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信用风险ckl.pptx
《2信用风险ckl.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信用风险ckl.pptx(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信用风险理论一、概述二、产生三、计量四、规避http:/一、信用风险概述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认为,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比如策略风险)。新的巴塞尔协议涵盖上述风险范畴三大组成部分,银行的各类业务都可以归为以上三类风险。如下表所示。长期以来,信用风险一直是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风险形式。尽管各种市场风险在最近几十年里变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金融自由化和银行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使得商业银行也面临更多的市场风险,但是市场风险的增强并没有改变信用风险作为银行业最主要的风险形式的状况,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者共同构成了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风险管理
2、的主要对象和核心内容。直到最近几年,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以及管理实践中对信用风险新的衡量模型的采用和管理工具的创新才变得活跃起来,目前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已成为现代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且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一)概念 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概率分析方法 信用风险: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它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函数,可以表示为:信用风险=F(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指由外界力量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
3、诸如国家经济状况的改变,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的产生等;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其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和信用风险的大小,一般将贷款规模、政策、结构以及商业银行的运营收入作为影响信贷风险的主要内部因素加以考察。理论争议: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更为一般地,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这种观点是从组合投资的角度对信用风险进行描述,因为信用资产组合不仅会因为交易对手(包括借款人、债券发行人等)的直接违约而发生损失,而且在交易对手并未违约但信用
4、状况发生变化(如信用等级降低、盈利能力下降等)的情况下,也会导致组合资产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动,从而可能给债权人(组合资产持有人)带来风险。(二)信用风险与信贷风险的区别 信贷风险是指在信贷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使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贷款,造成银行贷款本金及利息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信贷风险的主体是一致的,即均是由于债务人信用状况发生变动给银行经营带来的风险。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其所包含的金融资产的范围。银行信用风险不仅包括信贷风险,还包括存在于其它表内、表外业务如证券投资、票据贴现、同业拆借等业务中的风险。由于贷款业务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所以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
5、(三)信用风险的特征 1.信用风险存在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特征 与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一个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其概率分布。通常市场风险的概率分布可以被假定为正态分布。然而,信用风险的分布却与此不同。通常信用风险的出发点是因受信方违背某种承诺(偿还债务的承诺,或衍生工具中按协议交割资产)而出现的,这种承诺通常是事先安排好的确定的价格,因此对授信人(投资人)来说,收益就是这个事先确定了的价格,不可能像市场价格一样在收益的正方向上随机波动;但在收益的负方向上没有限制,投资者的损失取决于受信方的违约状况,因此信用风险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分布是不对称的。这种收益和损失不对称的风险特征使得信用风险的概率分布向
6、左倾斜,并在左侧出现肥尾现象,如图所示。这一特征使得难以对信用风险进行正态分布的假设,必须重新构造信用风险度量指标,这为信用风险的统计分析带来了比市场风险更大的困难。2.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的特征 信用风险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明显,而市场风险则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特征。尽管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也会受到诸如经济危机等系统性因素的影响,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取决于与借款人明确相联系的非系统性因素的影响,如贷款投资方向、借款人经营管理能力、借款人财务状况甚至借款人还款意愿等。因此,多样化投资分散非系统性风险的方法已经成为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公司外部、不为公司所预计和控制的因素造成的
7、风险。通常表现为国家、地区性战争或骚乱,国民经济严重衰退或不景气,国家出台不利于公司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法律法规等。这些因素单个或综合发生,导致所有证券商品价格都发生动荡,它断裂层大,涉及面广,人们根本无法事先采取某针对性措施于以规避或利用,即使分散投资也丝毫不能改变降低其风险,从这一意义上讲,系统性风险也称为分散风险或者称为宏观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由股份公司自身某种原因而引起证券价格的下跌的可能性,它只存在于相对独立的范围,或者是个别行业中,它来自企业内部的微观因素。这种风险产生于某一证券或某一行业的独特事件,如破产、违约等,与整个证券市场不发生系统性的联系,可以通过组合投资做到完全规避,是总的
8、投资风险中除了系统风险外的偶发性风险。3.信用风险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 在宏观经济因素如国家利率政策、财政政策、对外贸易、国际市场因素等,及市场结构本身的合理程度、市场需求状况的综合作用下,只要一个企业对其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违约,就可能导致信用链中的每个企业都不能偿还其他企业的债务,所以信用风险的产生具有非线性的蔓延特征。银行作为整个信用链中的中心环节,会受到信用风险蔓延的最大影响,积累大量不良资产,公众对银行失去信心,甚至导致挤兑,产生金融系统的恶性循环,进而导致经济危机。也就是说,一旦信用风险发生,它的影响不仅仅存在于两个交易对手之间,还会产生滚雪球似的放大效应,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产生影响,则
9、信用风险具有非线性特征。4.衡量信用风险的难度较大 信用风险的量化分析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其主要原因是观察数据少,且不易获得。造成这一局限性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贷款等信用产品的流动性差,缺乏二级交易市场。而对于市场风险而言,各种金融产品发达的二级市场为观察市场风险的变化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从而使得运用各种数理统计模型来衡量市场风险成为可能。其次,二级市场的交易损益的衡量一般可以采取盯市的原则,市场风险的变化因而能得到及时的反映,但信用产品一般不采取盯市法,而通常在贷款违约发生前采用账面价值,因而其价格数据难以反映信用风险的变化。再次,贷款的持有期限一般都较长,即便到期出现违约,其频率也远比市场风险的
10、观察数据少。(四)信用风险的分类 1.按授信方的不同,信用风险可被分为国家信用风险、行业信用风险、个体信用风险。2.按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信用风险可被分为道德性信用风险和非道德性信用风险。3.按源信用风险可控程度,信用风险可被分为可控风险和非可控信用风险。二、信用风险的产生(一)古典信用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有两大信用理论流派,一是亚当斯密的信用媒介说,二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劳的信用创造说。1.信用媒介理论 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第一次提出了信用媒介学说,经过大卫李嘉图和穆勒等人的发展,信用媒介说是到十九世纪前期最盛行的信用学说。根据信用媒介理论,货币是简单的交换媒介
11、,是一种便利商品交换的工具,对经济发展的过程并不产生实质性影响,通过信用媒介作用,银行将物质财富在社会成员中进行转让,达到资本再分配的社会目的,但信用并不创造资本,因此信用依存于生产。信用媒介理论揭示的现实是:银行的功能在于为信用关系提供媒介,银行必须在吸收存款的基础上才能放款,银行的负债业务发展的局限性限制了银行资产业务的发展,银行通过信用媒介可以减少闲置资本,节约流通中的金银货币,促进经济发展。信用媒介学说的局限性在于没有看到信用发展起来的巨大作用。2.信用创造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劳在其1705年所著的贸易与货币的考察中提出了信用创造学说,后来英国的经济学家麦克鲁德、20世纪德国著名经济
12、学家熊彼德、金融理论家哈恩对这一学说进行了发展。信用创造学说把信用和货币、信用和资本等同起来,认为货币就是财富,银行有无限创造信用的能力,具有创造资本的作用;银行的本质在于创造信用,通过提供充足的货币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繁荣,增加货币可以扩大就业、促进资源的开发和工商业的发展,从而使国富民强。信用创造理论揭示的现实是:银行信用使资本成为控制实物经济的外在力量,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流不再是物质流的附属物,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物质流的统治者。信用创造学说的不足之处是过分夸大了信用的作用。(二)现代西方信用理论 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信用的调控作用。这些学说包括“信用波动理论”、
13、“信用扩张理论”、“反信用扩张理论”。以这些宏观信用理论为指导,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框架。1.信用波动理论 信用波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歇尔,这一理论提出的背景是经济危机严重威胁着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货币需求量与经济流通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或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或者说信用是在不断的波动中发展的,这是信用波动理论所依据的主要事实。马歇尔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信用波动所致,他认为,只需要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2.信用扩张理论 信用扩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凯恩斯,这一理论产生的背景是罗斯福在美国推行的“新政”改变了美国政府不干预经济运行的历史。信用扩张理论认为有效需求不足
14、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要消除经济危机就要扩张信用,增加有效需求。在经济发生危机的时候,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不能产生足够的信用扩张,因为银行信用扩张受到了“流动性陷阱”的制约。解决的方法是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增加有效需求。信用扩张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信用创造理论的现代翻版。信用扩张理论揭示了投资、需求等宏观变量与银行信用、财政信用之间的内在的关系,为改善宏观信用环境提供了政策支持,尤其是促进了美国的信用立法,使得信用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信用扩张理论对引导美国等国家走出经济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到了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滞胀”时信用扩张理论却
15、显得无能为力。3.反信用扩张理论 反信用扩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米尔顿弗里德曼。该理论产生的背景是资本主义主要国家经济陷入“滞胀”的泥潭。反信用扩张理论与主张对经济自由放任的新保守主义结合起来,提出“滞胀”是长期实行信用扩张政策的结果,信用扩张理论是经济危机的产物,只适用于经济危机的特殊环境。在经济已达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实行信用扩张政策,短期内可以达到增加产业和就业的效果,但当人们的理性预期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信用扩张无助于产量和就业的增加。反信用扩张理论主张实行稳定的信用政策,反对信用扩张和国家干预。反信用扩张理论指出了信用扩张理论的缺点,强调创造稳定的宏观信用环境对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并
16、没有深入到信用经济活动的内部。(三)破窗理论对信用风险的解释 1.破窗理论介绍 破窗理论是由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的。该理论的意思是,如果人为地打破了建筑物的一扇窗户玻璃,而这扇玻璃又得不到及时维修,那么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的窗户,最终造成无序的局面。破窗理论可以解释经济信用环境:如果某家企业违约,不守信用,打破了信用大厦的窗子,却没有受到惩罚或对其行为进行纠正,形成“破窗”,“破窗”就会给社会上的其它企业违约的暗示,导致更多企业违约、不守信用,这样的情况多了,时间久了,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便遭到了破坏。2.破窗理论与我国当今信用环境 破窗理论对解决中国当今信用环境有重
17、要的启示。我国的信用环境建设,涉及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和企业。A.政府部门方面 在中央政府层面,在进行决策时要考虑的政策目标有很多,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例如为了解决就业,可能对一些信用纪录不好、有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不予破产,对他们采取宽容、纵容的态度,甚至有意识地保护。在地方政府层面,地方政府的官员要考虑GDP增长的“政绩”,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让企业进行正常的优胜劣汰,而是动用地方政府的影响力为一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争取金融资源,最后导致银行的债务迟迟得不到清偿甚至形成损失。这从政府方面来看,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结果,但从信用建设角度来看,却是形
18、成了信用的“破窗”。B.银行方面 一方面,国有银行既然是国有的,就“有义务”根据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要求扶持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即便是知道企业不会偿还贷款;另一方面,一些银行的行政领导为了任期内的成绩,对一些短期尚可的企业发放大量贷款,只注重短期利益,忽略了潜在的风险,最后导致信贷风险的大爆发。国有银行的这种倾向也变相地纵容了一些不守信用企业。C.企业方面 在市场经济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一些企业承担了一些政府要求承担的职能,如就业、社会公益活动甚至公共开支等,潜规则就是当这些企业需要资金时由政府出面让银行贷款,或者由政府出面为这些企业贷款担保。而这些贷款到期不能正常归还都是在各方预料之中,甚至
19、有的地方政府过多的担保、负债导致用几十年的财政收入也无法偿还,造成政府事实上的破产,一些企业甚至钻这种潜规则的空子,故意逃废债务,使社会信用的“破窗”窟窿更大、更难以弥补。(四)关于信用风险的信息经济学理论1.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 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前提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经济人”拥有完全信息,实际上人们早就知道,现实生活中市场主体不可能占有完全的市场信息,而且信息的分布是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ic)是经济主体拥有信息的一种常态,拥有信息量多的一方称为信息优势方,拥有信息量少的一方称为信息劣势方,在信息经济学中,前者被称为代理人,后者被称为委托
20、人。在信贷交易活动中,银行往往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借款人往往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双方均谋求通过信贷活动实现双方自身的效用最大化。银行向借款人贷出资金后,实际上从借款人处并没有获得任何现货,得到的只是借款人对银行将来获取收益的一种承诺,当融资企业不能兑现承诺时,就出现了信用风险。在信贷活动中信息不对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a.信贷合约签定前的信息不对称 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交易对象本身具有的特征、性质与分布状况等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分布的不对称,这些信息一般发生在合约行为发生之前就己存在。信贷业务事前的信息不对称的内容集中体现为借款人未来的收益状况,具体包括借款人的风险类型、融资企业及其投资项目的质
21、量状况。企业作为资金的使用者,通常拥有比商业银行更多的信息优势:在对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企业未来经营情况和现金流入情况比银行拥有更多的信息,而且在向银行提供资料时,倾向于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隐瞒重要不利信息甚至会制造虚假信息。银行不会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对授信项目所能产生的效益、项目的进度以及面临的风险等方面的信息了解的远比借款人要少,因此在信息方面处于劣势。b.信贷合约签定后的信息不对称 它主要指信贷合同签定后一方无法观察到的、无法监督到的行为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信贷业务发生后的信息不对称,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类:一是违反信贷合同,私下改变资金用途。二是企业隐瞒投资收益,逃避偿付义务。三是
22、融资企业取得信贷资金后,企业经营者不努力工作,对资金的使用效益漠不关心,不负责任,使得信贷资金没有取得其应该获得的增值收益;或者企业内部人为了个人私利滥用信贷资金,甚至挪用资金投入到对于融资企业来说是无利可图的项目中,所有这些行为都会降低信贷资金的收益,甚至使信贷资金发生损失。信息不对称还存在于商业银行内部:直接进行贷前调查的客户经理比支行行长拥有更多的信息,直接经营部门比风险控制部门对借款人的了解要更多。对客户经理和经营部门进行管理的上级单位无法具体了解他们的活动,如贷前调查进行的是否详实,程序是否合规,监督管理是否到位等,对客户经理和经营部门的一些行为也无从察觉,只能通过一些间接的指标如资
23、产质量来判断。而实际上,客户经理和信贷员可能从短期利益、自身利益出发作出决策,从而导致风险增加。c.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是会导致逆向选择。所谓逆向选择,就是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对不拥有信息的参与者或拥有较多信息的参与者对拥有较少信息的参与者采取的对后者不利的交易决策。在信贷市场上,银行可以根据借款人的违约率来确定合适的贷款利率,但是当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时,只有那些风险较高的企业或个人愿意接受这一利率,导致银行无法获得正常的风险调整的收益,最终导致银行不愿意提供信贷业务,这就是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现象。2.不对称信息下信用风险产生机制(1)商业银行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 银行与企业是交易双方。一方
24、是借款人即企业。企业是资金的使用者,对于借入的资金的实际投资项目(不一定是向银行所声称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等宏观、微观方面具有充分的信息,因而对投资项目的回报与盈利以及借入资金的偿还概率等问题具有较多的信息,即拥有私人信息。另一方是放款人即银行,银行只是资金的提供者,并不直接实施资金的使用,对于被借资金利用的有关详细信息只能通过企业或其他渠道间接地了解。在信贷市场中,银行对企业的信贷决策都是以占有、运用信息为基础。这些信息大致包括:宏观信息,如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等;微观信息,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管理水平、市场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对企业家素质的
25、了解,对金融市场走势的分析等。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银行不可能与企业具有同等程度的信息,即使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不可能达到同等程度的信息。这样,在相关信息占有方面,企业拥有私人信息而处于优势地位,银行不拥有私人信息处于劣势地位。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银行往往无法对借款人的信用质量和资金偿还概率做出可靠的判断,从而也不可能正确地比较众多的企业之间的信用质量。(2)银企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风险的经济学分析 在信贷市场上,银行与企业相比,企业拥有更多的自身经营的私人信息,处于优势地位。这时企业就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的倾向,即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为了获得更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目标,可能故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用风险 ck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