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汇总归纳沪科版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汇总归纳沪科版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汇总归纳沪科版1.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编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常用单位
2、: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m dm mm m nm 换算:1km=1000m、1m=10 dm=10 2=103mm=106 m=109nm 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测量: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测量操场的跑道 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
3、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 h min s ms m 换算:1h=60min=3600s 1s=103 ms=106 m 6、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仪器精密度不高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测量者估读 减小方法: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7、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百米竞赛)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观众看跑步比赛)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 8、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精编知识点 定义: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多少。公式:=s/t 变形:s=t、t=s/单位:国际制单位:米/秒 符号:m/
4、s 交通用:km/h 换算:1m/s=3.6 km/h 9、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径是直线;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的平均快慢。第四章 多彩的光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如太阳、开着灯、点燃的蜡烛、萤火虫、2、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的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激光掘进机、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 4、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约为 3108m/s.5、光的反射(光路可逆)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反
5、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反射分类: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如: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由于它发生了_漫反射_。我们有时会看到高楼的玻璃幕墙发出耀眼的光,这是由于太阳光在玻璃上发生了镜面反射;(还有湖中倒影)6、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光的反射。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考点:(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确定像的位置.(2)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使用刻度尺目的是: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4)把光屏
6、放在像的位置是为了判断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7、物理学中把能呈在光屏上的像叫实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像叫虚像。8、光的折射(光路可逆)现象:看水中的鱼变浅、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等 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9、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原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10、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1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
7、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改变称为机械运动静止在物改理变学中把一个体相对于另位相置没另位另位物性是学中另位绝的即还取是决所选另是量会根据测取是决所实际于需要体适当分度值取和另程放刻尺与于和被?实?据另物改精编知识点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 的成像 规律 物距()与 焦距(f)的关系 成像性质 像距()与 焦距(f)的关系 应用 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2f 照相机=2f 倒立、等大的实像=2f f2f 投影机=f 不成像 f 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 1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用
8、照相机拍近景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拍远景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成实像物近像远)13、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为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着插在架上;14、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用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使用时要使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15、近视眼特点:近视眼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方法:配戴凹透镜 16、远视眼特点:远视眼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方法:配戴凸透镜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1、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产生不能离开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成对存在的。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相互
9、的。(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2、弹力:(1)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弹力是接触力;(2)弹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的方向跟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3)弹簧测力计由指针、刻度盘、弹簧组成的;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了解量程明确分度值指针是否与零刻度线对齐使用前要拉动几下,防止弹簧被卡住读数时,应让视线垂直刻度盘面 3、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2)大小:重力与物体的质量之间成正比,其比值为 g=9.8N/Kg,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mg,(3)方向:重力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
10、重力的作用点;寻找重心的方法:作图法:对于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就是几何中心点;支撑法;悬挂法。(5)提高稳度的方法:增大支撑面积降低重心。4、(1)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受到阻碍物体 改变称为机械运动静止在物改理变学中把一个体相对于另位相置没另位另位物性是学中另位绝的即还取是决所选另是量会根据测取是决所实际于需要体适当分度值取和另程放刻尺与于和被?实?据另物改精编知识点 相对运动的力;(2)方向:与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3)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操作: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直线滑动
11、时,二力平衡(摩擦力 f=拉力F)结论:当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如:用力捏刹车板;紧皮带;用力写字 接触面变粗糙,如:新的鞋底与轮胎;路滑时撒沙子或草;举重运动员手抹镁粉 变滚动为滑动,如车轮是圆的(5)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如:拉重物时底部垫圆木接触面彼此分离,如:悬浮列车;气垫船;加润滑油 第六章 力和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12、)实验注意事项:小车每次下滑的高度应该相同,目的是保证初速度相同。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3.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是二力大小之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是二力大小之差。合力方向都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4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它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5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点上,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6.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合力为 0)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kg)。其他有:吨,克,毫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级 物理 知识点 总结 归纳 全面 汇总 沪科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