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和骨盆创伤的康复.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脊柱和骨盆创伤的康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柱和骨盆创伤的康复.ppt(1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脊柱和骨盆创伤的康复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附属康复医院)骨科 胡超华1学习要求 掌握脊柱损伤的康复治疗的原则、步骤。掌握骨盆骨折的康复治疗的原则、步骤。熟悉脊柱骨盆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和康复评估。了解脊柱骨盆损伤的原因,发病机制。2第一节 寰枢关节半脱位3内容 概述 临床特点(一)临床表现(二)临床类型 康复评定1.疼痛评定2.颈椎关节活动度评定3.影像学评定 康复治疗1.颈椎牵引2.手法复位3.颈托固定4.物理因子治疗5.等长抗阻训练6.局部阻滞7.手术治疗4概述 寰枢关节由寰椎下关节面和枢椎上关节面连接构成。关节面近乎水平位,关节囊松弛,这种结构有利于寰枢椎间最大限度的旋转(占整个
2、颈部旋转运动的一半)。除旋转活动外,寰枢椎关节在颈椎屈曲活动时有15左右的活动范围。5概述 寰椎无椎体,压缩负荷全部由寰枢椎外侧关节承受,又因该关节有较大幅度的活动,易引起反复损伤,从而加剧了退行性改变。6临床特点(一)临床表现1.多数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也有少数患者无明确的外伤史(先天畸形、感染、肿瘤)。2.症状: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颈部疼痛,疼痛可波及到枕部或半侧头部;头痛、眩晕严重者出现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7临床特点(一)临床表现 3.体征:患者表现颈项强直,头颈向一侧倾斜,颈部活动明显受限,不能平卧。体查可出现患侧颈部明显肌肉紧张,枢椎横突部压痛,有明显的
3、隆凸感,两侧不对称。严重者可出现上臂及手指麻木,四肢乏力,行走不稳等,甚至可出现四肢不完全瘫。8临床特点(二)临床类型根据患者受伤时外力的方向不同,将寰枢关节半脱位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寰椎前脱位 多为寰椎横韧带断裂或部分断裂,导致寰椎失稳前移,齿状突向后移。正常情况下,寰齿前间隙(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是成人2mm,小孩3mm,若超过此范围即为前脱位,若达到4mm,则确诊为前脱位。10(2)寰椎侧向脱位 寰椎向侧方移位,使双侧的齿侧间隙形成一侧宽,一侧窄的不对称现象。若双侧的齿侧间隙宽度差3mm时,可诊断寰枢关节侧向脱位。临床特点(3)旋转脱位 在临床上较
4、常见,可分为寰椎旋转或枢椎旋转。寰椎旋转可带动头部一起旋转,X线片上可见寰椎的两侧块不对称,呈现一侧宽一侧窄的现象。枢椎旋转时X线片可出现棘突偏向一侧,双侧的椎弓根位置不对称。(4)寰椎垂直脱位 表现为寰枢椎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改变,此类脱位在临床上不常见13康复评定1.疼痛评定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152.颈椎关节活动度评定康复评定3.影像学评定 X 线片评定 通过正侧位、张口位及枕颏位可以进行诊断。如:寰齿前间隙(ADI)2mm,双侧的齿侧间隙差3mm,寰椎前弓结节向上或向下移位超过正常范围,寰椎或枢椎明显旋转改变等。17CT/MRI评定CT 及其
5、三维重建清晰显示骨结构,对了解寰枢椎半脱位情况有很大的帮助。MRI 能直观显示关节囊、韧带及颈髓情况,能显示病变软组织、血管翳及血肿、肿瘤,在寰枢区疾病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康复治疗1.颈椎牵引 用枕颌吊带进行坐位牵引 牵引力为体重10 15,牵引角度为颈椎中立位,牵引时间为20min。每日1 次,10 次为1 个疗程。治疗作用(1)制动、解除颈部肌肉痉挛(2)恢复生理曲线和寰枢关节结构(3)减轻局部的创伤性反应 24 注意事项 对年龄偏大,尤其是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其它颈椎间隙病变的患者,牵引时要小心谨慎,血压控制稳定后。从小重量(3kg 左右)开始,有不适感缩短治疗时间,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增加重量
6、(15kg)和延长治疗时间(30min)。25康复治疗2.手法复位 有助于矫正椎间关节的不稳定,缓解肌肉痉挛;但此种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有经验的操作者进行。3.颈托固定 进行手法复位或颈椎牵引后,要用颈托加以固定,以保持颈椎的固定性尤其在患者坐位、站位或行走时使用。26 正骨手法,操作如下。定点旋转复位法:根据患者偏歪棘突旁的软组织肿胀、压痛,上下棘突不等宽体征,采用定点旋转复位法,即患者坐于方凳上,医生站于患者的后方,先用推拿理筋手法,放松局部肌肉,清除患者心理上的紧张状态。然后用双手拇指触诊法查清偏歪棘突,如患椎棘突向右偏歪,医生左手拇指定位在偏歪棘突旁,右手、右腕、右前臂、右上臂
7、呈半环型将患者的右颊,前颌,左颊部扣住,形成固定杠杆,以左手拇指定位点(偏歪棘突旁)为支点,运用适当的力度,试予以轻轻摇动旋转3 至5 次后,突然右前臂用力向右,左拇指向左推动偏歪棘突,即可觉指下微动,同时伴有“喀”地声响,再行理筋推拿手法,治疗即告完成。如果患者棘突向左偏歪,则操作方法与此相反。悬颅垫枕复位法:悬颅垫枕复位法,让患者取仰卧悬颅位,颈部垫上一个直径约10cm 的荞麦皮圆形枕头,施术者于患者头部正前取坐位,左手托住患者寰枕部,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顶住寰枢椎的两侧,右手置于对侧下颌部,右手向患侧旋转并稍下施力,至弹性限制位时,突发有控制的扳力和旋转力,左手拇指和食指用适当的力量向后上
8、方推挤,同时向右前方旋转寰枢椎,动作要轻快,发力要有控制,这时会听到关节复位的“卡嗒”声,复位成功,手法复位宣告结束,再予以理筋手法,事后嘱患者行颈部功能锻炼。康复治疗 4.物理因子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包括中频电刺激、脉冲磁、低周波、超短波等。28治疗作用:(1)镇痛(2)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有利于炎症消散(3)断调波具有锻炼骨骼肌,提高平滑肌张力的作用(4)作用于神经节或神经节段时可产生区域反射作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调制中频电刺激的止痛机制(1)每次脉冲刺激均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1 次引发“闸门”关闭效应,切断痛觉传导通道,从而发挥镇痛作用;(2)可产生明显的揉、搓、拍、颤等节律性脉冲电刺激
9、,有效地改善组织血液及营养供应,加速代谢产物排出,从而发挥止痛效应。30康复治疗5.等长抗阻训练 训练方案:下颌稍内收治疗师掌根分别置于患者枕后方、痛侧侧后方及侧方、健侧侧方,缓缓用力对抗,持续10s,其中最初及最后2s 较缓慢的增加及降低张力,中间6s 作持续的高强度等长收缩,即治疗师和患者相互用力的方向约45。枕后部、痛侧侧后部及侧方肌力训练各5 10 次,健侧侧方肌力训练2 3 次。31康复治疗6.局部阻滞局部阻滞是直接把药物用到病变点,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有利于肌肉放松。7.手术治疗(1)适应症(2)手术目的:复位、减压、稳定(3)术式的选择:根据患者不同的脱位类型可分
10、别选择寰枢椎融合、寰椎后弓切除、枕颈融合和齿突切除等手术治疗。32康复治疗五、健康教育(1)睡眠时枕头高度要适中,保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做颈椎“米”字保健操(2)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及快速转头等不良习惯(3)积极治疗咽部炎症等疾患(4)加强颈项肌肉功能的锻炼(5)预防颈部外伤33第二节脊柱损伤34主要内容 概述 临床特点(一)常用检查方法(二)分类 康复评定(一)脊柱活动度评定(二)颈背腰部肌力评定(三)脊柱稳定性评定 康复治疗(一)颈椎骨折的治疗(二)胸腰椎骨折的治疗35一、概 述 脊柱骨折(fracture of the spine)十分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6,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最多
11、见。脊柱骨折可以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特别是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有脊髓损伤或臂丛损伤者,能严重致残甚至丧失生命。36概述 颈椎724 块椎骨 胸椎12 腰椎5 脊柱组成 一块骶骨 一块尾骨 椎间盘及椎间关节37n脊柱的解剖 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韧带、椎间盘及椎间关节连接而成。其中,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及尾椎35块。随着年龄的增长,5块骶椎融合成1块骶骨,尾椎也融合成1块。38 从侧面观,脊柱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弯曲组成,其中,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骶曲凸向后。前 侧后39 脊柱分成前、中、后三柱:前柱包括椎体前2/3,纤维环的前半部分和前纵韧带。中柱包括椎体的后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脊柱 骨盆 创伤 康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