页毫针针尖:针的尖端锋锐部分,又称针芒。针身:针尖与针柄之间的主体部分。又称针体。针根: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针柄:针体与针根之后的执针着力的部分,多用金属丝缠绕针尾:针柄的末端,是针柄的绕金属丝之尾端,成圆圈形。第2页,本讲稿共27页毫针的质量与规格我国使用的毫针,由优质的不锈钢制成。要求针身挺直,具有良好的韧性,不应有伤痕、曲痕、或麻点,光洁度高,硬度适中,针尖圆整不偏,针柄牢固不松动。毫针的规格,是以针身的直径和针身的长度而区分。临床一般以25mm-75mm(1-3寸)的长度和0.32-0.38mm粗细者(28-30号),最为常用。短毫针多用于耳针及浅刺,中
2、、长针多用于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以深刺。第3页,本讲稿共27页针刺练习为达到进针顺利、减轻患者疼痛和行针自如,提高疗效目的,初学针术者必须刻苦练习好指力。第4页,本讲稿共27页针刺前的准备选择针具选择体位体位很重要。可以根据选穴不同而取仰卧、侧卧、俯卧和仰靠等体位,姿势要正,切不可取站位。总以患者舒适而能持久,医者便于准确施术为原则。第5页,本讲稿共27页第6页,本讲稿共27页第7页,本讲稿共27页消毒针具最好用高压锅或煮沸消毒,亦可用75%的酒精消毒。用于某些传染病患者的针具,应一次性使用。术者手指要干净,并用酒精棉球擦洗。施针穴位应用碘酒和酒精消毒。第8页,本讲稿共27页针刺法 进针指切进针
3、 左手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紧靠指甲旁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短针的进针。夹持进针左手拇、食指两指夹捏棉球,裹住针尖,右手捻压针柄,将针刺入。此法用于长针的进针。第9页,本讲稿共27页提捏进针左手拇、食两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刺入。此法用于皮内浅表部位的进针。舒张进针左手拇、食两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右手将针刺入。此法多用于短针的进针。第10页,本讲稿共27页针刺的角度与深度针刺的角度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构成的角度。直刺90度,适用于大部分腧穴的针刺;斜刺45度,适用于穴位之下有重要脏器或皮肉较浅薄处的针刺;平刺(沿皮刺)15度,适用于皮肉特别浅
4、溥处的针刺。第11页,本讲稿共27页针刺的深度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头面颈项部腧穴,可刺入0.3-0.5寸;胸背部腧穴,宜斜刺或平刺0.8-1.5寸;腹部腧穴,多直刺,可刺入0.8-1.5寸;腰部腧穴,直刺0.5-1寸,皮肉浅薄处可刺入0.3-0.5寸,指(趾)端不超过0.2寸。针刺的深度须结合年龄、体质、体型等情况灵活掌握,老人、小儿、体型瘦弱、体质虚弱者宜浅刺些;反之可适当深刺,但总以不刺伤重要脏器,且又能获得较好的针感为原则。第12页,本讲稿共27页行针与得气行针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并发挥疗效而行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提插法捻转法第13页,本讲稿共27页得气针刺时患者产生
5、酸、麻、胀、重等感应或这种感应的传导,术者感觉针下沉紧,叫做“得气”。得气与否直接关系着针刺效果。第14页,本讲稿共27页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将针从浅层插向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上提下插。注意提插幅度不宜过大,频率不能过快,以防晕针、损伤血管及重要脏器。捻转法:将针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捻转,捻转幅度大小、频率快慢,可根据病情掌握。第15页,本讲稿共27页针刺补泻针刺补泻: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络之气,调节脏腑功能,或起到补益正气作用,或起到疏泄病邪的作用,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补法: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
6、法。第16页,本讲稿共27页针刺补泻主要手法表补泻名称补泻名称补补 法法泻泻 法法提插补泻提插补泻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捻转补泻捻转补泻捻转幅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捻转幅度大,用力较重,频率快,时间长疾徐补泻疾徐补泻进针慢,少捻转,出针快进针快,多捻转,出针慢开阖补泻开阖补泻出针后揉按针孔出针后摇大针孔呼吸补泻呼吸补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平补平泻平补平泻进针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第17页,本讲稿共27页留针与出针留针留针与否和留针时间长短,应据病情而定,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并施以适当的补泻
7、手法后即可出针,亦可留针10-20分钟;一些慢性、顽固性、痉挛性及疼痛病症,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并在留针过程中,间断的辅以行针,保持一定刺激量,以增强疗效。出针出针时,先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刺周围的皮肤,右手持针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肤下,然后将针迅速拔出,用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第18页,本讲稿共27页针刺注意事项患者在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血亏的患者,进针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采取卧位。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第19页,本讲稿共27页针刺注意事项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部位,不宜针刺。对
8、胸、肋、腰、背脏器所居之处的腧穴,应严格掌握进针的角度、深度。对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以及尿潴留患者其局部针刺时更应注意,以防事故发生。针刺眼区和项部风府、哑门等穴及脊椎部腧穴,要注意进针角度,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第20页,本讲稿共27页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及处理晕针原因 主因患者精神紧张、体质虚弱、饥饿、劳累、剧烈运动、大汗、体位不适、针刺手法过重等,导致脑部暂时缺血而晕厥。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出汗,心慌,四肢发冷,表情淡漠,严重者甚至可见神志昏迷,扑倒在地,二便失禁,唇甲青紫,脉微细。第21页,本讲稿共
9、27页预防 对初次接受针刺治疗者,对精神过度紧张或身体虚弱的患者,须先做好解释工作,以清除畏针心理。体弱者慎刺;过饥、醉酒、劳累、大失血者勿刺;剧烈活动后应适当休息后轻刺;大汗者应止汗为先,勿妄刺。针刺时尽可能选用卧位,取穴不可过多,手法(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原则。行针和留针时,要随时观察患者神色,询问患者的感受。若有晕针先兆,应及早采取措施。滞针弯针 断针 血肿第22页,本讲稿共27页针灸治疗原则补虚与泻实补虚扶助正气选用有补益作用的穴位选用有补益作用的针刺手法泻实疏泻病邪选用有疏泻作用的穴位选用有疏泻作用的针刺手法第23页,本讲稿共27页清热与温寒清热清除热邪选用有清热作用的穴位选用快针、泻法的针刺手法第24页,本讲稿共27页治标与治本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局部与整体第25页,本讲稿共27页针灸的治疗作用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袪邪第26页,本讲稿共27页针灸处方选穴原则近部取穴;远部取穴;辩证取穴配穴方法前后配穴;上下配穴;表里配穴;左右配穴;远近配穴第27页,本讲稿共27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