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pptx





《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pptx(1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Event rateMonths69153182112RR=2.88(2.37-3.49)24RR=1.99(1.52-2.60)RR=1.71(1.44-2.04)RR=1.00Diabetes/CVD(n=1,148)No Diabetes/CVD(n=3,503)Diabetes/No CVD(n=569)No Diabetes/No CVD(n=2,796)Malmberg K,et al.Circulation.2000;102:1014-1019OASIS=Organization to Assess Strategies for Ischemi
2、c SyndromesOASIS Study:OASIS Study: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死亡率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死亡率糖尿病与冠心病情况Unit 1 Unit 1 糖尿病概论糖尿病概论l定义、分型、流行病学、症状和诊断什么是糖尿病什么是糖尿病?l糖尿病是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影响全身各个脏器,包括眼、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肌肉等。l糖尿病难以根治,一旦发生,将逐渐发展,伴随一生。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Diabetes Care.2003;26(suppl 1):S5-S20.糖尿病的重新定义糖尿病的重新定义Re-definiti
3、on of diabetesn 糖尿病是一种与慢性高血糖糖尿病是一种与慢性高血糖,与失明与失明,肾衰相肾衰相关的早发心血管死亡的疾病状态关的早发心血管死亡的疾病状态n Diabetes is a state of premature cardiovascular death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hyperglycaemia and may also be associated with bindness and renal failure n Miles Fisher,Dublin 1996糖尿病的分类糖尿病的分类Diabetes Care 199
4、7;20:118397l1 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青年糖尿病)l2 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成人开始的糖尿病)l妊娠型糖尿病(GDM)l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遗传细胞功能障碍(MODY)胰岛素结构基因异常引起的糖尿病胰腺外分泌障碍(e.g.胰腺炎,癌症)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糖尿病(如肢段肥大,库兴综合症)药物诱导的疾病(如塞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感染如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引起的糖尿病 少见遗传性疾病90%90%以上的糖尿病是以上的糖尿病是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l以前叫做成人开始的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l通常开始于中年以后l治疗方法饮食和运动口服降糖药物和/或胰
5、岛素 *Kenny SJ et al.In:Diabetes in America.2nd ed.Bethesda,Md:NIDDK,NIH.Available at http:/www.niddk.nih.gov/health/diabetes/dia/chpt4.pdf.Accessed October 24,2002.The Expert Commit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Diabetes Care.1997;20:1183-1203.什么是什么是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l2型糖尿病是一种
6、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l发病的机制是对胰岛素作用的抵抗和胰岛素代偿性分泌的不足。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Diabetes Care.2003;26(suppl 1):S5-S20.2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中国成人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高中国成人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高l20世纪80年代初普查结果约为1.0%1.0%l1994年普查为2.5%2.5%另有2.5%2.5%糖耐量减低(IGT)患者,IGT是糖尿病的前期状态l1996年调查为3.2%3.2%15年内增加了三倍三倍 以上l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在30003000万万以上还有近等数量的IG
7、T患者l这一增长趋势如不能得到控制我国糖尿病发生率于2010年估计将达到14%14%糖尿病导致死亡率的增加糖尿病导致死亡率的增加US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14013012011010090807060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中风中风糖尿病糖尿病癌症癌症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Year年龄校正死亡率(相对于年龄校正死亡率(相对于 1980)糖尿病的病征糖尿病的病征l“三多一少”症状疲乏、倦怠、尿量增多、口渴、饮水量增加、饭量增多、体重下降l1型糖尿病症状明显,2型糖尿病80%无明显症状l很多病人因并
8、发症而就诊视网膜病变贫血、浮肿外阴瘙痒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血糖值高血糖值高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和和/或或 OGTT 或或 餐后餐后2小时血糖小时血糖:200mg/dl(11.1mmol/l)有三多一少症状,随机血糖有三多一少症状,随机血糖 200mg/dl 重复测定重复测定2次结果都符合上述标准次结果都符合上述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餐后血糖的检测方法l试验前至少3天非限制膳食l试验开始前至少10小时不进食,但可进水l试验从清晨开始,先取空腹血,后饮葡萄糖溶液l75克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毫升水中,5分钟饮毕l取3
9、0、60、120分钟血标本l正常范围:空腹 6.0 mmol/l 30分钟 11.1 60分钟 11.1 120分钟 7.8WHO WHO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OGTT”(“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l正常血糖水平:空腹 血糖 6.1 mmol/l(110 mg/dl)2 小时7.0mmol/l(126mg/dl)2小时11.1mmol/l(200mg/dl)l边界 -“IGT”(糖耐量减低)“IFG”(空腹血糖减损)IGT+IFG=IGR(糖调节受损)IFGNGT糖糖尿尿病病75g OGTT2小时血糖值小时血糖值(mg/dl)(mg/dl)126110
10、空腹血糖空腹血糖140 200IGT1997年年ADA/1999WHO诊断标准诊断标准WHOWHO血糖指标图示血糖指标图示糖尿病糖尿病l Unit 2 :Unit 2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糖糖 代代 谢谢 l细胞内的葡萄糖的转化脂肪储存脂肪储存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丙酮酸丙酮酸糖原储存糖原储存血糖血糖乳酸乳酸能量能量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CO2和水和水吸收转化、脂肪合成糖酵解途径糖酵解葡萄糖的来源和去路葡萄糖的来源和去路血糖血糖肠道的糖吸收肠道的糖吸收肝脏产生葡萄糖肝脏产生葡萄糖l 糖原糖原l糖元合成糖元合成脑脑:葡萄糖摄取葡萄糖摄取肝脏肝脏:葡萄糖摄取葡萄糖摄取脂肪组织脂肪组织:葡萄糖摄取葡萄糖
11、摄取肌肉肌肉:葡萄糖摄取葡萄糖摄取摄入摄入=排出排出正常血糖正常血糖RBCs甘油甘油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氨基酸氨基酸乳酸乳酸胰腺胰腺l主要消化腺之一主要消化腺之一l人类的胰岛细胞分为五类人类的胰岛细胞分为五类细胞:占细胞:占20-25%20-25%分泌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细胞数量最多,占细胞数量最多,占60-70%60-70%,分泌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其余其余11和和pp pp 细胞数量很少细胞数量很少胰岛素胰岛素l胰岛素为一蛋白质,含胰岛素为一蛋白质,含5151个氨基酸个氨基酸l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调节糖代谢: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促进组织对调节糖代谢: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
12、;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氧化和利用;其结果是血糖浓度降低葡萄糖的摄取、氧化和利用;其结果是血糖浓度降低调节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脂肪分解调节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脂肪分解调节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组织蛋白调节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组织蛋白分解分解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胰岛素分泌的调节l血糖升高使血糖升高使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l氨基酸和脂肪酸也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氨基酸和脂肪酸也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l胰高血糖素通过升高血糖的间接作用刺激胰岛素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升高血糖的间接作用刺激胰岛素分泌l血糖升高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分泌增加是血糖降低。血糖升高
13、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分泌增加是血糖降低。血糖降低又使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降低又使胰岛素分泌减少葡萄糖的代谢过程葡萄糖的代谢过程正常人正常人2424小时血糖和胰岛素的水平变小时血糖和胰岛素的水平变化化10080604020086420早餐早餐 午餐午餐 晚餐晚餐0800120018002000血浆胰岛素血浆胰岛素(mU/l)血糖血糖(mmol/l)时间时间(小时小时)血糖血糖(mmol/l)血浆胰岛素血浆胰岛素(mU/l)环环 境境 因因 素素 环环 境境 因因 素素摄食过多摄食过多缺乏活动缺乏活动吸烟吸烟药物药物肥胖肥胖遗传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 未未 知知未知未知妊娠妊娠内分泌疾病内
14、分泌疾病宫内营养不良宫内营养不良药物药物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肌肉和肝脏肌肉和肝脏)-细胞功能缺陷细胞功能缺陷葡萄糖毒性葡萄糖毒性 餐后高血糖餐后高血糖糖耐量减退糖耐量减退2-DM-细胞功能减退细胞功能减退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型糖尿病发病机理2 2型糖尿病的两大发病机制型糖尿病的两大发病机制l胰岛素抵抗由始至终贯穿于糖尿病全过程胰岛素对肌肉、脂肪、肝脏生物效应灵敏性降低l胰岛细胞功能受损初期:有效代偿,糖耐量正常IGT:代偿能力轻度减退糖尿病:早期,仍有一定代偿能力,但对高血糖而言已明显不足以后,逐年减退,细胞逐渐减少为糖尿病加重,血糖难以控制,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细胞细胞脂毒性脂毒性 游离脂
15、肪酸(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甘油三酯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具有遗传易感性的细胞凋亡细胞凋亡 餐后高血糖餐后高血糖胰岛的炎症反应胰岛的炎症反应?胰岛内淀粉样沉积胰岛内淀粉样沉积Lebovitz,Eur.J.Pharmacol.2004胰岛素抵抗: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障碍内皮功能障碍 粘附分子粘附分子 细胞增殖细胞增殖 血管扩张血管扩张血脂异常血脂异常 FFA 脂联素脂联素 HDL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 小而密小而密 LDL炎症反应炎症反应 CRP IL-6 促凝状态促凝状态 PAI-1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Lebo
16、vitz,Eur.J.Pharmacol.2004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危险因子相关2 2型糖尿病致病机理之二型糖尿病致病机理之二 胰岛素胰岛素(分泌分泌)缺陷缺陷对血糖变化不能作出灵敏分泌对血糖变化不能作出灵敏分泌反应反应第一时相反应减弱、消失第一时相反应减弱、消失第二时相分泌延缓第二时相分泌延缓第第一一阶阶段段:相相对对不不足足。分分泌泌量量可可为为正正常常或或高高于于正正常常,但对高血糖而言仍为不足但对高血糖而言仍为不足第第二二阶阶段段:绝绝对对不不足足,分泌量低于正常分泌量低于正常由由部部分分代代偿偿转转为为失失代代偿状态偿状态F02-17胰岛素分泌(纵坐标)胰岛素分泌(纵坐标)高葡萄糖
17、水平 第1相第2相基值05 分钟时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预防 高 血 糖 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糖 尿 病 并 发 症改善胰岛素抵抗血糖高峰持续高血糖组织病变 高胰岛素血症 AdaptedfromCerielloA.DiabeticMedicine1998;15:188193改善胰岛素分泌缺陷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2 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年年-10 -5 0 5 10 15 20 25 30-10 -5 0 5 10 15 20 25 3035030025020015010050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Beta-细胞功能衰竭250200150100500相对
18、beta-细胞功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葡萄糖(mg/dl)诊断临床特点大血管病变肥胖 IGT 糖尿病 未控制高血糖微血管病变Adapted from Adapted from Type 2 Diabetes BASICSType 2 Diabetes BASICS.Minneapolis,MN:International Diabetes Center;2000.Minneapolis,MN:International Diabetes Center;2000.糖尿病的进展过程糖尿病的进展过程HDL-C=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ESRD=en
19、d-stage renal disease.Adapted from Brown WV.Diabetes Obes Metab.2000;2(suppl 2):S11-S18.遗传易感性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营养营养 肥胖肥胖缺乏活动缺乏活动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HDL-C 甘油三脂甘油三脂 动脉硬化动脉硬化 高血压高血压死亡死亡IGTIGT 高血脂高血脂 PPG 失明失明ESRD/透析透析/移植移植CHD中风中风截肢截肢持续高血糖持续高血糖持续高血糖持续高血糖诊断诊断诊断诊断 并发症出现并发症出现并发症出现并发症出现功能不全功能不全功能不全功能不全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肾病神经病变
20、神经病变2 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Unit 3 Unit 3 2 2型糖尿病的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并发症大血管和微血管大血管和微血管糖尿病糖尿病 的后果的后果l失明的主要原因(2074 age group)l肾衰和透析移植的主要原因l截肢的主要原因l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24 倍动脉硬化的发生和恶化更早在停经前妇女中血管的保护作用丧失心梗后的死亡率更高l发生中风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的24倍l缩短15年寿命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l急性代谢性并发症急性代谢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 1型糖尿型糖尿病)病)高渗非酮症昏迷(高渗非酮症昏迷(2 2型糖尿病)型
21、糖尿病)低血糖低血糖乳酸酸中毒乳酸酸中毒l 慢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l 微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l 眼部疾病眼部疾病 失明失明l肾脏疾病肾脏疾病 肾衰肾衰l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疼痛,感觉丧疼痛,感觉丧失和感觉减退失和感觉减退l大血管疾病大血管疾病l心血管心血管 心肌梗塞心肌梗塞l脑血管脑血管 中风中风l外周血管外周血管 坏疽,截肢坏疽,截肢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gg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 肾病肾病(蛋白尿)(蛋白尿)视网膜病视网膜病(失明)(失明)gg大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中风)(中风)神经病
22、变神经病变神经病变神经病变(手脚麻木)(手脚麻木)gg末梢血管病变末梢血管病变末梢血管病变末梢血管病变(足坏疽)(足坏疽)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并发症出现平均年数 0 5 7 10患糖尿病年数患糖尿病年数(年年)高血糖高血糖大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神经病变肾病肾病葡萄糖自身氧化葡萄糖自身氧化氧化应激氧化应激O2/NO多元醇途径多元醇途径抗活性氧防御抗活性氧防御蛋白质糖化蛋白质糖化活性氧活性氧NO-依赖的血管舒张依赖的血管舒张细胞内钙细胞内钙 Ca2+VSMC 增殖增殖LDL 氧化氧化硫酸肝素硫酸肝素激活凝血途径,血液流变学异常激活凝血途径,血液流变学异常缺氧缺氧 神经传导速度
23、下降神经传导速度下降 神经血流下降神经血流下降糖尿病为什么会出现并发症?糖尿病为什么会出现并发症?VSMC=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Adapted from Ceriello A.Diabetes Care.1996;19:257.大血管并发症有哪些?大血管并发症有哪些?l80%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为 CVD*冠心病 如心绞痛,心梗和心衰 危险性增高2-4倍 脑血管疾病 如中风,短暂脑缺血发作危险性增高2-4倍外周血管疾病如间歇性跛行,坏疽和截肢*Webster MWI,Scott RS.Lancet.1997;350(suppl 1):SI23-SI28
24、.Kuusisto J,Laakso M.Eur J Clin Invest.1999;29(suppl 2):7-11.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National Diabetes Fact Sheet.Available at http:/www.diabetes.org/main/info/facts/facts_natl.jsp.Accessed November 8,2002.大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l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心绞痛,心梗(AMI),中风,PVD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增加6倍(CHF)糖尿病的心血管的危险性比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4 倍PVD间
25、歇性跛行,溃疡和坏疽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l高血糖l血脂紊乱l高血压l糖尿病的病程l胰岛素抵抗 和高胰岛素血症l高凝状态l腹型肥胖l持续性蛋白尿大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l其他影响因素 血流的改变,血小板功能的异常,血管生长因子,活性氧状态和炎症 蛋白质的糖化(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l代谢综合症增加了心血管的危险性 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 腹型肥胖 甘油三脂增高,低HDL-C,高 LDL5-5-年心梗后死亡率年心梗后死亡率Adapted from Herlitz J et al.Acta Med Scand.1988;224:31-38.死亡率死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