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酶学第13章酶与食品质量安全.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食品酶学第13章酶与食品质量安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酶学第13章酶与食品质量安全.ppt(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3章酶与食品质量安全一、酶的未来n21世纪的科学技术 21世纪的科学技术是立足于环境保护的技术体系,基于绿色化学观点的工业技术将不可或缺,所以21世纪也被称为生物技术的世纪。另外,对于地球环境的修复、粮食、能源等21世纪困扰人类生活的几大问题的解决,从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角度来考虑,都对生物技术寄予了极大的期望。n生物技术与酶 生物技术与酶的关系非常紧密。从绿色化学的观点来看,与酶有关的生物催化反应是关键技术。在环境净化、资源再利用、新的工业加工工艺的创造、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医疗方面的贡献等极为广泛的领域内,酶都被寄予了极大的厚望。n酶的未来 从酶被寄予如此大的期望,就可以看出其发展的广阔
2、前景。生命科学的急速进展,其实就是对新型酶的探索、利用IT技术进行构造解析、并通过对功能的阐明在基因水平上对酶蛋白进行高功能化改造,以研制出更加高效的超级酶、或融合其他技术对酶制剂进行高度利用,从而对人类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二、酶与食品工业n酶可以改善食品品质和加工性能,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日益深入和广泛,极大地促进了酶制剂工业的发展。n据统计,目前从微生物中至少已发现2500多种不同的酶类,其中绝大部分用于食品工业。种 类 品 名 应 用 淀粉酶Amylase AMT 1.2L 用于生产麦芽三糖 Transglucosidase L Amano 用于生产异麦芽低聚糖浆 Cyclodextri
3、n Glucanotransferase Amano(CGT-ase)用于生产环状糊精 KLEISTASE E5S 淀粉工业用(葡萄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浆,糊精等),提高饼干、薄脆饼干等的质量。KLEISTASE SD80 KLEISTASE T10S 淀粉工业(麦芽糊精,葡萄糖浆,高麦芽糖浆,高果糖浆,以及寡糖),酿酒工业和酒精生产应用。种 类 品 名 应 用 纤维素酶Cellulase Cellulase A Amano 3 植物纤维、海藻类的分解、酿造、蔬菜抽提物的生产等 Cellulase T Amano 4 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se Hemicellulase Aman
4、o 90半纤维素酶“天野”90 用于烘焙和蔬菜,果汁加工 种 类 品 名 应 用 蛋白酶Protease Newlase F3G 用于蛋白质水解 Papain W-40木瓜蛋白酶 W-40 ProteAX 用于蛋白质水解去除苦味 Peptidase R Protease A Amano2 SD 用于蛋白质水解,肉汁抽提等。Protease M Amano SD Protease P Amano6 SD THERMOASE PC10F 皮革工业生皮软化和脱毛,肉汁抽提,胶卷行业废弃银的回收,阿斯巴甜生产等方面的应用。THERMOASE C100 PROTIN SD-AY10 皮革工业生皮软化和脱
5、毛,肉汁抽提,胶卷行业废弃银的回收等。n然而,酶的来源及其性质也关乎食品质量安全,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造部分微生物的基因,从而改变酶蛋白的基本结构,达到强化酶在某方面功能特性目的的做法已成为商业上成功的典范,同时,这种做法给食品酶的应用带来安全隐患。n因此,对食品工业用酶制剂生产及应用进行安全卫生管理,需建立一套科学使用规范及酶制剂安全性评价体系。13.1 酶与食品质量安全酶与食品质量安全n我们每天所吃的食品的口感和风味大多是由酶进行调控。n食品加工用酶制剂领域主要分为:蛋白加工用酶制剂、风味强化用酶制剂、淀粉加工用酶制剂、酿造用酶制剂、油脂加工用酶制剂等n如果将加入食
6、品中的酶看作为食品添加剂,那么就应该考虑到卫生和安全方面的问题。13.1.1 酶制剂作为食品添加剂进入食品酶制剂作为食品添加剂进入食品的潜在危害的潜在危害n作为外源蛋白质在随同食品进入人体后,作为外源蛋白质在随同食品进入人体后,有可能引起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过敏反应n来源于微生物的酶制剂也可能带有来源于微生物的酶制剂也可能带有毒素毒素n酶制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国家酶制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国家标准标准GB 2760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的规定。n迄今为止,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用于食品工业中的酶是有害于人体健康的。n在大多数情况下,酶在加
7、工中已失活,且在加工中失活的酶经进一步的单元操作是否尚存在于食品中,在很多情况下也是不确定的。因此在标签上注明添加的酶反而会引起误解。13.1.2 酶催化有毒物质的产生酶催化有毒物质的产生n在生物材料中,酶和底物处在细胞的不同部位,仅当生物材料破碎时,酶和底物的相互作用才有可能发生,其次,湿度、pH、温度、辅酶和金属离子等条件也是重要的。n有时底物本身是无毒的,在经酶催化降解后变成有害物质。n例如,木薯含有生氰糖苷,虽然它本身并无毒,但是在内源糖苷酶的作用下,产生氢氰酸。如果将木薯根切成小块后彻底清洗,那么留在组织中的微量HCN在随后的烧煮中就很容易挥发除去。n食品加工的条件必须按照终产物的物
8、理化学性质而变化。13.1.3 13.1.3 酶作用导致食品中营养酶作用导致食品中营养组分的损失组分的损失n虽然在食品加工中营养组分的损失是由于非酶作用所引起的,但是食品材料中一些酶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n(1)脂肪氧合酶催化胡萝卜素降解使面粉漂白,在其他食品如一些蔬菜的加工过程中脂肪氧合酶也参与了胡萝卜素的破坏过程。n(2)在一些用发酵方法加工的鱼制品中,由于鱼和细菌中的硫胺素酶的作用,使这些食品缺少维生素B。n(3)抗坏血酸是最不稳定的维生素,常由于酶或非酶的因素而被氧化,虽然抗坏血酸氧化酶能催化抗坏血酸氧化生成脱氢抗坏血酸,但是后者易于通过温和的还原作用重新转变成抗坏血酸,仅当脱氢抗坏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酶学第 13 食品质量 安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