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1 空气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贡献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二、空气的组成2、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2、燃烧停止后,冷却,打开弹簧夹,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P O2 P2O5五氧化二磷点燃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实验原理:红磷+氧气1、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大量白雾”吗?答:不能,烟是固体微粒;雾是小液滴。2、红磷为什么要足量?若不足,会产生什么误差?答:红磷足量才能将氧气消耗完,是测定更准。3.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1/5,会有什么原因呢?答:(1)红磷的量不足;(2)装置漏气;(3)有部分水留
2、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4)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夹子;4、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大于1/5,会有什么原因呢?(1)点燃红磷后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过慢。导致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2)止水夹未夹紧。燃烧时导致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实验成功的关键:(1)装置不能漏气;(5)集气瓶中加少量水(防止高温熔融物使瓶底炸裂)(2)红磷应过量(3)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4)待红磷燃烧完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例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步骤如下: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先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燃烧停止后,松开弹簧夹。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3、填序号)(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的目的是;(3)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含量明显低于集气瓶容积,请你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4)通过该实验可得出关于空气成分的结论是;(5)红磷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出氮气的性质: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无色的气体,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3、空气的组成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稀有气体氮气及其他气体杂质78%21%0.03%0.03%0.94%(N2)(O2)(CO2)(H2 O)(体积分数).纯净物和混合物(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化学符号表示如:N2、O2、CO2、P、
4、P2O5、H2O(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各组分之间保持自己的性质不变。没有化学符号如:空气 海水 河水 矿泉水 饮料 合金等 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 B 部分结冰的自来水 C 食盐水 D 75%的医药酒精2、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混合物的是()A干冰 海水 B铁矿石 食盐水 C氢气 CaCO3 D冰 空气3、下列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 B自来水 C河水 D冰水混合物ABD课堂练习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 是()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2、在100升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大约是()A 78升 B 7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气 化学 上册 第二 单元 课件 新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