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自评估报告.doc
《煤矿安全自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自评估报告.doc(1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煤矿安全自评估报告煤矿二一五年二月参加自评估人员名单姓 名职务/职称专 业签 名目 录前 言1一、评估目的1二、评估依据1三、评估范围2四、评估过程2五、评估结论2第一章 矿井概况3第一节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3第二节 矿井生产现状9第三节 主要生产系统11第四节 安全管理18第二章 生产布局26第一节 井田开拓26第二节 采场接替28第三节 重大灾害防治方案53第三章 瓦斯治理58第一节 矿井通风58第二节 瓦斯抽采61第三节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65第四节 安全监控71第四章 水害防治76第一节 基础工作76第二节 水文地质探查80第三节 防治措施81第四节 矿井排水系统86第五章 其他灾害防
2、治及紧急避险设施95第一节 防灭火95第二节 粉尘防治104第三节 顶板灾害防治109第四节 紧急避险设施121第六章 供配电、提升、运输、空气压缩系统124第一节 供配电系统124第二节 提升系统127第三节 井下带式输送机134第四节 井下辅助运输设备136第五节 空气压缩系统138第七章 安全投入139第八章 评估结论140前 言一、评估目的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摸清煤矿瓦斯、水害等重大灾害治理现状,全面分析我矿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好重大灾害防治工作,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二、评估依据1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皖煤监察函2014174号文
3、“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开展全省煤矿安全专家会诊工作的通知”;2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3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煤行管字2000第81号);4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5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6矿井防灭火规范;7矿山救护规程;8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9安徽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皖政办201162号);10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核定标准(2014);11.安徽省煤矿防治水和水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12安监总煤装201133号文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
4、(试行);13安监总煤装2011162号文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14安监总煤装2011163号文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15发改运行2014893号文“关于加强煤矿井下生产布局管理控制超强度生产的意见”;16国办发201399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17.安徽省煤矿采空区管理办法;18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三、评估范围矿井采场的瓦斯灾害程度、水文地质情况等开采技术条件,各大安全生产系统,主要生产系统能力和安全投入等。四、评估过程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皖煤监察函2014174号文,切实做好矿井安全自评估工作,矿立即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
5、长,各专业副总为成员的安全自评估领导小组。2014年12月19日,矿总工程师在总工例会上对我矿的安全自评估工作做了进一步部署:采、掘、修、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等部门在全面评估矿井当前安全状况基础上,结合矿2015202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生产区域、准备区域、开拓区域的灾害防治方案和治理工程,尤其是分析近3年(20152017年)瓦斯灾害防治及水害等防治工程。五、评估结论经过对安全生产系统、瓦斯防治、水害防治、防灭火、顶板灾害治理等方面的评估分析,目前矿井各生产系统均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到后期随着水平的延深,瓦斯、水、运输、顶板等问题较为突出,但在采取相应有力措施之下,各种问题可得到解决,能
6、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一、隶属关系、地理位置煤矿隶属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田位于安徽省中部淮南市西部,八公山东麓。其地理位置:东经1164638,北纬353641。二、井田范围煤矿南起线新谢井田技术边界线,与谢家集一矿毗邻;北至李线新李井田技术边界线,与李嘴孜矿接壤。井田平均走向长5.40km,倾斜宽 3.75 km,井田面积约17.7861km2。三、矿井投产时间,设计生产能力、核定能力煤矿始建1947年,同年投产,距今已有60多年的开采历史。矿井投产后不断进行了生产补充勘探工作,先后进行了多次延深扩建,设计生产能力1.9Mt/a。2005
7、年8月,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技术改造和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技术改造和扩建工程设计生产能力为400万吨/a,该工程于2008年12月20日完工,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皖经信煤炭函2009545号”文予以竣工验收批复。2012年12月,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以皖经信煤炭函【2011】14号“关于公布安徽省高瓦斯与瓦斯突出煤矿生产能力复核结果的通知”复核煤矿生产能力为4.0Mt/a。四、证照情况煤矿“证照”情况具体见下表表1-1-1 煤矿“证照”情况一览表证件名称证号发证机关有效时限安全生产许可证(皖)MK安许证字20140027
8、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2014.12.29-2017.12.28采矿许可证C10000020110111201070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5.4.11-2030.12.29煤炭生产许可证203404050228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1.9.1-2035.8.31工商营业执照340400000059172(1-1)淮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长期矿长安全资格证第12134011310290号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2.11.10-2015.11.9矿长资格证MK340400253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3.9.10-2016.9.9五、地质概况1、井田构造本井田煤岩层地处阜凤
9、断层(F1)和舜耕山推覆断裂的夹块之中。矿浅部(-880m以上)总体呈单斜构造。地层走向N40W,倾向NE,倾角变化大,为1055。地质构造主要以断裂构造为主,局部发育有小型褶曲。控制整个井田构造形态的是F6F7和F10-5F11-9两条断层组,属序次断裂构造,在本井田内属大型断裂构造,延展方向N6080W,倾向SSE,倾角4560,均为右旋正断层。其次井田内还发育次一级断裂构造,多为斜切正断层,逆断层少见。常见“多”字型构造形态。矿井深部(-880m以下)地质构造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矿井总体呈“单斜构造+小型褶皱构造”,斜切和近走向发育的逆断层逐渐增多,地层倾角局部变缓。2、开采煤层及分组划
10、分矿区煤系地层为距今2.82.3亿年前的二叠系。开采煤层为二叠系含煤地层的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不含煤)。总厚度931.19m,含煤40余层。自下而上分为A、B、C、D、E五个含煤组,七个含煤段,见下表。D、E组煤因煤层薄,煤质差,加之赋存不稳定,所以本矿没有开采。表1-1-1 二叠系含煤地层分组、分含煤段表统分 组含煤段含煤段厚度(m)含煤层数名 称含煤层厚 度(m)含 煤系 数上统上石盒子组670E七345422252.100.6D六1184721182.92.5五1044716171.21.0C四103412157.27.0下统下石盒子组186.5B三80.55
11、10119.4911.8二106114915.7114.8山西组74.69A一74.693133.694.9合计931.19931.19354126142.294.5煤层特征表见附表13、瓦斯本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014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表明: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78.77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7.8m3/t;C13、B11b、B10、B8、B7a、B6、B4、A3、A1煤层为突出煤层。4、水文地质(1)根据2013年最新修编的淮南矿业集团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本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2)本矿井含水层由第四系砂层孔隙含水层、二叠系煤系主采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
12、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和寒武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成。各含水层特性见表1-1-2。表1-1-2 矿含水层特性表含水层(组)名 称中寒武系灰岩含水层(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组)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含水层(组)二叠系砂岩含水层(组)第四系砂层含水层(组)层厚(m)92.525012084012.263.6岩性及水文特性大多为灰白色白云质灰岩,并含有少量燧石结核上奥灰缺失,下奥灰主要以白云质灰岩为主,O22、O24、O26三段溶蚀、溶槽、溶沟均甚发育,其深、宽均0.5mC33上、C33下灰岩富水性较强,对开采A组煤威胁很大,C35、C36、C38、C311灰岩中下
13、部含生物碎屑达40%裂隙不发育,起隔水作用。A3、B8、B11b、C13、D18、E25槽顶板为脉状静储量含水层(组),局部裂隙发育,揭露导水断层时易出水。砂层含水层(组)以粉砂为主,细砂次之,富水性不均匀,砂层水与淮河水有直接补给关系。单位涌水量(L/sm)1.167C3-:q=0.180.240.0070.0940.1720.826水质类型HCO3-CaMgHCO3-CaMgCl-K+NaHCO3-CaMgHCO3-K+NaHCO3-K+NaHCO3-CaMg富水性强强中等弱中等(3)2014年实测矿井正常涌水量430m3/h,最大涌水量490m3/h。5、其他开采条件(1)工程地质条件本
14、矿是以层状碎屑岩类为主的矿床,开采条件具有地层岩性复杂,局部产状陡倾;断层较发育、软岩分布范围广、埋深大、地压高的特点,属典型的“三软、两高”煤层(即顶软、底软、煤软、地压高、瓦斯含量高)。C13、B11b、B10、B8、B7a、B6、B4、A3、A1煤层为突出煤层,以及C14、B9煤层为高瓦斯煤层,对开采的影响尤其严重。A1、A3煤层底板太灰岩溶水具有较大的静水压力,影响A1、A3煤层的开采。主采煤层顶底板局部存在有软弱夹层及断层破碎带,施工条件变差,易发生工程地质问题。(2)煤尘爆炸各煤层均具有明显火焰,火焰长度均在50mm以上,最大达300mm,有爆炸危险性,抑制煤尘爆炸的最低岩粉量为2
15、560%。开采煤层的爆炸指数为33.07%37.5%,其中:C13-33.13%,B11b-35.01%,B10-33.52%,B9-33.46%,B8-33.07%,B7a-35.12%,B6-35.71%,B4-34.17% A3-37.5%,A1-36.33%。因此,大都属有爆炸危险性的煤层,要做好防尘抑爆工作。(3)煤的自燃发火倾向各主采煤层煤的吸氧量在0.500.78cm3/g之间,按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量鉴定法标准划分,煤的自燃倾向等级属容易自燃自燃。本矿井所有煤层均具有自燃发火的倾向,大都属类自燃。A3煤层接近类自燃;B6煤层局部属类,不易自燃。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发火时通常表
16、现为CO超标,有煤油味等。(4)地温矿恒温带深度为30m,温度为16.8。七水平地温梯度2.202.26/百米,平均地温梯度2.21/百米。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温也随着增加;特别是构造对地温的影响比较大,具有一定的分区性。特别是F10-5、F11-9断层组两盘地温有明显的差异。F10-5断层下盘500m深度以上的地温梯度平均为1.34/100m;500800m深度的地温梯度平均为:1.67/100m;8501000m深度地温梯度平均为:3.27/100m。F11-9断层上盘500m深度以上地温梯度平均为0.6/100m;500580m深度的地温梯度平均为1.10/100m;8501200m深
17、度的地温梯度平均为2.85/100m。F10-5、F11-9断层下盘比上盘地温一般高47。邻近断层两侧的地段,形成了以F10-5、F11-9断层为中心的低温区,比正常地段地温低24。(5)地压本矿矿井的地压是随着矿井的不断延伸,地压也随之增大,围岩的变形程度增大。自-612m标高以下,矿地压具备了深部开采的地压特征。在南部采区和大中型构造带内,巷道的变形程度十分严重,必须采取特殊的支护方式维护巷道的正常使用。六、资源储量截止2014年12月31日,矿井保有资源储量21944.9万吨,其中(111b)6914.0万吨,(122b)5807.7万吨,(331)1332.2万吨,(332)768.3
18、万吨,(333)7122.7万吨。历年累计动用资源储量17251.8万吨(其中采出量11644.6万吨,损失量5607.2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包括基础储量和资源量)39196.7万吨。煤矿9层主采煤层均为突出煤层,选定B10煤层作为关键保护层开采,保护上覆的B11b煤层和下伏的B8煤层,并向上下依次保护。B10煤层保有储量368.5万吨,可采储量178.4万吨。煤矿A1和A3煤层,回采受底板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威胁,其中A3煤层保有储量1413.7万吨,可采储量539.6万吨;A1煤层保有储量1579.2万吨,可采储量686.3万吨。至2021年,矿井无A组煤开采规划,因此,底板太灰水以及陷
19、落柱对各储量块段开采无影响。分水平、分煤层、分采区资源储量表见附表2、附表3、附表4七、周边矿井及小煤窑等影响安全生产的其他方面情况与本矿相邻的煤矿有谢一矿和李嘴孜矿。2014年5月,和李嘴孜两井合并。同时,李嘴孜井开始回收工作。李嘴孜井闭坑后,其矿井水将通过连通新李两井的-612m水平B4大巷通过管路由井排至地面。为应对这一状况,我矿已开始对-612m水平水仓进行改造,增加排水能力。谢一矿与矿之间有40m宽的井田边界煤柱,两井开采活动互不影响。本矿井田范围内,小井开采从1958年开始,最多时曾有114个小井同时开采,主要回采A1C13浅部露头煤和大矿回采遗留的阶段煤柱、断层煤柱等边角块段。经
20、过多次整顿,至2014年年底,本矿井田范围小井均全部封闭,消除了小井对大矿的威胁。但个别小井与本矿存在采空区连通或巷道连通的情况,如果小井因井筒填埋和封堵质量问题发生地面溃水,将直接威胁本矿井下安全生产,因此在汛期要加强对地面小井井口的巡查,发现有井口塌陷和大面积积水,要及时汇报并函告地方政府。第二节 矿井生产现状一、矿井基本现状1、矿井开拓方式矿共划分为七个水平,其中一、二、三水平采用片盘斜井,分层或分组大巷、分区石门开拓;四水平以下采用立井(暗立井)和斜井(暗斜井)相结合、集中大巷、分区石门开拓方式。2、生产水平及主要巷道布置目前矿井六水平(标高-812m)为矿井主要生产水平,七水平(标高
21、-1000m)正在开拓延深。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布置在B4煤层底板,采区石门布置在F10-5(8)断层北侧,通过底板巷与二、六采区分煤层底板上山搭接构成各采区生产系统。2、目前在用井筒目前矿井在用井筒有:新淮副井(地面-612m)、新淮回风井(地面-578m)、新八号井(地面-412m)、暗立井(-412m-812m);三号主斜井(地面-412m)、北部暗主斜井(-412m-812m)、南部暗主斜井(-385m-612m)、三号交通井(地面-412m)、北部暗交通斜井(-412m-812m)、北部暗副斜井(-412m-812m)、南部交通井(-612m-812m)、中部交通井(-612m-812m
22、)、钱湖风井(地面-340m)、毕五号进风井(地面-612m)、毕五号回风井(地面-612m)、南部回风井(-612m-812m)及中部回风井(-612m-812m)。4、矿井生产采区、准备采区及近三年原煤产量矿井目前共有4个生产采区和1个准备采区,其中六二B48采区、六二B1011采区、六二C组煤采区、六六B48采区为目前矿井生产采区,76(B8B10)采区为目前矿井准备采区。2012年矿井原煤产量275万吨,2013年矿井原煤产量303万吨,2014年矿井原煤产量309万吨。二、采掘生产现状目前我矿正在回采的工作面共有3个(62104、62110S和66206工作面);正在掘进的工作面共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安全 评估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