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潜在的护理风险.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老年病人潜在的护理风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病人潜在的护理风险.ppt(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谈老年病人潜在的谈老年病人潜在的护理风险与护理对策护理风险与护理对策 台州市中心医院 老年人的年龄划分和分期老年人的年龄划分和分期 人体衰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体各器官的衰老进度不一,个体差异很大,很难确定从几岁就算进入了老年。一般发达国家是以65岁及以上为老年,发展中国家多以60岁及以上为老年。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70岁或75岁及以上为老年,但此说尚未得到普遍承认。至于老年分期,一般以4559岁为老年前期(4564岁);60岁或65岁及以上为老年期;90岁及以上为长寿期。老年临床医学特点老年临床医学特点(1)多病共存多病共存:一般老年人均患有2、3种值得注意的疾病,有报道在住院的老年患者中同时
2、患2种主要疾病者占85%,同时有3、4种主要疾病者占50%左右;(2)发病缓慢发病缓慢:老年病多属慢性退行性疾病,有时生理变化与病理变化很难区分,一般早期变化缓慢,容易误认为老年生理变化,如有些老年人智力减退,动作不灵、肢体发僵,以为是人老的变化,后来发现是早期帕金森病;有些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初期症状也不明显,常常是经过一段时期后才发现;(3)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表现不典型:如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差,发热反应较一般人低,甚至有些严重的感染,如:肺炎、肾盂肾炎,在一般人可发生高热,而老年人体温不升;老年人痛觉不敏感,一般人剧痛的疾患有些在老年人反应很小,如急性心肌梗死、胸膜炎、内脏穿孔后的腹膜炎
3、,在老年人可能只有一些不适感。特别是有些老年人患病常先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有的老年人患心脏病时,首发症状是昏厥,有些严重感染主要表现嗜睡;(4)变变化化迅迅速速,容容易易发发生生并并发发症症,或或出出现现脏脏器功能衰竭。器功能衰竭。老年病虽发病缓慢,病情缠绵,但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器官功能处于衰竭的边缘,一旦发生应急反应,可使原来勉强维持代偿状态的器官发生功能衰竭,病情迅速恶化。(5)药物治疗易出现不良反应:药物治疗易出现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对可用可不用的药物最好不用。有些药如巴比妥类药物在老年患者中易导致低体温,洋地黄类药物易出现中毒反应,对肝肾功能影响大的药物更要慎用。因此
4、老年病人在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预防与年轻人存在较大差别,潜伏更多不安全因素。下面着重探讨老年病人潜在的护理风险与护理对策。一、压疮一、压疮 1、相关因素、相关因素:与老年病人皮下脂肪萎缩、变薄、营养呈负氮平衡、卧床多等有关。2、护理对策:、护理对策:(1)增进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持正氮平衡。(2)鼓励活动,卧床者q2h翻身,变换体位。(3)使用气垫、水垫。(4)健康教育,使其主动配合。二、跌倒、坠床。二、跌倒、坠床。1、相关因素:、相关因素:与老年视力降低、虚弱、眩晕、平衡功能失调、体位性低血压、镇静药物使用等有关。2、护理对策。、护理对策。1、评估老年病
5、人危险因素。检查站立时血压、检 查视力、平衡、移动等。2、环境地面平坦、干燥、防滑,走廊、卫生间有扶手,照明充足,穿合适鞋,忌穿橡胶底鞋,呼叫器随手触到,病床稍低,固定好轮子、床栏。3、床尾挂标识,多巡视。4、健康教育,使其主动配合。三、烫伤或冻伤。三、烫伤或冻伤。1、相关因素、相关因素:与老年病人皮肤感觉迟钝,使用热水袋、冰袋有关。2、护理对策。护理对策。(1)检查评估感觉情况。(2)热水袋使用温度不超过60,时间不超过半小时。(3)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变化。(4)向患者、家属做好教育。四、药物毒性反应。四、药物毒性反应。1、相关因素、相关因素:与老年病人多病并存、多药并用且肝肾功能减退、药物易
6、蓄积有关。这里要从老年人的药药代代动动力力学特点学特点讲。老年人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治疗时应用药物品种也较多,约有25%的老年患者同时使用46种药物,个别老年人甚至多到10种以上,因此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率也随之增高。在给老年人用药时,应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改变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才能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确保安全有效的用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从而影响肌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这些药代动力学行为的改变,又直接影响着组织特别是靶器官中药物的浓度及有效药物浓度维持的时间,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
7、发生。因此,在制订老年人的用药方案时,应考虑其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因人施药,以其达到最佳的疗效和最少的不良反应。(1)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吸收 药物吸收是指药物自用药部位转运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静脉给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吸收过程。大多数药物都通过口服给药,经胃肠道吸收后进入血循环达到靶器官而发挥效应。因此胃肠道环境或功能的改变就可能对药物的吸收产生影响。老年人由于胃粘膜萎缩及胃壁细胞功能下降而胃酸分泌减少。因此,使弱酸性药物如苯巴比妥由于PH升高而离子化程度增大,排泄加快,导致其血药浓度降低而影响其效应。又如苯二氮卓类药物需经胃酸水解转化为有效的代谢产物去甲基安定才能发挥作用,由于老年人胃内P
8、H升高,转化减少,有效血药浓度降低,药物效应也相应受到影响。由于老年人胃肠粘膜委缩,肌张力下降,从而使胃肠蠕动减弱,胃排空速度减慢,使药物进入小肠延迟,药物在小肠中吸收减慢,因而可使某些药物如扑热息痛等的达峰时间延长,血药峰浓度降低。也可使某些在胃中代谢的药物如左旋多巴因胃排空减慢而有效吸收减少。总之,药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延长。此外,老年人因肌肉组织及其血流量减少和皮下脂肪组织增多,故皮下及肌肉注射给药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均低于中青年人。(2)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药物分布是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及体液转运的过程。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主要有:机体的组成成分,药物与血浆
9、蛋白的结合能力及药物与组织的结合能力等。药物的分布不仅与药物的贮存、蓄积及清除有关,而且也影响药物的效应。由于老年人细胞功能减退,体液总量也随增龄而减少,且细胞内液比细胞外液减少更明显。同样,人体的脂肪组织,随龄增而增加,非脂肪组织却随增龄而减少。从20岁至60岁期间,体液总量无论是绝对值或百分比均减少约15%,男性脂肪组织由18%增至36%,女性由33%增至48%。因此,老年人体内药物分布的特点是:水溶性药物锂盐及水杨酸盐由于中央室的分布容积减少,浓度增加而容易产生毒性。脂溶性的药物如苯二氮卓、巴比妥类、吩噻嗪类、西地兰及利多卡因等,在老年人体内分布容积增大,更易在体内蓄积而出现中毒反应。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年 病人 潜在 护理 风险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