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1.pdf
《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1.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总结 优秀知识点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填空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工具叫 刻度尺。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直尺、三角板 等 2、刻度尺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叫 分度值。叙述分度值是要有 数字 和 单位。3、使用刻度尺测量前要三看:一看量程;二看 分度值;三看 0 刻度线 4、记录的长度测量结果必须要有 数字 和 单位 。5、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必须注意:(1)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 平行对齐 2)要用 零 刻度线或 整 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前边缘;(3)刻度线必须要 紧贴 物体。(4)读数时,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 下一 位。(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 垂直 。6、
2、长度的单位从大到小有:千米 km、米 m 、分米 dm、厘米 Cm、毫米 mm、微米 m、纳米 nm 等。长度的国际主单位是 m 。7、误差是 测量值 与 真实值之间 的差异。8、误差是 不可 避免的。但误差可以 减小 。9、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 人 有关,与测量的 工具 有关。10、由于测量方法 不正确或由于粗心 而产生的叫错误。测量错误 可以 避免。11、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用精密仪器测量 ;3)改进测量方法 。12、时间用 钟或表 来测量。古代测量时间用 日晷 和 沙漏 。13、时间的单位有:小时 h、分 min、秒 s 。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 s 。二、运动的
3、描述 1、物体的 位置变化 叫机械运动。3、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参照物 。4、我们可以选择 任何 物体作为参照物,但不能选择 被研究对象为参照物 5、如果选择不同物体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不一定 相同。6、物体是做机械运动、还是静止都必须相对于 参照物 来说,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 的,三、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1、物理上用 速度 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4、物体通过 路程 与 时间 的比值叫速度。速度大小等于 单位 时间通过 路程 的多少。速度用字母 V 表示。5、速度的计算式为:V=ts。V是 速度 ,S 是
4、路程 ,t 是 时间。6、速度的国际主单位是 m/s 。交通运输常用单位是 km/h ,7、1m/s=3.6 km/h,1km/h=m/s,8、运动按照通过的路径来分可分为:直线 运动和 曲线 运动。名师总结 优秀知识点 9、直线运动按照速度是否发生改变来分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0、做 直线 运动的物体,如果 相等 时间内通过路程 相等 (或者说:速度大小 不变 )(或者说运动快慢 不变 ),叫匀速直线运动。11、做 直线 运动的物体,如果 相等 时间内通过路程 不相等(或者说:速度大小 改变 )(或者说运动快慢 改变 ),叫变速直线运动。四、测量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是用来表
5、示物体 平均运动 快慢的。3、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是 V=ts。4、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出的物理量有 路程 S 和 时间 t,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刻度尺 和 表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 停止 ;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 和气体;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
6、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固体 中传得最快,气体 中最慢;2、真空 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 m/s;声速跟 介质的种类 和 温度 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 v=s/t;声音在 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 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 反射 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 0.1s 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
7、声与回声 叠加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 频率 有关,频率 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 快慢 ,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 强弱(或大小)叫响度;与发声体的 振幅 、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 振幅 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 越小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 材料 和 结构 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六、超声波和次声波:人
8、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20000 Hz,高于 20000 Hz叫超声波;低于 20 Hz叫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 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 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 分贝 ,符号为 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 分贝;刻度尺测量前要三看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刻度线记录的长度测量结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长度的单位从大量的工具有关由
9、于测量方法不正确或由于粗心而产生的叫错误测量错误名师总结 优秀知识点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 分贝;0dB指刚刚引起听觉;5、控制噪声:(1)在 声源 处减弱(安消声器);(2)在 传播过程 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 入耳 处减弱(戴耳塞)八、声音的利用 1 传递 信息 (医生查病时的“闻”,打 B超,敲铁轨听声音,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制作声纳等等)2 声可以传递 能量 (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第三章 物态
10、变化 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 摄氏 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 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 100;然后把 0和 100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1。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液体的热胀冷缩 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
11、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 量程 、分度值 (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 充分 接触,不能紧靠 容器底 和 容器壁 ;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定 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 相平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 0.1 ;3、体温计读数时 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
12、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 温度 有关。四、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 熔化 ;从液态变为固态叫 凝固 ;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 吸 热,凝固要 放 热;2、固体可分为 晶 体和 非晶 体;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 固定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 升高 ,继续吸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 熔点 ;继续 吸收 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 凝固点 ;继续 放 热;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
13、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 高 的物体传给温度 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 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 液化 ;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 吸 热、液化要 放 热;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 表面 发生的 缓慢 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 温度有关:温度 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刻度尺测量前要三看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刻度线记录的长度测量结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长度的单位从大量的工具有关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或由于粗心而产
14、生的叫错误测量错误名师总结 优秀知识点 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 表面积 的大小有关,表面积 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 空气流速 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 快 (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 外部和内部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 高 (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 吸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 吸收 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
15、;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 表面 进行;沸腾比蒸发 剧烈 ;(4)蒸发可 吸热 :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 温度;(2)增大压强 (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 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 内 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
16、、雹、“白气”的形成 1、温度高于 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 露 ;附在尘埃上形成 雾 ;温度低于 0时,水蒸汽凝华成 霜 ;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 液化 成雨,小水滴再与 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 液化 而成的 第四章 光现象 一、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二、光的传播:1、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中 沿直线传播;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 无关,像是倒立的 实 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级 物理 上册 知识点 总结 归纳 填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