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纲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超详细解析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考纲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超详细解析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考纲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超详细解析答案.pdf(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西经上(注意理解,莫死记硬背,计算题做法要背)第一章、需求和供给 一、名词解释 1、需求: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根据这一定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必须具备意愿和购买能力两个特征。需求反映了消费者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2、供给: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根据这一定义,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必须具备意愿和能力两个特征。3、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相
2、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增加。即消费者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这一规律被称为需求规律。4、供给规律: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增加;相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减少。即生产者的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这一规律被称为供给规律。5、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是该市场上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供求力量达到一种平衡时,价格或价格机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时,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就被称为均衡价格,而供求相等的数量被称为价格数量。6、比较静态分析:比较分析不同静态状态
3、的方法。当一个经济模型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将对内生变量均衡值产生影响。比较静态分析考察这种影响的程度和方向。与动态分析不同,比较静态分析忽略内生变量的变动过程,只考察原有的条件变化,新的均衡与原有均衡之间的差异。7、需求的价格弹性:度量了相应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弹性系数定义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的百分比。8、需求的收入弹性:在收入水平变化时,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反应的敏感程度,是购买者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Ey=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当 0Ey1 时,称为高收入弹性;当 EyMPK/rK,这时把用 K 的一单位
4、成本用于购买 L 将会在保持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总产量,从而增加利润。因此,追求技术上的最优恰好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相一致。4、试说明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短期总产量曲线表现为一条先增后减的曲线。受总产量曲线的支配,短期总成本曲线则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二者之间存在着对偶关系。根据定义:边际成本 MC=rL/MPL 平均成本 AVC=rL/APL 可知,厂商的边际成本与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平均变动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这就意味着,在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下,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先增后减,从而边际成
5、本和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一定是先减后增的,即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呈现 U 形。而且,由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点,故平均成本一定与边际成本相交于平均成本最低点。总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由于边际成本是先减后增的,且反映了总成本增加的速度,因而总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递减阶段,增长速度越来越慢;相反,总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递增阶段,增长速度加快。三、计算与证明 1、(2006)已知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y=10L3L2,其中 L 为雇用工人的数量。试求:(1)、厂商限定劳动投入量的合理区域?(2)、若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格 P=5,现行工资率 rL=10,企业应雇用多少工人?解:
6、由生产函数可以求得厂商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APL=(10L-3L2)/L=10-3L (1)MPL=10-6L (2)当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即 APL=MPL 时,决定最低的劳动投入量:将(1)、(2)代入,10-3L=10-6L 得 L=0 当边际产量为零,即 MPL=0 时,决定劳动投入量的最大值:10-6L=0 得 L=5/3 可见,该厂商的合理投入区为0,5/3。厂商雇用劳动的最优条件为 P MPL=rL 5(10-6L)=10 L=4/3 即劳动的最优投入量为 4/3 个单位。2、(2003,20XX 年)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y=24L1/2K2/3,生产要素 L 和 K 的价格
7、分别为 rL=1和 rk=2。试求:(1)、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2)、如果资本的数量 K=27,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3)、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解:根据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 MPL/rL=MPK/rK 得(12L-1/2K2/3)/1=(16L1/2K-1/3)/2 得 2L=3K,即为劳动与资本最优组合。种商品的需求必须具备意愿和购买能力两个特征需求反映了消费者的需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必须具备意愿和能力两个特征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者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这一规律被称为需求规律供给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短期成本函数由下列二方程组所决定:y=f(L,K)c=rLL+rKK()即 y
8、=24L1/2 272/3 c=L+2 27 解得 c=(y/216)2+54 长期成本函数由下列三条件方程组所决定:y=f(L,K)c=rLL+rKK MPL/rL=MPK/rK 即 y=24L1/2K2/3 c=L+2K 2L=3K 从生产函数和最优组合这两个方程中求得 L=y6/7/15362/7 和 K=(2/3)(y6/7/15362/7)代入到第二个方程中得到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c=5/(3 15362/7)y6/7 3、证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必然会在生产扩展曲线上选择投入组合。回答三个问题:利润最大化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致性;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生产扩
9、展线方程的概念,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致性。)厂商的利润 TRTCPQTC,将其对生产要素求一阶导数令其为零以寻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设该厂商仅使用劳动 L 和资本 K 两种生产要素,即 Qf(L,K)Q0,TCrLL+rKK 则分别对 L,K 求偏导数得:P rL0,P rK0,按边际产量的定义替换并将两式相除得:MPL/MPK rL/rK。此即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入组合。又由生产扩展线的定义为一系列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的连线,等产量线上任意一点切线的斜率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L,KMPL/MPK,而等成本线为 CrLL+rKK C0,其斜率为 rL/rK,因此可得生产扩展线的方程为
10、 MPL/MPK rL/rK,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入组合相同。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必然会在生产扩展曲线上选择投入组合。第四章、市场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总收益是指厂商按照一定的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出所获得的全部收入,表示为:TR=p(y)y。平均收益指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获得的收入,AR=TRy=p(y)。边际收益表示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加量。用公式表示为:MR=TRy。2.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厂商决策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选择使利润达到最大化的产量,满足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这个条件,即
11、 MR=MC。3.完全竞争市场: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基本特征:第一,市场上,厂商生产同质的产品;第二,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和厂商,因而消费者和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第三市场上的消费者和厂商拥有完全信息;第四,厂商可以无成本地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4.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整个行业规模和产量扩大而使个别厂商平均成本上升或收益减少的现象。随着厂商数目增加,整个行业中的产量也会增加,如果行业中单个厂商的成本降低,则称为该行业存在外在经济;如果厂商数量增加从而整个行业的产量增加使得单个厂商的成本增加,则称该行业存在外在不经济。5.价格歧视:在垄断的情况下,对不同顾客收取不同价格的情况。依照于垄断厂商
12、采用垄断歧视价格程度,价格歧视被划分为三级。第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按不同的购买量索要不同的价格,以至于每单位索要的价格恰好等于此时的需求价格。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又被称为完全的价格歧视。第二级价格歧视是对完全价格歧视的一种近似,它指垄断厂商按不同购买量分组,并对不同的组别索要不同的价格。在这种价格歧视方式中,垄断厂商依照购买量由大到小的分组索要由低到高的价格。第三极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依照不同类型的消费种商品的需求必须具备意愿和购买能力两个特征需求反映了消费者的需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必须具备意愿和能力两个特征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者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这一规律被称为需求规律供给学习必
13、备 欢迎下载 者索要不同的价格。6.垄断竞争市场:现实中较普遍存在的竞争程度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行业中有大量的卖者和买者;第二,厂商提供有差异但彼此接近的替代品;第三,厂商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7.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市场上存在少数厂商,单个厂商的产销量占整个市场相当大的份额,从而对市场价格具有明显的影响力;第二,少数寡头之间的行为相互依存;第三,寡头市场上的价格相对稳定,竞争可以是非价格形式;第四,市场上存在进入障碍。8.古诺模型:经典的寡头分析是古诺双寡头模型。古诺模型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情形中得到说明。假定两个面临同一市场
14、的竞争厂商,它们生产无差异的产品,成本为 0。起初,A 厂商选择市场总量的 1/2,以便利润最大化。随后,B 厂商将余下的 1/2 作为其面临的市场需求,并与 A 一样选择其中的 1/2 即 14 的产量。结果,A 厂商的利润因 B 厂商的加入而未能达到最大,于是它变动产量,将 B 厂商生产 14 余下的 3/4 作为决策的依据,选择其中的 1/2即 3/8。同样,B 厂商将会选择 5/16。如此最终,两个 cs 各选择 13 的产量,而且它们没有进一步变动产量的动力,从而市场处于均衡。古诺模型的缺陷是假定厂商以竞争对手不改变产量为条件。9.纳什均衡:指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参与者
15、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具体地说,在对策 G 中,对一个策略组合(S1*,Sn*)而言,如果对每一个局中人 i,在其他局中人不改变策略的条件下,Si*是第 i 个局中人的最优策略,即对于任意一个可行的策略 Si,都有 ui(S1*,Si-1*,Si*,Si+1*,Sn*)ui(S1*,Si-1*,Si,Si+1*,Sn*),则称(S1*,Sn*)是对策 G 的一个纳什均衡。二、简述题 1、什么说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 MR=MC?(1)经济学中通常认为理性厂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厂商在进行决策时都试图使得MR=MC,即增加一单位决策量时,所增加的收益等于所增加的
16、成本。经济学中通常称这一原则为利润最大化原则。(2)利润最大化原则适用于所有以利润为目标的经济单位的所有决策选择。(3)以完全竞争厂商的产量选择为例。厂商提供产量一方面会带来收益,另一方面也要付出成本。在既定价格下增加产量,如果 MRMC,意味着增加这一单位产量能增加总利润,厂商就会把它生产出来。直到 MR=MC。相反,如果 MRMFC,厂商会增加要素投入;反之,则减少;直到相等。特别地,如果厂商是产品市场上的完全竞争者,则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价格,从而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如果厂商是要素市场的完全竞争者,则要素的边际成本就等于该要素的价格。第六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一、
17、名词解释 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单个经济单位或市场的分析是局部均衡分析,所得到的有关理论属于局部均衡论的范畴。相对应的,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加以研究而进行的分析就是一般均衡分析,相应的理论就是一般均衡理论。2.瓦尔拉斯定律:对于任意价格,整个经济社会中所有成员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一定等于出售商品和劳务所得到的收入。这一恒等式对一般均衡的意义在于,它表明无论经济是否处于一般均衡,总有一种商品的价格可以由其他商品的价格表示出来,即当所有其他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另一个市场一定处于均衡。因而,一般均衡分析不可能得到所有市场的价格。种商品的需求必须具备意愿
18、和购买能力两个特征需求反映了消费者的需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必须具备意愿和能力两个特征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者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这一规律被称为需求规律供给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但是,如果规定一种商品为一般等价物,那该商品的价格就是 1,从而一般均衡才可能有确定的解。由此可见,该定律成立,意味着一般均衡分析只能得到相对价格。3.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没有人可以在不使得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身境况得到改善,此时的状态被称为帕雷托最优状态。当经济系统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时,称此时的经济运行是有效率的。反之,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运行结果就是缺乏效率的。4.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19、在纯交换经济中,消费者通过交换获得最大满足。当任意两个消费者消费任意两种商品时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时,不可能在不影响他人福利条件下使得另外一个人获得更大的福利,因此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 RCSA1,2=RCSB1,2 在表示纯交换的埃奇沃斯框图中,当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时,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5.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生产中,生产要素可以被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当任意两种生产要素被用于任意一种产品生产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时,不可能在不影响一种产品产量的 条件 下使 得另外 一种 产品 的产 量增加,因 此生 产符 合帕累 托最 优的 条件 是RTS1L,K=RTS2L,K 在表示
20、生产的埃奇沃斯框图中,当两种产品生产的等产量曲线相切时,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6.交换与生产同时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如果经济中某种资源既可以用于生产也可以用于消费,那么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任意两种产品对消费者而言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产品转换率,即 RCS1,2=RPT1,2此时,两种产量转换曲线与消费者消费这两种产品的无差异曲线相切。7.产品转换率:两种生产要素可以利用生产一种产品,同时也可以用来生产其他的产品。产品的转换率就是社会放弃一个单位的商品 1 可以换来商品 2 的数量,即:RPT=X2/X1 二、简述题 1、简要说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的基本思想。一般均衡分析是将
21、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而进行的分析,它的基本思想是把单个市场的均衡条件推广到多个市场。一般均衡理论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存在一系列价格使所有市场同时处于均衡,即所谓的一般均衡存在性问题。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 1874 年建立的被后人称为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的分析框架如下。假定整个经济中有 k 种产品和 r 种生产要素。这样,整个经济中就有 k 种产品市场和 r 种生产要素市场。首先,从产品市场均衡进行考察。产品的需求来源于消费者。对特定商品而言,消费者的需求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其他商品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等。但消费者的收入又来源于生产要素的价格。这样,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
22、取决于所有产品及要素的价格,即 xi=xi(p1,pk;pk+1,pk+r)(i=1,,k)产品的供给来源于厂商。厂商的供给同样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和成本。而厂商的成本又决定于要素价格。这样,一种产品的市场供给也取决于各种价格,即 yi=yi(p1,pk;pk+1,pk+r)(i=1,,k)当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时,一种产品的市场处于均衡,即 xi=yi (i=1,,k)其次,从要素市场均衡进行考察。要素的需求是厂商的引致需求,它不仅取决于各种要素的价格,也与其他产品价格有关,即 xj=xj (i=1,,k)要素的供给来源于消费者,并且是效用最大化的一个推广,即当市场需求等于市场
23、供给时,要素市场处于均衡,即 yj=yj (i=1,,k)种商品的需求必须具备意愿和购买能力两个特征需求反映了消费者的需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必须具备意愿和能力两个特征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者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这一规律被称为需求规律供给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如果存在着 p1,pk 和 pk+1,,pk+r 使得上述 k+r 市场均衡条件成立,就意味着一般均衡存在。这一问题归结为 k+r 个方程是否能得到 k+r 个价格的问题。当初,瓦尔拉斯认为,这取决于这 k+r 个方程是否独立。但就整个经济系统而言,无论价格有多高,所有的收入之和一定等于所有的支出之和,即这一恒等式被称为瓦尔拉斯定律。
24、由于瓦尔拉斯定律成立,不可能存在 k+r 个相互独立的均衡价格。但取某种商品为“一般等价物”,则问题得到解决。据此,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断言,基于局部均衡分析的一般均衡价格存在。2、利用埃奇沃斯框说明纯交换经济的一般均衡。纯交换经济是指只有交换而没有生产的经济。假定在这一经济中,有两个消费者交换两种商品。假定第;个消费者最初拥有的第 j 种商品的数量为 wij,而选择的消费者数量为 xij。假定两种商品的价格为 pl 和 p2。对于第一个消费者而言,他按照这一价格出售最初拥有的两种商品可以获得的全部收入构成了他的预算约束。在这一预算约束条件下,当该消费者获得效用最大化时处于局部均衡。在图中,消
25、费者的预算约束线过初始点,而当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与这一条预算约束线相切时,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即处于局部均衡。类似的分析也适用于第二个消费者。很显然,当把两个消费者的均衡置于埃奇沃斯框图中时,两个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重合。但对应于两个商品的既定价格,两个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点并不一定重合。如果价格发生变动,预算约束线将围绕着初始点旋转。当(x11-w11)+(x21-w21)0 时,第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此时,两个消费者选择的最优点重合。第二种商品也同样。但在图中不难发现,只要第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第二种商品也一定处于均衡。由此决定的价格(事实上是相对价格)即为一般均衡价格。3、什么是帕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考纲 西方经济学 课后 习题 详细 解析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