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细胞生物学重点全面汇总归纳084205.pdf
《2023年细胞生物学重点全面汇总归纳08420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细胞生物学重点全面汇总归纳084205.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细胞生物学1.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命物质。2.生物大分子:分子量巨大,结构复杂,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分子。3.原生质与细胞的区别:原生质 化学成分细胞化学成分、大小、形态、结构、功能。4.各种细胞的原生质在化学成分上虽有差别,但组成原生质的化学元素基本相同。宏量元素(99.9%)C、H、O、N 90%Na、K、Mg、Ca、Fe、Cl、S、P 9.9%微量元素(0.1%)Cu、Zn、Mn、Si、F、Br、I、Ba 等组成原生质的各种化学元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结合,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大分子)5.细胞形态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6.细胞
2、结构的基本特性:生物膜,遗传物质,核糖体7.细胞功能的基本特性:自我复制 细胞分裂,新陈代谢(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运动,应激反应,自我调节8.原核细胞:细胞内原生质很少分化,没有核膜、核仁,不具备完整的细胞核结构,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9.真核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胞中出现了核膜,把核物质包围起来,从而有了真正意义的典型的细胞核.10.细胞膜(质膜)细胞质: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细胞基质细胞核:核膜,核仁,染色质,核基质11.膜相结构:细胞内具有膜的结构的总称。非膜相结构:细胞内无膜包裹,呈粒状或丝状的结构。12.13.膜的特性;流动性和不对称性1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不同点:
3、15.细胞膜:包围在细胞外周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16.单位膜模型:单位膜 生物膜在电镜下呈现出的暗-明-暗三夹板式结构。单位膜模型的意义:指出了生物膜在形态结构上的一个共性暗-明-暗三层结构。单位膜模型的缺点:把各种膜视为一种单一的静态结构,不能圆满解释膜的动态变化和各种重要功能。膜的厚度不都是 7.5nm,而是 510 nm。它认为蛋白质与膜脂的结合就一种方式,无法解释为什麽有些蛋白质容易分离,而另一些则不易分离。17.液态镶嵌模型:主要论点:脂双层既有有序性,又有流动性。所有脂类分子亲水端向着膜表面,疏水端朝向膜中央,流动的脂质分子构成了细胞膜的连续主体。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脂质分
4、子中,表现出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糖类附着于膜的外表面,与蛋白质和脂类的亲水端相结合,构成糖蛋白和糖脂。21.膜受体 细胞膜上的一类镶嵌蛋白质,是特异性蛋白质分子,它们能够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活性物质(配体)并与之结合,进而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这些特异性蛋白质分子就是膜受体。(配体 能与受体结合的细胞外的活性物质,也称化学信号或第一信使。)22.膜抗原 细胞表面具有抗原性质的大分子。也称细胞表面抗原。23.细胞识别 细胞能认识同种和异种细胞,以及自己和异己物质的一种现象。第二信使学说:配体作为第一信使,可被靶细胞膜上的专一受体识别并结合。受体配体复合物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被激活的腺苷酸环化酶使A
5、TPcAMP。cAMP作为第二信使通过激活依赖于它的蛋白质激酶,启动细胞内各种反应,并产生最终的生物学效应。18 运输方式:20A被动运输:物质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代谢能量。简单扩散 不需能量,不需专一的膜蛋白分子,顺浓度梯度的穿膜扩散,也称单纯扩散或自由扩散。水分子、二氧化碳、乙醇及尿素以简单扩散的形式进出细胞膜。易化扩散不需能量,但需借助细胞膜上的一类特殊蛋白(运输蛋白包括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的穿膜扩散,也称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B主动运输: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运输。如金属离子等。膜泡运输:以膜泡形式转移运输物质。A内吞通过质膜运动将所要摄取的物质运输入胞的过程。
6、胞饮 小溶质分子或液体物质与质膜形成较小的内吞小泡,这种入胞作用叫胞饮,所形成的囊泡叫胞饮体。吞噬 细胞摄入较大的固体颗粒和分子组合物的过程。所形成的囊泡叫吞噬体。B胞吐 细胞内的分泌物质、未消耗的残渣、病毒等包裹在脂双层小泡中,小泡膜与质膜接近后融合,将胞内物质释放出胞。C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19.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专一性):有些大分子物质要进入细胞必须先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并结合,然后通过膜泡运输进入细胞,这种特别的内吞方式就是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如 LDL(低密度脂蛋白)-核心为 1500 个胆固醇分子与长链脂肪酸合成的酯。25.核糖体形态结构:不规则颗粒状大亚基 侧面为圆锥形,有
7、中央突,柄,嵴。小亚基 侧面为圆弧形,可分为头部,基部和平台三部分。核糖体的化学组成原核细胞;rRNA 60%蛋白质 40%真核细胞;rRNA 50%蛋白质 50%多聚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糖体成单体状态,并由一条 RNA 链将它们串在一起所组成的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团。26.核糖体的功能定位(活性部位):A 位:受位,氨酰基位P 位:供位,肽基位肽基转移酶位:T 因子GTP 酶位:G 因子,移位酶27.遗传密码:mRNA 分子中,每三个相邻核苷酸组成的能代表机体全部遗传信息,决定所有氨基酸的一套三联体密码。其中,每个三联体密码称作一个密码子,共 64 种。特征;1)密码子的阅读方向:5 3
8、 mRNA 的合成或编码方向一致2)兼并性和兼职性兼并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兼职性:一种密码子兼具两种作用。3)通用性:所有生物的细胞使用统一的氨基酸编码方法。4)不重叠,无标点起始密码子:AUG 终止密码子:UAA UAG UGA 翻译 mRNA 把转录来的遗传信息解读为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顺序的过程,即蛋白质的合成过程。28.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肽链合成的开始(IF、GTP)肽链的延长(T 因子、EF、GTP、G 因子)肽链合成的终止(RF)29.间期细胞核的组成:核被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30.核被膜:两层单位膜组成的双层膜,它将核质与细胞质分开。EM 下包括三
9、部分外层核膜,内层核膜,核间隙31.核纤层:在核膜的内膜靠核质一侧,由一层纤维蛋白质组成的单层纤维网络结构。功能:为核膜提供一个构筑支架 为染色质提供附着位点。32.核膜的功能:核膜包围核物质形成特定的代谢环境。核膜将 RNA 合成与蛋白质的合成分开。核膜沟通了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双向物质交流。核孔复合体核膜孔及与其相关联的各种结构所构成的环状结构体系。它包括:孔环颗粒周边颗粒中央颗粒细纤丝功能对选择性物质交流起关键性作用。33.染色质:间期细胞核内伸展、弥散呈丝网状分布,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染色体: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因高度折叠、盘曲而凝缩成条状或棒状的特定形态。区别: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
10、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34.染色质化学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由相同物质组成的。其主要成分有:DNA 组蛋白非组蛋白RNA 1 1 0.51.5 0.05 35.染色质的结构(四级结构模型):1)一级结构 核小体和串珠状纤维核小体: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约 200bp 的 DNA 分子和五种组蛋白组成。组蛋白 H2A、H2B、H3、H4 各 2 个分子组成八聚体。约 140bp 的 DNA在八聚体外缠绕1.75 圈,形成核小体核心,其余约60bp 的 DNA 是与相邻核小体相连的联系段,称为连接线,H1 位于连接线上。串珠状纤维:若干个核小体重复排列并连接在一起。直径约10nm。2)二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细胞生物学 重点 全面 汇总 归纳 08420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