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数学备课精品讲义.pdf
《2023年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数学备课精品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数学备课精品讲义.pdf(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一章 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 1 课时(P2P4)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表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教学难点:用自已的语言准确地描述一些几何图形的某些特征。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归纳法。教学技术与教具:几何画板、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实物教具。活动准备:1、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等。
2、并展示实物教具和第 3页下图,让学生系统回忆这些几何体的形状。2、就是由这些基本图形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下面是一幅城市一角的 街景照片,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实投)从而引出新课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书)教学过程:1、课件展示一些建筑物照片和一些邮票(有建筑画面),让学生感受立体 几何图形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同时让学生观察每幅图中,能找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让学生上台说明,看谁能找到最多和最准确,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2、展示课本第2 页各图(实投),让学生仔细观察回答又有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培养学生敏捷的观察力。3、展示第 3 页上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分小组讨论,再
3、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3)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4)请找出上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4、课件展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棱台、球的几何透视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5、课件展示棱柱和圆柱,分组讨论这两个几何体具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同点,在分组讨论交流中形成对棱柱比较全面的认识。6、练习: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柱、圆锥和球。分组比赛,看哪一组举的例子多。(如:机器零件的六脚螺母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桶开头茶叶盒,茶杯的开头类似于圆柱,有些
4、冰琪淋的开头类似于圆锥,蓝球,足球等的开头类似于球,台灯的灯罩的开头类似于圆台。7、练习:将下列的几何休分类,并说明理由。小 结:提问: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认识了什么图形?你发现了你的周围都存在着数学吗?作 业:1动手做一做,想一想:画一个半径为5cm 的圆,从圆中剪下一个扇形,(扇形要大些才好)把扇形的两条半径对齐,卷成一个几何休。你能说出这个几何体是什么吗?2做一个边长为 3cm 的正方体。(注:做好后请保留)教学后记:学生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感兴趣,气氛极好,能认识圆柱、圆椎、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也能分别举出生活中的物体哪些是属于圆柱、圆椎、正方体
5、、长方体、棱柱、球。通过观察比较实物棱柱与圆柱,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它们的不同点和共同点,但对于给几何体分类,却不会分,学生不知根据什么分,只有通过指点按平面与曲面分或按柱、椎、球分,则大部分同学会分。第一章 第一节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 2 课时(P5P7)教学目标: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教学重点: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教学难点:体会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知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教学方法:观察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工具:扇子、笔、常见的立方体 准备活动: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常见
6、的几种立体图形: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物教具活动准备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实投从而引出新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过程:1通过创设情景引出面和曲面(学生常见的高速公路和海浪),并由此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图形例子。2拿出具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立体图形除了面以外,还有那些组成部分,从而引出线和点,由此让学生得到这样一种认识,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3先让学生想象面面相交,线线相交会得到什么?再板书画出,面面相交得到线,线线相交得到点。4思考:平面与平面相交得到什么线?曲面与曲面呢
7、?5让学生找找具体模型的面和线,顶点,(例如长方体,正方体等)让学生得到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线相交得到点的初步认识,通过笔来演示加深这个认识。(做相应的课本上的练习议一议)6通过动画演示,举例下雨,水笼头,以及扇子的展开,几何画板的演示让学生得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初步认识。并通过举例进一步加深这种认识,做课本上相应的习题。7练习:课本 P7 第 2 题 小 结: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作 业:1 P7:1 2 为明天上课准备做课本上的几个平面图形。教学后记:先让学生想你线线相交,面面相交会有什么结果?再通过示范,线线相交即得到点,面面相交则得到线,举
8、点动成线的例子。再让学生举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学生能积极思考,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说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能初步想像出某一个平面动会得到什么几何体。第一章 第二节 展开与折叠第 1 课时(P8P10)教学目标:1、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3、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教学重点:在实践操作的活动中观察、发现棱柱的特性,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物教具活动准备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
9、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实投从而引出新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难点:通过先实践后观察,总结棱柱的特性,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过渡到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实践活动证明猜想,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教学用具:实体模型,自制的教具及多媒体电教平台。活动准备:1、布置学生剪课本第 8 页的图 1-2;第 9 页图 1-3及第 10 页第一题的图形 2、创设一些引导问题,为新课做好准备:你自做的第 8 页图能否折叠成棱柱?能折叠成棱柱的同学是怎样剪的?若不能,发现了什么问题?教学过程:一、
10、引入 1、学生动手折叠已准备好的图1-2,不能够折成棱柱的,发现什么问题?那里出错了?学生思考。再针对情况逐一分析。通过讨论,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棱柱。2、可能的情况:(1)底边的边和对应的长方形的宽不相等;(2)长方形的个数与多边形的边数不相等;(3)两底面相等,但是没有对应起来。提出问题:长方形的长与棱柱的底的周长之间的关系?多边形的边与折痕的关系?回忆前几节课我们学过的棱柱的性质:(1)上下两个底相同,都是多边形。(2)侧面都是长方形。二、新课 3、学生用尺子度量各自棱柱的各条边,发现了什么?相等的棱我们给它一个名字:侧棱。观察棱柱,那些棱是侧棱?它们是由哪些面相交得到的?(叫学生做小老师
11、,上讲台讲。让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得到满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侧棱的概念:相邻的两个侧面相交得到的棱叫做侧棱.4、这个侧面和底面的区分,同学们会吗?是不是在底下的面就是底面呢?学生思考(学生看到会判断,但是要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怎样判断是需要一定的锻炼的.)用正六棱柱来展示不同的放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想法.可能的情况(1)两个一样的面就是底面.把正六棱柱横放让学生观察,肯定有学生反对该说法 (2)还要两个面平行.8,并且学生以绝对值的读法和写法还不习惯。第二章 第四节 有理数的加法 第 1 课时(P44P47)教学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熟练进行运
12、算。教学重点:加法法则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利用加法法则进行运算。教学方法:学生探索,教师引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平台、课件。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物教具活动准备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实投从而引出新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活动准备:1、学生分组准备课上讨论。2、课件的准备。教学过程:一、引入:1、先复习正数、负数的意义。2、填空:(1)向东走 2 米记作2 米,那么向西走 4 米记作 (2)10 分表示加 10 分,则10 分表示 二、新课:1、课件展示表格:强调加法是“相继”活
13、动的合并。2、正、负数的意义的应用:如果用正数表示加分,负数表示扣分,0 表示不扣分,也不加分。填好表。(投影)可以让学生上来做,并展示给大家看。(予以适当的表扬,鼓励学生)我们可以用一些式子表示:(2)+2=0 (+2)+(2)=0 (+2)+(+3)=5 (2)+(3)=5 (2)+(+3)=1 (+2)+(3)=1 3、我们还可以利用数轴表示加法的运算过程: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为正方向。(课件展示并板书下面的式子)(+3)+(+5)=8 (3)+(-5)=8 (3)+(+5)=2 (+3)+(5)=2 4、观察黑板上的式子,找规律:(1)两个加数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加数的符号与和的符号的
14、关系。(2)和的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关系。小组观察讨论,根据上面的提示,可以分几类来看?5、学生发言,大家讨论,辨析。(课件展示加法法则的分类)对各中类型进行归纳,得出加法法则(课件)注意: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步骤:(1)先定符号。(2)再定和的绝对值。6、讲解例一(1)180+(10)(2)(10)+(1)(3)5+(5)(4)0+(2)注意要求学生的书写格式。7、练习:课本 P47:1(让学生回忆加法法则,练习应用)可以用比赛的方法激励学生,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物教具活动准备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
15、柱圆锥正方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实投从而引出新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件中的巩固练习(口算)小 结:1、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分三种情况.2、书写的格式要强调.作 业:课本 P48:1,2。教学后记:由探索练习经学生的讨论及引导,学生能总结出部分有理数加法法则,能熟练地对同正号两数相加及一个数和零相加,但对两负数相加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等时,容易搞错,不能准确地确定符号。在教学中对有理数加法法则讲得不够透,下一课时应再次强调有理数加法法则。第二章 第四节 有理数的加法第 2 课时(P48P51)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2、能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
16、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解决由实际背景组成的问题。教学重点:加法运算律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加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用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得出规律。教学用具:常规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 教学准备:1 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与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 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不要求学生能背出这个法则,但一定要求会灵活运用)2 口算:)7()25(5)1
17、3(0)2 5(2 5)2 5(教学过程:1、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交流、归纳,自主得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计算下列各组数的值,并观察寻找规律。)9()8(,)8()9()8()3(2,)8()3(2 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物教具活动准备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实投从而引出新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7(4 ,4)7()5()10(10,)8()10(10 自己再举些类似的例子:自己再举些类似的例子:结论:在有理数运算中,、还是成立的。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_.
18、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_.2、相应例题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加法运算律的作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作用 练习:(1)7)15(4)7(2)17)32(21)8(3)528(435)532(413 巩固练习:1))32(24)25(16 2))61(31)21(1 3))31()21()32(21 4)(-2.32)+5.6+(-8.68)让学生上讲台练习,要求用到我们刚才的结论.评讲:1、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可先将它们相加;2、可将正数和正数,负数和负数分别相加;3、对于分数相加的情况,可视情况将同分母或易通分的先相加。注意:交换律、结合律的运算时,移动数字要“带符号搬家”。找个小老师评讲上述4
19、 题。要求先判断错对,再讲出各题的每个同学用了本节课的什么知识点。积极参与,有出现只移动数字,不移动数字前面的符号的现象。学生练习,a)有理数的加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物教具活动准备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实投从而引出新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例三:有一批食品罐头,标准质量为 454 克,现抽取 10 听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单位:克)听号 1 2 3 4 5 质量 444 459 454 459 454 听号 6 7 8 9 10 质量 454 449 454 4
20、59 464 这 10 听罐头的总质量是多少?利用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很快得到 解法一:这 10 听罐头的总质量为 4444594544594544544494544594644550(克)回想前段时间我们学习的内容,可参考得 解法二:把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用负数表示,列出 10 听罐头与标准质量的差值表(单位:克)听号 1 2 3 4 5 质量-10+5 0+5 0 听号 6 7 8 9 10 质量 0-5 0+5+10 这 10 听罐头与标准质量差值的和为(10)50500(5)051010(克)因此,这 10 听罐头的总质量为 45410+10=4550(克)3、练习:课本
21、 P50 的随堂练习:1,2。小 结:加法法则及运算律。作 业:课本 P50 1.3.教学后记:学生对于有理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不感到奇怪。他们都没耐性去探索、验证这个结论,有一种想当然的想法在里面。所以就急急忙忙的做下面的题目。没有养成探索的习惯。第二章 第五节 有理数的减法(P52P54)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2.能熟练进行整数减法的运算。教学重点:如何将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来运算。教学难点:减去一个负有理数的运算。教学方法:尝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物教具活动准备让学
22、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实投从而引出新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用具:课件,投影。活动准备:投影:两只狗站在数轴的原点,一个向西走 3 米,一个向东走 3 米,他俩之间相差多少米?你是怎么算的?3(3)?(1)什么数加上3 等于 3 呢?(3)3(2)从数轴上数可以算出他们之间相差6 米。(3)3(3)6 336(结果相同,但3 和 3 是互为相反数。)教学过程:1.探索练习:填空 5020 50(20)5010 50(10)500 500 50(10)5010 50(20)5020 由学生计算,然后让学生比较每横行的两个算式,
23、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详细的讲解,针对一个式子:被减数不变,减号变成加号,减数变成相反数。3.P53 例 1:示范一个小题,强调做计算题的格式。再由学生做,师评讲,要不断地强调减法法则。课件:4.例 2:师提示,由学生解答。强调做解答题地格式。5.例 3:师提示,由学生解答。6.练习:练习卷上的巩固练习。7.口算:课件,检查学生这节课学得如何。小 结: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作 业:P55 习题 3,4 导学导练 思 考 题:课本 P55 试一试,练习卷上的提高练习。教学后记:学重点在
24、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物教具活动准备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实投从而引出新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生兴趣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探索练习中的探索讨论很积极,虽没能够完整总结出有理数减法法则,但能比较接近法则的意思。不过对讲解有理数减法法则过渡较快,导致大部分学生在例子中做题较差,通过评讲例子,一再强调减法法则,才使学生在巩固练习中做得较好。第二章 第六节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 1 课时(P56P59)教学目标:1、会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2、能进行包括小数或分数在内的有理
25、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能力。3、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重点:1、会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2、能进行包括小数或分数在内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方法:观察、对比法。教学用具:电教平台、实物投影。活动准备:(课件)一架可上可落作特技表演的飞机。教学过程:1、口头复习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2、完成课前练习。3、引入新课:课件演示:一架可上可落作特技表演的飞机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高度变化 记作 上升 4.5 千米 4.5 千米 下降 3.2 千米 3.2 千米 上升 1.1 千米 1.1 千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北师大 实验 教科书 年级 上册 数学 备课 精品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