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探讨.ppt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探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探讨.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探讨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数学交流的调查与思考 一、问题提出 在现实教学中,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现状如何呢?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又是如何?其有效性又是怎样?二、调查设计 三、调查统计及分析 1“学生”的现状 2“教师”的现状 四、几点思考 1 学生呼唤课堂上数学交流,该怎么办?2 学生交流存在有效性缺失,该怎么办?(1)学生参与率低(2)交流出现不充分、不深入 主要有下列几种现象:现象之一,各持已见,放任自流 现象之二,注意分散,思维表浅 现象之三,“放”而无序;或只“放”不“收”;或收之过急等。(3)组织效率低 3 课堂提问存在有效性缺失,该怎么办?二、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
2、学 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一、创设生活情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例: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使用“线段、射线、直线”在讲授“线段、射线、直线”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光线,学生看到这样的情景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亮点间的一部分,这样学生也很快就能认识到,这就是线段,且线段有两个端点。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就形成了一条直线。课例:生活中的平移-毕笑如(广州市113 中学).FLV 二、创设动手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例: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 创
3、设了这样的动手实践平台:将学生按每组4 人分组,以组为单位按要求动手实践:1、制作等腰三角形纸片,并标上顶角、底角、腰、底边。2、把纸片对折,让两腰重叠在一起。3、提出问题;你们能发现什么?4、讨论你们的发现,写出结论。此要求提出后,学生有做纸片的、折纸片的、度量的、议论的等等汇集成一片,整个课堂的教学都呈现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热烈气氛。他们纷纷展示各自的成果:1、两个底角相等,2、两腰相等,3、折痕是对称轴,4、折痕是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5、折痕把底边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三、营造宽松和谐教学环境,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困生,面向全体。例:七年级下第七章复习题第9 题解方程组
4、 四、激活教材,学以致用,把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水平回归,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回归。例:“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o”五、加强思维的训练力度,提高思维能力。例: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下P17练习第3 题:编一道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使所列方程是3x+4(45-x)=150,并与同学交流比较。六、注重评价过程,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 数学教学课堂生成策略 1.发现问题“学贵有疑,疑而出新”例:学习一元二次方程 2 顺应出格“见风使舵,顺水推舟 马卡连柯说:教学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例:师: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那么接下来大家说应该探讨哪些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呢?生1: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形状?教师本来的预设是想让学生最好先提出平行四边形,然后依次把矩形、菱形、正方形和等腰梯形的中点四边形逐一进行讲解。或许是刚上完梯形这一章节,所以有很多同学都先提出了梯形的中点四边形,见此现状教师立刻改变了教学步骤。师:好!那么我们先从梯形着手看一下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哪种特殊四边形,大家能否根据上一个例题自己判断出来呢?学生开始动手画图探究。教师预想学生会说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结果学生生成了三种答案:生2 认为是平行四边形(正如我所愿),生3 认为是矩形,生4 认为菱形(其实学生都是根据画图猜想的)。此
6、时,教师并没有马上充当裁判的角色,而是来了一个追问:在这三种答案中,你们能够肯定梯形的中点四边形一定会是什么图形吗?为什么?.矩形有可能吗?菱形有可能吗?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呢?3 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例: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满200 减80”顾客损失49 元,京城华堂商场被告欺诈(原价618 元的羽绒服是打完九五折后才减价的)。展示了这则新闻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你知道顾客损失的49 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6180.95 280)(618 380)=49.1,(2)你认为顾客与商场谁更有理?4 妙用错误“将错就错,变废为宝”富兰克林有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
7、。例:讲授a2-b2=(a+b)(a-b)这个公式后,让学生去分解x4-y4。做对的答案是(x2+y2)(x+y)(x-y),两相对照之后,原来x2-y2还应该继续分解。5 把握学情“因生制宜,因时而化”例:八年级下册的“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开始就提出“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问题,接下来用配方程推导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采用缩小步伐的策略,生成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如何将x2+2ax=b 变形为形如x2=m 的方程?)。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 一、情境创设中的语言设计(1)联系生活语言导入法 例:在等可能事件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游戏幸运抽奖:盒中有28张小纸条每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数学 课堂教学 技能 探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