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处理.ppt
《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处理.ppt(1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处理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何家禧流行病学 一、流行病学的发展和演变n 在防治疾病和促进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共卫生的成就、预防医学的骨干学科、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n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防制传染病非传染病健康促进 卫生相关事件二、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和任务 研究内容n 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等n 伤害:意外、残疾、智障和身心损害等n 健康:身体机能状态、疾病前状态和长寿等任务n 第一阶段“揭示现象”:揭示流行或分布的现象,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来实现n 第二阶段“找出原因”: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与原因,借助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来检验或验证所提
2、出的病因假说n 第三阶段“提供措施”: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的结果,找出预防或处置的策略与措施,应用人群流行病学实验来完成三、流行病学的应用 n 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n 疾病的监测 n 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n 疾病的自然史 n 疾病防制的效果评价 四、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n 描述流行病学: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横断面调查、监测、生态学研究)n 分析流行病学:检验或验证科研的假设(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n 实验流行病学:证实或确证假设(临床试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项目)传染病流行传染病流行过程n 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n 三个基本条件:n 传染源n 传播途径n 人群易感性 一、流行过程的
3、基本条件(一)传染源n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n 传染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二)传播途径 n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n 空气、飞沫、尘埃n 水、食物、苍蝇n 手、用具、玩具n 吸血节肢动物n 血液、体液、血制品n 土壤(三)人群易感性n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n 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 二、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 n 有病原体 n 有传染性 n 有流行病学特征n 有感染后免疫 传染期n 传染期短,所引起的续发病例成簇出现,每簇病例之间有一定间隔,间隔期限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n
4、 传染期长,续发病例陆续出现、拖的时间很长 有流行病学特征 n 质:外来性和地方性n 量:散发性、流行和大流行n 爆发流行: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n 三间分布:传染病发病率在时间(季节分布)、空间(地区分布)、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中的分布(二)临床特点n 病程发展分为四个阶段:n 潜伏期n 前驱期n 症状明显期n 恢复期 潜伏期n 短潜伏期的传染病来势猛,常呈爆发型;而长潜伏期传染病的流行持续较久n 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以追索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经。n 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检验期限n 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时间n 评价某项预防措施效果三、实验
5、室检查及其他检查(一)一般实验室检查n 血液,大、小便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二)病原学检查n 直接检出和分离培养n 检材:血液、尿、粪、脑脊液、痰、骨髓、皮疹吸出液等(三)分子生物学检测n 分子杂交n 聚合酶链反应n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四)免疫学检查n 检测血清或体液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四、传染病的预防(一)管理传染源n 传染病报告n 接触者:检疫措施、临床观察措施、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n 病原携带者:治疗、教育、调整工作岗位和随访观察n 动物传染源:消灭(二)切断传播途径n 爱国卫生运动和除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n 消毒: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三)保护易感人群n 预防接种:主动或被动免疫
6、传染病性疾病调查处理一、调查方案制定(一)调查目的n 核实诊断,确认暴发n 了解疾病的流行状况n 了解疾病三间分布特征n 查明疾病流行原因n 提出防制策略,采取措施,平息疫情(二)调查方法n 现况n 病例对照n 队列调查(三)调查内容 1.初步调查提出假设n 核实诊断n 病人隔离治疗,疑似病例严密观察n 分析“三间分布”特征n 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暴发的因素n 在暴发区周围进行社会调查n 初步判断可能引起暴发的因素或环节。2.采取防制措施,控制蔓延n 采取针对性强制措施n 污染的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病例隔离诊治n 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n 通报疫情及处理情况3.深入调查验证假设
7、阶段n 核实全部病例的个案n 调查暴发地区的自然状况、地理环境n 实验室检测n 病例对照调查及其他补充调查(四)调查表设计 1一般情况n 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相关防疫知识等2临床表现n 发病时间n 就诊时间n 确诊时间n 临床症状n 体格检查3.流行病学资料n 既往史、现患史、疫苗注射史、输血史、家族感染患病史,可能暴露的日期,饮用水取水点、水源、食物等n 接触史(接触时间、方式、频度)n 处理措施(临床治疗情况,预防处理情况、应急接种等处理情况等)n 可能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等n 个人防护和其他预防措施 4.实验室检查n 抗原、抗体检测n 环境标本n 人体生物材料(血、骨髓、尿、便)n 中间
8、宿主虫媒检查二、调查活动实施(一)调查准备n 组成调查组n 培训人员n 物资准备n 经费n 进行预调查(二)调查活动的组织n 设立项目(方案)负责人n 组成若干实施小组,分别负责调查、资料分析、效果评价等n 聘请有关专家提供相关技术援助(三)调查资料的收集n 调查表n 现场调查n 病历审查n 流行病学资料n 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四)样本的采集及储运n 环境标本n 生物标本(血液、尿液、粪便、骨髓、咽部或眼结膜等分泌物、活检标本、虫媒标本、痰液、呕吐物)三、资料的处理(一)调查资料的分析 n 两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n 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率或构成比差别显著性检验x2(平方检验)n 单因素或
9、两因素分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F(方差)n 两组资料比较H(秩和检验)n 两变量间关系直线回归 1现况调查资料分析n 各种罹患率,发病的三间分布特征;n 各类阳性率,不同条件组合下的分布;n 发病概况分析,发病时间、年龄、性别构成、潜伏期计算、病死率等;n 发病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分层分析、分级分析;n 均衡性检验(x2检验、t检验)。2病例对照研究分析n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的均衡性检验;n 分析比较食物、饮用水、生活习惯等因素与发病之间的OR值,寻找最可疑的因素。3队列研究资料分析n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估计可以因素的RR值,确定引起本次发病的原因。(二)样本检测结
10、果判定n 各样本的正常值、诊断值及其意义 四、控制与干预措施n 依法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n 疫情监测与预警n 流行病学调查n 病人、疑似病人或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n 疫点隔离控制和消毒n 应急免疫接种,保护易感人群n 健康教育 五、控制效果评价n 应急免疫接种对疫情的控制n 最长潜伏期内是否出现新病例n 区别是疫情的自然下降还是采取防治措施后的下降n 敏感药物治疗是否有效n 人群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情况六、调查报告的撰写n 报告题目、作者及其所属单位n 当地背景n 调查方法、对象和其他资料来源n 调查结果n 结论与建议常见传染病 一、病毒性肝炎n 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n
11、 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而传播n 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n 共有5型,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n 庚型和第7型肝炎病毒,暂定名为庚型肝炎病毒和输血传播病毒(四)流行特征n 散发性发病(甲型:儿童发病率高,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乙型:家庭聚集;丙型:密切接触和母婴传播;戊型:日常生活接触)n 流行爆发主要由水和食物传播所致,常见于甲型和戊型肝炎n 季节分布(甲型:秋、冬季;戊型:雨季或洪水后)n 地理分布(甲型:不明显;乙型:分为低、中、高流行地区;丙型:无明显;丁型:全球分布;戊型:亚洲和非洲潜伏期n 甲型平均为30天(545
12、天)n 乙型平均为70天(30180天)n 丙型平均为50天(15150天)n 戊型平均40天(1070天)n 丁型尚未确定,可能相当于乙型实验室检查n 肝功能检查(血清酶:ALT、AST;血清蛋白;血清和尿胆色素;凝血酶原时间)n 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n 肝活体组织检查(同时可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分子免疫学检测)n 超声检查n 其他实验室检查(血液常规、尿常规)二、伤寒n 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n 病理改变为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n 临床特点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n 肠出血、肠穿孔为
13、主要的严重并发症(一)流行病学n 传染源(病人与带菌者)n 传播途径(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传递病原菌而传播)n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潜伏期n 723天,一般为1014天(三)实验室检查n 血象n 伤寒沙门菌培养(血、骨髓、粪便、尿、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和玫瑰疹吸取物培养)n 肥达(Widal)实验(伤寒血清凝聚反应)三、麻疹n 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n 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科普利克斑(Kopliks spots)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征 流行病学n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恢复期不带病毒)n 传播途径(飞沫直接传
14、播,由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n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有持久免疫力)流行特征n 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 潜伏期n 约10d(618d),曾接受被动或主动免疫者可延至34周 实验室检查n 血象n 病原学诊断(取前驱期或出疹初期病人的眼、鼻咽分泌物,血和尿接种原代人胚肾或羊膜细胞,分离麻疹病毒;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涂片中细胞内麻疹病毒抗原)n 查多核巨细胞n 血清抗体测定 IgM和IgG抗体 四、血吸虫n 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人畜共患病)n 人主要是通过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n 主要病变是由虫卵引起肝与肠的肉芽肿n 急性期有发热、肝肿大和压痛、腹泻或排脓血便,血中嗜酸性粒
15、细胞显著增多n 慢性期以肝脾肿大为主n 晚期以肝脏门静脉周围纤维化为主,可发展为门静脉高血压、巨脾与腹水流行病学n 传染源(受感染的人和动物)n 传播途径(三个条件:粪便入水、感染性钉螺孽生、接触疫水)n 易感人群(人普遍易感)n 潜伏期长短不一(2373d),但以1个月左右居多实验室检查n 血象n 肝功能试验 n 影像学检查:B型超声或CT扫描 五、SARSn 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s),简称非典(相对典型肺炎而言)n 2003年流行的“非典”与既往临床上所见的非典有诸多不同n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暂定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疾病 危险 因素 调查 处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