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修订说明.ppt
《考试大纲修订说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大纲修订说明.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说明年考试大纲修订说明语文教育部考试中心2016 年10 月 甲乙丙三套卷同时变化 不一定考小说 文言稳定,丙卷2016 年多200 字阅读量,要减少 社科文难度有所下降 不一定是 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作文的目的的反宿构反套作 古诗一选择题一主观题 名句题稳定修订前的准备p 座谈、问卷调查n来自百所高校的2000余名教师参与了调查问卷n在使用全国卷召开了面向教研人员和中学教师的座谈n与在读高中生面对面的交流p 专家论证研究n组织了由命题专家、教育心理测量专家、语文课程教育专家、课标修订专家、教材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组成的专业队伍,召开过十多次会议论证研讨。p
2、 题型、阅读量试测n在六省市进行过题型和阅读量的测试考核目标修订p 考核能力目标表述学科化n识记原:指识记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64篇背诵课文与2016年同考核目标修订p 考核能力目标表述学科化n理解原: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现: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考核目标修订p 考核能力目标表述学科化n 分析综合原: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能力层级。现: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
3、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考核目标修订p 考核能力目标表述学科化n 探究原: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现: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新,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考试内容修订修订前 修订后必 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必 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选 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古代诗文阅读必 考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写作 写作试卷结构修订(修订前)内容 分
4、值 题型现代文阅读9 分 3 道选择题文言文阅读19 分 3 道选择题+1 道主观题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2 道主观题名句名篇默写6 分 3 道填空题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 道选择题+3 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 道选择题+3 道主观题语言文学运用20 分 3 道选择题+2 道主观题写作60 分 1 道作文题试卷结构修订(修订后)内容 分值 题型现代文阅读(一)9 分 3 道,选择题现代文阅读(二)12 分 3 道,选择题+主观题现代文阅读(三)14 分 3 道,选择题+主观题文言文阅读19 分 4 道,选择题+主观题古诗文阅读11 分 2 道,选择题+主观题名句名篇默写5 分填
5、空题语言文学运用20 分 5 道,选择题+主观题写作60 分 1 道作文试卷结构修订(分值变化图)试卷结构修订(阅读量)文学类、实用类列为必考的依据p 实施意见要求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n高校人才选拔要求“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审美能力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筛选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高校对合格入学新生必备能力和素养的要求。n课程标准要求 现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中将“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列为必修内容。文学类、实用类所覆盖的文体p
6、 文学类文本阅读 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改纲前后表述并无变化。p 实用类文本阅读 包括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等。改纲前后表述并无变化。修订的解读p 服务选拔n题型设置更合理n提高试题区分度n提高试卷的效度p 导向教学n通过考查更好引导考生注重语文必备知识的积累,注重语文关键能力的全面提高,注重语文的学科素养即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正确人生价值的树立。第二部分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p 扩大素材选取范围p 加入图、表等元素丰富文本呈现形式p 研发论证使用新题型p 探索考查更高层级思维能力的方式p 引导对价值观念的思考和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p 扩大素材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试 大纲 修订 说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