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中考化学二模各区难题超详细知识汇总全面汇总归纳.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北京中考化学二模各区难题超详细知识汇总全面汇总归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北京中考化学二模各区难题超详细知识汇总全面汇总归纳.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朝阳 2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 CO2中的 CO 点燃 B 除去 NaCl 固体中的泥沙 过滤 C 检验 NaCl 中含有 Na2CO3 加水溶解 D 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点燃、闻味 22.右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 B乙、丙可能属于氧化物 C甲物质由 5 个原子构成 D反应中共涉及四种分子和三种原子 23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NaH+H2ONaOH+H2 。CaH2与足量 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是 ACa(OH
2、)2 和 H2 BCaCO3、NaOH 和 H2 CNaOH 和 Ca(OH)2 DCa(OH)2、CaCO3和 H2 24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 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 苯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反应前质量/g 3.9 9.6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6.6 2.7 m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A表中 m的值为 4.2 B物质 X由碳、氧元素组成 C物质 X由碳、氢元素组成 D生产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25向一定质量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
3、液中加入 Zn,溶液质量与加入 Zn 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 3 种 Bc 点对应溶液中溶质为 Zn(NO3)2 Cbc 段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 AgNO3 D取 d 点对应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28.(2)下表为某同学测定的硝酸钾不同温度的时溶解度数据。温度()2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31.6 63.9 145 110 138 169 分析上述数据,某温度时的硝酸钾溶解度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该温度是 。修正数据后,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100 g 水 上述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 (填字母序号)。
4、29.(4)下图是利用部分生锈的生铁屑生产硫酸亚铁的流程:加入 25 g KNO3 冷却 加入35 g KNO3 加入 35 g KNO3 30 30 60 加热 至 60 A B C D E 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乙丙可能量的苯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元素组成物质由碳氢元素组成生产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向一定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实验室中完成操作 A 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除 Fe2(SO4)3+Fe=3FeSO4外,还有 。滤液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 。30(7 分)AF 为初中化学
5、常见物质,请回答问题。(1)已知 A、B、C 有如图所示的关系。若 A、B、C 均为单质,A 是最理想的燃料,则 A 的化学式为 ,B 与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 B 为一种红色固体,A 与 C 发生置换反应。则 B 生成 A 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 D、E、F 均含三种元素。取 D 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然后滴加一定量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取 E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F 溶液,溶液变浑浊。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反应后的液体混合,有气体生成,液体变澄清且仍为无色,则最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为 (除酚酞外,写出所有可能)。32.(5 分)
6、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1)若关闭 K2,打开 K1,将用凸透镜聚光加热锥形瓶中的白磷,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2)若关闭 K2,打开 K1,将气球中的固体加入到锥形瓶的液体中,观察到气球先变瘪,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则固体和液体可能 是 。(3)若将气球中 9g 白色固体加入到锥形瓶中,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4.4g。则 9g 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是 。Na2CO3 NaHCO3和 NaCl 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乙丙可能量的苯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元
7、素组成物质由碳氢元素组成生产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向一定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Na2CO3和 NaCl Na2CO3和 NaHCO3 33.(8 分)同学们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探究碱的性质。实验一 观察固体表面 实验二 向两块固体表面滴加稀盐酸 实验三 振荡 3 个塑料瓶 (1)由实验一、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 ,因此要密封保存。(2)实验三中观察到 3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对比A 瓶与_(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 CO2能与 NaOH 发生反应。(3)同学们设计如下两种方案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饱和溶液。实验一 实验二 分析 微热(不考虑水分蒸发)两种方案
8、中均观察到 A 试管内出现白色浑浊,则 A 中溶液为 ;方案二的设计原理是 。(4)某同学发现工业上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标签如右图所示,于是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中含有什么杂质?【查阅资料】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工业上制取 NaOH 的反应原理是: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然后 蒸发溶剂获得 NaOH 固体。碱性的 Na2CO3溶液与中性的 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提出猜想】氢氧化钠中含有的杂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乙丙可能量的苯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后生成二氧
9、化碳水和元素组成物质由碳氢元素组成生产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向一定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提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取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将溶液分成两份。步骤 I:向一份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步骤 II: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实验结论】两份溶液中均有明显现象,证明杂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反思评价】上述实验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是步骤 (填“步骤 I”或“步骤 II”);该同学想进一步证明固体中的氢氧化钠,实验方案是 。35(3 分)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生石灰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不考虑其它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丰台 20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说法中
10、,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粗盐放在天平右盘的称量纸上 B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液滴飞溅 C主要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D过滤时用到的主要仪器、用品是:玻璃棒、烧杯、滤纸、铁架台 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乙丙可能量的苯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元素组成物质由碳氢元素组成生产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向一定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21.我国铁路将进入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需把短轨连成长轨,常用反应:xAl+Fe2O3 Al2O3+xFe 进行焊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
11、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2O3为氧化物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该反应方程式中的 x 为 3 D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 22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酸和碱恰好中和 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最终呈无色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确定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略去),
12、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AC、CO、CO2、H2CO3 BCO、CO2、C、H2CO3 CCaO、Ca(OH)2、CaCl2、CaCO3 DCaCO3、Ca(OH)2、CaCl2、CaO 24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是 A.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 该将温度控制在 t1 高温 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乙丙可能量的苯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元素组成物质由碳氢元素组成生产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向一定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Bt2时,30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
13、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7.5%C 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 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25.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 pH=2 的稀盐酸至过量 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29.(4)对 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组不可行的是 。Fe、Ag、CuSO4溶液 Cu、Ag、FeSO4溶液 Cu、FeSO4溶液、AgNO3溶液(5)化学小组在实验
14、结束后,进行了如下废液处理:中的操作名称是 。写出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滤液的组成可能是 。硫酸铜和 硫酸亚铁混合液 一定量锌粉 I 滤液 滤渣 气体 稀硫酸 II 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乙丙可能量的苯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元素组成物质由碳氢元素组成生产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向一定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30.(6 分)下图表示初中常见几种不同物质之间的关系,图中“”表示虚线两边的物质可以转化或相互反应,A、B、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请根据以下每个问题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回答。(1)若 A 能依次转化为 D,
15、A 为标准状态下密度最小的气体,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则 A 的化学式为 ,C 的化学式为 。(2)若从 A 到 D,相邻物质间可以互相反应,且 A、B、C、D 为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且溶于水会放热,则 A 与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判断 B 和 C 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加入的试剂是 。(3)若 D 能依次转化为 A,D 由三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 1:2:2,则 B 的化学式为 ,DC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2(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打开 a,关闭 b,装置 I 中加入黑色固体和无色液体,装置 II的热水中加入白磷,观察
16、到 II 中白磷燃烧。装置 I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白磷燃烧的原因是 。(2)装置 I 中加入大理石和过量稀盐酸,装置 II 中加入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打开 a,关闭 b,II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关闭 a,打开 b。若装置 II 中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 II 中一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若装置 II 中最终得到无色溶液且底部有不溶物,则 II 中无色溶液的溶质可能为 。33(7 分)化学兴趣课上,同学们对过氧化钠(Na2O2)可以做供氧剂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提供资料】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北京 中考 化学 各区 难题 详细 知识 汇总 全面 归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