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第七章).ppt
《工程地质勘察(第七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勘察(第七章).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 工程地质勘察 主要介绍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任务、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土工现场原位测试方法及试验;代表性指标的选取和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还着重介绍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7.1 概述 7.1.1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与任务(l)查明建筑扬地的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地质条件优越合适的建筑场地;(2)查明场区内崩塌、滑坡、岩溶、岸边冲刷等物理地质作用和现象,分析和判明它们对建筑场地稳定性的危害程度,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条件的措施提供地质依据;(3)查明建筑物地基岩土的地层时代、岩性、地质构造、土的成因类型及其埋藏分布规律。测定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4)查明地下水类型、
2、水质、埋深及分布变化;(5)根据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研究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拟建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类型及施工方法的建议;(6)对于不利于建筑的岩土层,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或防治措施。7.1.2 工程地质勘察的一般要求 建设工程项目设计一般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为了提供各设计阶段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勘察工作也相应地划分为选址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和工作内容如下:F选址勘察阶段 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和附近地区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当地的建筑经验;在收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踏勘,了解场地的地层。构
3、造、岩石和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符合要求,但其它方面条件较好且倾向于选取的场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及必要的勘探工作。选择场址时,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一般情况下宜避开下列工程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或地段:(1)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对场地稳定性有直接或潜在威胁的地段;(2)地基土性质严重不良的地段;(3)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如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或9度且邻近发震断裂带的场区;(4)洪水或地下水对建筑场地有威胁或有严重不良影响的地段;(5)地下有未开采的有价值矿藏或不稳定的地下采空区上的地段。F初步勘察阶段 初步勘察的目的是:对场地内建筑
4、地段的稳定性作出评价;为确定建筑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方案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方案作出工程地质论证。本阶段的主要工作如下:搜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附有建筑场区的地形图,一般比例尺为1:20001:5000)、有关工程性质及工程规模的文件。初步查明地层、构造、岩石和土的性质;地下水埋藏条件、冻结深度、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和分布范围及其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当场地条件复杂时,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对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的建筑场地,应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F详细勘察阶段 取得附有坐标及地形的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建筑物的地面标高、性质和规模,荷载和可能采取
5、的基础形式与尺寸和预计埋置的深度,结构特点和对地基基础的特殊要求;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查明建筑物范围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计算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出地基变形计算参数;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6度的场地,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场地,尚应分析预测地震效应,判定饱和砂土和粉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并对液化等级作出评价;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当需基坑降水设计时,尚应查明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提供地层
6、的渗透性系数;提供为深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和评价基坑开挖、降水等对邻近工程和环境的影响;为选择桩类型、长度,确定单桩承载力,计算群桩沉降以及选择施工方法提供岩土技术参数。7.2 工程地质测绘7.2.1 工程地质测绘的主要内容 工程地质测绘是最基本的勘察方法和基础性工作,通过测绘将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反映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底图上。工程地质测绘的最终成果是绘制工程地质图.(1)岩土体的研究 岩土体是产生各种地质现象的物质基础,它是工程地质测绘的主要研究内容。对岩土体的研究要求查明测绘区内地层岩性、岩土分布特征及成因类型、岩性变化特点等。要特别注意研究性质软弱及性质
7、特殊的软土、软岩、软弱夹层、破碎岩体、膨胀上、可溶岩等。工程地质测绘应注重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定量研究,以便更好地判断岩土的工程性质,分析它们与工程建筑相互作用的关系。(2)地质构造的研究 地质构造是决定区域稳定性的首要因素,其中断裂构造尤为重要。场地岩土体均一性及完整性、各种软弱带的分布位置均由地质构造控制。断裂构造,特别是优势断裂构造控制了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的发育和分布。工程地质测绘中,要研究褶皱的形态、产状、分布,断裂的性质、规模、产状、活动性,构造岩的性质、胶结程度,裂隙的分布延伸、充填、粗糙度等,第四系地层的厚度、土层组合及空间分布情况,着重注意分析地质构造与建筑工
8、程的关系。(3)地形地貌研究 地形地貌对于建筑物场地选择、建筑物合理布局及新构造运动和物理地质现象研究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地形的几何特征包括地形切割密度及深度,沟谷发育形态及方向,低山丘陵、阶地和平原等的划分及其特征。它们对判别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有重要价值。(4)水文地质条件研究 在基础设计、水库渗漏、渗透性和稳定性、地面沉降、道路冻融、基坑涌水、深基坑支护等许多实际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中,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十分突出和重要。在工程地质测绘中通过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分析,结合地下水的天然或人工露头以及地表水的研究,查明含水层和隔水层、岩层透水性、地下水类型及埋藏与分布、地下水位、水质、水量、地下水
9、动态等。必要时还可配合取样分析、动态长期观测、渗流试验等进行试验研究。(5)调查研究各种物理地质现象 各种物理地质现象的存在常常给建筑区地质环境和人类工程活动带来许多麻烦,有时会造成重大灾害。工程地质测绘中弄清各种物理地质现象存在的情况,分析其发育发展规律及形成条件和机制,判明其目前所处状态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6)天然建筑材料研究 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质量及开采运输条件,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和建筑结构形式的选择。工程地质测绘中要注意寻找天然建筑材料,对其质量和数量作出初步评价。7.2.2 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和比例尺 工程地质测绘调查的范围应包括场地及附近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地段。在确定测绘
10、范围时还应考虑下列因素:建筑类型 建筑物的工艺要求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工程地质测绘所用地形图的比例尺,一般有以下三种:1)小比例尺测绘,比例尺1:50001:50000,一般在可行性研究勘察、城市规划;2)中比例尺测绘,比例尺I:20001:5000,一般在初步勘察阶段时采用;3)大比例尺测绘,比例尺l:200l:1000,适用于详细勘察阶段或地质条件复杂和重要建筑物地段,及需要解决某一特殊问题时采用。7.2.3 工程地质测绘方法要点 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像片成图法和实地测绘法。像片成图法是利用地面摄影或航空(卫星)摄影的像片,在室内根据判释标志,结合所掌握的区域地质资料,把判明的地层岩性、
11、地质构造、地貌、水系和不良地质现象等,调绘在单张像片上,并在像片上选择需要调查的若干地点和线路,然后据此做实地调查,进行核对、修正和补充。将调查的结果转绘在地形图上而成工程地质图。常用的实地测绘法有3种:路线法 观测路线方向大致与岩层走向、构造线方向及地貌单元相垂直,将沿线所测绘或调查的地层、构造、地质现象、水文地质、地质界线和地貌界线等填绘在地形图上。这样就可以用较少的工作量而获得较多的工程地质资料。布点法 它是根据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测绘比例尺的要求,预先在地形图上布置一定数量的观测路线和观测点。观测点一般布置在观测路线上,但要考虑观测目的和要求,如为了观察研究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界线、地质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地质 勘察 第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