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理学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题.pdf
《2023年生理学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生理学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题.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题 1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负反馈:在一个闭环系统中,控制部分活动受受控部分反馈信号(Sf)的影响而变化,若 Sf 为负,则为负反馈。其作用是输出变量受到扰动时系统能及时反应,调整偏差信息(Se),以使输出稳定在参考点(Si)。P6 2 易化扩散:不溶或少溶于脂质的物质在一些特殊蛋白分子的协助下完成跨膜转运。载体介导(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和通道介导由高浓度到低浓度。3 excitability 兴奋性: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4 兴奋:兴奋:组织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情况。5 阈值:为临界值的意思
2、,也就是刺激生体系等时,虽然对小刺激不反应,但当超过某限度时就会激烈反应的这种界限值 6 阈电位:能使 Na+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或能使膜出现 Na 内流与去极化形成负反馈的膜电位值)。7 后负荷:指肌肉开始收缩时遇到的阻力 8 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抗凝的血液在血沉管中单位时间内红细胞下沉的高度表示为红细胞沉降率。9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细胞因子的一种,在骨髓造血微环境下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分类上是集落刺激因子。10 心动周期:心脏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11 心指数: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指数为 3.03.5L/
3、(min.m2)。12 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约为 0)(血浆胶体渗透压(可变)+肾小囊内压)。13 功能余气量:平静呼吸末尚存留在肺内的气量。14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即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氧含量和氧容量的比值。15 胃肠激素:在胃肠道粘膜下存在着数十种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多种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统称胃肠激素。16 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17 食物的氧热价: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 1L 氧所产生的热量。18 呼吸商:是指一定时间内,机体的 CO2 产量与耗氧量
4、之比。19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20 肾糖阈: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当血糖中葡萄糖浓度超过 160-180mg/100mL时,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达极限,此时的血糖浓度即为肾糖阈。21 暗适应:人从亮处入暗室,先是看不清东西,稍后,视敏度才逐渐提高,恢复了暗处的视力。这是眼对光的敏感度在暗光处逐渐提高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视锥细胞色素合成量增加。(2)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合成增加(主要原因)。22 明适应:当我们看完电影,从电影院走出来,在明媚的阳光下,你就觉得阳光眩目,睁不开眼,要过一会儿才能看清周围的景物,这一过程正好与暗适应相反,称之为明适应
5、 23 视野:单眼注视前方一点固定不动所看到的范围。24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兴奋自突触前神经元传至突触前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并以电紧张形势扩布到整个神经元体,此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25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由抑制性突触兴奋引起的突触后神经元膜发生的超极化膜电位变化。26 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如,心肌缺血时可发生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的疼痛。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7 脊休克: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在手术后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主要表现为:在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
6、低甚至消失,血压下降,外周血管扩张,发汗反射不出现,直肠和膀胱中粪尿积聚。28 允许作用:有些激素本身不能直接对某些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生理学效应,但它的存在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这种作用为激素的允许作用。29 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肽类激素,主要作用是调节腺垂体活动,因此称为下丘脑调节肽。30 旁分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细胞外液扩散而作用于临近靶细胞的作用方式。问答思考题 1.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动作电位形成机制: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所致。动作电位的幅度决定于细胞内外的 Na+浓度差,细胞外液 Na+浓度降低动作电位幅度也相应降低,而阻断 N
7、a+通道(河豚毒)则能阻碍动作电位的产生。动作电位下降支K+外流所致。静息电位:指安静时存在于细胞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其形成原因是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及膜对 K+有较高的通透能力。细胞内 K+浓度和带负电的蛋白质浓度都大于细胞外(而细胞外 Na+和 Cl+浓度大于细胞内),但因为细胞膜只对 K+有相对较高的通透性,K+顺浓度差由细胞内移到细胞外,而膜内带负电的蛋白质离子不能透出细胞,于是 K+离子外移造成膜内变负而膜外变正。外正内负的状态一方面可随 K+的外移而增加,另一方面,K+外移形成的外正内负将阻碍 K+的外移(正负电荷互相吸引,而相同方向电荷则互相排斥)。最后达到一种 K+外移(因
8、浓度差)和阻碍 K+外移(正负电荷互相吸引,而相同方向电荷则相互排斥)。最后达到一种 K+外移(因浓度差)和阻碍 K+外移(因电位差)相平衡的状态,这是的膜电位称为 K+平衡电位,实际上,就是(或接近于)安静时细胞膜外的电位差。2.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它们的生理意义是什么?3.正常人的血量是多少?当一个人大失血需要输血时,除检定血型还需要做什么试验?p48 血浆晶体渗透压是指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最主要的物质是 NaCl。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起重要作用。与之相对的是血浆胶体渗透压。后者主要由血浆内的蛋白质产生,在血液中的比例较小 正常人
9、的血量是 4.2-4.8L 当一个人大失血需要输血时,除检定血型还需要做交叉配血试验.4.内源性凝血途径与外源性凝血途径主要有何不同。P64 5.ABO 血型系统分型的根据是什么?ABO 血型系统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的凝集原 A 与凝集原 B 的情况而将血液分成 4 型的血型系统。凡红细胞膜只含 A 凝集原的为 A 型,如存在 B 凝集原的,为 B 型,若 A、B 两种凝集原都有的就称为 AB 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则称为 O 型。6.简述心脏泵功能的调节?(1)搏出量的调节。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的变化。在心室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凡是影响心室
10、充盈量的因素,都能引起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从而通过异长自身调节使搏出量发生变化。心室充盈量是静脉回心血量和心室射血后余血量的综合,因此凡是影响两者的因素都能影响心室充盈量。异长自身调节也称 starling 机制,其主要作用是对搏出量进行精细调节。等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肌收缩能力的改变而影响心肌收缩的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出量和搏功发生改变而言。横桥连接数、肌凝蛋白的 ATP 酶活性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心室肌后负荷是指动脉血压而言。在心率,心肌初长度和收缩力不变的情况下,如动脉血压增高,则等容收缩相延长而射血相缩短,同时心室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均减少,射血速度减慢,
11、点易化扩散不溶或少溶于脂质的物质在一些特殊蛋白分子的协助下完成电位的情况阈值为临界值的意思也就是刺生体系等时虽然对小刺不反应指肌肉开始收缩时遇到的阻力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抗凝的血液在血沉管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搏出量减少。另一方面,搏出量减少造成心室内余血量增加,通过异长自身调节,使搏出量恢复正常。随着搏出量的恢复,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加强心肌收缩能力,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也恢复到原有水平。(2)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心率在每分钟 60170 次范围内,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心率超过每分钟 180 次每分钟时,心室充盈时间明显缩短,充盈量减少,心输出量亦开始下降。心率低于每分钟 40 次时,心舒期
12、过长,心室充盈接近最大限度,再延长心舒时间,也不会增加心室充盈量,尽管每搏输出量增加,但由于心率过慢而心输出量减少。可见,心率最适宜时,心输出量最大,而过快或过慢时,心输出量都会减少。7.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几期?其产生机制如何?心室肌细胞安静时,细胞膜处于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静息电位约-90毫伏。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基本上和神经纤维相同,主要是由于安静时细胞内高浓度的 K+向膜外扩散而造成。其动作电位与神经纤维相比较有很大差别,表现为复极化过程有明显特征。通常将全过程分为 0、1、2、3、4 期。(1 去极化过程(0 期):去极化过程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0 期),其形成机制亦与神
13、经纤维相同。此期电位变化幅度约 120mV,持续时间 12ms。(2 复极化过程:该过程形成动作电位下降支,分为四期。1 期(快速复极初期):心室肌细胞去极达顶峰后立即开始复极,膜内电位迅速下降到 0mV 左右,形成 1 期,占时约 10ms。K+外流是 1 期快速复极的主要原因。2 期(缓慢复极期):此期复极非常缓慢,膜内电位下降速度极慢,停滞在 0mV 左右,形成平台状,故 2 期又称平台期,历时约 100150ms。该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区别于神经纤维和骨骼肌的主要特征,也是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原因。形成的机制是本期内有 Ca2+内流和K+外流同时存在,缓慢持久的
14、Ca2+内流抵消了 K+外流,致使膜电位保持在 0mV 附近。3 期(快速复极末期):此期膜内电位迅速下降到静息电位水平(-90mV),形成 3 期,以完成复极化过程,历时约 100150ms。K+快速外流是 3 期快速复极的原因。4 期(静息期):此期膜电位虽已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但在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膜内 Na+、Ca2+增多,膜外 K+增多,致使膜内外的这几种离子浓度有所改变。本期内,细胞膜离子泵积极地进行着逆浓度梯度转运,把 Na+和 Ca2+排到细胞外,同时将 K+摄回细胞内,以恢复细胞内外离子的正常浓度,保持心肌细胞的正常兴奋能力。心肌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长到心肌机械
15、收缩的舒张开始以后。也就是说,在整个心脏收缩期内,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使心肌产生扩布性兴奋。心肌的这一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心肌在自律性兴奋来临时,不能产生象骨骼肌那样的强直收缩,从而始终保持着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性活动,这样心脏的充盈和射血才可能进行。8.影响兴奋性和自律性的共同因素是什么?是怎样影响的?P86 9.心电图各波的意义?p87 10.试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1)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形成有赖于心射血和外周阻力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心舒缩是按一定时间顺序进行的,所以在心动周期的不同时刻,动脉血压的成因不尽相同,数值也不同。心每收缩一次,即有一定量的血液由心室射入大动脉,
16、同时也有一定量的血液由大动脉流至外周。但是,由于存在外周阻力,在心缩期内,只有大约 1/3 的血液流至外周,其余 2/3 被贮存在大动脉内,结果大动脉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加大,从而形成较高的动脉血压。由于大动脉管壁具有弹性,所以当大动脉内血量增加时,迫使大动脉被动扩张,这样,心室收缩作功所提供的能量,除推动血液流动和升高血压外,还有一部分转化为弹性势能贮存在大动脉管壁之中。心室舒张时,射血停止,动脉血压下降,被扩张的大动脉管壁发生弹性回缩,将在心缩期内贮存的弹性势能释放出来,转换为动能,推动血液继续流向外周,并使动脉血压在心舒期内仍能维持一定高度。由此可见,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在动脉血压形成中
17、起缓冲作用。(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点易化扩散不溶或少溶于脂质的物质在一些特殊蛋白分子的协助下完成电位的情况阈值为临界值的意思也就是刺生体系等时虽然对小刺不反应指肌肉开始收缩时遇到的阻力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抗凝的血液在血沉管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每搏输出量:当每搏输出量增加时,收缩压必然升高,舒张压力亦将升高,但是舒张压增加的幅度不如收缩压大。这是因为收缩压增高使动脉中血液迅速向外周流动,到舒张期末动脉中存留的血液量虽然比每搏输出量增加以前有所提高,但不如收缩压提高的明显。这样由于收缩压提高明显而舒张压增加的幅度不如收缩压大,因而脉压增大。如每搏输出量减少,则主要使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因此,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生理学 复习 思考题 名词解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