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探究课件:102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化学复习探究课件:102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探究课件:102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物质的检验答案:B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1)常规检验法一般优先考虑用NaOH、Na2CO3溶液,如:利用强碱溶液检验 利用Na2CO3溶液检验(2)利用焰色反应检验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方法(1)利用酸、碱性试剂可检验出OH、H(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进行试验(3)利用AgNO3稀HNO3进行检验(4)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I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3.常见气体的检验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2.物质的分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填写下列物质分离时需使用的方法名称。(1)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2)固体和液体的分离。(3)含固体溶质的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4)胶体中分离出可溶电解质
2、。(5)几种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的分离。解析:根据所给物质的性质和状态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答案:(1)分液(2)过滤(3)蒸发(4)渗析(5)蒸馏(或分馏)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 开来,获得几种 的过程。(2)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 的过程,又叫混合物的净化或。分离 纯净物纯净物除杂2.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1)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2)固体与固体的混合物(3)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4)气体与气体的混合物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通常叫干燥,除去气体中的其他杂质通常叫洗气。除去气体中的杂质通常有如下三套装置:常见的几种气体的除杂(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
3、):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基本原则(1)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2)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3)易分离(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4)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易复原)。2.注意事项(1)除杂试剂要过量;(2)后续试剂应能除去过量的前一试剂;(3)过程简单,现象明显;(4)尽可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5)除去多种杂质时考虑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6)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要防止倒吸。3.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具体如下:(1)分离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
4、2)分离提纯物是液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分液,萃取,蒸馏。(3)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2010年天津河西区质检)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写出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关试剂是。A.甲苯、酒精B.四氯化碳、苯C.汽油、乙酸 D.汽油、甘油(3)从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到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准备了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如右图所示,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4)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
5、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经过蒸馏,指出上图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_,。(5)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原因是;最后,晶体碘在里聚集。听课记录(1)从流程图可知操作是过滤;是萃取分液;中的反应是Cl2将I氧化成I2。(2)根据萃取的原理,要从含碘的水溶液中萃取碘,所选择的萃取剂一定要和水互不相溶或很难相溶,而选项中,酒精、乙酸、甘油皆与水互溶,因此B 是正确选项。(3)按照流程图考虑每一步骤需要的仪器,还缺少锥形漏斗和分液漏斗。(4)检验实验装置,要按照实验的进程,逐一检查,通常是从左到右,自下而上。该装置中缺石棉网,温度计不应插入液体中,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反了。(5)利用水浴加热可使被加热的物质
6、受热均匀而温度又不会超过100,最后在蒸馏烧瓶中得到晶体碘。【答案】(1)过滤萃取分液Cl22I=I22Cl(2)B(3)分液漏斗、锥形漏斗(4)缺石棉网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5)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控制加热温度不会过高蒸馏烧瓶1.(2010年高考上海化学)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B.CO2(SO2),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C.KNO3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D.C2H5OH(CH3COOH),加足量CaO,蒸馏解析:A 项,引入杂质Cl;B 项,KMnO4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除
7、去SO2;C 项,温度对NaCl 的溶解度的影响不大;D项,2CH3COOH CaO=Ca(CH3COO)2H2O,再蒸馏C2H5OH 挥发。答案:A物质的鉴定与鉴别 1.物质的鉴定是指对于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1)物质鉴定的一般步骤为:(2)根据“实验现象的差异”鉴定物质任何具有明显实验现象差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可用于物质的鉴定。在物质鉴定过程中常常是根据颜色的变化,是否有气体产生、能否溶解、有无沉淀、有无吸热或放热等现象来判别。可以根据能不能产生某个现象来判别,也可以根据产生某个现象的快慢进行判断。所以常常可以用多种方法鉴定某种物质。2.鉴别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进行定性辨认物质鉴别的
8、一般类型有:(1)不用任何试剂的鉴别察颜观色、闻味法先借用待鉴别物质中的特殊颜色、特殊气味、挥发出雾状气体等特征现象鉴别出个别物质,再借用这种物质去鉴别其他各物质。加热鉴别法如果待检物质,通过加热发生有特征现象的反应,如有气体放出、颜色改变、升华等,则首先可鉴别出它;再借用这一物质去鉴别其他物质,依次类推,可达到鉴别的目的。列表优选法利用两两反应所产生的现象不同,判断、鉴别物质;可通过列出表格对比、作出判断。如:不另加其他试剂,鉴别Na2CO3、Ba(NO3)2、Na2SO4、HCl 四瓶无色溶液,可列出下表:逐一检出法首先利用两种物质(或溶液)之间的特征反应鉴别出两种物质(或溶液),再用其中
9、的一种或两种作试剂依次鉴别出其他的物质(或溶液)。如:不用其他试剂,鉴别Na2CO3溶液、H2SO4溶液、MgCl2溶液、KNO3溶液,可利用逐滴加入的操作法所产生的特有现象鉴别出Na2CO3溶液和H2SO4溶液,然后再用Na2CO3溶液区别开MgCl2溶液和KNO3溶液。滴加顺序不同法若被鉴别物质为两种时,可考虑因试剂加入的顺序不同、现象不同而进行鉴别。常见的有:(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酸碱性,确定能否选用水或指示剂(石蕊等)进行鉴别。在鉴别多种酸、碱、盐的溶液时,可依据“相反原理”确定试剂进行鉴别。即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酸性时,可选用碱或水解呈碱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复习 探究 课件 102 物质 检验 分离 提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