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材料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





《某化学材料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化学材料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1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化学材料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评审稿)建设单位:*市*合成化工厂编制单位:*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号编制时间:*市*化学材料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名称:*市*化学材料有限公司新建项目行业类别: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文件类别: 环境影响报告书委托单位:*市*合成化工厂评价单位:*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号)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报告书编制人员分工表编写人员环评岗位证编写内容签名报告审核:评价单位法人签名: 评价机构负责人签名: 项目负责人签名: 目 录1. 总 论11.1 评价任务的由来11.2 评价目
2、的和原则11.3 编制依据21.4 评价标准41.5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71.6 评价工作等级81.7 评价范围101.8 评价专题及工作重点111.9 评价方法121.10 评价因子筛选121.11 评价工作程序122.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142.1 建设项目概况142.2 生产工艺流程152.3 主要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用量172.4 公用设施服务192.5 工程污染源分析203. 建设项目周围区域环境概况293.1 自然环境概况293.2社会环境概况303.3项目周围区域主要污染源调查323.4 区域环境功能区划33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44.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344.2
3、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74.3噪声环境质量现状分析405、施工期影响预测与评价425.1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425.2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及防治措施435.3 噪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455.4 固体废物影响及防治措施505.5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515.6 人体健康和安全影响526、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36.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536.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536.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56.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776.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807 环境风险评价和应急预案817.1 风险评价技术路线817.2 风险识别827.3事故及其源项潜在危险性分析867.4环境危害
4、预测897.5风险评价结论957.6 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967.7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987.8 化学品最大可存储量合理性分析1138. 清洁生产评述与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1148.1 清洁生产评述1148.2 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1189. 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1209.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209.2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2210 公众参与调查12810.1 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12810.2 公众参与的作用12810.3 国家对“公众参与”的有关规定12910.4 本次环评公众参与的方式与过程12910.5 “公众参与”(调查表)调查情况13010.6 网上公示调查情况1
5、3610.7对公众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说明13610.8公众参与调查总结13710.9 公众参与结果分析13711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13811.1 项目选址原则13811.2 厂址选择方案13811.3 厂址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及其现状13811.4 厂址所在地区的规划及发展13911.5 供电、给排水条件14011.6 厂区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分析14011.7 选址分析小结141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4212.1 目的与方法14212.2 环保投资估算14212.3 环境损失收益分析14313. 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14513.1 环境管理14513.2 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监控计划14613.3
6、 营运期的环境管理和监控计划14914. 评价结论与建议15214.1 项目概况和污染源概况15214.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5214.3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5314.4 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5314.5 污染防治措施结论15414.6公众调查结论15414.7 清洁生产分析15414.8 环境风险评价15514.9 污染物控制指标结论15514.10 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15514.11 选址合理性分析15614.12 综合结论15614.13 建议156附图:附图1新建项目地理位置图1. 总 论1.1 评价任务的由来本项目由*市东凤镇*合成化工厂投资,*合成化工是我国
7、最早从事UV树脂合成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多年来致力于UV树脂的开发应用,在生产UV树脂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拥有一支高素质技术、经营队伍。产品主要应用于木材、塑料、玻璃、金属等所需涂料涂膜的材质上,依据ISO9001质量要求,建立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国际权威认证的审核。目前产品已在国内外UV厂商应用多年,深得用户信赖。该厂拟定在*市*镇*工业集聚区西北部投资新建*化学材料有限公司。本项目不属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之列,是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该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投产运营后,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
8、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的有关规定,为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确保项目工程顺利进行,本项目必须进行环评申报审批程序。我方接受委托后,随即组织人员到拟建场地,及其周围进行了实地勘查与调研,收集了有关的工程资料,进行了该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结合该项目的生产特点,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提出拟开展的环评工作内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工程污染源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影响预测等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 评价目的和原则根据建设项目的建设规划,针对项目的工
9、程特征和污染特征,预测该项目开发建设期间和建成后,对当地水、气、声等环境以及敏感目标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提出必要的治理措施和必须达到的环境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其建设的可行性,为项目实现优化选址,合理布局,最佳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使其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结合该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特点和厂址区域环境现状,确定本次评价遵循的原则如下:(1)建立和健全环保措施,认真贯彻执行“清洁生产”、“污染源达标排放”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环境保护政策。(2)在对各污染源实施治理方面,首先考虑不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为原则,使周边环境空气和纳污水域保持环境容量满足功能
10、区要求,外排污染物在严格执行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原则下,应尽可能地得到削减。(3)通过类比调查和实测资料相结合确定本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产生的污染源强,在保证评价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利用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成果资料及该地区近几年的有关环境现状监测资料。(4)环评的全过程中坚持为工程建设的决策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注重环评工作的针对性、公正性和实效性。1.3 编制依据1.3.1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修改);(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改
1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8年12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1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法(2002年6月);1.3.2 全国性法规依据(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8日国务院第
12、十次常务委员会议通过,1998年11月29日颁布实行);(2)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8月3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4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7月1日国家环保局第五号令);(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2年7月);(6)建设项目环境设计规定(国环字1987第002号);(7)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2第125号);(8)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国家环保局、农业部、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1997年3月5日发布);(9)产
13、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第40号,2005年12月2日);(10)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国家发改委);(11)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二批);(12)轻工业“十五”规划(国家经贸委);(13)*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目录(*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1年8月31日。1.3.3 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4年9月,*省第八次人大常委会第59号公告);(2)*省*水质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3)*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年5月);(4)*省环境保护条例(2005年1月);(5)*省清洁生产
14、联合行动实施意见(2001年11月);(6)*省清洁生产联合行动实施意见(粤经贸资源2001972号);(7)关于*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的批复(粤府函1999553号);(8)*省蓝天工程计划(粤府办20007号);(9)*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保护规定(中府199851号);(10)*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保护规定(中府1997115号);(11)印发*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6年修订版)的通知(中府200685号),*市人民政府;(12)关于*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粤府函1998323号)。1.3.4 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H
15、J/T 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3.5有关项目文件或资料(1)、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2)、*市*化学材料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关于开展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委托书;(4)、*市*化工厂提供的有关建设项目的其他工程资料及图纸。1.4
16、评价标准1.4.1 环境质量标准(1)水环境根据*市环境保护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工业区内河涌*水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见表1-1。表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指 标(GB3838-2002) 类标准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pH值(无量纲)69化学需氧量(CODcr) 20生化需氧量(BOD5) 4溶解氧(DO) 5氨氮 1.0总磷(以P计) 0.2挥发酚 0.01石油类 0.5悬浮物 人为增加的量不超过10 *色度 15 * 参照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参照生活饮用
17、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一级标准(2)环境空气根据*市环境保护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拟建项目位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大气污染物TSP、SO2、NOX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2000年修改版)中二级标准,甲苯执行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非甲烷总烃执行以色列居住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1-2。 表1-2 环境质量标准和限值 (单位:mg/m3)类别执行标准标准级别指标浓度小时值日均值年均值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表1二级TSP0.300.20SO20.500.150.06NO2*0.240.120.08执行苏联居民区大
18、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甲苯0.60.6以色列居住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非甲烷总烃5.02.0注:*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1号通知作修改。(3)环境噪声根据*市环境保护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拟建项目位于3类标准适用区域,执行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3类标准。见表1-3。表1-3 环境噪声标准 (单位:dB(A)功能区划类别标准值昼 间夜 间工业区36555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1)水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放同时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省水污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见表1-4。 表1-4 污水排放标准 (m
19、g/L,pH除外)污染物指标(GB8978-1996)第二时段一级标准(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pH6-96-9色度5040悬浮物7060五日生化需氧量2020化学需氧量100100氨氮1510TP0.50.5石油类55挥发酚0.50.3通过比较可知,应执行较严格的*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2)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时段二级标准、*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 第二时段二级标准,见表1-5。表1-5
2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种类执行标准指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监控浓度mg/m3排气筒m二级监控点浓度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颗粒物120205.9厂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甲苯40205.22.4 非甲烷总烃12020174.0*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 表2,二级标准颗粒物120204.81.0甲苯40204.32.4 非甲烷总烃12020144.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时段SO2500 mg/m3烟尘100 mg/m3NOX400 mg/m3*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材料 有限公司 新建 项目 环境 评估 报告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