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模块四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20593.pptx
《[精选]模块四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20593.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模块四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20593.pptx(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汽车新技术概论第四章 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复习提问:1、新能源汽车主要有哪些?2、油电混合汽车的主要优点?导入新课:自动变速器种类很多,主要有液力自动变速器(A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无级自动变速器(CVT)。从技术发展角度看,关键是电子技术、电液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第三章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上一页 下一页【教学目标】掌握和理解自动变速器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各种变速器的基本原理,自动变速器主要有液力自动变速器(A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无级自动变速器(CVT)。了解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控制系统。上一页 下一页【教学要求】知识要点 能力要求 相关知识液力变矩器 熟悉
2、其基本组成部件,以及变矩器的基本原理。变矩器的特性曲线以及与汽车的匹配方法。行星齿轮变速器 掌握行星齿轮的基本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和拉维奈尔赫式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速比的计算方法。太阳轮、齿圈、行星齿轮架、行星齿轮。AT、AMT了解AT、AMT自动变速器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掌握AT、AMT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区别,相互之间的优缺点、适用范围。AT、AMT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自动控制、变速器换挡的自动控制、发动机节气门开度的自动控制。无级自动变速器(CVT)掌握各部分的组成以及功能,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画出原理图,掌握其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控制原理
3、模型图及控制原理无级变速器由电控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传动装置、速比调节装置、安全缓冲装置和金属带组成.自动控制系统 了解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了解换挡规律通过分析两种控制系统的类型来认知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以及单参数、双参数的自动换挡规律控制,以及最佳动力性、最佳经济性换挡特性。第四章 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4-1 自动变速器技术综述4-2 液力变矩器 4-3 液力自动变速4-4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4-5 无级变速器CVT4-6 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系统 本章小结上一页 下一页4-1 自动变速器技术综述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自动变速器种类很多,主要有液力自动变速器(A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
4、速器(AMT)、无级自动变速器(CVT)。从技术发展角度看,关键是电子技术、电液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1.液力传动自动变速器液力传动是以液体动能传递能量的叶片传动机械,液力自动变速器由三大部分组成: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本体、控制系统。液力变矩器具有无级连续变速和变矩的能力,对外部负载有良好的自动调节和适应性能,从根本上简化了操纵。它既具有离合器的功能,又使发动机与传动系之间实现“柔性连接和传动,因而将发动机和底盘这两大振动源分隔,减轻了车辆的振动,提高了车辆乘坐舒适性,使车辆起步平稳,加速均匀、柔和。目前,广泛应用的液力自动变速器是液力变矩器与机械传动部件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在原有液
5、力变矩器的基础上,利用液力传动、机械传动和功率分流原理,改变和改善变矩器的特性,使之能与多种发动机进行理想的匹配,使各种车辆获得良好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液力自动变速器综合了液力传动技术、液压控制技术、机械传动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成为现代汽车普遍采用的一种自动变速器(简称AT)之一。2.有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是在定轴式齿轮变速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齿轮变速器与电液控制系统组成。定轴式齿轮变速器是有级排挡的传动机械,以其效率高、成本低、生产技术成熟的特点而获得广泛应用,但这种变速器存在着换挡频繁、劳动强度大、动力中断、以及驾驶员水平对车辆行驶性能有较大影响等缺陷,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微电脑控制
6、技术的应用,现已研制出以机械式手动起步,而换挡自动控制的有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1983年日本五十铃公司最先开发出电子控制全机械式有级自动变速器NAVI5,装于ASKA轿车,以60km/h行驶时,比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省油10%30%左右,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此后,美国、欧洲一些国家的汽车公司也相继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有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理论是:驾驶员通过加速踏板和选挡器(包括排挡范围、换挡时机、巡航控制等),各种传感器随时检测车辆工况,微电脑接收并处理信号输出指令,通过电动和液压分别对油门开度、离合器接合及换挡三者进行控制,以执行最佳匹配,从而获得最佳的行驶性能、平稳起步性能和迅速换挡的
7、能力。有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具有自动变速的优点,又保留了齿轮式机械变速器传动效率高、价廉、容易制造的长处,但与液力自动变速器相比,自动换挡控制的难度较高而且控制精度的要求也很高。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3.电子控制无级自动变速器 省油、降低排气污染、操纵简便、行驶舒适的无级变速器(简称CVT)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早期通过控制双锥体改变接触半径获得传动比连续变化的方法,因接触部分挤压应力太高而难于实用化。目前中小轿车上使用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器,以金属三角带进行传动,简称为CVT。这种金属三角带是荷兰VDT 公司的专利,它利用10层厚0.2mm 的铝合金薄铜带串上约280片三角形的钢片制成,这种金属
8、三角带可承受很大的拉力和侧向压力,钢带装在工作半径可变的带轮上,靠液压改变带轮的半径来改变速比,如图4.2。CVT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实现全程无级变速,电子控制机构可以使CVT在各种工作状态下保持最佳的传动比和平滑的换挡,使汽车具有良好的牵引性能,驱动力与车速曲线呈平稳圆滑下降。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图4.2 CVT 带轮传动变速结构示意图CVT变速器由电子控制部分、液压控制部分、液力变矩器和机械无级变速器等组成,机械无级变速器主要由金属三角带、可变槽宽带轮、一组行星齿轮机构、一组前进多片离合器、一组倒挡多片制动器等组成,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槽宽由液压油缸来控制改变,从而改变了三角带与带轮的接触位
9、置获得可变的传动比,执行变速。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4-2 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是AT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液力变矩器(Torque Convener,简称TC)通过液体与工作轮叶片的相互作用,将机械能转换为液体能来传递动力,通过液体动量矩的变化来改变转矩的传动元件,具有无级连续改变速度与转矩的能力。它对外部负载有良好的自动调节和适应性能,从根本上简化了操作;它能使车辆平稳起步,加速迅速、均匀、柔和;由于用液体来传递动力,进一步降低了尖峰载荷和扭转振动,延长了动力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乘坐舒适性和车辆平均行驶速度以及安全性和通过性。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1.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液力
10、变矩器的构造液力变矩器的构造与液力偶合器基本相似,主要区别是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加装了一个固定的工作油导向工作轮-导轮,并与泵轮和涡轮保持一定的轴向间隙,通过导轮座固定于变速器壳体,为了使工作油有良好循环以确保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各工作轮都采用了弯曲成一定形状的叶片。图4.3是液力变矩器的构造简图,主要由可旋转的泵轮B和涡轮T,以及固定不动的导轮D三个元件组成。常用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轮用铝合金精密制造,或用钢板冲压焊接而成,泵轮与液力变矩器壳连成一体,用螺栓固定在发动机曲轴后端的凸缘或飞轮上(或通过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壳体做成两半,装配后焊成一体(有的用螺栓连接),涡轮通过从动轴与变速器的其它部件相
11、连,导轮则通过导轮座与变速器的壳体相连,所有工作轮在装配后,形成断面为循环圆的环状体。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Flash2)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正常工作时,贮于循环圆内腔中的工作油,除绕液力变换器轴做圆周运动以外,还在循环圆中循环流动;与偶合器的不同是,由于多了一个固定不动的导轮,在液体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导轮给涡轮一个反作用力矩,从而使涡轮输出力矩不同于泵轮输入力矩,因而具有“变矩”的功能。液力变矩器不仅传递力矩,且能在泵轮力矩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涡轮的转速不同而改变涡轮输出的力矩。发动机运转时带动液力变矩器的壳体和泵轮一同旋转,泵轮内的工作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泵轮叶片外缘冲向涡轮,并沿
12、涡轮叶片流向导轮,再经导轮叶片流回泵轮叶片内缘,形成循环的工作油,导轮的作用是改变涡轮上的输出力矩,由于从涡轮叶片下缘流向导轮的工作油仍有相当大的冲击力,只要将泵轮、涡轮和导轮的叶片设计成一定的形状和角度,就可以利用上述冲击力来提高涡轮的输出力矩。液力变矩器中液体同时绕工作轮轴线作旋转运动和沿循环圆的轴面循环旋转运动,如图4.3箭头所示,轴面循环按先经泵轮,后经涡轮和导轮,最后又回到泵轮的顺序,进行反复循环。变矩器工作原理如图4.4所示。图中F为单向离合器。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图4.4 变矩器工作原理图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2.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可用特性参数评价,用特性曲线来描
13、述。如图4.5所示。从特性曲线可以全面了解液力变矩器在各种不同工况时的性能。经常用到的有外特性曲线和原始特性曲线,有时还用到全特性曲线。图4.5 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曲线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1)液力变矩器的外特性曲线外特性曲线表示液力元件的扭矩、效率与输出转速的关系,一般由试验得出。通常是在试验时,保持nB为定值,测定MT=f(nT)及MB=f(nT),然后计算效率=f(nT)。最后绘成曲线,如图4.6。液力变矩器的外特性曲线,通常还用另一种表示方法:在试验时保持MB为定值,测定MT=f(nT)及nB=f(nT),然后计算的=f(nT),最后绘成曲线如图4.7。图4.6 液力变矩器的外特性曲
14、线 图4.7(定力矩试验)液力变矩器的外特性曲线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2)原始特性曲线 在外特性曲线基础上,原始特性曲线是以B=f(i)、=f(i)、K=f(i)的形式来表示的特性曲线,如图4.8。上述外特性与原始特性是一般牵引工况的特性曲线,位于直角坐标的第I象限内。在某些工作机上由于载荷的特点工作区域超出第I象限,此时的特性曲线称全特性曲线。全特性曲线表示的是反传工况、制动工况特性。3)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参数主要有:泵轮力矩MB、泵轮转速nB涡轮力矩MT、涡轮转速nT、传动比i、变矩系数K、循环圆直径D、传动效率等。i=nT/nB,K=MT/MB 图4.8 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曲线 3.液力
15、变矩器与整车的匹配汽车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性能。只有做到两者间的合理匹配,才能使液力变矩器、机械传动部分和操纵部分相互协调,将发动机的特性优良的转换为工作机的特性。因此,在选用液力变矩器时,匹配是个重要问题。1)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原则为使工作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理想的匹配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1)液力变矩器零速工况的输入特性曲线通过发动机的最大实用扭矩点,以使工作机在载荷最大时获得最大输出扭矩;(2)液力变矩器最高效率工况的输入特性曲线通过发动机最大实用功率的扭矩点,同时高效范围在发动机最大实用功率点附近,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利
16、用率。(3)经济性能好,如电动机应始终在额定工况运转,内燃机应在比油耗最低的区域运转。(4)满足工作机使用中的特殊要求。如轿车要求噪声小和舒适性好。实际上,同时满足以上四点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之间互相矛盾和相互制约,所以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应根据工作机器的具体要求和特点,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分清主次进行研究分析。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匹配方案的确定,一般是给出几个方案同时进行动力性能计算,通过对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全面分析比较,最后选取一种最好的方案。目前,确定液力变矩器与内燃机最合理的匹配应从机器最高生产率和最佳经济性来考虑。在工作范围内,平均输出功率最大和平均燃料消耗最小是最合理的匹配。2
17、)实现匹配方案的方法(1)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都已给定。由式 可知,改变B(B泵轮力矩系数、液体重度)可使输入特性的位置移动。改变B,选用具有不同B的变矩器,可改变共同工作范围。如采取设计叶片形状,泵轮叶片可旋转、导轮叶片可旋转、双导轮或双涡轮等措施,不仅改变B同时也会改变其他性能参数如K、i、等。B增大时共同工作范围向低转速区移动。(2)发动机给定和液力变矩器型式的确定。由式 可知,增大D,共同工作范围左移,减小D,同工作范围右移。见图4.9。图4.9 循环圆直径对共同工作范围的影响4-3 液力自动变速器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性能虽然很好,但从经济性考虑,它不能完全满足车辆
18、改变速度和变化动力两方面的要求,故需与齿轮传动串联或并联,以扩大其传动比与高效率工作范围。行星齿轮传动易于实现自动化、结构紧凑、质量轻,特别是其具有与液力变矩器可实现功率分流的长处,故目前AT中多为此型。显然机械传动在AT中属于辅助地位,故又称其为辅助变速器,这样完整的AT是由3部分组成:液力变矩器、齿轮变速器、自动换挡控制系统。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1.行星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行星齿轮变速器通常由23个行星排组成行星齿轮机构,但其工作原和基本结构,可由最简单的单排行星齿轮机构来说明。简单的行星齿轮机构通常称为三构件机构,三个构件分别指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这三构件如果要确定相互间的运动关系,一
19、般情况下首先需要固定其中的一个构件,然后确定谁是主动件,并确定主动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结果被动件的转速、旋转方向就确定了。如图4.10分别为三种情况。图4.10 简单行星齿轮旋转方向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太阳轮t、内齿轮q和行星架j三个组件中,可任选两个分别作为主动件和从动件,而使另一组件固定行动,或使其运动受一定的约束,则整个轮系即以一定的传动比传递动力,称该行星排具有两个自由度。根据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运动特性方程式:可以看出,在太阳轮、内齿圈和行星架这3个基本组件中,可以任选其中两个基本组件分别作为主动件和从动件,只要给定第三个基本组件确定的运动,即可得到确定的速比。下表分别列出各种可能的
20、情况:表4-1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各种可能的情况固定组件 主动组件 被动组件 传动比i 传动方式1 内齿轮 太阳轮 行星架 减速增扭传动2 太阳轮 内齿轮 行星架 减速增扭传动3 行星架 太阳轮 内齿轮=减速增扭倒挡传动4 太阳轮 行星架 内齿轮 加速减扭传动5 内齿轮 行星架 太阳轮 加速减扭传动6 行星架 内齿轮 太阳轮 加速减扭倒挡传动7 基本组件都没有被固定,亦即无任何一组组件被动,又无 自由转动 任意二组组件连成一体,各基本组件可以自由转动 空挡状态8 任意两组组件相互连接 直接传动注:nt、nq、nj分别表示太阳齿轮、齿圈、行星架的转速,=Zq/Zt称为行星排的特性参数。Z代表
21、齿轮的齿数,下标表示相应的齿轮。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2.典型的行星齿轮机构在自动变速器上使用的行星齿轮机构,应用较多的有辛普森齿轮机构和拉维奈尔赫齿轮机构,此外还有各公司自主开发的独特组合齿轮机构。早期轿车自动变速器常采用2个前进挡或3个前进挡,新型轿车自动变速器大部分采用4个前进挡;前进挡的数目越多,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离合器、制动器及单向超越离合器的数目就越多;离合器、制动器、单向超越离合器的布置方式主要取决于行星齿轮变速器前进挡的挡数及所采用的行星齿轮机构的类型,对于行星齿轮机构类型相同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来,其离合器、制动器及单向超越离合器的布置方式及工作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解各种行同
22、类型行星齿轮机构所组成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是掌握各种车型自动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的关键,目前自动变速器所采用的行星齿轮机构的类型主要有两类,即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和维奈尔赫式行星齿轮机构。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1)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是由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和相对的换挡操作组件组成的,目前大部分自动变速器采用这种行星齿轮变速器;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是一种十分著名的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由两个内啮合式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组合而成。其结构特点如下:(1)前后两个行星排的太阳轮连接为一个整体,称为前后太阳轮组件。(2)前一个行星排的行星架和后一个行星排的内齿圈连接为另一个整
23、体,称为前行星架和后内齿圈组件。(3)输出轴通常与前行星架和后内齿圈组件连接。如图4.11。图4.11 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传动原理图1.前齿圈 2.前行星齿轮 3.前行星齿轮架和后齿圈组件 4.前后太阳轮组件 5.后行星轮 6.后行星齿轮架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根据前进挡的挡数不同,可将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分为辛普森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器和辛普森普森式4挡行星齿轮变速器两种。在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中设置5个换挡操作组件:2个离合器、2个制动器和1个单向超越离合器,即可使之成为一个具3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的行星齿轮变速器。这5个换挡操作组件的布置(如图4.12)所示,离合器C1用于连接输入轴和前
24、后太阳轮组件,离合器C2用于连接输入轴和前内齿圈,制动器B1用于固定前后太阳轮组件,制动器B2和单向超越离合器F1是用于固定后行星架,制动器B1和B2可以使用带式制动器或片式制动器。(a)结构(b)换挡执行组件的布置图4.12 辛普森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器1.输入轴 2.倒挡及高速挡离合器 3.前进离合器毂及倒挡及高速挡离合器毂 4.前进离合器毂和前齿圈 5.前行星齿轮架 6.前后太阳轮组件 7.后行星齿轮架和低挡及倒挡离合器毂 8.输出轴C1.倒挡及高挡离合器C2.前进制动器B1.2挡制动器B2.低挡及倒挡制动器F1.低挡单向超越离合器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这5个换挡操作件在各挡位的工作情况见
25、表4-2。由表中可知,当行星齿轮变速器处于停车挡和空挡之外的任何一个挡位时,5个换挡操作件中有两个处于工作状态(接合、制动或锁定状态),其余3个不工作(分离、释放或自由状态);处于工作状态的两个换挡操作件中至少有一个是离合器C1或C2,以使输入轴与行星排连接,当变速器处于任一前进挡时,离合器C2处于接合状态,此时输入轴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前内齿圈接合,使前内齿圈成为主动件,因此,离合器C2也称为前进离合器。倒挡时,离合器C1接合,C2分离,此时输入轴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前后太阳轮组件接合,使前后太阳轮组件成为主动件,另外离合器C1在3挡(直接挡)时也接合,因此离合器C1也称为倒挡及高挡离合器。制动器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模块 现代汽车 自动变速器 技术 2059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