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团溪镇大窝采矿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遵义县团溪镇大窝采矿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义县团溪镇大窝采矿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1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遵义县团溪镇大窝采矿场环境影响报告书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GUIZHOU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国环评证:甲字第3302号二一三年七月贵阳2 遵义团溪镇大窝采矿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1 前言11.2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21.3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22 总论32.1 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32.2 编制依据42.3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62.4 评价重点112.5 环境保护目标122.6 评价标准122.7 评价工作程序153 建设项目概况工程分析163.1 项
2、目名称、建设性质、规模及建设地点163.2 地理位置及对外交通163.3 项目组成163.4 矿区资源概况173.5 地质构造203.6 矿体特征203.7 矿石质量213.8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233.9 项目选址与总平面布置233.10 地面运输及运输路线243.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53.12 矿山开采方案273.13 地面生产设施293.14 主要设备293.15 项目给排水平衡、供热及供电293.16 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313.17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374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384.1 自然环境概况384.2 社会环境41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435.1 施
3、工概况435.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435.3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435.4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435.5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及处置措施445.6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45.7施工期环境管理455.8施工期环境监理466 环境空气现状及影响评价476.1 周围污染源调查476.2 环境空气现状评价476.3评价区气象特征分析486.4环境空气影响评价547 水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587.1 水环境现状评价587.2水环境影响评价658 噪声与振动环境影响评价698.1 声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698.2 声环境质量影响评价709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769.1固体
4、废物产生量及排放量预测769.2废矿石浸出毒性分析769.3排土场环境影响分析7710 生态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8010.1 态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8010.2 露天开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8911 水土保持方案9411.1 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9411.2 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目标9511.3 水土流失预测与影响分析9811.4结论10212 环境风险评价10312.1环境风险识别及源项分析10312.2风险事故影响评价10312.3 防范措施10412.4环境风险应急预案10713 矿区生态综合整治及污染防治措施11013.1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措施11013.2 水污染防治措施技术论证11213.3
5、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1313.4 噪声控制措施11414 清洁生产分析与总量控制11714.1 实行清洁生产的意义11714.2项目工艺技术先进性分析11714.3清洁生产分析11814.4清洁生产的建议12114.5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1211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2215.1 社会效益分析12215.2 经济效益分析12215.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2216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2816.1环境管理12816.2环境管理工作计划和方案12817 公众参与13317.1 公众参与的目的、意义及对象13317.2 公众参与的形式和调查方法13417.3 公众参与调查步骤13417
6、.4 公众意见调查结果统计14017.5 小结14418 项目选址及与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4618.1 项目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分析14618.2 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当地发展规划的关系14719 结论与建议14919.1 结论14919.2 建议156IV主要附图:1 图2.6-1保护目标图2 图2.8-1评价工作程序图3 图3.2-1交通位置图4 图3.4-1开拓最终境界图及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图5 图3.4-2、3剖面图6 图3.4-4资源分布图7 图3.14-1生产工艺图8 图3.16-1水平衡图9 图4.1-1地形地质图10 图4.1-2水系图11 图4.1-3区域水文地质图12 图
7、4.1-4水文地质图13 图4.1-综合柱状图14 图6.2-1监测布点图15 图10.1-1土地利用现状图16 图10.1-2区域土壤侵蚀现状图17 图10.1-3植被类型分布图18 图17.3-1、2公告照片附件:附件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2:遵义县团溪镇大窝采矿许可证;附件3:贵州金鑫铝矿有限公司营业执照;附件4:标准确认函附件5:监测报告附件6:开采批复V1 前言1.1建设项目由来及特点1.1.1项目由来矿区内铝土矿开采主要是当地老乡季节性开采,开采规模较小,地表铝土矿受到一定的破坏并造成区内资源严重损失浪费。现由遵义县团溪镇大窝采矿场进行开采,该采矿场属私营企业,采矿权
8、人为贵州金鑫铝矿有限公司。该矿山为新建采矿场,无采矿权重叠,区内有一条矿区公路通过。该矿山是一个新建矿山,2005年11月由遵义县国土资源局拟定矿区范围,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520197),属有限公司,露天开采铝土矿,生产规模20万吨/年,矿区面积1.36km,长约1.494km,宽约1.226km。开采标高:+1110m+1300m,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为20万吨/年。矿石主要销往遵义中铝分公司。遵照国务院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方委托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对遵义县团溪镇大窝采矿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受托方经现场踏勘、环境
9、状况调查、资料收集等工作,根据遵义县团溪镇大窝采矿场开采方案,编制了遵义县团溪镇大窝采矿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请环境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评审,以作为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和审查的依据。1.1.2项目特点1、行业类别及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故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 与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符合性 根据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铝矿的准入条件为最短服务年限为15年,规模为20万t/a,本项目符合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10、。(3) 与贵州省铝土矿资源勘查与开发专项规划的符合性 根据贵州省铝土矿资源勘查与开发专项规划,铝矿的准入条件为最短服务年限为15年,规模为20万t/a,本项目符合贵州省铝土矿资源勘查与开发专项规划(4)与遵义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符合性根据遵义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任务:4.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监管,重视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保护督促现有和新建矿山落实企业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加强闭坑矿山和废弃矿井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在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分期划定一批禁采区、禁垦区、禁伐区,加强环境污染控制,特别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管理。 本项目各工业场地及排土场
11、均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环境敏感点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在项目开采过程中充分合理和有机地利用现有场地和建设条件、使项目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大窝铝土矿区不属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禁止和限制的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项目选址符合遵义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5)与城市发展规划的符合性根据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本项目拟建地不位于遵义市城镇规划范围内,符合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1.2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1)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废气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2)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剥离表
12、土等固废的处理处置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3)项目产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项目建设的生态影响。(5)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及有关的其他环境问题。1.3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环保政策,严格执行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实现达标排放,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满足总量控制目标,将项目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有机统一,实现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落实环境保护投资,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加强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建设可行。2 总论2.1 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2.1.1 评价目的
13、(1)通过对拟建矿山地区的现状调查及监测,掌握拟建矿区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2)分析本工程所采用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是否属于高效、低耗、低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分析工程设计采用的生态保护措施合理性和可靠性,满足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要求。对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要求。(3)摸清污染源的治理及排放情况,明确环保措施是否合理、可行和可靠,分析污染物产生量、治理削减量和排放量。确保实现污染源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量不大于总量控制指标,提出污染控制措施的改进措施和建议。(4)预测评价项目运营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5)从环保的角度,明确提出本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为项目的合理布局和环境管
14、理提供科学依据。2.1.2 评价指导思想(1)依据国家、贵州省有关环保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定及环境标准进行评价工作。(2)根据工程对环境污染的特点,以工程分析为基础,弄清生态影响和排污特征、排放点、排放量,对环保措施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环保措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3)贯彻落实“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总量控制”原则。本评价明确要求本工程采用节能、少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4)针对本工程矿区分散的特点,根据各矿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特征,结合本工程以生态影响为主的特点,分析工程建成后矿区的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状况,论述本工程矿区的可行性。(5)从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提出可行的生态恢复措施和
15、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指导工程设计,使本工程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矿区周围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等得到保护。(6)以科学认真的态度,达到评价结论明确、准确和公正的要求。2.2 编制依据2.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年4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6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年12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年10月
16、29日;(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年3月2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年3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正案) 1996年8月29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5年5月26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2月12日;(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年11月29日;(13)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8月31日;(1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1月;(15)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2005年12月3日;(1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12月27日;(18)中华人民共
17、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1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2.2.2 行政规定(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52号令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风险的通知2005年12月15日;(2)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令环境影响公众参与暂行办法;(3)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1年2月21日;(4)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2001年1月8日;(5)国家环保总局环发1997758号关于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1997年11月28日;(6)黔府办发200738
18、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贵州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7)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424号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2004年2月12日;(8)国家环保总局,环控1997 0232号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1997年4月14日;(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环保部令第2号,2008年10月1日;(10)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09号文关于发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2005年9月7日;(1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3月18日;(1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
19、目录(2011年本)2011年6月; (13) 国家环保部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012年7月3日(14) 国家环保部公告201251号“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的公告”,2012年8月15日(15)黔府办发200738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贵州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7年5月;(16)黔环通200786号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构建和谐矿山的通知。(17) 贵州省“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2011。(18)国发2012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
20、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1.12);(19)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92015);(20)贵州省府办发201222号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12;(21)国家“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22)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011年12月15日(23)贵州省生态功能区划2005年5月10日;(24)遵义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02015年);(25)遵义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26)贵州省铝土矿资源勘查与开发专项规划(20032010);(27)国家“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28)遵义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类规定2011年;(29)遵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
21、01年6月。 (30)黔府办发201222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贵州省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12年6月8日。2.2.3 技术规范(1)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2012年1月1日;(2)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2009年4月1日;(3)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4)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2010年4月1日;(5)HJ 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2011年9月1日;(6)HJ 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遵义县 团溪镇大窝 采矿 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