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心亭看雪超详细导学案..pdf





《2023年湖心亭看雪超详细导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湖心亭看雪超详细导学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3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4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教学重点 1.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学法指导】:自主 合作 探究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知识链接】:1、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水
2、色山光一片,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2、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文学家.他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子弟,他喜游山玩水,在文学、戏剧、音乐方面有很深的修养。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他入山隐居、著书,主要著作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风格流丽清新,写家破人亡之痛,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预习导学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作者 ,是明末清初人,少为富贵子弟,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明亡后不仕,人山荐书以终。其作品主要有 (了解即可)等。二、词语 2、根据拼音写汉字。拥 cu ()衣炉火
3、 余舟一 ji ()铺 zh n()对坐 雾凇沆()砀()喃喃()更()定 更()有此人 【学习过程】:导入: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师:通过大家的发言,我发现西湖很美!春季,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夏季,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秋季,杨万里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在这个冬季,张岱带领我们一起去湖心亭看雪。二、介绍湖心亭与作者及写作背景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3、疏通文句,可同桌间讨论交流,参照注释,借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同学们对课文的字句还有不解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2)同桌之间讨论交
4、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3)教师提示以下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A一字多义:余拏一小舟:数词,译为“一(叶)”;上下一白:全白。是日更定:是,这;是金陵人:是,判断动词。是日更定: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焉得更有此人:更,还。B词类活用:客此:客,客居,名词作动词。四、研读赏析 1“看雪”的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地点是(余往西湖)?2 写雪大的句子是(大雪三日)?写冬雪寒冷威严的句子是(湖中人鸟声俱绝)?3 写“余”去看雪,什么时间去的?指夜深人静之后,作者独舟去看雪.4 写湖心夜景其总的印象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写湖心夜景特写景物是
5、(堤亭舟人,痕点芥粒)5 来到亭上,看到了什么?(人)6 那人对我的态度是(拉余同饮)热情好客充满惊喜 7 我的态度是(余强饮三大白)因为偶逢知己而无限喜悦 8 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痴)为什么?(有独自冒寒看雪的雅兴和孤寂的情怀)五、拓展延伸(讲解白描手法)1、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会作者的感情 景物描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这些景物描写是否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加以修饰?是否浓墨重彩运用修辞?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呢?(课件出示白描画欣赏讲解白描手法)这些画有什么共同特点呢?生讨论后回答: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
6、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 这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白描。应用在写作上成为一种写作手法。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朴实的文字,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方法。不施浓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少用形容词和修辞,只抓住描写对象与众不同的地方,作如实的交代。白描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身临其境。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白描手法用于写人,只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
7、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 又如背影里父亲的体态、衣着、动作描写,特点突出,形象鲜明,而又真挚感人。胖子;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探、攀、缩、倾 文中写景的句子有什么特点?使用了怎样的手法?不施浓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少用形容词和修辞,只抓住描写对象与众不同的地方,作如实的交代。文中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因此本课写景也使用了白描的手法 雪后西湖人鸟声“俱绝”
8、而作者“独往”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同时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超凡脱俗 孤芳自赏 六、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1学生齐背课文。2提问: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开头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到亭上”“及下船”,并且记叙了湖心亭巧遇一事。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湖心亭 看雪超 详细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