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反射精品教案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全反射精品教案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全反射精品教案1.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全反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说明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利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全反射现象及相关概念。本课时的设计思路是:实验和理论探究相结合,通过学生观察实验,画图分析、对比、质疑、讨论、归纳来建立和理解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营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学习,体验成功。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全反射是新课程高中物理选修 3-4第十三章第 2 节的内容,这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反射和折射之后编写的,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的交汇点。通过全反射研究,能巩固和深化反射和折射知识。全反射现象在生活中常会遇到,本节从光的
2、折射入手,探讨光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全反射和发生全发射的条件是本章的重点。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探究。但是学生认为反射、折射现象永远同时发生,而且只是对实验感兴趣,缺乏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画图习惯。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指导和引导学生动笔、动脑,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及抽象思维能力。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光密介质、光疏介质的概念(2)认识全反射现象;(3)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全反射实验,用准确的语言归纳全反射现象,锻炼
3、语言表达能力。(2)利用折射定律并通过画光路图,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并加深对临界角概念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观察全反射实验,体会全反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感悟物理学研究中的辨证关系。(2)通过本节课学习,继续培养画图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临界角的概念及全反射条件 2、教学难点:利用全反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方法采用在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探究。课堂上,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思维空间。恰当的设疑,引导学生猜想,再通过演示和多媒体分析,学生讨论、归纳最后得出结论。学生既实现了从感性知识到
4、理性知识的飞跃,又体会到了“设疑-猜想-实验-分析-结论”的研究方法 六、教学仪器 激光演示仪、半圆形玻璃砖、烧杯、试管、水 七、师生交流过程设计(一)、创设实验情景,导入课题 学生分组实验:将一个空试管和一个装有水的试管斜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然后从其正上方观察两个试管壁,比较它们的亮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质疑:空试管壁为什么较亮?从而引入全反射。(二)、新课教学 1、知识准备: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折射时的光路图;画出光从玻璃斜射入水折射时的光路图 (学生体会两点:一是不同介质折射率不同;二是折射率的大小具有相对性)2、光密介质、光疏介质(1)在分析知识准备的基础上得出光密介质、光疏介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全反射 精品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