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课件.ppt
《第12章-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章-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十二章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课堂目标:o 掌握 急性乳房炎的病因与身体状况的评估、预防措施与护理要点;乳房癌病人的身体状况评估、转移征象的观察、并发症的护理以及术后康复指导;乳房良性肿瘤的鉴别。o 熟悉 乳房癌的病理分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功能锻炼的方法。o 了解 乳房疾病的不同致病因素、临床特点、预后及治疗原则。o第一节 急性乳房炎病人的护理o第二节 乳房癌病人护理o第三节 乳房良性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急性乳房炎病人的护理 概述 急性乳房炎是指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病因 哺乳期妇女产后抵抗力下降 乳汁淤积 乳头破损和细菌
2、侵入有密切关系 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化脓性链球菌 临床主要表现 局部炎性肿块 病理o 细菌从乳头入侵后沿淋巴管蔓延到乳腺组织及其间的结缔组织,或直接侵入乳管,上行至腺小叶,从而引起急性化脓性感染。o 早期为蜂窝织炎样表现,数天后可出现炎性脓肿。表浅脓肿可向外溃破或破入乳管自乳头溢出;深部脓肿还可穿至乳房与胸肌间的疏松组织中,常形成乳房内脓肿、乳晕下脓肿或乳房后脓肿,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脓毒症。主要临床表现 局部:红、肿、热、痛 硬块波动感(脓肿形成)全身:中毒症状(寒战/高热、败血症、WBC升高)辅助检查o 血常规、穿刺抽脓液治疗原则o 控制感染、排空乳汁。o 未形成脓肿之前:局部热敷
3、、药物外敷或理疗、应用抗菌药物。o 脓肿形成后: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o 急性疼痛 与乳房肿胀、感染、脓肿切开引流有关。o 体温过高 与炎症反应有关。o 知识缺乏 缺乏哺乳期乳房保健知识。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保证足量水分的摄入。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劳逸结合。加强哺乳期乳房的清洁护理,提高抗感染和修复能力。病情观察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局部炎性肿块有无改变。了解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变化,必要时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治疗配合防止乳汁淤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控制感染对症处理切口护理心理护理 解释疼痛及不能有效母乳喂养的原因,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保持心
4、情舒畅。健康指导指导产妇正确晡乳 轮流保持乳头和乳晕清洁纠正乳头内陷处理乳头破损预防或及时治疗婴儿口腔炎症,禁止含头睡觉。护理评价o 病人乳房疼痛及高热是否缓解;切口引流是否通畅;是否掌握了正确哺乳及排空乳汁的方法;能否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第二节 乳房癌病人护理概述 乳腺癌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乳房疾病。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是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男性乳房癌的患病比例仅在1以下。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伴发浸润性癌者,不在此列)。此型属早期,预后较好。早期浸润性癌:包 括 早 期 浸
5、 润 性 导 管 癌(癌 细 胞 突 破 管 壁 基 底 膜,开 始 向 间质 浸 润),早 期 浸 润 性 小 叶 癌(癌 细 胞 突 破 末 梢 乳 管 或 腺 泡 基 底 膜,开 始向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此型仍属早期,预后较好。浸润性特殊癌:包 括 乳 头 状 癌,髓 样 癌(伴 大 量 淋 巴 细 胞 浸 润),小 管 癌(高 分 化 腺 癌),腺 样 囊 性 癌,粘 液 腺 癌,大 汗 腺 样 癌,鳞 状 细 胞 癌 等。此型分化一般较高,预后尚好。浸润性非特殊癌:包 括 浸 润 性 小 叶 癌,浸 润 性 导 管 癌,硬 癌,髓 样 癌(无 大量 淋 巴 细 胞 浸 润)
6、,单 纯 癌,腺 癌 等。此 型 一 般 分 化 低,预 后 较 上 述 类 型差,且 是 乳 腺 癌 中 最 常 见 的 类 型,占 80,但 判 断 预 后 尚 需 结 合 疾 病 分 期等因素。其他罕见癌病理 直接浸润:可直接侵及皮肤、胸筋膜、胸肌等周 围组织,严重时使癌块固定于胸壁。淋巴转移:可循乳房淋巴液的四个输出途径扩散。血行转移:乳癌经血运向远处转移者,多发生在 晚期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肺、骨、肝。转移途径病因 月经史及生育史:月经来潮较早或绝经期愈晚的妇女,乳癌的发生率较高;不育或3035岁以后妊娠的妇女,乳癌的发生率较高。家族遗传史:乳癌在家族中的多发性已被证实,母系有乳癌
7、史的妇女,乳癌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1倍。雌激素水平:雌激素的活性与乳癌的发生有很大关系。乳癌多发生在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更年期妇女的卵巢功能逐渐减退,致使垂体前叶的活动增强,使肾上腺皮质产生雌激素雌酮(E1)具有明显致癌作用。60岁以后,肾上腺皮质又可分泌较多的雄激素。这些激素的变化都可以引起乳房腺体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不良饮食习惯:高脂饮食、吸烟、饮酒也是诱发乳癌的重要因素。乳房肿块 特点:为无痛、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易推动。好发部位:乳房外上象限(45%50%)、乳头、乳晕处(15%20%)或内上象限(12%15%)增长:肿块增长速度较快,其变化不
8、受月经周期的影响,肿块增大可侵入周围组织并使乳房的外形变化,可突出于乳房表面。癌块侵及胸大肌筋膜及胸大肌,致使癌块固定于胸壁,不易推动。癌灶侵及皮肤,可延至背部与对测皮肤,形成“铠甲胸”紧缩胸廓,引起呼吸困难。肿块继续增大,使血供相对不足,皮肤溃破,溃疡面易出血,流出恶臭分泌物。o 临床表现乳房外形改变 乳房“酒窝征”:累及乳房Cooper韧带,使其短缩而致癌肿表面皮肤凹陷。乳头回缩、内陷、扁平:邻近乳头或乳晕的癌肿因侵及乳管使之收缩,可将乳头牵向癌肿侧。乳房皮肤呈现橘皮样改变: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卫星结节或条索:晚期癌肿增大与皮肤和胸壁粘连,出现多数坚硬小结
9、。皮肤溃破而形成溃疡 转移征象 腋下淋巴转移:患侧腋窝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肿 大,质硬,甚至融合成不规则团块。肺转移:胸痛、气急。骨转移:局部疼痛。肝转移:肝肿大、黄疸等。特殊类型乳房癌 炎性乳房癌:患侧皮肤红、肿、热且硬,癌肿迅速浸润整个乳房,常累及对侧乳房。预后极差,病人常在发病数月内死亡。乳头湿疹样乳房癌:乳头有瘙痒、烧灼感,之后出现乳头和乳晕区皮肤发红、糜烂、潮湿,进而形成溃疡;有时覆盖黄褐色鳞屑样痂皮,病变皮肤较硬,与周围分界清楚。该型恶性程度低,淋巴转移较迟。临床分期 采用国际抗癌协会(UICC)制定的TNM分期方法,将乳癌分为0期:T(原发癌肿)N(局部淋巴结)、M(远处转移)T
10、0:原发癌瘤未查出。Tis:原位癌(非浸润性癌及未查到肿块的乳头湿疹样乳腺癌)。Tl:癌瘤长径2cm。T2:癌瘤长径2cm,5cm。T3:癌瘤长径5cm。T4:癌瘤大小不计,但侵及皮肤或胸壁(肋骨、肋间肌、前锯肌),炎性乳腺癌亦属之。N0: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N1: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尚可推动。N2: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彼此融合,或与周围组织粘连。N3:有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0 期:TisN0M0 I 期:TlN0M0 期:T0-1N1M0,T2N0-1M0,T3N0M0 期:T0-2N2M。,T3N1-2M0,T4任何NM0,任何T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乳房 疾病 病人 护理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