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工艺技术-装配工艺规程制定12326.pptx
《[精选]工艺技术-装配工艺规程制定12326.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工艺技术-装配工艺规程制定12326.ppt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第6章 机器装配本章要点装配方法装配尺寸链自动装配1第6章 机器装配Machine Assembling6.1 机械装配概述Introduction to Machine Assembling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q 机器装配6.1.1 机械装配基本概念机械装配是按规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将构成机器的零件结合成组件、部件和产品的过程。装配是机器制造中的后期工作,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q 机器装配基本作业q 机器装配精度清洗连接校正、调整与配作 平衡验收、试验相互位置精度相互运动精度相互配合精度36.1.1 机械装配基本概念q 机器装配精度分析回转台床鞍升降台P0TRS图6-1
2、卧式万能铣床工作台面对升降台垂直移动的垂直度要求千分表直角尺工作台移动方向影响装配精度的因素 零件的加工精度(与多个零件精度有关,图6-1)装配方法与装配技术 零件间的接触质量 力、热、内应力引起的零件变形 旋转零件的不平衡 4q 装配工艺系统图6.1.2 机械装配工艺过程为了便于装配,通常将机器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装配单元。图装配单元通常可划分为五个等级,即零件、套件、组件、部件和机器(图6-2)基准零件 机器零件零件零件零件零件部件部件组件套件零件图6-2 机器装配系统示意图5q 套件与组件示例6.1.2 机械装配工艺过程图6-3 套件和组件示例 a)套件 b)组件66.1.3 装配组织形式生
3、产规模 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自动化程度特 点单件生产手工(使用简单工具)装配,无专用和固定工作台位手工生产率低,装配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配工人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成批生产装配工作台位固定,备有装配夹具、模具和各种工具,可分部件装配和总装配,也可组成装配对象固定而装配工人流动的流水线手工为主,部分使用工具和夹具有一定生产率,能满足装配质量要求,需用设备不多;工作台位之间一般不用机械化输送成批生产轻型产品每个工人只完成一部分工作,装配对象用人工依次移动(可带随行夹具),装备按装配顺序布置人工流水线生产率较高,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装备费用不高;装配工艺相似的多品种流水线可采用自由节拍移动成批
4、或大批生产一种或几种相似装配对象专用流水线,有周期性间歇移动和连续移动两种方式机械化传输生产率高,节奏性强,待装零、部件不能脱节,装备费用较高大批大量生产半自动或全自动装配线,半自动装配线部分上下料和装配工作采用人工方法半自动、全自动装配生产率高,质量稳定,产品变动灵活性差,装备费用昂贵表6-1 装配组织形式的选择与比较 7第6章 机器装配Machine Assembling6.2 装配方法与装配尺寸链Assembling Methods and Assembling Dimensional Chain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86.2.1 达到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装配方法 工 艺 特 点 适 用 范
5、围表6-2 常用装配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完全互换法 配合件公差之和小于/等于规定装配公差;装配操作简单;便于组织流水作业和维修工作 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较少、零件可用加工经济精度制造者,或零件数较多但装配精度要求不高者大数互换法 配合件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小于/等于规定的装配公差;装配操作简单,便于流水作业;会出现极少数超差件 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略多、装配精度有一定要求,零件加工公差较完全互换法可适当放宽;完全互换法适用产品的其它一些部件装配 分组选配法 零件按尺寸分组,将对应尺寸组零件装配在一起;零件误差较完全互换法可以大数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少、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又不便采用其它调整装置的场合
6、修配法 预留修配量的零件,在装配过程中通过手工修配或机械加工,达到装配精度 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高的场合调节法 装配过程中调整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或选用尺寸分级的调整件,以保证装配精度动调整法多用于对装配间隙要求较高并可以设置调整机构的场合;静调整法多用于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较多、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9q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q 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最少环数)原则6.2.2 装配尺寸链 确定封闭环:通常装配尺寸链封闭环就是装配精度要求 装配尺寸链查找方法:取封闭环两端的零件为起点,沿装配精度要求的位置方向,以装配基准面为联系线索,分别查明装配关系中影响装配精度要求的那些有关零件,直
7、至找到同一基准零件或同一基准表面为止。所有零件上连接两个装配基准面间的位置尺寸和位置关系,便是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组成装配尺寸链时,应使每个有关零件只有一个尺寸列人装配尺寸链。相应地,应将直接连接两个装配基准面间的那个位置尺寸或位置关系标注在零件图上又称一件一环原则10q 装配尺寸链的完全互换法采用极值算法计算装配尺寸链封闭环公差的分配1)当组成环是标准尺寸时(如轴承宽度,挡圈的厚度等),其公差大小和分布位置为确定值2)某一组成环是不同装配尺寸链公共环时,其公差大小和位置根据对其精度要求最严的那个尺寸链确定3)在确定各待定组成环公差大小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公差分配方法,如等公差法,等精度
8、法或按实际加工可能性分配法等4)各组成环公差带位置按入体原则标注,但要保留一环作“协调环”,协调环公差带的位置由装配尺寸链确定。协调环通常选易于制造并可用通用量具测量的尺寸6.2.2 装配尺寸链11【解】图示齿轮部件,齿轮空套在轴上,要求齿轮与挡圈的轴向间隙为0.10.35。已知各零件有关的基本尺寸为:A1=30,A2=5,A3=43,(标准件),A5=5。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例6-1】A2A3A1A5A4A0图6-4 齿轮与轴部件装配 1)建立装配尺寸链(图6-4)2)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按等公差法计算,各组成环公差为:T1=T2=T3=T4=T5=(0.35-0.1)
9、/5=0.05 考虑加工难易程度,进行适当调整(A4公差不变),得到:T4=0.05,T1=0.06,T3=0.1,T2=T5=0.02,6.2.2 装配尺寸链123)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取 A5为协调环。A4为标准尺寸,公差带位置确定:,除协调环以外各组成环公差按入体标注:计算协调环偏差:由式(5-23),得到:EI5=-0.12,ES5=-0.1最后可确定:6.2.2 装配尺寸链A2A3A1A5A4A0图6-4 齿轮与轴部件装配 13q 装配尺寸链的大数互换法采用概率算法计算装配尺寸链封闭环公差分配原则同完全互换法 同例6-1,用大数互换法计算【例6-2】【解】取k=1.4,将T1、T2、
10、T4、T5 及T0 值代入,可求出:T3=0.135于是有:除协调环外各组成环公差入体标注:A2A3A1A5A4A0图6-5 齿轮与轴部件装配尺寸链 A4 为标准尺寸,公差确定:T4=0.05A1、A2、A5 公差取经济公差:T1=0.1,T2=T5=0.0256.2.2 装配尺寸链 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 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取A5为协调环。A4为标准尺寸,公差带位置确定:计算协调环的偏差:由式(6-15),得到:A5 M=4.93由式(6-12),有:14活塞与活塞销在冷态装配时,要求有 0.0025 0.0075的过盈量。若活塞销孔与活塞销直径的基本尺寸为28,加工经济公差为0.01。现采用分
11、组选配法进行装配,试确定活塞销孔与活塞销直径分组数目和分组尺寸。q 装配尺寸链的分组选配法将组成环公差按完全互换法求得后,放大若干倍,使之达到经济公差的数值。然后,按此数值加工零件,再将加工所得的零件按尺寸大小分成若干组(分组数与公差放大倍数相等)。最后,将对应组的零件装配起来。【例6-3】6.2.2 装配尺寸链图6-6 活塞与活塞销组件图15【解】1)建立装配尺寸链 如图6-7所示。3)确定各尺寸:若活塞销直径尺寸定为:,将其分为 4组,解图6-46所示尺寸链,可求得活塞销孔与之对应的分组尺寸如下:A1(活塞销直径)A2(销孔直径)A0图6-7 活塞销与活塞销孔装配尺寸链 组 号 1 2 3
12、 4 活塞销直径活塞销孔直径2)确定分组数:平均公差为0.0025,经济公差为0.01,可确定分组数为4。6.2.2 装配尺寸链16 车床主轴孔轴线与尾座套筒锥孔轴线等高误差要求为00.06,且只允许尾座套筒锥孔轴线高。为简化计算,略去各相关零件轴线同轴度误差,得到一个只有 A1、A2、A3三个组成环的简化尺寸链,如图6-8所示。采用修配法时,装配尺寸链中各尺寸均按经济公差制造,但留出一个尺寸做修配环。通常选容易修配加工,且对其它尺寸链没有影响的尺寸作修配环。【例6-4】图6-8 车床主轴中心线与尾座套筒中心线等高装配尺寸链A1A0A2A3【解】1)选择修配环 本例中修刮尾座底板最为方便,故选
13、A2作修配环。若已知 A1、A2、A3的基本尺寸分别为 202、46和156。用修配法装配,试确定A1、A2、A3的偏差。6.2.2 装配尺寸链q 装配尺寸链的修配法17用A00表示修配前封闭环实际尺寸。本例中,修配环修配后封闭环变小,故A00的最小值应与A0的最小值相等。按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公式,可导出:2)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及除修配环外的各组成环公差带位置3)确定修配环公差带的位置将已知数值代入,可求出:A2min=46.1,于是可得到:若要求尾座底板装配时必须刮研,且最小刮研量为0.15。则可最后确定底板厚度为:此时,可能出现的最大刮研量为:Zmax=A00max-A0max=0.39为了
14、减小刮研量,可以采用“合并加工”的方法,将尾座和底板配合面配刮后装配成一个整体,再精镗尾座套筒孔。此时,直接获得尾座套筒孔轴线至底板底面的距离 A23,由此而构成的新的装配尺寸链,组成环数减少为两个,这是装配尺寸链最短路线(最少环数)原则的一个应用。A1A0A2A36.2.2 装配尺寸链A1和A3两尺寸均采用镗模加工,经济公差为0.1,按对称原则标注,有:A1=2020.05,A3=1560.05A2采用精刨加工,经济公差也为0.1。18调节法与修配法相似,尺寸链各组成环按经济精度加工,由此引起的封闭环超差,通过调节某一零件的位置或对某一组成环(调节环)的更换来补偿。常用的调节法有三种:可动调
15、节法,固定调节法和误差抵消调节法图6-9 可动调节法示例1 调节套筒 2 调节螺钉 3 楔条 4 调节螺钉 5 丝杠螺母 6 丝杠a)b)c)可动调节法q 装配尺寸链的调节法6.2.2 装配尺寸链19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调节件来达到装配精度。采用固定调节法的关键是确定调节件的分级和各级调节件的尺寸大小。固定调节法 图6-10a所示部件中,齿轮轴向间隙要求控制在0.050.15范围内。若A1和A2的基本尺寸分别为50和45,按加工经济精度确定A1和A2的公差分别为0.15和0.1。试确定调节垫片AK的厚度。【例6-12】A0A2A1AKa)图6-10 固定调节法示例 图6-10a所示尺寸链中,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工艺技术 装配 工艺 规程 制定 1232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