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三文言文翻译和断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三文言文翻译和断句.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文言文翻译和断句【翻译真题回放】1、20XX 年厦门中考语文卷第 7 题:(2)联系“瞬息可就”、“一蹴而就”等词语,翻译“自是指物作诗立就”。(2 分)(3)联系成语词典中“纤悉无遗”的就是,翻译“言无遗失”。(2 分)【纤悉无遗】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意思为:一点都没有遗漏。2、20XX 年厦门中考语文卷第 8 题: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3、20XX 年厦门中考语文卷第 9 题: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 分)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2 分)【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无论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要
2、本着翻译的三个原则,其具体方法可用七个字来概括。1、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专有名词,如国名、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等都须保留下来,不必变动。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核舟记)“王叔远”可不译。又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应当保留。【误区点拨】强作对译。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翻译时可予以保留,不要强作翻译,因为这些词大都难与现代汉语对译。2、对 在实词的翻译上,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要对译为双音节词。如“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翻译时把“亲”译为“亲近”,把“信”译为“相信”或者“信
3、任”。又如“增其旧制”(岳阳楼记),其中“增”“旧”“制”分别翻译为“扩大”“原来的”“规模”。再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可译为:“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误区点拨】该译不译。文句对译,要求一一对应,绝少不译的字词。特别是副、介、连三大虚词,翻译时常出现漏译的现象。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3、拆 文言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节词,对这类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语应拆开翻译。如“芳草鲜美
4、”(桃花源记),其中“鲜”译为“新鲜”“鲜艳”,“美”译为“美丽”,而不可以当作“鲜美”(滋味好)来理解。这类词语在古汉语中较多,例如“妻子”“卑鄙”“交通”“前进”“无论”“虽然”等等,在翻译时都要拆开解释。4、增 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或词语活用后补充的内容。文言文省略现象较多,常考的是省略主语、宾语和介词“于”,为使译文明白通顺,不产生歧义,必须补充译出被省略的成分。可先将其补足,然后依照常规句式翻译,译出补足部分后用括号标示。(1)句子的省略成分必须增补出来。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渔人把自己听到的时一一详细地告诉了桃花源村的人,他们都感叹起来。(2)词语活用时,必须根据活用
5、的类型增补有关内容。如: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繁杂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又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鼓”是名词作动词,译为“击鼓”,“再”“三”的后面都省略了“鼓”,翻译时应在“再”和“三”之后补上“击鼓”。【误区点拨】(1)该补不补。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整。(2)胡添乱补。一般说来,文言译句必须尊重原文意,不能根据个人的想当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说)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
6、面。”(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5、删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如发语词、衬音助词、部分连词等,或为语气助词,或表示停顿,或凑足音节,或起连接作用,或充当倒装句的标志等等,现代汉语中也没有合适的词翻译它们,可删除不译。如“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没有实在意义,只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可删除。又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解析】“也”可不翻译。【误区点拨】该删却留。另外,句子中含偏义复词的,要根据文意和句意来删除其中的衬字。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的“出”,可删除。6、改 如果
7、直译不能准确表达原意时,就需要意译,即采用“改”这种方法。此时往往涉及一些典故、特殊说法、修辞手法等,若按字面意思翻译,就会让人不知所云,因此要换成今人能懂的合乎情理的语言。如文言文中的“下车”“乞骸骨”“东曦既驾”应分别理解为“上任”“请求退休”“太阳升起来了”。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不能理解为“秦朝的明月照着汉代的关塞”,而应理漏年厦门中考语文卷第题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次日过访其家静坐翻译的三个原则其具体方法可用七个字来概括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应当保留误区点拨强作对译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塞”。7、调 将倒
8、装语序调准为正常语序,对于倒装句式要先找出该句的谓语,再以此为核心找出主、宾、定、状、补,然后分析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和介宾结构后置等现象,再做调整。如:孔子云:何陋之有?【误区点拨】该调不调。在古代汉语中,有这样那样的倒装句、省略句。在翻译这些句子时,一般说来,要将之还原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常式句。【特别关注】文言文翻译为中考必考题,综观近几年文言文翻译试题,我们会发现以下六个方面特别值得大家关注:关注点一、词类活用 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关注点二、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许多常见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
9、装句等等,常受命题者青睐。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辨别出其句式类型,然后译出其句式特征;否则就会出现翻译错误。同时也要注意一些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关注点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别记忆。关注点四、成分省略 成分省略也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省略的成分通常是主语,宾语,介词宾语等。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出来。关注点五、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知识点也是中考命题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特别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可以今译古。
10、【断句真题回放】1、20XX 年厦门中考语文卷第 7 题:7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林壑尤/美 B作亭/者谁 C饮少辄/醉 D昨/游江上 2、20XX 年厦门中考语文卷第 8 题:8.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闻者为/之缩颈 3、20XX 年厦门中考语文卷第 8 题:8.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断句方法】文言断句题逐渐为命题者所喜爱,也是中考的基本题型之一,下面介绍文言文断句常用的一种方法“查标志
11、”法。关注文言文句首常见虚词。文言文句首常见的虚词有“盖、夫、惟、凡、故、时、每、苟、寻、顾、岂、若夫、至于、至若、是故、于是、既而、是以、向使”等等,在这些词之前一般应该断开加标点。漏年厦门中考语文卷第题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次日过访其家静坐翻译的三个原则其具体方法可用七个字来概括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应当保留误区点拨强作对译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关注文言文句尾虚词。文言文句尾常有“也、乎、焉、矣、耳、哉、耶、邪、欤(与)”等等语气词,这些词之后一般也应该断开加标点。关注文言文句中虚词。介词“于、以”和连词“而”一般用于句子中,不能点断。关注人名、地名、
12、朝代名、官职名、物件名等,这些名称在句子中常充当主语或宾语。关注表对话的词语,如“曰、云、言”等,也可以提示出断开处。关注文言文中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语意相同(相近)或相对的词语。当然,查标志是从语言表面上看的,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正确断句,还须根据句意文意,参考对偶、排比、顶针等修辞格的外在形式。【真题演练】1、20XX 年福州中考语文卷 2、20XX 年江苏徐州中考语文卷(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 58 题(15 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漏年厦门中考语文卷第题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次日过访其家静坐翻译的三个原则其具体方法可用七个字来概
13、括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应当保留误区点拨强作对译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4、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 (4)诚自古所希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A、(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B、(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C、(1)国恒亡 (2)河曲智叟亡以应 D、(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君谓计将安出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3)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译文:8、甲文探讨了 和 两个问题,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乙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15、3 分)3、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 10-13题。(17 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 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 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漏年厦门中考语文卷第题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次日过访其家静坐翻译的三个原则其具体方法可用七个字来概括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应当保留误区点拨
16、强作对译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乙】(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注:击:魏文侯的儿子。何如主:怎样的君主。人名,魏国的大臣。快走。10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4 分)(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面刺寡人之过者 (3)不以封君之弟 (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17、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各划一处。(2 分)(1)今 齐 地 方 千 里 (2)文 侯 问 于 群 臣(曰)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译文:(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译文:13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及结果进行比较。(5分)(1)方式相同处:(2)方式不同处:(3)规劝结果:4、20XX 年滨州中考语文卷(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0 分)【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
18、“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漏年厦门中考语文卷第题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次日过访其家静坐翻译的三个原则其具体方法可用七个字来概括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应当保留误区点拨强作对译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选自公输)【乙】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19、。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选自墨子)注释:处:闲居。如:应该,应当。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1 分)荆 之 地 方 千 里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舍其文轩()此为何若人()过故人()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11.翻译句子。(2 分)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译文:子不若已。译文:12.【甲】文表明了墨子 的主张;【乙】文划线句子体现了墨子 的品质(2 分)13.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明。(3 分)5、20XX 年杭州中考语文卷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922 题
20、。(20 分)(一)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漏年厦门中考语文卷第题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次日过访其家静坐翻译的三个原则其具体方法可用七个字来概括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应当保留误区点拨强作对译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二)李家洼佃户董某
21、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曰:“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注 鬻(y):卖。牟牟:通“哞哞”,牛叫声。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A.张元怪之(责备)B.速延医治之(邀请)C.遗一牛,老且跛(留下)D.引之使出(牵,拉)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 分)A.今为人所弃而死 不足为外人道也 B.若见而不收养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将鬻于屠肆 欲有求于我也 D.以杖击牛曰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叔父感其言,遂许焉。译文: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译文:22.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思想意义。(4 分)漏年厦门中考语文卷第题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次日过访其家静坐翻译的三个原则其具体方法可用七个字来概括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应当保留误区点拨强作对译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