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案(共7课)19(2022新版).doc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案(共7课)19(2022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案(共7课)19(2022新版).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 物质的变化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教材简析】本课作为单元起始课,让学生在“厨房”这个自己熟悉的地方观察并描述各种物质的特征、用途及其变化,认识到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通过比较厨房中不同物质的变化,发现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和形态,有些变化则产生了新的物质,从而引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本课具有统摄性和基础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观念既是科学的概念,也是哲学的观念。因此,本单元的概念具有观念层面上的意义。而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的,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这些概念,为学生的发展成长
2、奠定基础。【学情分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上课使用的课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吃的各种食物,它们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各种动物、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是由物质构成的。学生对物体一词是比较熟悉的,但学生对物质一词就比较生疏,二者的区别在于物体是学生可见的、可感受到的具体东西,而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抽象。比如铜钥匙是一个物体,它是由铜这种物质构成的。本节课中学生会看到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这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经验上的准备,而这些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背后有哪些科学道理,是需要学生进行探索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
3、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科学探究目标能够对水、食盐、铁锅等厨房中的物质特征进行观察描述。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科学态度目标初步养成乐于观察身边常见物质变化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感受身边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并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物质总是在不断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难点能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教学准备】教师物质变化的视频、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4、。学生水、食盐、玻璃杯、铁锅、苹果等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1.(课件出示课本、桌椅、食物、动植物等图片)问:这些都是什么?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学生交流。2.师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上课使用的课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各种食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各种动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是由物质构成的。3.(课件出示厨房图片)问:你留意过厨房里的物质吗?它们都是什么样的?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例证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身边一些触觉所感知到的实在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明确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厨房里的物质及其变
5、化。二、探索(预设23分钟)(一)观察、描述厨房中的物质材料准备:水、食盐、玻璃杯、铁锅、苹果等厨房中的常见物质、活动手册1.过渡:你家厨房中都有哪些物质?学生交流。 2.(课件出示材料图片)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描述厨房中的这几种物质?预设:颜色、形状、软硬、状态、传热性能、易碎性能等。3.师小结:我们可以借助感官认识,从材料特征、状态特点两个方面观察和描述物质。4.(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仔细观察厨房中常见物质的特征,并记录。(2)根据特征推测它们有什么用途,并记录。(3)组内轻声交流,做好全班汇报的准备。5.小组观察、记录。6.全班交流、汇总。7.师小结:原来,厨房中常见的物质
6、有这么多特征和用途。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描述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厨房中常见物质的典型特征,并根据特征推测可能的用途,渗透物质的特征决定着物质的用途的规律。(二)发现厨房中的物质变化材料准备:水、食盐、玻璃杯、铁锅、苹果等厨房中的常见物质1.过渡:这些物质是一成不变的吗?你们观察过它们发生哪些变化?预设:水会沸腾、食盐会溶解、玻璃会裂开、铁会生锈2.师提问:厨房里你还观察到哪些物质变化?这些变化都相同吗?学生交流。3.师小结: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有些物质变化的较快,有些物质变化的较慢。设计意图这个活动让学生经历头脑风暴,通过观察实验材料、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到厨房中的物质都在变化。
7、同时,学生在大量的实例中会对物质变化的不同有所感触,在比较中提出问题,物质的变化有哪些不同?(三)比较厨房中不同的物质变化材料准备:厨房中常见物质变化的视频。1.谈话:我们已经发现物质变化的速度不一样,除此之外物质的变化还有什么不同呢?2.(播放烧开的水、冰融化、铁生锈、苹果氧化的视频)问:观察物质变化的过程,每种物质变化前后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预设:温度变化、形状变化、状态变化、大小变化、颜色变化3.继续提问:这几种物质变化前后有产生新的物质吗?预设:水在烧开的变化过程中,温度在升高但水本身这种物质没有变;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冰和水仍是同种物质;铁生锈的过程中,产生了容易脱落的铁锈,是新物
8、质;咬过后久置的苹果,颜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4.师小结: 烧开的水和慢慢融化的冰块这两种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温度、大小、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像这样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我们叫物理变化。铁生锈,咬过后久置的苹果,这两种变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像这样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我们叫化学变化。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高清视频观察4个典型物质变化过程,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有的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而有些变化则产生了新的物质,进而提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三、研讨(预设10分钟)1.(课件出示燃放的烟花、生锈的铜狮、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图片)问:这些
9、变化改变的是什么?有新物质产生吗?学生交流。2.出示这三个变化的文字资料,学生自主阅读、理解。3.师小结:这三种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4.教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概括今天所学的内容。5.师小结: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叫物理变化,而有些变化则产生了新物质,叫化学变化。设计意图把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变化延伸到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引导学生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它们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再在学生的解释上用阅读资料的方式加以补充和完善,明确它们在变化的过程中都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巩固所学的
10、知识。四、拓展:给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分类(预设2分钟)学了本节课以后,关注身边常见的物质变化,并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教学后记】2.产生气体的变化【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2课。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知道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同时学生也发现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本课聚焦环节,指出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和判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进而引出探究环节,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引导学生用白醋和水分别与白糖、小苏打、食盐混合,发现白醋与小苏打混合产生了气体(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11、其他均没有产生新物质;二是引导学生利用密封袋来收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三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白醋与哪些物质也会产生气体,通过“微课、演示实验”等方式来观察和交流。研讨环节,指向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有什么特点?和人类有什么关系?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课外调查,探索贝壳(蛋壳)等物质与白醋产生的气体,并与小苏打和白醋产生的气体比较,是否为同一物质?【学情分析】在第1课学习后,学生已经知道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且物质的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学生在三年级的溶解实验中已接触过小苏打,对醋这种物质也比较熟悉,但对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经验不足;学生经历系列科学课的学习后,已具备一定的探
12、究和观察能力,对生活的物质变化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例如产生气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发现有些物质变化会伴随一些特殊现象。能利用感官进行仔细观察、对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能以观察到的变化现象如有气体生成为依据,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科学态度目标能够尊重实验事实,愿意与人交流实验现象,分享观点。产生深入研究物质变化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感受物质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不同物体与水和白醋分别混合实验,细致观察,以实验现象为依据来
13、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难点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准备】教师瓶盖7个、烧杯2个、自封袋1个、小勺3个、滴管2个、食盐、白砂糖、小苏打、水和白醋少许,课件,微课视频。小组瓶盖7个、烧杯2个、自封袋1个、小勺3个、滴管2个、食盐、白砂糖、小苏打、水和白醋少许、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物质在变化,产生了哪些现象?(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等,比如烧开的水和慢慢融化的冰块;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比如生锈的铸铁锅、咬过后放置的苹果,我们说它们发生了化学变化。2.过渡:你看,物质在
14、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出示烟花绽放图片,提问:烟花绽放时有哪些现象?它是化学变化吗?预设:有颜色、声音、光、气味等现象出现。4.小组交流,全班汇报。5.教师小结:烟花绽放时会有光、热、其他颜色产生,它们都是不同于原来的物质,产生了新的物质,都是化学变化。6.出示图片:食盐、白砂糖、小苏打、水、醋。这些物质按一定的方法混合在一起,会有哪些现象产生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板书课题:产生气体的变化。设计意图从上节课的内容引出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发生着一些变化,明确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简单有效,为后续的探究
15、留有更多时间;从身边的常见物质变化到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明确本节课的研究主题产生气体的变化。二、探索和研讨:(预设30分钟)材料准备:塑料瓶盖、食盐、白砂糖、小苏打、水、醋、密封保鲜袋、滴管、勺子、一次性透明杯子、鸡蛋壳、贝壳、微课、课件(一)观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1.PPT出示材料:2组塑料瓶盖中分别装有食盐、白砂糖、小苏打,滴管,白醋,水。2.提问:如果用水和白醋分别与它们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能在变化中观察到什么现象?3.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预测。4.教师介绍实验方法(PPT)。在1、2、3号瓶盖中滴入少量水;在4、5、6号瓶盖中滴入少量白醋;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16、5.学生领取实验材料,开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6.小组内交流,准备全班汇报。7.交流研讨: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它们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时,会有一种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白醋和小苏打的新物质,因此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其他5个瓶盖中没有观察到新物质产生,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8.是不是如大家所说的这样,我们再来看下视频。教师播放实验视频。(二)收集产生的气体1.谈话:同学们,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呢?2.学生交流。3.教师如果我们想研究一下这个气体,需要收集气体。怎么收集气体呢?4.小组交流:怎么收集气体?5.全体交流,并引导收集气体的
17、办法(PPT)。取一个密封袋,在里面装入五滴管白醋;将装有小苏打的瓶盖小心地放入密封袋中;尽量排出袋内的空气,封好密封袋的封口,然后将瓶盖翻到,让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仔细观察现象。6.教师在这个实验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7.学生实验、观察。8.研讨:小苏打和白醋产生的气体是什么?这种气体有什么特点?和人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结合资料交流。资料: 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把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虽然仅占0.03,但它与人类的关系却非常密切。它是一种工业原料,可以用在制纯碱、尿素、糖和汽水等工业
18、上。它也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没有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新鲜空气;适当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保藏容易腐败的食品,也可以人工降雨;二氧化碳既能给人类带来幸福,又能给人类埋下祸根。它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之一,大气层中过多就造成温室效应,引发生态问题。(三)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与白醋产生气体?1.教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跟白醋混合产生气体吗?2.学生交流。3.教师今天在课堂上我们来试一试,在鸡蛋壳、贝壳中加入白醋会产生怎样的现象?4.演示实验:在鸡蛋壳、贝壳中加入白醋。(有条件的可
19、以分组,无条件的可以观看微课)5.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预设:有气体产生。设计意图活动设计分层,从对比“分别将水和白醋与白砂糖、食盐、小苏打混合”开始,到收集小苏打与白醋产生的气体,再伸展到身边的物质,白醋与鸡蛋壳和贝壳等物质混合是否会产生气体。活动环环相扣、递进,利于学生知识的架构与思维的提升,亲历实验与配套的视频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持久发展铺垫三、拓展(预设:3分钟)1.除了鸡蛋壳和贝壳,还有其他物体能与白醋混合产生气体吗?(播放微课)2.观看视频。3.谈话:它们产生的气体跟小苏打和白醋产生的气体一样吗?大家课后去查阅资料。设计意图视频的学习高于教师的讲授,此外把科学延伸到生活中,
20、让学生感知科学就在身边,更是大课堂理念的体现。四、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一种不同于它们的新物质,所以我们知道发生了化学变化;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也知道这种物质是二氧化碳。生活中还有与白醋混合产生气体的物质吗?产生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吗?大家可以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去课后继续学习。设计意图小结梳理,利于学生学习和提升;设疑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去课后学习,明确科学的学习不仅在课堂,还在课外,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教学后记】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材简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产生新物质。因此对新物质的观察与
21、辨别是确定化学变化的关键要素。本课将引导学生在前一课观察醋和小苏打混合后变化的基础之上,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并且通过变化现象与产生物质的观察与分析,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有新物质产生,且同一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物理变化的发生。【学情分析】在前几课研究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学生会关注到物质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等,同时他们也会产生“改变颜色的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吗?”“产生的气体是不是一种新的物质?”等疑问。本课他们将有机会对物质变化产生的物质进行实验、观察与考证分析,进一步明确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的物质。同时渗透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需要合适的条件这一隐藏概
22、念。【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科学探究目标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的特征。科学态度目标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体会到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实验中发现新物质的产生。难点能通过观察蜡烛燃烧和加热白糖实验,认识一些物质
23、在变化的过程中,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教学准备】教师蜡烛、蜡烛底座、玻璃片、玻璃杯、试管夹、火柴、护目镜、白手套、白砂糖、金属勺、牙签(以上物品每组一套)、教学课件、贴纸。学生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1.(课件出示火柴燃烧图片)问: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你能通过实验发现新物质是怎样产生的吗?(生交流)2.(ppt出示蜡烛和白砂糖)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很常见,今天我们用蜡烛和白砂糖这两种常见物质,通过实验来研究它们的变化过程中有没有产生新物质。设计意图聚焦研究目标,明研究主题。二、探索(预设25分钟)(一)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材料准备:蜡烛、火柴、玻璃杯、玻璃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的变化 小学 科学 教科版 六年级 下册 第四 单元 物质 变化 教案 19 2022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