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职位分析精.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职位分析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职位分析精.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职位分析第1 页,本讲稿共56 页第一部分 职位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第2 页,本讲稿共56 页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于职位的关注n 职位是组织结构的基本单元,也是战略执行与承担的基点。战略的转型与组织(流程)的再造必须以职位调整与再造为实现条件。n 职位分析提供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性基础,是有效联系人力资源管理各板块功能的纽带。它既是中国企业走向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也是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的基础。n 关注职位所包含的内在信息,包括组织中的职位结构、权责、任职资格要求、业绩标准以及职位之间的关联等职位分析n 职位的相对价值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职位价值序列职位评价第3 页,本讲稿共
2、56 页与职位分析相关的概念 n 工作要素(Job Elements):工作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活动单位n 任务(Task):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要素n 职责(Responsibility):为了在某个关键成果领域取得成果而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集合n 权限(Authority):为了保证职责的有效履行,任职者必须具备的,对某事项进行决策的范围和程度。第4 页,本讲稿共56 页与职位分析相关的概念n 任职资格(Qualification):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要求。(专业、工作经验、工作技能、能力/素质)n 业绩标准(Performance
3、Standard):是指与职位的工作职责相对应的对职责完成的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价的客观标准。第5 页,本讲稿共56 页与职位分析相关的概念n 职位(Position):是指承担一系列工作职责的某一任职者所对应的组织位置,它是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职位与任职者是一一对应的。n 职务(Job):是指组织中承担相同或相似职责或工作内容的若干职位的总和。n 职级(Class):是指工作责任大小,工作复杂性与难度,以及对任职者的能力水平要求近似的一组职位的总和,它常常与管理层级相联系。n 职位簇(Family):根据工作内容、任职资格或者对组织的贡献的相似性而划分为同一组的职位。职位簇的划分常常建立在职位分
4、类的基础上。第6 页,本讲稿共56 页一、职位系统研究n 职位组织交换模型n“职位”是指承担一系列工作职责的某一任职者所对应的组织位置,它是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n“职位”作为组织的实体要素,通过任职者的行为与组织实现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交换”职位 组织任职者行为职责履行、业绩实现物质报酬、社会认同、自我实现战略达成第7 页,本讲稿共56 页上级下级流程的上游环节流程的下游环节从组织结构看职位从流程角度看职位职位n 职位在组织中的位置一、职位系统研究第8 页,本讲稿共56 页n 重结果,轻过程n 忽视职位分析过程本身的价值与贡献(参与/职责)n 忽视对职位分析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改进)n 重描述,轻
5、分析n 忽视对职责与业绩标准、任职资格之间关系的把握n 忽视对工作职责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的系统把握二、企业职位分析面临的误区与问题第9 页,本讲稿共56 页n 职位分析操作滞后,目的、方法、工具之间脱节n 职位分析框架与技术缺乏假设系统,创新性的本土化的职务分析体系尚未形成n 职位分析的操作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造成方法失当,成果缺乏有效的应用n 缺乏成熟的职位信息收集与处理技术二、企业职位分析面临的误区与问题第10 页,本讲稿共56 页n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具,职位分析如何实现与战略的衔接与传递n 职位分析的动态与静态:职位分析与企业战略转型、组织与流程再造的关系n 职位分析的假设系统n
6、 如何管理与控制职位分析的过程:流程、工具、方法n 如何应用职位分析的结果n 职位分析与素质模型之间的关系对职位分析的重新思考第1 1 页,本讲稿共56 页三、还需要职位分析吗?n 职位分析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两大的发展趋势n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导向 职位分析是从战略、组织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的桥梁n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部整合 职位分析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在各板块进行整合的基础与前提第12 页,本讲稿共56 页目标与战略组织设计职位序列与素质模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招聘录用 招聘录用体系 体系培训开发 培训开发体系 体系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体系 体系员工激励 员工激励体系 体系组织文化
7、职位分析三、还需要职位分析吗?n 职位分析在战略、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第13 页,本讲稿共56 页n 职位分析在战略与组织管理中的作用职位分析职位目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权限履行程序实现战略传递明确职位边界提高流程效率实现权责对等强化职业化管理三、还需要职位分析吗?第14 页,本讲稿共56 页n 职位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本用途培训开发与职业生涯 培训开发与职业生涯 培训需求分析 职业生涯咨询与指导职职业通道设计职位分析工作设计 工作设计工作再设计 提高工作生活质量职业安全与卫生项目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预测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制订人力资源存量清单确定满足人力需求的方案人员招聘与配置
8、 人员招聘与配置制作申请表格 向就职者进行工作介绍人事匹配 提高甑选的效度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指标及标准绩效考核申诉及指导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职位评价与职位分类 人员流动性、稀缺性 内在公平性工职位描述 职位描述对工作做什么、如何做、为什么做以及何时何地做进行描述任职资格 任职资格职位对任职者在知识、技能、能力及其他特质方面的要求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员工工作绩效的评价标准报酬要素 报酬要素作为薪酬决策基础的工作和人的相关特征工作族 工作族根据工作、员工以及环境的相似性划分的工作类别工作分析成果 在HRM中的应用第15 页,本讲稿共56 页关于职位分析应用的实证数据n AMA对美国公司职位分析
9、用途的调查结果 职位分析信息的用途 回答数目 百分比明确工作职责 220 90为职位评价与薪酬决策提供数据 192 79为建立绩效标准提供基础 110 45为建立目标管理提供基础 80 33为人员招聘提供支持 68 28界定工作权限 40 16组织结构调整 23 9明确职位对其他部门的价值 12 5支持职业生涯管理 10 4识别培训与开发需求 6 2上岗引导 3 1其他 3 1第16 页,本讲稿共56 页n 知识经济对职位分析的挑战n 如何认识知识经济时代对职位分析的挑战n 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对职位分析的挑战四、职位分析面临的 挑战与发展趋势第17 页,本讲稿共56 页n 知识经济对职位分析
10、的挑战n 对职位分析本身的挑战n 对传统职位分析方法所提出的挑战四、职位分析面临的 挑战与发展趋势第18 页,本讲稿共56 页n 知识经济对职位分析的挑战确定性的工作非确定的工作重复性工作个人工作职能型工作单一技能要求创新性工作团队工作项目型工作多种技能要求上司权力顾客权力上级协调 同级协调传统工作知识型工作对职位分析本身的挑战对职位分析方法的挑战对职位分析的挑战非专业工作以知识为基础边界清晰 边界模糊建立分层分类的职位说明书建立交叉互动式的职位分析方法建立适应团队工作的职位分析方法强调职位说明书的动态管理提倡OCB来弥补职位说明书的不足应对挑战的方法第19 页,本讲稿共56 页n对职位分析本
11、身的挑战n职位本身的不确性增加n 职位分析的前提:职位内容本身的确定性、可重复性n 职位说明书是将职位中稳定的、确定性的内容加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描述。n 随着工作本身从确定性向不确定性的转变,从重复性向创新性的转变,职位内容本身的变异程度将大大增加,职位说明书中可以加以规范和标准化的内容将变得越来越少。职位分析本身的存在价值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第20 页,本讲稿共56 页n对职位分析本身的挑战n更加宽泛的职位界定n 定职位分析的目标:寻找工作之间的内在差异职位的目标与职责之间的不同。n 传统的职位分析强调对职位职责的明确界定,通过理清职位之间的职责、权限的边界来为组织与管理的规范化提供基础。n
12、随着工作本身从重复性向创新性的变化,知识型工作不再强调这一点,而是允许、甚至鼓励职位职位之间的职责与权限的重叠,以打破组织内部的本位主义与局限思考,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与意识。在边界模糊的条件之下,职位说明书中应该包含什么样的工作内容将成为难以确定的问题。而对职责的明确界定,是否会加深任职者的视野固化、抑制员工的创造性与活力?这些问题都将对职位说明书本身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提出挑战。第21 页,本讲稿共56 页n对职位分析本身的挑战n团队工作和项目工作取代传统的个人职位n 从个人工作向团队工作,从职能型工作向项目型工作的转变,使得知识型员工对组织所做出的贡献不再仅仅取决于其个人的、直接的工作成果,而
13、是依赖于其所在团队的整体工作业绩。这种状况就使得知识工作的过程难以监控,成果难以衡量。n 团队成员按照角色界定来开展工作,团队成员的工作交叉、职能互动,团队之间的成员交换与互动,是团队创造力的根源之一。因此在团队中将不再存在着固定的、稳定的职位,这样,传统的职位分析就是失去了研究与分析的对象。第22 页,本讲稿共56 页n 对传统职位分析方法所提出的挑战n 传统的职位分析方法难以收集知识工作的信息n 从传统的非专业工作向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作的转变,工作的外显行为特征逐步被任职者的内在思维过程和思维创新所取代。n 传统的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等职位分析方法,都是以对任职者的行为特征和外在工作活动信
14、息进行收集为基础来展开的。这些方法在运用于对知识型工作进行分析时,将难以收集到职位内在的、本质的、核心的信息。传统的职位分析将面临着方法失效的危险第23 页,本讲稿共56 页n 现代的职位分析方法需要扩大职位信息的来源n 从上司权力向顾客权力,从上级协调向同级协调的转移,传统的以对任职者本人及其上级进行调查来收集职位信息的方法,已不能全面把握职位的工作内容与任职要求n 职位分析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要将该职位的内在顾客与外在顾客,业务流程的上下游环节都纳入到职位分析的信息来源之中,形成对职位全面的信息收集与判断知识经济对职位分析的挑战第24 页,本讲稿共56 页n 如何认识知识经济时代对职位分析的
15、挑战n“抛弃职位分析”?n“我们不需要职位说明书”?四、职位分析面临的 挑战与发展趋势第25 页,本讲稿共56 页 职位说明书仍然具有适用性n 如何认识工作内容的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目标职责任务职位内在结构的三个层次第26 页,本讲稿共56 页传统职位纯粹的知识工作现实的职位三个层次都是稳定的、标准化的,规定了工作的目标,同时还规定了完成这一目标的手段、步骤与方法。三个层次都将变得模糊,都将具有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从而给任职者本人的创新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职位的目标是稳定不变的,工作任务则是随着工作情景、人员风格的差异而存在着很大的灵活性。而对于工作职责这一层次,其灵活性与稳定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 管理 基础 职位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