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培训课件39037.pptx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培训课件39037.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培训课件39037.ppt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 审核部1主要内容2一、39号令具体介绍(一)正文内容(二)新能源汽车审查企业准入审查要求(三)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准入审查要求(四)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二、其他相关要求一、39号令具体介绍(一)正文内容3第一条 为了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活动,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以下简称新能
2、源汽车生产企业),及其生产在境内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活动,适用本规定。4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汽车,是指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国家标准(GB/T 3730.1-2001)第2.1款所规定的汽车整车(完整车辆)及底盘(非完整车辆),不包括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千克的三轮车辆。本规定所称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5第四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实施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准入和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日常监督管理,并配合工
3、业和信息化部实施准入管理相关工作。第五条 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及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6(二)申请人是已取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的汽车生产企业,或者是已经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完成投资项目手续的新建汽车生产企业。汽车生产企业跨产品类别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完成投资项目手续。(三)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符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见附件1,以下简称准入审查要求)。7 具备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定条件
4、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在企业集团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承担相应监管责任的前提下,其下属企业(包括下属子公司及分公司)的准入条件予以简化,适用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准入审查要求(见附件2)。(四)符合相同类别的常规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第六条 汽车生产企业在已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的新能源汽车整车或者底盘基础上改装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改装未影响到底盘、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不需要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8第七条 申请准入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二)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见附件3),
5、以及相同类别的常规汽车产品相关标准。(三)经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四)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定的安全技术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制修订情况,及时调整新能源汽车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的有关内容,并在施行前向社会公布。9第八条 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应当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以下材料:(一)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的文件。(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申请书(见附件4)及相关证明材料。(三)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以及根据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办理投资项目手续的文件。中外合资企业还应当提交中外股东持股比
6、例证明。10第九条 申请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的,应当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以下材料:(一)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表(见附件5)。(二)检测机构出具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报告。(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11第十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收到准入申请后,对于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予以受理,并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12第十一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
7、,组织专家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申请进行技术审查,审查方式包括现场审查、资料审查。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家库,从中选取专家组成审查组。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技术审查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期限内。第十二条 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如已按照相同类别的常规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通过了审查的,免予审查准入审查要求中的相关要求。13第十三条 检测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规定开展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工作,不得擅自变更检测要求。第十四条 通过审查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公告发布。不符合本规定所规定的条件、标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
8、产品,工业和信息化部不予列入公告。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公告载明的许可要求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4第十五条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加强管理、规范使用新能源汽车产品出厂合格证,确保出厂合格证及其信息与实际产品唯一对应、保持一致。第十六条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售后服务承诺制度。售后服务承诺应当包括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保证承诺、售后服务项目及内容、备件提供及质量保证期限、售后服务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反馈、零部件(如电池)回收,出现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严重问题时的应对措施以及索赔处理等内容,并在本企业网站上向社会发布。15第十七条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运行安全状
9、态监测平台,按照与新能源汽车产品用户的协议,对已销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运行安全状态进行监测。企业监测平台应当与地方和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监测平台对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妥善保管新能源汽车产品运行安全状态信息,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不得监测与产品运行安全状态无关的信息。16第十八条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为每一辆新能源汽车产品建立档案,跟踪记录汽车使用、维护、维修情况,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信息管理,跟踪记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情况。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技术状况、故障及主要问题等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编写年
10、度报告(见附件6)。年度报告应当在新能源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存档备查。17第十九条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请准入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类别或者动力系统(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与已列入公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同的,或者增加、变更生产地址的,应当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本规定第八条所列的材料,原则上应当进行现场审查。取得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者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准入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请相同类别的纯电动汽车产品准入的,只进行资料审查。18第二十条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持续满足准入审查要求和生产一致性等相关规定,确保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保障体系正常运行。第二十一条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发现新能源汽
11、车产品存在安全、环保、节能等严重问题的,应当立即停止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及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报告。19第二十二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应当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准入审查要求保持情况、生产一致性情况和监测平台运行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检查方式包括资料审查、实地核查、市场抽样和性能检测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监测平台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有准入审查要求所列要求发生重大变化、生产管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有违法行为等的,应当及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告。20第二十
12、三条 对于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予以特别公示。经特别公示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恢复生产之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应当对其保持准入审查要求的情况进行核查。第二十四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信用数据库,将企业违反生产一致性要求、申请材料弄虚作假、行政处罚等情况列入信用数据库。21第二十五条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不能保持准入审查要求,存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隐患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应当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活动,并责令立即改正。第二十六条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破产或者自愿终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应当撤销、注销其相应的新能源
13、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准入。22第二十七条 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准入,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准入。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应当撤销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准入,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准入。第二十八条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擅自生产、销售未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三款的规定予以处罚。23第二十九条 已取得准入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改造,并
14、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报送满足本规定的审查计划,于24个月内通过审查。对于其取得准入时已审查的有关内容,免予审查。24 自制自用新能源汽车底盘的改装类客车生产企业,通过改造,满足商用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有关生产客车底盘准入条件后,可申请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准入。自制自用新能源汽车底盘的改装类专用车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完成整车投资项目手续、满足商用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有关准入条件后,可申请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准入。自制自用新能源汽车底盘的改装类客车、改装类专用车生产企业,应当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报送满足本规定的审查计划,于24个月内通过审查。逾期未通过审查的,视为
15、不能保持准入审查要求。25第三十条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应当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第三十一条 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当同时满足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2009年6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工产业2009第44号)同时废止。本规定施行前公布的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26(二)新能源汽车审查企业准入审查要求2728序号 准入审查要求一 设计开发能力1应建立专门的设计开发机构,统一负责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开发全过程的工作。对于
16、企业集团,设计开发机构可统一设立。申请各类别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企业,应配备与设计开发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人员的能力、数量、岗位分布应满足相应的常规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的要求,并能完成以下工作:(1)整车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调试、标定;(2)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动力耦合装置的匹配、电器附件的匹配;(3)设计计算和仿真分析;(4)申请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准入的,还应具有发动机整机、机构和系统、机电耦合装置的研发人员,以及发动机和机电耦合装置控制系统二次开发的人员。申请燃料电池汽车生产准入的,还应具有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及相应的控制系统的研发人员。29序号 准入审查要求2*
17、理解和掌握所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制造方面的技术,至少包括:(1)相应的常规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对各类别汽车产品开发和制造方面的技术要求;(2)整车控制系统技术,包括整车控制策略、系统/部件/元器件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结构、功能和性能要求、控制器软硬件设计、通讯和数据交换、失效模式、安全及环保风险、测试评价方法、标定、故障诊断和解决措施等;(3)整车控制系统、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其他电器系统附件的边界划分与接口定义;(4)整车与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动力耦合装置、电器附件的集成和匹配;(5)申请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准入的,还应理解和掌握发动机和机电耦合装置控制系统的技术;申请燃
18、料电池汽车生产准入的,还应理解和掌握燃料电池系统控制、储氢系统控制方面的技术;(6)整车刚度和强度与动力学分析、安全性仿真分析、整车NVH仿真分析、电子电控系统分析、整车通讯系统分析、热力学分析、机构运动分析、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分析方面的设计计算和仿真分析等;(7)产品试制、试装、调试、标定、试验验证、评价。30序号 准入审查要求3应建立适于本企业的整车及电子电控系统软、硬件开发工作流程和开发管理手册,应包括参与部门及职责、时间节点管理、输出物管理、评审、验证、确认等方面的内容。应建立与整车、电子电控系统软/硬件、底盘、车身、车架、驾驶室、专用装置相关的设计规范、匹配标定和试验验证规范,其内容
19、应覆盖相关设计、匹配标定和试验验证过程,以及技术文件管理、标准化等内容,应能够指导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电子电控系统软/硬件设计、其他系统设计和匹配、自制总成部件设计、拥有知识产权总成部件设计、通讯和数据交换协议开发工作,以及相应的匹配标定、试验验证和评价、确认等方面的工作。对于其他不具备知识产权的总成、部件,应具备完整的匹配标定和试验验证规范。设计规范、匹配标定和试验验证规范应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31序号 准入审查要求4应建立与产品相适应的产品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内容至少应包括:(1)申请车型使用的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性能数据;(2)基础车型或类似产品的设计平台基础数据、图样、规格参数、技术要求
20、等;(3)申请车型的整车和底盘、整车控制系统、其他系统和总成/部件的图样、规格参数、技术要求、设计计算和仿真分析结果、对车辆运行安全状态监测的结果;其他不具备知识产权的总成、部件的接口、通讯、外廓尺寸和安装尺寸、功能和性能要求。5*具备必要的整车、整车控制系统、其他自行设计开发的系统和总成的开发工具、软件及设备,能够完成相应的开发工作,至少应包括整车(包括底盘/车架、车身/驾驶室/内外饰、专用装置等)和整车控制系统功能和性能开发、效果图设计、三维数据扫描及处理、绘图、整车及系统仿真、电路板设计及电路仿真、通讯和数据交换系统开发、控制策略建模、自动代码生成、调试、标定、编译、写入、控制器软/硬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能源 汽车 生产 企业 产品 准入 管理 规定 培训 课件 3903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