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 第一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1.生物的基本特征 a、生物都需要摄入营养物质,进行呼吸与排泄;b、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c、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d、除病毒外,生物就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就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2、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3、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测量等,其中观察与实验就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4、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注意:科学探究实验有三个原则:对照、平行重复
2、、单一变量。a、得有一个对照组,对照组的作用就是对照。通常实验组进行实验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b、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只能有一个变量,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余条件都应相同,并控制在适宜状态。c、实验中经常要测量几次(至少 3 次),结果要取平均值,目的就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5.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与作用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与物镜目镜就是用眼观察的镜头;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物镜就是接近物体的
3、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就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就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6.显微镜使用时的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取镜与安放:右手握镜臂 左手托镜座 对光: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反光镜在一条直线上。白亮圆形的视野。(用低倍镜对光,选择合适的光圈并调节反光镜来调节光线)观察: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调镜筒细观赏,瞧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十归箱。7、注意事项 a.镜头的选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目镜 5X 物镜
4、 50X 显微镜放大倍数为 550=250 倍 b.对光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与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大光圈与凹面镜(聚光作用)、c、观察 先用低倍镜观察,调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找到细胞,再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在低倍镜换高倍镜时,转动转换器后,只调细准焦螺旋即可瞧到物像。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视野范围变小,变暗,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增大、d.找标本 移动原则:标本的移动方向与我们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镜方向就是上、下颠倒、左、右翻转的,如视野中偏左上方的细胞,要移到中央来,需要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在显微镜中成的像就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易考易错考点:当活动目镜与装片时,视
5、野中的污点始终不动,则污点可能在物镜上。8、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血涂片、有丝分裂装片、叶片结构的切片)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玻片标本三种:装片、切片、涂片。装片:用生物体整体,或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材料制成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 涂片:将液态的生物实验材料涂在玻片上制成的玻片标本 第二单元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1、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 与 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如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形态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短日照可以促进菊花提早开花。生物因素就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她种类的生物。2.a、生
6、物之间复杂的关系(生物因素的影响)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就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关系。大豆与根瘤菌就是共生关系。菟丝子与大豆就是寄生关系。)b、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牛产粪便污染环境,影响牧草生长;蜣螂清除粪便,改良土壤;不同植被对空气的湿度影响不同;树木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蚯蚓疏松土壤通气与增加土壤肥力,总之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与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与行为等各个方面。如形态上适应的有拟态、保护色等;
7、结构上适应的有鸟有鸟翅、鱼有鳍等;生理、行为上适应的有:鸟类迁徙、夏眠等。第三章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1.生态系统的组成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组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等。生态系统的成分缺一不可。2.生态系统的类型:湿地、森林与海洋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就是“地球之肾”。森林生态系统就是“地球之肺”。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之间不就是孤立的,而就是密切联系的。3、生物圈就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就
8、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能够生存的环境的总称。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也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生物圈就是人类与其她生物的共同家园。第三单元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与能量 第四章 绿色植物就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1、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 步骤:暗处理(目的就是: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遮光处理(目的:对照,使该处不进行光合作用,注意叶片遮光处要上下两面遮光,一般认为遮光处为对照组)放光照处3-4 小时去黑纸片酒精脱色【酒精要隔水加热,目的就是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遮光处不变蓝色,未
9、遮光处变蓝色)绿色植物含叶绿体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叶就是其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表达式:条件(光)、原料(二氧化碳与水)、场所(叶绿体)、产物【有机物(主要就是淀粉)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与氧气】实质:光能化学能(能量转变);无机物有机物(物质转变)即: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意义:植物自身需要;人与动物最终的食物来源与氧气来源 应用:“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温室里增施“气肥”(二氧化碳)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使蔬菜早熟丰产。3、叶的结构与功能 表面:(包括上表皮与下表皮);表皮细胞: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保卫细胞
10、:半月形,中间的成对存在,含叶绿体,中间的孔隙叫气孔,叶肉: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较多、海棉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里面含叶绿体较少、叶脉:支撑作用:含网状脉与平行脉 具有输导作用:导管运输水与无相盐 筛管输送有机物 注:气孔不仅就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就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4.根:生长在土壤中,起固定植株,吸收水分与无机盐,以及贮存养料的作用。(1)植物吸收水分与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根尖(根的最尖端到生长根毛的区域)的成熟区。根尖的结构由顶端向上依次就是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伸长区(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苏科版七 年级 上册 生物 知识点 归纳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