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教版新版七年级科学上期中复习提纲.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浙教版新版七年级科学上期中复习提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浙教版新版七年级科学上期中复习提纲.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七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草案)第一章(草案)测量内容 仪器 单位 换算关系 长度 刻度尺(米尺)米(m)1 千米=1000 米 1 米=100 厘米=1000 毫米 1 米=106微米=109纳米 体积 刻度尺(米尺)、量筒、量杯 立方米(m3)1 立方米=1000 升 1 升=1000 毫升 1 毫升=1 立方厘米 温度 温度计 摄氏度()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 记录 实验现象和 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 结论。3.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
2、判断是 有局限性的。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5.长度的单位是 米,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升和毫升。6.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1)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2)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面垂直,不可斜视,若斜视就会偏大或者偏小 3)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再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单位)4)记正确: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单位。8.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 或量杯,读数时视
3、线应与 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9.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水法)10.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 a 零刻度线、b 量程、c 最小刻度 11.物体的 冷热程度 称为温度。1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13.温度的结构有哪些?(玻璃泡、玻璃管、刻度)1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1.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2.再选用合适的温度计(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3.把温度计放入被测物体里(玻璃泡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者侧壁)4.读数.(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来读;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15.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是 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4、,水沸腾时 的温度是 100。16.常用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水银或酒精),-80C的读法:零下 8 摄氏度(或负 8 摄氏度),80C读法:8 摄氏度。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0C420C,最小刻度 0.10C。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7.体温计的特点: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极细而且弯曲的玻璃管,水银柱可在此处断开。.作用 这样使得其可以拿出来读数 如果一个人温度测过之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如果不甩温度只会升不会降。如:某体温计的读数是 38.5,没甩过就给正常的人测量体温则测量后读数是38.5;但给 39.0 的人测时读数就是 39.0 体温计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或体温计在结构上与一般温度
5、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极细而且弯曲的玻璃管)体温计为什么比一般温度计精确?(玻璃泡容积较大,且内径很细。)18.时间间隔:上一节课 45 分钟。回家走了 30 分钟(是表示一段时间)时刻:现在是 12:20,我中午 11:45 吃饭(表示某一点的时间)19.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交流与交流 第二章(正式版本)1、我们根据物体是否具有新陈代谢现象将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繁殖后代、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有严整的细胞结构(除病毒以外)。2、植物与动物的主要区别: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
6、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摄取食物;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3、蜗牛头部有 2 对触角,期中长触角上端有一对眼,在触角下方有一张口_,壳具有保护_、_防止水分散失_的作用,腹足在爬行时能分泌粘液。4、蜗牛具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四种感觉,但没有听觉。5、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主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6、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7、三位科学家的发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细胞学说的内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8、罗伯特。胡克 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 细
7、胞壁,它的大小一般是一到几十微米。9、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10、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11、(1)握显微镜应握显微镜的哪一部分结构?镜臂(2)载物台是用来放置装片的地方,中间有通光孔(3)在做实验时要用_压片夹固定载玻片。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实验是进行科学研
8、究最重要的环节在的测量是一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长度的单位是米固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看正确读数时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4)遮光器上大小不等的圆孔称为光圈(5)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转动时细准焦螺旋镜筒升降范围较小。粗准焦螺旋向前调镜筒下降(“上升”或“下降”)。(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中长的放大倍数高,物镜则刚好相反。1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第一步安放:将显微镜放在接近光源、靠体前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取放显微镜时,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轻拿轻放。第二步对光:(1)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
9、 正对通光孔(2)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3)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反光镜的使用:光线强的时候用平面镜,光线暗的时候用凹面镜 第三步放片:将“上”字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 压住,使被观察的物体正对通光孔。第四步调焦:(1)眼睛盯住物镜镜头,向外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但是不要碰到载玻片。(2)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轻微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第五步观察:慢慢将载玻片向上移动,所看到物像往下方向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浙教版 新版 年级 科学 上期 复习 提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