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2 2课时课时统编版统编版语文语文八年级下八年级下册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苏 轼轼诗词主旨诗词主旨05走近作者走近作者01创作背景创作背景02朗读指导朗读指导03 CONTENTS 教学目录教学目录词意速通词意速通04诗词赏析诗词赏析 06卜算子,词牌名。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本首词的题目。定慧院,苏轼初贬到黄州,一家人曾寓居定慧院中。题目解析题目解析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走近作者走近作者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 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2、。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朗读指导朗读指导 xng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枝叶稀疏的桐树深夜。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深夜壶水渐少,很难听到滴漏声音了,所以说“漏断”知晓幽居之人栖息词意速通词意速通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译文:残月高挂在枝叶稀疏的桐树上,滴漏声断了,夜深人静。有谁见到幽居之人独自往来,万物销声匿迹,只有“孤鸿”隐约掠过。译文:它受到惊吓,骤然飞起,又频频回头,心里有怨恨却无人知晓。挑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栖
3、息在寂寞荒冷的沙洲上。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自由朗读诗歌,并思考:1.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中所吟咏的对象是什么?诗词赏析诗词赏析孤鸿2.孤鸿的“孤”体现在哪里?结合具体词句分析。处境之“孤”:“缥缈孤鸿影”可以看出“孤鸿”飘零失群、孤独无依。心理之“孤”:“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可以看出孤鸿惊恐不已,心怀幽怨,却无人知晓。3.孤鸿出现的环境有什么特点?“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寂寞清冷。“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在这寂寞清冷的月夜中,形单影只的仅仅是孤鸿吗?谁见幽人独往来。“幽人”是幽居之人,也就是
4、词人苏轼。“孤鸿”和苏轼之间是什么关系?“孤鸿”就是苏轼自己。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四十四岁。这一年,苏轼被监察御史何正臣、舒宜及李定等人罗织罪名,上书弹劾,说他写诗讽刺新法、诽谤朝廷,将其逮捕入狱,构成历史上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创作背景创作背景孤鸿失群,幽人失志。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免死被贬,惊魂未定的其实是苏轼自己。“恨”意为遗憾不满,苏轼为什么而遗憾不满呢?1.没有知己与他志同道合而遗憾。2.因莫须有的罪名获罪而愤懑不平。3.苏轼被贬黄州,无法实现理想抱负,因此感到非常遗憾。即使处境悲凉,心中幽怨,孤鸿却不栖寒枝,独宿沙洲。孤鸿具有怎样的品质?孤傲、高洁。可是鸿本身就是不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