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学案-- 高考人教版历史必修3一轮复习.docx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学案-- 高考人教版历史必修3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学案-- 高考人教版历史必修3一轮复习.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程标准:1.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2. 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主张3. 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含义和实质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一、从“无为”到“有为”(1)概念解析:1、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2、治:治理国家。3、有为:道家哲学。指有作为,或有所待。与无为相连。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也被称为“黄老学说”。4、黄老之学是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是指黄帝的学说,“老”是指老子的学说。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治身(养生),一个是治国。它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
2、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西汉初期的几位皇帝和相国都尊崇黄老之学,实行“无为而治”。来自于黄老思想的君道无为、刑德相辅、节欲崇俭、爱民养民的观念就很快转化成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统治政策。汉初统治者鉴于秦亡的教训及汉初社会经济的残败,将黄老之术中的无为而治、节欲崇俭、与民休息的观念转化成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2) 对点练习:合作探究一:结合教材分析汉初实行“无为而治”的原因并指出其具体措施?合作探究二:结合教材汉武帝转到“有为”的原因?1(2013.全国.高考真题)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
3、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 )A无为而治B崇尚节俭C轻徭薄赋D民贵君轻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概念解析:1、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学说。指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和统一。2、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古人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2)对点练习:2(2014.全国.高考真题)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
4、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国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天立王,以为民也 。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春秋繁露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