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的基本制图方法.ppt





《透视的基本制图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视的基本制图方法.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透视的基本作图方法中南大学艺术学院 中南大学艺术学院吴俊霆 吴俊霆透视的基本作图方法一、视线双投射原理 将过空间点A 的视线向画面作两次投影,两个投影的交点就是点A 在画面上的透视。两次投影可以采用任意的投影方法,采用中心投影,投影中心不能在画面上,这时投影将变为一个点;采用平行投影时,投影方向不能与画面平行,这时将没有投影。S1Ss1a1s2s3a3a2AA 视线法就是视线双投射原理的特例:它利用的是正面投影和以视点为中心的中心投影,不过,中心投影的位置是通过视线的水平投影与基线的交点求出的。一般位置直线的等分也可以作为一种特例和应用。视线为SC、SA,BB1为辅助投影方向,辅助斜投影为B1
2、F、C1F,C、B 的透视也一定在其上面。F 为BB1 方向的灭点。ABCC1B1FS二、视线法迹点法与全线相交法 视线迹点法是一种基本的作图方法,需要画出平面图,确定物体与画面的偏角。当然,在正投影图中也可以确定画面相对于物体的位置。视线迹点法可以用于一点透视,也可以用于两点透视等。采用视线迹点法需要求出灭点的位置,否则必须采用其它的辅助作图方法。案直线的透视方向 视线画面迹点的位置点的透视A、视线法迹点法例题:用视线迹点法作透视平面图例题:用视线迹点法求物体的透视。B、全线相交法(迹点法)延长 X、Y 方向的直线,使其与画面相交,在基线上求出这些线迹点的位置,然后连向各自的灭点,从而求出两
3、个方向交点的透视。全线相交法举例:1.画出平面图(可以用很小的比例),延长对应的边。.画出基线、求出灭点。.求出迹点的透视并连向灭点。求出交点的透视。4.求出透视高度。由于视平线较低,为作图准确,采用了降低基线的方法。三、量点法 量点法主要用于在透视图中不平行画面的直线尺寸的度量 以前我们曾经讲过基面内直线的等分,BB 直线的方向为任意方向的直线,C、D 为等分点,F 为AB 的灭点。现在,C、D 为AB 直线上的任意点,投射的方向与原直线的夹角等于与基线的夹角。这样三角形ABB1和SMF 都是等腰三角形。因此:BC=B1C1,CD=C1D1,AD=AD1 直线的长度可以按照实长在基线上进行度
4、量。M 点是投射方向BB1的灭点。可以以AB 直线的灭点为圆心,以视点到灭点的距离为半径画狐,交视平线于M 点,该点称为AB 方向的量点。连接量点M 与C1D1,与AB 直线透视的交点即为AB 直线上指定长度点的透视。B1DCC1D1CDMBFBhhASfxFxfyFyABDCeSabcdgfhg gMy Mx利用量点法绘制平面图画平面图、求灭点、求量点、度量尺寸、完成图形 如果已经有平面图,那么也不比重画,求出灭点、量点后将其位置量到视平线上即可。FxfxMyMxFyfypph hggAsA例1:已知物体的投影图画出透视图注意画面前的点的求法1、选定画面的位置、偏角,尽量将一个特殊点A 放在
5、画面上以便于测量。2、定出视点位置及透视图中A 点的位置。求出x和y方向的灭点,量点。3、连AFx,AFy。4、以A 点为基准点将X、Y 方向的的距离量在透视图 中A 点左侧和右侧,注意花面前的点应该向相反方向度量。连两点求出对应点的透视。6、擦去不必要的图线,描深上色。5、以A 处的竖直线来度量高度求出各点的透视高读。如果视高相对较小,则采用量点法作透视图时,很难做到作图准确,此时可以适当抬高或降低测量时基线的位置,在透视图中,平面图(水平投影)相同的所有水平面,其对应点在一条竖直线上。例2、一个小型建筑的透视作图方法 由于建筑的水平投影和正面投影已经给出,因此,画透视图时也不需要重画。按照
6、求灭点和量点的方法,求出灭点和量点后按照长度,量在视平线上。由于视高相对较低,因此,将作图的基线提高到一定的位置,以方便作图。量点的其它作图方法:1、已知两个灭点、视距D 求量点sDMy MxFx Fy偏角垂直s心点已知Fx、Fy、s、Mx、My 中的三点可以求出其它两个点。、已知透视图中的部分长度(如AB),求量点,和其它部分的长度。ABLMyFx FyMxL1如果透视图是按照缩小的比例绘制的,则求出后的长度则按相反的比例放大。s3、灭点无法求出,可以缩小一定的比例,求出量点后再按照比例在视平线上求出X、Y 方向的量点。、计算量点法在三角形Fxsa 中:tg=Fxa/D=A/D A=D tg
7、 cos=D/Fxs Fxs=FxMy=D/cos F=FxMy-A=D/cos-Dtg=D(1/cos-tg)EBAFDsA=D tgB=D/tgFxFyMxMya同样在三角形Fysa 中:tg=D/Fya=D/B B=D/tg sin=D/Fys Fys=FyMy=D/sin E=FyMx-B=D/sin-D/tg=D(1/sin-1/tg)右表为视距D=1 时A、B、E、F 的计算表。计算方法:如视距为D=2.5 米,=25;则:A=2.5 0.4663=1.1657 米 B=2.5 2.1445=5.3614 米 E=2.5 0.2217=0.5542 米 F=2.5 0.637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透视 基本 制图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